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中药贴敷治疗骨折术后早期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86例骨折术后早期肢体肿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术后均予以甘露醇消肿,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中药贴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程度、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患肢VAS评分、肿胀程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中药贴敷可有效促进骨折术后早期肢体肿胀患者恢复,减轻疼痛程度,降低血液黏度,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7):132-135
目的 探讨中药贴敷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疗法在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以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予以中药贴敷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 d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高全血黏度、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消肿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高全血黏度、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高全血黏度、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为(2.06±0.13)分,低于对照组的(3.72±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消肿时间为(5.24±1.18)d,短于对照组的(7.95±1.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中药贴敷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疗法对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轻其肢体肿胀感觉,缓解肢体疼痛,改善肢体血流动力学,有效促进肢体消肿,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肿止痛方外敷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中的活血通络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硫酸镁外敷治疗,观察组采用消肿止痛方外敷治疗。根据中医证候评分标准分析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主证:皮肤瘀斑、皮肤发红、肿胀;次证:局部红疹、局部发热)积分,并于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及血浆黏度)水平,评估肿胀程度与疼痛评分,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的皮肤瘀斑、皮肤发红、肿胀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肿胀程度、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肿胀程度、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与对照组的4.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患者采用消肿止痛方治疗的血液流变学、肿胀程度、疼痛评分改善更显著,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伤科止痛膏外敷对四肢闭合性骨折围手术期疼痛、肿胀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0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予以外敷伤科止痛膏,对照组25例予以外敷体积分数75%医用酒精,观察两组患者皮肤皱褶出现时间、肿胀程度、疼痛情况、血液流变学等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1首次出现皮肤皱褶时间:治疗组为(4.34±0.77)d,对照组为(5.42±1.1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肿胀程度:治疗组治疗后的24 h、48 h、72 h,改善肿胀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疼痛评分:治疗后两组第1天、第2天、第3天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4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伤科止痛膏在改善骨折围手术期肿胀、疼痛等方面疗效确切,对骨折早期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柔肝熄风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柔肝熄风汤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肢体功能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柔肝熄风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肢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项九针"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项九针"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针灸治疗,通过临床疗效、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判定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2组治疗前,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高切、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高切、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项九针"结合中药穴位贴敷通过调节颈部供血状况改善急性症状,且对恢复期症状有持续的缓解作用,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提高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刘光明 《黑龙江医学》2021,45(9):926-927
目的:探讨三参汤加减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荥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三参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运动耐力(6MWT)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6MWT距离均长于治疗前,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三参汤加减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血液流变学,提升运动耐力,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艾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足浴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水平和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腓总神经MNCV、腓总神经SNCV]。结果:观察组肢体末端异常感觉、局部压痛、肢体疼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MNCV、正中神经SNCV、腓总神经MNCV、腓总神经SNCV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可加快症状消失,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单纯艾灸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红花黄色素联合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在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6年1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90例髋部新鲜骨折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用药组三组。西药组应用LMWH,中药组应用红花黄色素,联合组患者应用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观察治疗前后三组患者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并对患者术后出血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用药前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三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三组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显著延长,且联合组明显长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下肢DVT发生率3.33%,明显低于西药组(20.00%,)和中药组(16.67%,)(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在髋部骨折术后预防下肢DVT中的抗凝血效果良好,能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液流变学状况,从而使DVT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张旖  李占军  张文龙 《中医学报》2020,35(6):1307-1311
目的:探讨疏血通脉汤联合傍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SHSAS)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上肢肢体痉挛程度、血液流变学以及上肢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10例痰瘀阻络型SHSA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联合傍针刺法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脉汤。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肢体痉挛程度(Ashworth)、上肢活动能力(FMA)、肩手综合征量表(shoulder hand syndrome scale,SHSS)、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simulation scoring,VAS)、中医证候评分,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有效率为83.64%,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与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SHS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脉汤联合傍针刺治疗SHSAS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缓解疼痛程度和上肢痉挛,提高上肢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选取针灸联合组114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针灸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2个疗程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针灸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听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第1、2疗程结束针灸联合组听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针灸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1%和73.00%,针灸联合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针灸联合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第1、2疗程结束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黏度和促进微循环,提高患者听力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真武四物汤足浴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衰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使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真武四物汤(足浴)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另外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V、HCT、FIB、HBV、LBV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四物汤足浴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易筋经联合耳穴贴压对月经不调女大学生月经周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遭受月经不调困扰的2186名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试验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易筋经组726名,耳穴组731名,联合组729名。易筋经组采用健身气功易筋经训练治疗;耳穴组采用耳穴贴压治疗;联合组采用健身气功易筋经训练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比较3组受试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还原黏度及血浆黏度;失眠及抑郁状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试验对象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PSQI评分及HAMD评分均降低(P 0.05),与易筋经组及耳穴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治疗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PSQI评分及HAMD评分降低;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临床疗效高于易筋经组及耳穴组(P 0.05)。结论采用健身气功易筋经训练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较单独使用易筋经或耳穴贴压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月经不调女大学生的月经周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门诊中风病恢复期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中风病恢复期患者112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身体各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80.3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PV)与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衡能力评分(BB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肢体运动能力评分(F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显著低于对照组21.4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与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中风病恢复期患者具有积极作用,降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PV以及HCT水平,促进患者神经、运动、平衡等功能恢复,不良反应较少,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塞通辅助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2010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塞通联合高压氧治疗。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并统计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相关指标MBP、NSE、H-FABP及GFAP明显降低,但观察组神经功能的相关指标MBP、NSE、H-FABPl及GFAP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明显降低,但观察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辅助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提高患者的神经恢复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6):78-81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1月我院收治的8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联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纯音听阈(pure tone audiometry,PTA)的变化,检测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并对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PTA均显著下降(t=2.874、6.695,P均0.05),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t=3.981,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t=18.511、17.823、8.145,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眩晕、短暂性眩晕等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促进患者听力恢复,并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配合氦氖激光对黄褐斑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川芎嗪配合氦氖激光对黄褐斑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9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自拟补肾疏肝化瘀方、川芎嗪配合氦氖激光治疗。治疗组治疗前有53例检测血液流变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并与30例健康人对照;治疗组有34人治疗后检测血液流变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对照组36例,采用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20%壬二酸霜外涂治疗。结果治疗组54例,基本治愈17例,显效26例,总有效率79.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黄褐斑患者全血黏度低切、高切和血浆黏度检测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经中药、川芎嗪配合氦氖激光治疗后,患者全血黏度低切、高切和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黄褐斑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自拟补肾疏肝化瘀方、川芎嗪配合氦氖激光治疗黄褐斑,具有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作用,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地塞米松超声透入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85只眼)虹膜睫状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及地塞米松超声透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辨证施治。治疗结束后随访3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ARBC)],免疫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水平),并发症(结膜水肿、出血、瘢痕以及疼痛、眼心反射)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 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 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两组治疗后Ig G、Ig A、Ig M水平均降低(P 0. 05,P 0. 01),且观察组Ig 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随访30 d,观察组复发率为2. 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 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联合地塞米松超声透入治疗虹膜睫状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血液黏度及免疫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患者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化瘀祛湿通络法预防股骨干骨折早期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在基础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化瘀祛湿通络方,对照组不服用中药。检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第1,3,7,13天D-二聚体(D-D)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在入院后第3,7,13天行患肢血管超声检查以明确DVT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3例发生DVT(7.5%),对照组10例发生DVT(25.0%),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后第3、7、13天D-D含量对比,试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入院后第3天两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对比,试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第7天两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对比,试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3天两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HCT对比,试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药化瘀祛湿通络法具有改善血液纤溶活性及高凝状态、改善静脉血流瘀滞和高黏滞状态及降低DVT形成风险的作用,对股骨干骨折早期DVT形成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