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栓塞加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介入超选择动脉插管化疗及栓塞,术后配合手术或放射治疗。结果:3例治疗后,降低了分期,进行手术治疗;5例治疗有效,但仍然难以手术根治,加放疗。介入治疗止血效果明显。副反应近期主要为化疗反应,白细胞降低和胃肠道反应及栓塞综合征。结论:介入化疗栓塞可以有效降低分期,增加了Ⅱ期手术的机会;超选择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对晚期宫颈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并寻求能改善宫颈癌分期及预后,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手术切除率及切除质量的有效方法,最终达到改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寿命。方法采用Seldinger法双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对有病理支持确认的Ⅰb~Ⅲ期宫颈癌45例患者,期间观察癌肿病灶局部变化,适时手术,根据肿瘤术后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情况再行放化疗。结果经介入治疗后均行宫颈癌根治术,其中所有病例术后病理显示无盆腔淋巴结转移,阴道残端阳性2例,无宫旁浸润。结论术前行介入栓塞化疗可缩小肿瘤病灶,且毒副作用小,减少淋巴转移和亚临床播散,提高宫颈癌手术率,改善女性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5,(6):671-67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42例宫颈癌患者行子宫动脉造影,确定肿瘤区位置,分别于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共用顺铂60mg(用生理盐水60ml溶解),化疗后栓塞,术后1~2周评价效果,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结果:42例宫颈癌患者经介入治疗后,2例(ⅡB期)行放疗;34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手术均顺利。结论:子宫动脉性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宫颈局部中晚期浸润癌可使局部病灶缩小明显,增加晚期宫颈癌手术机会、延缓肿瘤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邓元明  张龙  罗勇 《西部医学》2011,23(8):1545-1547
目的观察宫颈癌术前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资料完整的宫颈癌患者,其中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介入组)38例,未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对照组)40例直接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介入组术后短期临床症状、瘤体变化等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根治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切除组织病理观察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等情况。结果全部病灶均顺利手术切除,介入组术中见原发肿瘤表面苍白、肿瘤体积缩小或脱落、盆腔内有不同程度的充血、肿块周围粘连较轻、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及宫旁浸润明显改善;介入组获得了手术机会和满意的近期疗效。结论宫颈癌术前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是最常见妇科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传统治疗首选外科手术法。宫颈癌Ⅱ期手术可能因肿瘤病灶大、难以彻底切除,且出现术中大出血及膀胧输尿管创伤等,因此介入化疗栓塞配合手术治疗的方法日益在宫颈癌Ⅱ期治疗中被运用。经盆腔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不仅可缩小宫颈癌病灶,提高手术切除率,而且可以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阳性转移率。我院自2007-01~2010-12对30例宫颈癌Ⅱ期病人行术前介入化疗栓塞并联合手术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介入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21例近期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病变部位,临床上分为中心型和周围型肺癌。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是手术、放疗和化疗。手术治疗能够根除病灶,但临床发现的病例约有2/3失去手术机会。采用介入法利用支气管动脉插管进行区域性化疗,可以增加病变局部药物浓度而提高疗效,减少化疗的全身毒副作用[1]。我院自1999年11月至今应用支气管动脉灌注(BIA)加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方法,介入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病人21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前介入化疗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贲门癌患者行胃左动脉介入化疗栓塞联合根治术治疗,观察影像改变及病理组织学改变,手术后并与对照组43例贲门癌患者单纯根治手术的切除率及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化疗栓塞后手术切除,不仅可提高手术切除率,还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延长生存时间。结论:贲门癌术前行胃左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创伤小,不良反应轻微,疗效显著,应将其立为治疗进展期贲门癌手术前的一项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7,(3):210-213
[背景]探讨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9月间行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的9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阴道出血量及治疗3周后的病灶大小;观察不良反应、术后期治疗方式、肿瘤残留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和5年生存率.结果见,98例中伴阴道大出血55例,72h内出血有效控制率为100.0%.手术3周后测量病灶大小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为79.6%,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Ⅰb2~Ⅱa2期患者手术3周后可行根治术的比例为70.7%.行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后淋巴结转移率为29.2%,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3%,84.7%,71.2%.[讨论]给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行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可明显缩小肿瘤体积,改善患者一般状况,且未见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新辅助动脉介入化疗治疗高危型宫颈癌6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辅助动脉介入化疗对高危型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入选60例患者,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经子宫动脉介入给药,化疗结束后10~14d经评估后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观察分析患者病灶大小变化、毒副作用、手术情况等。结果60例宫颈癌患者的症状缓解率为100%;肿瘤直径〈4cm者的有效率为84%;≥4cm者的有效率为63.6%,而且两个疗程优于一个疗程;副作用轻微。结论术前介入化疗及栓塞治疗可使肿瘤缩小,降低淋巴结转移率,提高手术切除率,是治疗宫颈癌的较佳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朱云凯  刘良浩  张军  杨舒定  毛德芝 《重庆医学》2006,35(22):2079-2080
目的评价宫颈癌介入化疗检塞的优点及价值。方法2001年4月~2005年6月对9例宫颈癌患者采用动脉插管化疗而后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2周后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介入化疗后宫颈局部病灶体积缩小〉50%6例,25%~50%2例,取得手术机会8例,手术中出血明显减少,8例患者盆腔淋巴结未发现转移。结论官颈癌根治手术前介入性动脉化疗栓塞,能有效缩小原发病灶,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栓塞加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化疗毒性反应及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对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介入超选择动脉插管化疗及栓塞,术后配合手术或放射治疗。结果:化疗反应及并发症,最常见的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本组8例均出现。其次为肝功能异常,梗阻性肾病,栓塞综合征等,对症治疗后都能恢复,无1例发生化疗相关死亡。结论:①严格术前介入治疗的适应证。②动脉插管应在DSA下进行,定位准确。尽量超选择性插管,使药物仅进入靶动脉,在血管有变异时灵活处理,避免损伤非肿瘤血管。③注意对介入治疗的并发症防治,尤其是栓塞综合征。介入化疗栓塞可以有效降低分期,增加了Ⅱ期手术的机会;超选择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对晚期宫颈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陈德招 《海南医学》2013,24(22):3373-3375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甲氨蝶呤介入化疗及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37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均予子宫动脉栓塞术、甲氨蝶呤介入化疗及介入术后48 h行清宫术联合治疗.结果 37例全部保留子宫,其中,于子宫动脉栓塞、甲氨蝶呤介入化疗术后48h清宫的34例患者术中出血较少(<50 ml),另3例因清宫术中出血较多中转开腹行子宫疤痕妊娠病灶清除+子宫修补术;患者出院后随访2个月,月经恢复β-HCG均降至正常.结论 联合应用子宫动脉栓塞、甲氨蝶呤介入化疗及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可降低出血风险,保留生育功能,临床上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Ⅰb3、Ⅱa2期宫颈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联合静脉化疗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诊治Ⅰb3、Ⅱa2期宫颈癌患者30例,均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方法治疗1~3个周期,对比分析介入治疗术后病灶缓解及病理变化情况,初步判断近期术后疗效。结果 本研究的病例术前均行子宫动脉栓塞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1~3个周期。29例鳞癌患者中,7例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腺癌1例部分缓解。术后组织病理结果:30例宫颈癌患者中3例达组织学完全缓解。30例瘤体对宫体及阴道浸润明显减轻,淋巴结转移明显降低。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联合静脉化疗通过增加局部给药浓度能够达到缩小肿瘤和减轻宫旁浸润程度,降低病理分期,有利于提高手术切除率及切净率。  相似文献   

14.
陈佩锋  康佳丽  余莉萍  王冬昱  马犇 《广东医学》2011,32(15):1971-1974
目的 探讨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46例)先行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根据化疗效果决定手术治疗或放疗;B组(40例)直接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根据MRI测量化疗前后宫颈病灶大小,计算手术出血量并统计淋巴结转移率、宫旁浸润率及阴道浸润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晚期宫颈癌患者于放疗前采用动脉超选择介入化疗栓塞方式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8月期间,我院对14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动脉超选择介入化疗栓塞,24h后开始放疗.评价效果,观察并发症并定期随访.结果与结论 动脉超选择介入化疗栓塞是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作为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过程中的新辅助化疗手段,提高了放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及血管栓塞疗法对中晚期宫颈癌的手术治疗价值.方法对30例Ⅱb期~Ⅲb期的宫颈癌患者行介入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后10~15 d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介入治疗后造影显示双侧子宫动脉闭塞,肿瘤染色消失.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0%(27/30).手术中见肿瘤体积缩小,子宫表面苍白,宫旁粘连轻,易剥离,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理切片可见大片癌细胞凝固坏死,细胞核溶解、消失,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多,有纤维组织增生.结论宫颈癌介入化疗栓塞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可使癌组织局限,减少术中出血,为中晚期宫颈癌治疗增加根治性手术切除机会,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介入疗法治疗骨组织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骨组织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50例患者均进行了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其中,有部分患者在进行了栓塞术后的2~15d进行了外科手术,有部分患者则继续进行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在治疗结束后,我们对这50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这50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进行了肿瘤完全切除术或扩大根治术,其中,有13例患者进行了局部刮除术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17例患者未进行手术治疗及化疗、放疗等。结论:介入疗法是治疗骨组织肿瘤的有效方法。在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前,若先对患者进行动脉灌注治疗或栓塞治疗,可大大地减少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有效地缓解其疼痛程度,延长其寿命,提高其手术质量。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肝动脉化疗栓塞是目前治疗巾晚期原发性肝癌常用的方法。但由于手术的痛苦、术后并发症及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给原本遭受癌病折磨的患者增加了痛苦,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商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自2004年1月始我们研究运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体外聚焦微波刀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并特别注重术后护理,临床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以往放射及手术治疗是二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晚期患者原发病灶较大或已侵犯周围脏器和组织,行手术切除有困难或不能完全切净。放疗可引起病灶旁正常脏器组织的永久性损伤、继发性肿瘤、盆腔纤维化。若有残留病灶也常常包在纤维及无血管的膜内,化疗药物很难进入病灶。我院自2004年以来对26例宫颈癌患者施行了在介入术下以顺铂(CDDP)为基础的“新辅助动脉化疗”(neoadjuvant intra—arterial chemotherapy,NIC),碘化油栓塞治疗.获得满意疗效.为手术治疗创造了条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央型肺癌介入化疗加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 根据症状和体征经治疗设备详细检查确认为癌瘤供血动脉后经该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并以明胶海绵及细线微粒或线段(长约1~3 cm)栓塞上述供血动脉.结果 60例患者经上述方法检查处理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有33例获得手术根治,其中29例介入治疗前已丧失手术机会,介入治疗后这29例又可获得再手术机会.结论 中央型肺癌介入化疗加栓塞缩小了放疗照射野,减轻对正常组织的照射并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生存率,特别是对中晚期肺癌.供血动脉化疗加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中央型肺癌的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