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易》的"天地之心"应是指天地的中心和核心,及或主宰天地万物创生的根源就是心。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系这个天地本体的心,这应是《周易》的"天地之心",称之为"天心"。天心是太阳系同心圆结构的中心和核心,是太阳系同心圆运动的动源和主宰,是以"生生"为本的心。天心生生不已是创生天地万物的根源,是根源而主宰的心,是《易经·复卦》周而复始"反复其道"的根,是老子同心圆运动"抱中守一""负阴而抱阳"的心,是天然的心、本来的心。天人一理,万物一体,人之心来自天之心,而心就是根源,就是生生之理、不息之机,天心、道心、人心都是一个理,都是根源而主宰的心,都是以"生"为本的心,所以抓住"心",就是抓住了根,天道人道无所不解。  相似文献   

2.
天人一理,医道同源,人之心来自天之心,所以人之心应是根源而主宰的心,根源就是道,所以也称之为"道心"。脑髓有间脑和大脑先后天之分,形似泥丸的间脑位于脑髓的中心,是脑中之脑,脑中之核心,称之为"脑心"。泥丸脑心深藏于脑髓中间的泥丸宫,它无思无虑调控着五脏的生理活动和人体生长发育之生命进程,体现着元神的最高主宰作用,它是先天之精"精成而脑髓生"的根本所在,是人体生命的起点和根源,有着先天自动自律的生物程序,是以"生生"为根本的心,所以"脑心"应是人体内的本心、道心和天心。大脑有思有虑调控着躯体视听言行之心理活动,体现着识神的主宰作用,但它必须有赖于心血的供给方可成其功用,隶属于血气之心,是为"人心"。  相似文献   

3.
"无极生太极",太极是先天四太产生的"无极之真,二五之精",是能够化生天地万物的"天地之专精",是"道之为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先天之精。太极以精为体,是天地万物之根源,根源以生生为本而主宰一切,主宰就是心,所以有"心为太极"之说。人体的太极是命门,命门藏先天之精而为生命之根,根就是心,故命门有"小心"之说。形似泥丸的间脑位于脑髓中央的泥丸宫,是脑中之脑,脑之核心,称之为"脑心"。脑心是"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的根本所在,是《内经》目睛命门所藏的先天之精,是"十二脏之化源"的"五脏之专精",是根源而主宰的心,是以生为本的"生物之心"。脑心命门以元精为体,以元神为用,神来自于精、来自于心,精神就是心神,所以脑心命门是"精神之所舍"而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脑心命门与血脉之心相比,就是"小心",但却是真精真心真君真主而为人体生命之本。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的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风性主动,"动"为风象。李平教授认为大凡临床上所见的颤震、瞤动等症状皆属风动之象,故心房颤动亦属风象,为"心风"。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李平教授从"心风"立论治疗房颤,"心风"包含外风和内风,房颤患者的基础疾病中有"心虚"(心系疾病)的特征,则外风易中、内风易生,内外合邪最易致病。房颤的证素为风、瘀、痰、火,"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兼并瘀痰、火邪,导致了房颤的发生发展。中医古籍中关于"风邪"的认识与虫相关,风邪属无形之虫。虫类药,如全蝎、蜈蚣、地龙、僵蚕等入土善行,李平教授善用虫类药以入心搜风,往往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神"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神"文化源远流长,随着对生命活动的探索,"神"由宇宙万物的主宰"天神"引申到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人神"。"人神"又分广义之神和狭义之神,"神明"可概括为"神"的总体表现,从中医学和现代科学角度很好说明"神"作为生命活动的主宰的观点,即心"藏神",而脑主后天的"识神"。同时,探讨了"心藏神"的机理及生理作用,及其在指导临床治疗失眠、郁症疾病方面均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除此之外,对养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养生旨在养心,养心是为养性,儒家的仁爱精神及中和思想已经成为中医养生的指导思想,儒家思想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养生文化,亦进一步充实了中医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6.
"舌为心之窍"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的窍脏相关论,亦称"心开窍于舌"。心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与舌密切相关。舌作为心的官窍,在经脉上与心相连;舌通过产生言语来表达心声,心开窍于舌是心主神明在舌上的表现。通过观察舌可以了解心主血脉及心主神志的功能状态,在临床上"舌为心之窍"理论可以指导心窍闭阻等诸多病证的诊治。  相似文献   

7.
脾为"后天之本",脾气虚弱,则易感受外邪,成脾虚外感之证。李东垣谓"百病皆由脾胃而生也",就是: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所以容易感受风寒,而得外感病。用补中益气汤为主方治之;张仲景对脾虚外感的证治则用小建中汤和桂枝人参汤为主方辨治。  相似文献   

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心主舌……在窍为舌",同时《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又出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后人解释这句话为耳之听声与心神有关,故有"心寄窍于耳"之说。然而对于心是否需要寄窍,以及心与耳的关系,笔者认为还需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9.
心合小肠是指心与小肠生理上相互为用,经络上相互沟通,病理上相互影响。心合小肠功能正常是气血调和、心脉通畅的重要条件。若小肠"受盛化物"功能失常,则精微不生,心失所养,血脉不充,导致气血亏虚,血液运行迟缓,停滞脉中,瘀血阻滞,发为心力衰竭;若小肠失于"泌别清浊"之功,则清者不升,浊者不降,心主血脉功能失常,水液糟粕留滞脉中,浊者入血酿生痰浊、瘀血,使气血失和、脉失所养、心脉失畅,痰瘀相互夹杂于脉中,也可发为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脑的研究日益深入,《黄帝内经》中"心主神"理论受到质疑,"脑主神明"或"心脑共主神明"的观点备受推崇。古人对脑与神明的关系早有明确认识,而"心主神"可以认为是脏腑主神之统称;两者之间并不冲突,只是立足点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黄帝内经》中有关心与脾胃之间生理上相互关联的论述,并引用《金匮要略》及医家有关脾胃功能失调与胸痹心痛的医案,阐述了心与脾胃相关。分析认为,心与脾胃相关表现在:(1)在生理方面,足阳明胃脉与心相通;胃之大络(虚里)通于心;足太阴脾脉之支者亦与心相通;而血脉是将中焦化生之"气"输送至全身的通道。(2)温养推动脉中营血正常周行的"宗气"来源于胃,化生于脾;宗气进入心脏与脉中,温养推动脉中之营血,使其正常周行。(3)脾胃中的阳气将水谷之气化生为津液,内注五脏六腑,外行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4)胃中水谷之气化生的"营"气,滋养心脏与血脉,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5)脾主思,思则气结,容易导致心脉痹塞。(6)足阳明胃经之主血不利所生疾病。  相似文献   

12.
载于《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是指导脏腑用药的重要理论基础,尤其是五脏所欲及其补泻用药法度。在五脏所欲中,相比其他四脏之"所欲","心欲软"的涵义较难理解,因心类火,其生理之性理应炎上而升散,而经中却言"心欲软",且历代医家并未对此有明确的注解,致使后人对此困惑不解。通过从"心主神明,心君以柔和宽厚为贵";"心主血脉,血脉以柔软畅达为要"和"心开窍于舌,舌体以柔软灵活为用"3个方面对"心欲软"的涵义进行阐释。并对"心欲软,急食咸以补之,以咸补之,以甘泻之"的用药法度进行深入解读,提出了咸味药物可以抑制心阳的亢盛,名为"补"实为"泻";甘味药物可以振奋衰微之心阳,名为"泻"实为"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亢害承制理论源于《内经》,是《内经》中关于运气的重要思想,现广泛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对于胸痹病来说,"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心本乎肾,所以上不宁者,未不由乎下,心气虚者,未不因乎精",即是亢害承制理论的具体体现,所以在治疗胸痹时要重视心肾相关的理论,注重在治疗心本脏疾病时调整肾的功能,如此,方能万全。  相似文献   

14.
蒲黄,《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能"止血、消瘀血,久服益气力."其并无生、炒之分.乃后世医家咸谓蒲黄"生用化瘀,炒黑止血",且有"内伤不足"、"阴虚内热,无瘀血者禁用"之戒,与《本经》之旨似乎未尽相符.余禀家学并积数十年之临床体会认为,蒲黄无问生用、炒用皆有止血之能,其应用范围虽较广泛,而于子宫之不规则出血尤为佳妙.蒲黄归肝经心经,其中"肝为女子之先天",冲任二脉又隶于肝脉、始于胞宫;胞脉且"属心而络于胞中",故肝、心二脏皆与子宫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独处时分     
杨帆 《大家健康》2014,(2):59-59
多一事增一事的累,识一人费一人的心。只有独处才可以省事,省事就可以心清,心清才可以神旺,所以独处可以收摄精神,凝聚生命的全力。静坐独处时,有一股清明之气,从孤独处生出来,心光一片,照见了自己,也照见了万物,照彻了事物的所以然,于是有“静一分,慧一分”的效果。独处就是在求这一分清明,所谓“清明在躬,志气如神”,有这分清明,求道则易悟,为事则易成,从事艺文创作则神思奇逸。所以独处可以养精、养气、养神、养德,对德业与艺术生活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从"心"概念谈"心主神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心"概念是杂合体,从历史演变角度分析,包括直观观察、功能臆测、功能模型三部分,"心主神明"之心为功能之心,讨论其科学内涵应脱离解剖之心的束缚.  相似文献   

17.
君火专指心阳,相火为除心之外其他各脏之阳。心火炽盛之"壮火",宜苦寒直折其势;阴虚阳亢之相火,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饮食劳倦思虑伤及心脾之"阴火",治当温补中气。若临床见诸般火证伴随中土虚弱之象,应视病情采用温补中土而敛相火之法。君火相火理论为后世"心肾相交"理论和肝肾同源理论的基础,"君相互感"学说从生命的高层次上揭示了人体心和身的整体调控模式。君火与相火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人的情欲活动。  相似文献   

18.
历代医家认为,痹症是风寒湿三气杂至而为之,但痹非三气,毒瘀才是痹证的重要成因。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都可称之为毒,风寒湿三气亦属于毒的范畴。痹证之成因,"毒"为外部之因,"瘀"为内在基础,"以毒立论"治疗痹症,痹证活动期,当以解毒为先,痹证缓解期,当以祛瘀为要,痹证全程都可用扶助正气的药物,一则扶正不敛邪,一则扶正祛邪外出,治法上需注重解毒祛瘀。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将胸痹伴有痞满证候者命名为"心痞证",并对胸痹与痞满伴发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病因上,中医方面,寒邪凝滞、饮食不节、正气耗伤及思虑过度为其常见病因;西医方面则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寒凉败胃的中成药及部分活血化瘀中药的应用有一定相关性。病机上,中医方面与心脾相关、心胃相关理论密切联系,心与脾胃在位置上毗邻、并有经络相连,阴阳相乘、五行相关,藏象方面体现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情志相关;西医方面胃心综合征等的提出也提示心与脾胃联系。在临证过程中以顾护脾胃的思想为指导,采用多种措施保护脾胃,如加用保护胃黏膜的西药、时间医学的应用、顾护脾胃之品的使用等,并运用自拟宁心消痞方治疗"心痞证",临床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履中蹈和"思想在祖国医学的运用中与"治病求本"十分契合。"中"可理解为中正平和状态下,正常生长发育的人体,"和"可看做一种治疗理念,此"和"并非等同"八法"所提之"和",而是一种在治疗中所追求的目的和治疗价值的根本。不寐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打破了自身中正平和的状态以及机体正常的阴阳平衡,所致的疾病。因此从"履中蹈和"理念出发治疗不寐,是以药为引,激发机体潜能,使自身调和,阴阳平衡,以达病去身安之目的。文章介绍了李廷荃教授在"履中蹈和"理念的指导下对不寐病证的认识及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