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在发病48 h后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发病48 h内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恢复时间和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和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均有效果,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结合其发病史及相应的医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时机;尽快手术可以明显缩短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袁甫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03-2904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在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后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观测2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8%;观察组的死亡人数及肠坏死人数均比对照组少,且术后恢复时间更短。结论在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中,把握手术时机是治疗的关键,而在患者发病后24 h-48 h内接受手术治疗,其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7,(5):609-61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时机对急性肠梗阻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在发病48h后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75例在发病后48h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4.67%,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24±2.21)d,(12.87±2.71)d,(14.04±2.34)d和8%;对照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37±3.29)d,(21.25±3.54)d,(23.42±3.52)d和34.67%,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要手术治疗患者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急性肠梗阻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获得的不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病发后48 h外进行手术的患者,而观察组为病发后48 h之内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肠梗阻采用手术方式有较好的效果,而在发病48h之内进行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效果更明显,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江展庆 《中外医疗》2014,(16):94-95
目的探讨对急性肠梗阻患者开展急诊手术的治疗时机、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该院急性肠梗阻患者130例,依据开展手术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均在48 h后开展手术,观察组患者均在48 h内开展急诊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2%,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在肠坏死率、病死率以及恢复时间的比较中,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情况较为复杂,开展手术治疗前应综合判断病人的实际情况,依据分析结果再决定适合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才能获取更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发病24h后进行手术,观察组患者在发病24h内行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肠坏死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肠梗塞应该尽早进行手术,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讨急性肠梗阻患者不同时机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选取60例急性肠梗阻病例参与研究试验,并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组(30例/组),Ⅰ组于急性起病后48h时接受手术,Ⅱ组于起病后≤48h时手术,评估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Ⅱ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卧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相比Ⅰ组均显著缩短,总并发症发生率相比Ⅰ组显著下降,数据满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肠梗阻患者宜在急性起病后≤48h时手术,以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尽量避免引发肠管坏死、再粘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选择不同的时机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3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根据这103例患者进行手术时机的不同,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52例患者,对照组有51例患者。我院对这两组患者均进行急诊手术,其中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为其发病后的48小时以内,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为其发病的48小时以后。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42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8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40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8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大体相当,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为11.5%,对照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为15.7%。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大体相当,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肠梗阻患者无论是在发病后的48小时以内还是在发病48小时以后进行急诊手术,均可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临床医生应根据急性肠梗阻患者具体的病情为其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肠梗阻患者不同手术时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6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将其分为手术治疗组(260例)和保守治疗组(100例),其中手术治疗组根据不同的手术时机分为对照组(130例)和观察组(130例),对比各组临床上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所需时间、肠坏死率。结果手术组和保守组在临床治疗效果及病死率上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术后恢复时间、小肠坏死率以及病死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适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讨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外科手术的时机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诊疗的32例急性肠梗阻手术病例资料,同时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组(16例/组),Ⅰ组于急性起病后48h时接受手术,Ⅱ组于起病后≤48h时手术,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同时对患者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卧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等手术指标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 (1)两组不同时机行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Ⅰ、Ⅱ组患者的手术总有效率各为93.75%与100%,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2)两组相关手术指标分析:Ⅱ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卧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相比Ⅰ组均显著缩短,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差异显著(P0.05);(3)两组围术期的并发症记录结果:围术期并发症的比较,Ⅱ组无并发症发生,Ⅰ组有2例(12.5%)发生并发症,数据处理提示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肠梗阻患者宜在急性起病后≤48h时手术,以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尽量避免引发肠管坏死、再粘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不同手术治疗时机在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疗效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时机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6例)患者均在48小时后实施手术,而观察组(54例)患者在48小时内实施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6.30%,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41%,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肠梗阻患者来说,必须尽早的进行手术治疗,保证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4例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时机分为A、B两组,各为42例。A组在发病48 h内进行手术治疗,B组在发病48 h后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A组(73.81%)(P〈0.05);B组患者胃肠减压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402.33±82.11)m/d、(5.02±0.16)d及(10.37±3.44)d,A组分别为(277.27±55.86)m/d、(7.89±0.27)d及(16.29±5.01)d,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肠坏死、死亡、出血、腹腔感染及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1.90%、9.52%、9.52%、14.29%及7.14%,均显著高于A组(分别为4.76%、238%、2.38%、4.76%及2.38%)(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发作早期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在发病急性期之后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为观察组,在发病急性期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后患者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①观察组存活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存活率57.69%,差异明显(χ~2=5.8916,P0.05);②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23%,组间差异显著(χ~2=4.0125,P0.05)。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主要手段,但把握好手术时机非常重要,急性发病其之后择期手术效果要优于急性发病期手术,术后存活率更高、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入院48h后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入院48h内实施手术。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均为95.8%,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5.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为7~20 d,平均(14.9±3.5)d,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出血1例,术后肠粘连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P<0.05)。结论急性肠梗阻应遵循个体化治疗,根据病情适时手术,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急性肠梗阻治疗中不同手术时间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对照组30例患者在发病2天后进行手术,观察组30例患者发病2天内进行手术,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肠梗阻患者及早治疗能够有效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高患者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上普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0例,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分为2组,各4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治疗,观察组于发病72 h内接受手术,对照组于发病72h后接受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中转开腹率以及并发症。结果在手术情况方面,观察组手术、术后疼痛、肛门排气、住院等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较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中转开腹率方面,观察组为2.5%较对照组17.5%明显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最佳手术时机为发病72 h内,其利于减少中转开腹,并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7.
陆炎 《当代医学》2014,(23):72-73
目的:观察急性肠梗阻不同手术时机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北流市人民医院在2010年6月~2013年1月收治9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手术的时机将其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49)。实验组患者在48 h内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48 h后进行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7.58%(38/49),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3.88%(46/49),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要依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指征,时刻关注的病情变化,尽早诊断,掌握手术的最好时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研究不同手术时机对于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方法:病例选取为2005年1月~2013年1月之间我院外科收治的10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其中72例患者在48小时内进行急诊手术,以此为A组,其余28例患者则在48小时后进行手术,以此为B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从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来看,A组患者分别为97.2%(70/72)和15.3%(11/72);B组患者分别为96.4%(27/28)和17.9%(5/28),2组患者对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时机对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较小,医师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时机,但考虑到急性肠梗阻病情变化较快,因此建议尽早作出诊断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9.
杨军 《当代医学》2013,(18):99-10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隆回县中医医院200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28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90例手术治疗患者按照手术时间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于发病1周或1周内进行手术)与对照组(于发病1周后进行手术),每组各45例,分析两组患者病死率、肠坏死率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时机其治愈率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显示,试验组肠坏死率为4.4%,病死率为2.2%,与对照组11.1%与8.9%比较明显偏低。试验组术后恢复时间为(10.3±3.4)d,与对照组(16.5±4.7)d比较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时间不宜超过1周,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能减少并发症及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外科治疗的时机选择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外科治疗的8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41例,于48h内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41例,于48h后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死亡率分别为9.56%、4.8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10%、13.27%(P0.05)。结论选择于病发后48h内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