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输血往往是救治患者的关键,一旦输血不当,就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输血不良反应、传染病等,严重者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输血检验作为输血的关键流程,在临床输血安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医疗人员必须时刻必注意输血流程中的质量控制,并严肃对待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做好防范工作。本文主要阐述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寻求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禾云 《当代医学》2016,(34):50-51
目的:探讨输血检验的流程及质量控制探析。方法选择200例进行输血检验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输血检验方式,观察组加强输血检验操作。观察2组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及输血所致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输血而导致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2%)、输血单鉴定为不完善概率(4%)、标本鉴定为不合格概率更低(2%),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输血检验应用质量控制的临床价值较高,能够避免不必要医患纠纷,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效果,为能够增强输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输血安全提供有利的依据,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方法:选取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的80例实施输血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输血检验流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输血检验流程的基础之上实施质量控制。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输血性传染病的几率和出现医患纠纷的几率,将结果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输血性传染病发生几率为3.02%,出现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为6.14%,对照组患者的输血性传染病发生几率为11.49%,出现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为20.77%,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输血患者开展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能够显著的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出现输血性传染病的几率和发生医患纠纷的几率,增强患者输血治疗的安全性,最终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效果,为提高输血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其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30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对照组150例,输血患者按照常规输血检验流程进行输血治疗,观察组150例输血患者在进行常规输血检验流程基础上,对各流程内容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出现输血性传染病发生率及医患纠纷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输血患者输血性传染病与医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0.66%、1/150,3.33%、5/150;对照组患者输血性传染病与医患纠纷发生率4.67%、7/150,6.00%、9/150,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输血患者实施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患者输血治疗效果,提高输血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张广暖 《当代医学》2014,(5):110-110
血液制品在临床抢救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伴随输血也存在着疾病传播、输血不良反应等效应的发生。因此输血前的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进行详细介绍,并总结了输血检验流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林一民  刘预  吴立翔 《重庆医学》2005,34(12):1897-1899
输血是治疗与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输血前必须检查血型,选择血型相同的供血者,输血前检验不同于一般的临床检验。血标本采集、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对提高安全输血系数有互补作用,缺一不可,其目的是使输入的血液成分有效成活,而不会引起受血者的RBC发生破坏,使生命得到挽救,在检验医学中,输血前检验尤为重要,临床医生几乎完全依赖其结果的正确性[1]。然而,在输血前检验的前、中、后各个环节均可能发生差错。因此操作者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一定的血库知识和分析能力,从思想上重视输血前检验。1严格输血适应证,防止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效果,为提高输血患者临床疗效及输血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对照组输血患者按照常规输血检验流程进行输血治疗;研究组输血患者在进行常规输血检验流程基础上,对各流程内容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出现输血性传染病发生率以及医患纠纷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输血患者输血性传染病与医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3.13%、6.2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输血性传染病与医患纠纷发生率12.50%、21.88%,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输血患者实施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患者输血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发生输血传染病几率以及医患纠纷几率,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输血治疗安全性,最终达到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是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随着输血医学和输血技术的发展,临床输血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近年来,临床输血的质量规范管理已成为关注的热点。如何加强临床输血管理,完善临床输血规程,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血液资源,最终挽救患者生命,这之间有很多关键环节需要我们共同学习和探讨。本文针对此问题,对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进行详述。  相似文献   

9.
刘婧  李小莉 《吉林医学》2014,(24):5445-5446
目的:评价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情形,为患者提供最安全的输血操作。方法:随机选取入院接受输血工作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输血检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各个操作流程进行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患者对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的满意情况。结果:治疗组满意率为98%,对照组满意率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血患者实行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输血质量,降低传染病以及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有助于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我中心血站院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采用常规的输血检验流程进行管理,在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之间在常规输血检验流程基础上重视质量控制,比较分析两个不同时间段输血反应发生率以及输血性传染病。结果在输血反应以及输血性传染病发生率方面,采用质量控制后相对于常规的输血检验流程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心血站通过强化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控制后期血液使用过程中的输血反应,避免因血液检验不合格引发的传染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就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输血的100例病患,基于其输血的先后顺序,随机将100例病患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分别为50例,其中对照组基予以常规的输血检验流程来予以输血治疗。观察组病患则基于常规输血检验流程,对各流程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就两组病患出输性传染病的发生情况与医患纠纷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输血病患中有1例发生输血性传染病,其发生率为2.0%,未发生医患纠纷;对照组输血病患中有7例发生输血性传染病,其发生率为14.0%,有8例发生医患纠纷,其发生率为16.0%,从两组数据来看,观察组输血控制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就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所获结果来看,对于输血病患进行必要的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不仅能够使病患输血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同时还可使病患输血传染病与医患纠纷发生率得到降低,便于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确保输血的安全和输血病患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分析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措施与效果。方法:选我院需输血治疗的84例患者,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检验流程展开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强质量控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质量管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输血期间反应发生率为7.1%,观察组患者并未出现输血反应,数据差异明显(P0.05);统计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医患纠纷,对照组患者引发的护患纠纷例数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输血治疗患者,为确保输血安全性,提高输血质量,可加强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以此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的效果观察。方法从2012年1月起对我院50例需输血患者行使加强输血流程质量控制,分析实施加强输血流程质量控制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加强输血流程质量控制后的输血申请单不完善率为0.00%、血液入库核对漏登记率为2.00%、不合格标本(量不足)率为0.00%、成分输血率为49.00%,其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输血流程质量控制对需输血患者而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5-2016年选取的接受治疗的200例进行输血的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的是通常的输血检验流程,对患者来进行输血治疗措施,观察组的患者应用的是对输血的环境实施质量控制,对输血的每个步骤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在实施了不一样的输血流程的质量控制以后,对两组患者的输血情况、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医疗纠纷等情况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观察,观察组的患者输血治疗的效果是满意的,患者由于输血导致的输血反应发生几率和发生医疗纠纷的几率等方面的情况都比对照组要好,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际的临床中,对于那些需要输血的病人给予输血检验流程的严格质量控制,可以显著的使因为输血而导致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从而使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降低,确保了患者的治疗安全,对有输血治疗需求的患者应用严格的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显著的提升了患者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方式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至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240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依照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分为每组均占据120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在输血检验过程中未采取质量控制方式,实验组在输血检验过程中采取环节质量控制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输血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感染性疾病、血样不合格、输血反应、医患纠纷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的输血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输血检验过程中采取缓解质量控制工作有利于输血安全性的提高,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血型实验室中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及输血安全策略.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输血治疗的5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接受常规输血检验)和观察组(在常规输血检验的基础上实施质量控制),各250例.检测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传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血型实验室接受输血治疗且行常规输血检验质量管理的2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实施输血检验针对性质量控制后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治疗的277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两组质量控制评分及输血安全事故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质量控制评分为(94.24±10.24)分,与对照组的(75.26±12.68)分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仅有3例发生输血安全事故,占1.08%,对照组中有31例出现输血安全事故,占13.14%,两组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降低输血安全事件发生率,缓解医患矛盾,增强输血检验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血型实验室中输血检验行以质量控制所具备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20例输血需求患者血液标本,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0例,研究组输血检验行以质量控制,对照组行以常规方法,分析比较两组输血安全事故概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输血安全事故概率(3.46%)低于对照组(12.31%),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质量控制在临床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输血安全事故概率,提高输血安全性,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