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67例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TSH值将纳入患者分为A(81例)、B(94例)、C 3组(92例)。收集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病程、BMI、血压)、生化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血钙、血磷)和甲状腺功能全套(总三碘甲腺原氨酸、总四碘甲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促甲状腺激素),并检测其L2~4、股骨颈、全髋的骨密度。比较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生化指标、甲状腺功能全套和L2~4、股骨颈、全髋的骨密度,分析TSH与BMD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A、B、C 3组患者的血清TSH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患者L2~4、股骨颈、全髋的BMD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TSH与L2~4、股骨颈、全髋的BMD均呈正相关性(r=0.535、0.774、0.813,P=0.007、0.014、0.023)。 结论 绝经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女性T2DM患者血清TSH水平与骨密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血脂水平、体质量指数(BMI)及绝经年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41例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均在骨密度实验室检测骨密度(BMD)水平(主要检测部位为腰椎L1~4、股骨颈和髋关节,部分病人加做前臂),并根据检测结果(T值为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骨质疏松者,T≤-2.5)、B组(骨量减少者,-2.5 < T < -1.0)和C组(正常骨量病人,T≥-1.0)。同时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血,检测其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 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详细记录病人的身高、体质量、年龄、绝经年龄,计算BMI和绝经年限。结果3组腰椎BMD(LBMD)、股骨颈BMD、全髋关节BMD比较,C组>B组>A组(P < 0.05)。3组HDL、TG、T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其中A组HDL水平高于C组(P < 0.05);A组和B组TG水平均低于C组(P < 0.01);C组TC水平低于A组(P < 0.05)。3组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和绝经年限与各部位BMD值呈负相关关系(P < 0.05~P < 0.01);身高、体质量及BMI与各部位的BMD呈正相关关系(P < 0.05~P < 0.01)。TG水平与LBMD、股骨颈BMD、全髋关节BMD呈正相关关系(P < 0.01);TC水平与LBMD呈负相关关系(P < 0.05~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BMI、高TG者骨质疏松症(OP)发生风险较低,高龄、绝经年限长及高TC者OP发生风险较高。绘制ROC曲线分析TC预测绝经后女性发生OP的价值,计算出AUC为0.636(P < 0.05)。结论绝经后女性不同血脂与不同部位BMD的相关性不同,TC升高与LBMD下降有关,低BMI、高龄、绝经年限长及高TC的绝经后女性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与骨密度、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及骨质疏松性骨折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健康体检的绝经后女性206例,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患者腰椎和左髋骨密度的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90例)和非骨质疏松组(116例)。测定血清GLP-1、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骨钙素、β-Ⅰ型胶原C端肽(β-CTX)、特异性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水平。运用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评估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数、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及各部位骨密度值),血清GLP-1和骨转换标志物水平的差异,分析绝经后女性血清GLP-1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的相关性。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骨质疏松组患者的绝经年数显著增加,体重、腰围、臀围、BMI及各部位骨密度值显著下降,年龄、绝经年龄、身高、腰/臀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骨质疏松组血清GLP-1水平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  相似文献   

4.
文莉  ;张波  ;易念华 《医学综述》2014,(23):4394-4395
目的探讨分析绝经前后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2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60例女性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绝经期30例(甲亢A组),生育期30例(甲亢B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其中绝经期30例(健康A组),生育期30例(健康B组)。测定女性甲亢患者与健康者的骨密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甲亢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腰椎、股骨的骨密度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亢组患者的骨密度与绝经年限,病程,血清FT3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年限、病程、FT3可能是导致女性甲亢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SH是女性甲亢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女性甲亢患者的骨密度显著低于正常的健康女性,尤其是绝经后患者更明显,故对绝境后女性甲亢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甲亢患者血清IGF-1、BGP和DPD水平与骨密度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雪  李玉风  于湄  叶志明  信中 《北京医学》2004,26(5):300-302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钙素(BGP)、尿脱氧吡啶啉(DPD)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放免法测定血清IGF-1、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BGP水平,酶免法测定尿DPD水平;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2~4、股骨上端BMD值.结果甲亢患者血清IGF-1、BGP、DPD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FT4与IGF-1呈正相关,TSH与IGF-1呈负相关.结论甲状腺激素促进成骨细胞产生IGF-1,IGF-1促进成骨细胞复制和自分泌方式合成骨基质,甲亢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以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为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骨密度(BMD)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绝经后妇女不同骨密度条件下MMP-2和MMP-9浓度的变化,探讨两者在骨质琉松症(OP)中的作用,为临床OP诊断与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绝经后妇女80例.采用Challenge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腰椎(L2~L4)侧位和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予、Ward三角区)6个骨骼区域的骨密度(BMD).分为正常对照组(骨密度正常组,21例)、低骨量组(20例)、骨质疏松组(23例)和严重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骨折组,16例),对各组进行身高、体重等常规检查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MMP-2和MMP-9的浓度.结果 绝经后女性血清MMP-2及MMP-9水平随骨密度的降低呈现升高趋势,以骨质疏松骨折组为著.结论 绝经后妇女血清MMP-2及MMP-9水平升高可能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T2DM)骨密度(BMD)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和体质成分的关系。方法:以26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26例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BMI)相匹配的绝经后健康女性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1-4(L1-4)各腰椎骨密度和全身体肌肉、脂肪组织含量,以稳态模型HOMA-IR指数评估胰岛素抵抗。结果:①绝经后T2DM患者L1部位BMD值高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抵抗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2DM组L1、L2、L3各腰椎BMD均与胰岛素抵抗呈明显正相关(r=0.42,0.45,0.41;P均<0.05),L1部位BMD与肌肉含量正相关(r=0.44,P<0.05)。结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骨密度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肌肉含量可能是T2DM患者BMD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定量CT(QCT)测量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椎体骨密度(BMD)与骨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7例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的临床及生化指标,所有患者均测量骨标志物,采用QCT测量T12与L1椎体BMD,取平均值。另选取200例胸部CT扫描加骨密度测量绝经后女性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T2DM组各指标(年龄、绝经年限、空腹血糖、HbA1c及BMD)的差异及两组研究对象按不同骨量分组BMD的差异,比较T2DM组不同骨量组间年龄、绝经年限、病程、BMI、BMD及骨标志物指标的差异,分析T2DM组年龄、绝经年限及各骨标志物指标与BMD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组中,T2DM组患者BMD小于对照组(P<0.05)。T2DM组中,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低组绝经年限、β-胶原特殊序列均小于骨质疏松组(P<0.05)。年龄、绝经年限、PTH、TPINP、β-胶原特殊序列、N端骨钙素与BMD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基于QCT测量椎体的BMD可以很好评估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量情况,同时与骨标志物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临床上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抑郁心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受访者骨密度,汉密尔顿抑郁调查量表评估受试者抑郁值,将受访者分为骨质疏松组(T值≤-2.5s)与非骨质疏松组(T值>-2.5s)进行差异分析,同时对所有受访者骨密度值与抑郁分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抑郁值有差异(P<0.05),L1、L2、L3、L4和腰椎总体骨密度值与抑郁分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1、-0.370、-0.543、-0.472、-0.585(均P<0.05).[结论]抑郁与骨密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抑郁越严重骨密度值越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宁夏回族绝经后女性不同体重指数下的骨密度值,探讨不同体重指数(BMI)及年龄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11月在银川、洪寺堡地区医院门诊就诊的296名回族绝经后女性,测量体质指数(BMI)以及测量腰椎2-4椎体(L2-L4)、左髋关节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BMD)的骨密度值。按照WHO对亚太地区肥胖的定义,分析BMI值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296名绝经后女性,BMI正常组,骨量正常13人,占11.11%,骨量减少46人,占39.32%,骨质疏松58人,占49.57%,BMI≥25组,骨量正常40人,占22.35%,骨量减少55人,占30.73%,骨质疏松84人,占46.93%。结论:BMI正常组(18.5≤BMI25)的骨密度值低于肥胖组(BMI≥25kg/m2)的骨密度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 BMD)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获取41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正位腰椎( L1-4)、左侧股骨BMD数据,根据是否合并骨质疏松,分为骨质疏松组( OP组)23
  例,非骨质疏松组(( NOP组)18例。观察比较两组间身高、体重、体重指数( BMI)、血清钙、血清磷含量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 HbA1 c)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P组体重、体重指数、 HbA1 c与NOP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清钙、血清磷、身高无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 BMD与HbA1c呈负相关;与体重、 BMI呈正相关。结论 HbA1 c、体重、 BMI是影响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重要因素,在防治绝经后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过程中应积极控制血糖,并监测体重、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OA)患者骨密度(BMD)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192例膝OA患者,对患者一般情况行问卷调查,用体重秤和身高计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全身、髋部、脊柱(L1~L4)部位BMD和躯干、大腿的脂肪重量、肌肉重量,T≤-2.5为骨质疏松症(OP).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全身、髋部、脊柱BMD与年龄、性别、BMI、吸烟、怀孕、绝经、肌肉含量、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 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间性别、BMI、吸烟、是否怀孕、怀孕次数、躯干脂肪重量、大腿脂肪重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骨质疏松组对象年龄更大,绝经时间更长,身高、体重更低,躯干和大腿肌肉重量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女性、绝经时间与全身、髋部及脊柱BMD呈显著负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脊柱BMD呈显著正相关性;怀孕、大腿肌肉重量与全身、髋部及脊柱BMD呈显著正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龄、女性、绝经可能是膝OA患者BMD降低的危险因素,BMI、怀孕和肌肉含量对膝OA患者的BMD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女性骨质疏松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观察组为高血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BMD)值、血清钙以及1,25-(OH)2D3水平。结果观察组对于患者治疗的骨密度(BMD)值、血清钙以及1,25-(OH)2D3水平均低于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和高血压的相关性很强,并且与患者的钙磷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FRAX系统[不含骨密度(BMD)模型]、BMD及骨转换指标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质疏松专病门诊接受双能X线吸收法BMD检查、骨转换指标检测的747例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分为研究组(骨折)与对照组(未骨折),研究组373例,对照组37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FRAX评分、BMD水平、骨转换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体重、FRAX评分、腰椎BMD、股骨颈BMD、股骨BMD、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羟基维生素D、体重、股骨BMD、β-CTX水平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分析曲线结果显示,FRAX及β-CTX对骨折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结论:FRAX评分及β-CTX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绝经后骨质疏松与雌二醇(E2)、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测量腰椎(L1~L4)、股骨颈和Wards三角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选取141例成都地区的女性绝经后患者,根据BMD值分为3个组,即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OP组).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E2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GF-1浓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P组各部位BMD测量值和E2、IGF-1水平均低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P<0.05),骨量减少组又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E2、IGF-1水平与BMD测量值呈正相关(P<0.01),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结论 在成都地区,血清中E2及IGF-1水平可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方面提供预警筛查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手术的老年患者, 骨折严重程度与骨密度变化的关系. 方法 收录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Evans骨折分型,分为A组Ⅰa、Ⅰb型(37例),B组Ⅰc、Ⅰd型(31例). 所有患者均行DHS内固定治疗, 并且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应用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其腰椎、髋关节骨密度值(BMD). 比较分析2组间不同部位BMD和T值是否存在差异, 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类型同BMD值之间的关系.结果A、B 2组患者共计68例,在身高、体重、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BMD值和T值除股骨干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损伤程度与患者BMD降低程度存在相关性,骨折分型对于骨质疏松严重程度及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绝经女性根骨骨密度与绝经年限、体重指数和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体检并进行根骨密度检测的383例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绝经年限、BMI和年龄进行分组比较,并统计分析根骨BMD和T值分别与绝经年限、BMI、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绝经年限、BMI和年龄组别绝经女性的根骨BMD和T值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绝经期女性根骨BMD、T值与绝经年限、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516、-0.428、-0.404、-0.351,P=0.002、0.007、0.001、0.003),与BMI呈显著正相关(r=0.272、0.214,P=0.005、0.006)。结论:绝经年限是骨密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绝经年限越长,骨密度越低  相似文献   

18.
《陕西医学杂志》2014,(7):865-866
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总骨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1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在绝经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中的检测意义和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37例绝经老年女性的脊柱和股骨骨密度(BMD),根据骨密度值分为骨质疏松组65例,正常对照组72例,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对所有受检者进行了血清P1NP,β-Crosslaps,E2水平检测。结果:骨质疏松组骨密度(BMD)和雌激素(E2)均值分别为0.31±0.05g/cm2,75.2±25.1p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0.55±0.92g/cm2,125.3±20.3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质疏松组血清P1NP,β-Crosslaps水平分别为(48.25±11.02ng/ml,1.20±0.55n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含量明显升高(20.17±9.24ng/ml,0.65±0.2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E2水平与P1NP,β-Crosslaps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血清P1NP、β-Crosslaps、E2水平与绝经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存在密切的关系,是诊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预防骨折较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新疆巴州地区汉族成年女性骨密度(BMD)与年龄、体重指数(BMI)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90例年龄20-87岁的女性腰椎正位的BMD;分析各 BMI组年龄,绝经年龄,BMD和骨质疏松(0P)检出率的变化.结果 正常BMI和超BMI组相比,低BMI组BMD显著降低,0P显著增高.结论 新疆巴州地区汉族成年女性低BMI是OP发生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38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骨折分为观察组(n=68)与对照组(n=68),对比两组患者骨密度(BMD)、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ER)以及25-(OH)-VD水平,并将136例患者根据年龄分组,分析BMD与血清25-(OH)-V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25-(OH)-VD水平及B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患者血清AST、ALT、BUN、CRE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MD与血清25-(OH)-V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95,P<0.05)。结论:血清25-(OH)-VD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骨质疏松病情,监测血清25-(OH)-VD对于了解骨质疏松病情变化及其疗效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