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筛查发现早期结直肠癌或腺瘤(癌前病变)可有效降低CRC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在CRC的防治中,筛查的作用和意义重大。CRC和结直肠腺瘤的筛查技术包括以下4种类型。(1)基于粪便的检查:粪便隐血试验(fecal occult based test,FOBT)、粪便DNA检测、粪便菌群标志物检测和粪便M2型丙酮酸激酶(M2 pruvate kinase,M2-PK)检测。(2)影像学检查:计算机断层结肠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colonography,CTC)、双对比钡灌肠(double-contrast barium enema,DCBE)和结肠胶囊内镜检查(colon capsule endoscopy,CCE)。(3)内窥镜检查:柔性乙状结肠镜(flexible sigmoidoscopy,FS)和结肠镜(colonoscopy,CS)。(4)液体活检: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 (circulating tumor...  相似文献   

2.
背景 致力于改善结直肠癌(CRC)症状知晓度和减少急诊发现CRC病例的努力,可能导致诊断胜结肠镜检查的需求急剧增长,超过了现有内镜检查的接待容量。本篇系统性综述旨在分析定量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在有下腹症状的患者中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
内容结直肠癌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但理想的筛查方法发现,早期癌是可以治愈的。粪便隐血试验筛查证实可减少结肠直肠癌死亡率,且已被用于欧洲数个筛查项目。此外,筛查项目和纤维乙状结肠镜使用,通过去除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对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也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8):1677-1677
患者和医务人员均应知晓,结直肠癌筛查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见表1)。第一类是粪便检查,包括愈创木脂法便隐血试验(gFOBT)、免疫化学便隐血试验(FIT)和便癌细胞DNA检测(sDNA),能有效检出结直肠癌,同时也可检测一些恶性腺瘤性息肉,但对结直肠癌的预防价值有限。第二类是部分或全部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7,(4):414-416
目的:探讨粪便标本的痉挛性截瘫-20(SPG20)、微纤维蛋白-1(FBN1)及波形蛋白(VI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及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75例为观察组,30例健康、年龄匹配的经结肠镜检查阴性者为正常对照组。提取组织及粪便标本DNA,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方法检测组织及粪便标本中SPG20、FBN1及VI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SPG20、FBN1及VI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显著高于远癌组织;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SPG20、FBN1及VI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联合检测显示,96%的患者表现为至少有一个基因启动子区呈现异常的甲基化状态,而在健康人群中,仅有4个(13.3%)呈现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状态。因此应用SPG20、FBN1、VIM三个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筛查的敏感性为96.0%,特异性为86.7%。结论:粪便标本的SPG20、FBN1及VI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和筛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应运而生的粪便免疫化学检测法结肠镜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适感和并发症。丹麦研究者的报告证实,相较传统的粪便潜血试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在结直肠癌大规模筛查的效果显著,可媲美肠镜,尤其对早期患者的效果更佳。粪便免疫化学检测法是利用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直接检测人粪便中的血红蛋白,不受进食食物的影响。定性粪便免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近几年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由于结直肠癌的演变是一种慢性发生发展过程,临床上可通过早期筛查检出病变并及时治疗,从而显著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常用检测方法包括风险评估问卷、粪便潜血试验(FOBT)、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清或粪便DNA甲基化检测、结肠镜检查等。本文旨在对现有的常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方法及检测生物标志物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及诊断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申艺  向德兵  孙贵银 《重庆医学》2023,(11):1711-1715+1721
目的 探讨粪便多靶点免疫化学粪便实验(FIT)-DNA联合检测对中国人群结直肠癌(CRC)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EMBase数据库,应用EndNote X9管理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应用QUADAS-2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应用Stata MP 17.0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9篇文献,17项研究,8 487个筛查对象。其结果显示FIT-DNA筛查CRC和进展期腺瘤(AA)的合并灵敏度分别为94%和50%,合并特异度分别为91%和90%。结论 FIT-DNA是一个极有潜力的新型CRC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银染法检测腺瘤多发性息肉病(APC)、p53、K-ras三个基因在结直肠肿瘤筛查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门诊收治的14例结直肠癌(CRC组),60例结直肠腺瘤(CRA组),30例正常组粪便标本,提取DNA,PCR-SSCP银染法检测基因突变。结果 APC、p53、K-ras三个基因联合检测在CRC组、CRA组、正常组突变率分别为57.1%(8/14)、30.0%(18/60)、3.3%(1/30);在结直肠肿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5.1%(26/74)、96.7%(29/30),粪便DNA联合检测CRC组、CRA组的检出率高于正常组(均P<0.05)。结论粪便DNA联合检测在无创性筛查结直肠肿瘤中具有可行性,可能是一种适合于结直肠肿瘤筛查的无创性方法和筛查模式。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在我国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积极有效的筛查可以显著的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目前我国结直肠癌筛查指南推荐的形式是结肠镜检查及大便隐血试验(FOBT),结肠镜是一种侵入性和耗时的方法,且依赖于操作者及依从性较差,FOBT虽为非侵入性但其需多次测试且准确性相对较差。所以急需开发高效且适合频繁筛查的非侵入性检查方式,目前基因的异常甲基化是合适的选择,它们能作为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及时反映癌症早期阶段并帮助临床医生做出临床决策,同时大量研究证实Syndecan-2(SDC2)甲基化在检测早期结肠癌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就其相关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三大常见癌症,癌症相关的第二大死因。早期筛查可降低CRC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随着粪便免疫化学试验的发展,FIT已经成为全世界大肠癌高危人群筛查大肠癌的重要手段。本文就FIT筛查CRC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粪便样本中硫酸类肝素蛋白多糖基因(SDC2)甲基化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基因(TFPI2)甲基化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6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75例进展期腺瘤患者(进展期腺瘤组)、35例非进展期腺瘤患者(非进展期腺瘤组)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153例其他消化系统干扰性疾病患者、182例结肠镜检查结果为阴性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化荧光定量PCR(qMSP)法对所有受试者的粪便标本进行SDC2和TFPI2基因甲基化检测。以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SDC2和TFPI2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和腺瘤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106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甲基化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3.4%;75例进展期腺瘤患者中,甲基化联合检测灵敏度为62.7%;35例非进展期腺瘤患者中,甲基化联合检测灵敏度为34.3%; SDC2和TFPI2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和腺瘤筛查的特异度为94.6%。结论 SDC2和TFPI2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及其早期病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同时保持较高的特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南京地区结直肠癌筛查的初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粪便隐血试验联合结肠镜检查在南京地区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结果:1年内共开展筛查850例,其中初筛阳性并行结肠镜检查者722例。共诊断结直肠癌37例,结直肠息肉222例,结直肠其他病变170例。37例结直肠癌患者中15例于我院手术切除,病理分期均为Ⅰ期。对临床症状与肿瘤相关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便血及便秘与结直肠癌存在高度相关性。结论:筛查能够提高结直肠良性肿瘤及早期肠癌的诊断率,应该对一般人群尤其是存在便血及便秘的人群积极开展结直肠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是北美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大部分未发生转移的结直肠癌都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实施预防或治疗,因此结直肠癌高危个体的识别和早期诊断显得尤其重要.常用的筛查措施主要包括粪便隐血试验、钡灌肠检查、纤维乙状结肠镜与结肠镜检查等.目前适用于人群筛查的最佳方法尚不确定,分子筛查及其他新的技术有望应用于人群结直肠癌筛查,将有助于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本文讨论了几种结直肠癌的筛查方法以及其他潜在的筛查试验.并概述了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的 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北京地区3种结直肠癌筛查方法的效果,为政府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6月选取北京市云岗社区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户籍人群(自然人群)8 876例为筛查对象。分别采用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法、结直肠肿瘤危险因素量表(QA)法和IFOBT联合QA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筛查,IFOBT法与QA法任意1项阳性者为高危人群,应进行全结肠镜检查。比较3种筛查方法的阳性率、全结肠镜检查率、检出率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QA法、IFOBT联合QA法阳性率高于IFOBT法(P<0.016 7);IFOBT联合QA法阳性率高于QA法(P<0.016 7)。QA法、IFOBT联合QA法全结肠镜检查率低于IFOBT法(P<0.016 7);IFOBT联合QA法全结肠镜检查率高于QA法(P<0.016 7)。3种筛查方法对结直肠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A法对结直肠息肉、普通腺瘤、非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高于IFOBT法(P<0.016 7);IFOBT联合QA法对结直肠息肉、进展期腺瘤、非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高于IFOBT法(P<0.016 7);IFOBT联合QA法对结直肠息肉、进展期腺瘤、普通腺瘤、非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高于QA法(P<0.016 7)。3种筛查方法对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进展期腺瘤、普通腺瘤和非腺瘤性息肉的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直肠癌筛查中,IFOBT联合QA法能提高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筛查和早期发现,可以降低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有效切除肿瘤病变可以降低CRC的病死率。虽然对CRC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前体病变的了解已经取得进展,但最近年轻人群CRC发病率升高,原因尚不清楚。在过去十年中,出现了多种侵入性、半侵入性和非侵入性筛查方式。目前对结肠镜检查质量的重视提高了筛查的有效性,人工智能等影像新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作用正在迅速显现。而且,CRC有效干预措施,如保肛治疗新术式、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领域的新进展,被证明可以提高CRC患者的生存率。该文旨在总结目前国内外CRC筛查方式和指南的证据,并综述CRC治疗领域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结直肠癌(CRC)患者一级亲属(FDRs)对CRC筛查的认知现状,探讨CRC筛查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目标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本院结直肠外科进行CRC手术治疗且术后经病理诊断为CRC的患者的FDRs 49名(年龄40~75岁),对FDRs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调查数据,分析FDRs对CRC筛查的认知现状。结果:CRC患者FDRs中40~50岁者21名,51~75岁者28名;男性27名,女性22名;CRC患者的子女31名,兄弟姐妹10名,父母8名。26.5%(13/49) FDRs知晓“FDRs的CRC发病风险增加”,22.4%(11/49) FDRs“过去5年内做过结肠镜检查”。75.5%(37/49) FDRs无“医务人员建议大于40岁行结肠镜检查”。年龄40~50岁、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和居住地为城市者“FDRs的CRC发病风险增加”知晓率和“过去5年内做过结肠镜检查”率高于51~75岁、大专以下学历和农村居住者(P<0.05)。过去5年内未做过结肠镜检查的38名CRC患者FDRs中,认为“无身体不适症状不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恐惧结肠镜检查过程和认为结肠镜...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2年的数据,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居发病率第三位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在早期无明显症状,有时仅有便隐血阳性。结直肠癌的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和手术根治。对结直肠癌的筛查主要在40~50岁或50岁以上人群中进行,主要的检测方法为便隐血和结肠镜检查。美国医师协会(ACP)2012年颁布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中建议普通人群50岁开始筛查,每年行1次便隐血检查、每10年行1次结肠镜检查。美国癌症学会(ACS)认为,除结肠镜  相似文献   

19.
朱代亮  王子卫 《医学综述》2012,18(10):1584-1586
结直肠癌遵循着"息肉—腺瘤—癌"的顺序演变发展过程,早期治疗结直肠息肉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生率和改善预后的有效途径。目前,腹腔镜、结肠镜技术治疗结直肠息肉在临床已广泛应用。但对某些特殊息肉,单行结肠镜或腹腔镜手术均困难,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的应用,为结直肠息肉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筛查策略十分重要。通过规范的早期筛查,癌前病变及癌症早期及时干预治疗,可以极大提高预后。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结肠镜、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粪便DNA检测等,近年来国内外针对结直肠癌的筛查方法不断进展丰富。本文针对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方法和各国筛查策略进行详细总结论述,以为将来更好地开展早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