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意运用加减不换金正气汤治疗湿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不换金正气散基础上加减创立加减不换金正气汤,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结肠炎、失眠等湿热阻滞中焦之证,并认为湿热之证,治疗当苦寒参以苦温,方能化其湿,泻其热,同时强调应慎用健脾益气之品,以防助湿生热。  相似文献   

2.
"分消走泄法"源于《黄帝内经》,方出仲景,法于北齐,详于清代,而明确提出者乃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分消走泄法"对应疾病为暑温、湿温、湿病等,而其对应之证,乃湿热证。湿浊之邪所盘踞之处均以脾胃为主,旁及于肝,上及于肺,下及于肾,即盘踞中焦,上蒙下注,涉及肺肾。针对湿热病机,"分消走泄法"用药以"轻灵"取胜。"轻灵"二字,不但指药物气味与质地"轻灵",还指药物剂量"轻灵"。临证应圆机活法,精简扼要,力求"轻灵中求纯正"。  相似文献   

3.
因今人嗜食肥甘厚味、饱啖辛辣过度,中风湿热证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本文通过梳理"浊邪""清窍""浊邪害清"理论内涵与源流,明确湿热是中风发生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病因.湿热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别,湿热合邪,困碍中焦,阻滞气机,上蒙清窍,清窍壅塞,导致头面诸症,甚则诱发中风的发生.叶天士"浊邪害清"理论可视为"湿热致中"的概括性论述,中风湿热证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应当引起临床重视.基于"脑肠相通"假说,提出中风湿热证病变核心责之"脑-脾胃-肠",预防"湿热致中",应树立脾胃、大肠脏腑发病观,治疗上应以祛湿清热、通腑开窍为核心大法."浊邪害清"理论与祛湿清热、通腑开窍法均源于温病学理论与经验,"分消走泄""滋阴生津"等治法在中风治疗中亦多有应用,因此温病学理论与经验或可为中风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湿温是多发于雨湿较盛季节的一种湿热病证。湿热合邪是其病因特点。湿邪有形而属阴,热邪无形而属阳,二者相互对立。清热则留湿,燥湿则助热,古人喻之如油入面,着重祛有形之湿,无形之热才能被清除。笔者认为:欲祛有形之湿,必须以通畅气机为主。特别是输转中焦气机。其原因在于湿温未化燥入营之前,病邪主要在气分,且以中焦为病变重心,弥漫上下。因湿在气分,必然要阻滞气机而使升降失常,终致湿邪不能排除。输转气机法就是运用宣中、开肺、淡渗等流畅气机之品,调整中焦及上焦的气机,使气机通畅,水道通利,湿热得以分解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湿温病的气分阶段。若  相似文献   

5.
湿热证辨治     
《湿热条辨》中所称的湿热证主要是指外感湿热病证即"湿温",其与临床常见的内伤湿热证在临床特征方面既有交集又有所不同。前者以"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作为提纲,后者除了上述诸症外,还可表现为上焦之头晕、耳鸣、胸闷、咳嗽,中焦之纳呆、腹胀、恶心、呕吐、胁痛、黄疸、阴囊湿疹,下焦之癃闭、尿浊、尿频急、尿痛、大便溏滞等诸多症状和体征。提纲是湿热辨证的基准,而三焦的不同表现则可作为定位的佐证。湿热论治时,首当分辨湿热权重,据舌质舌苔的不同表现而应用不同的祛湿之法,勿过早投用苦寒之剂,以免湿邪滞留不去;其次当恪守分消走泄之祛湿大法,遵循宣上、畅中、渗下的祛湿原则,并以畅中为要。  相似文献   

6.
清热透毒治疗急性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肝炎属中医"黄疸"、"胁痛"范畴,多因感受时气疫毒之邪,或饮食不节,嗜酒无度,劳倦内伤,以致湿热疫毒之邪阻滞中焦,熏蒸肝胆,使肝失疏泄,胆汁泛滥,浸淫肌肤,下注膀胱。临床以胁痛、呕恶、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小便黄赤为主要特征。其病位主要在肝胆,与脾胃、肾有关;  相似文献   

7.
急性胰腺炎应与中医的腹痛相似,其病因病机,多由感受六淫之邪、饮食不节、情志失畅、胆石、虫积、创伤等因素引起邪阻气滞,肝胆不利,湿郁热结、蕴于中焦,表现或为肝郁气滞之证,或为肝胆湿热之证,或为胃肠热结之证;病位在脾,与心、肝胆、胃肠有关,中医辨证应以实证为纲。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焦湿热兼证的发生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对152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及81例中青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总结老年肺部感染中焦湿热兼证的发生及证候学特点。结果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有49.3%可见中焦湿热兼证,明显高于中青年。口苦、口黏、不欲饮水、纳差、脘腹胀闷、舌质红、苔腻是老年肺部感染中焦湿热兼证的主要证候特点,兼见头身困重、大便黏腻不爽等。结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常兼有中焦湿热证,发生率较高,提示该兼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甘露消毒丹是祛湿剂中的代表方、常用方,主要功效是利湿化浊,清热解毒。舒兰教授认为湿热之邪致病广泛,湿热侵犯上焦,则咽喉肿痛、口渴;湿热交争中焦,则胸闷腹胀;湿热下注,则见小便短赤、泄泻、淋浊。甘露消毒丹适用的疾病临床表现虽不同,但基本病机为湿热并重。本文旨在通过验案举隅总结舒教授运用甘露消毒丹治疗儿科疾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宋本《伤寒论·平脉法》第32条论述了中焦虚寒的证候特点及寒气相抟累及少阴下焦的问题。因脾胃阳虚、升降失常,中焦寒邪并非一成不变滞留于中焦,还有上逆或下溜之势,因此分析中焦虚寒证,除立足于中焦脾胃的病位外,还应综合考虑阳气虚衰之程度、感受寒邪之轻重、水湿停聚之多少、病势发展之上下四方面。深入理解中焦寒邪的致病特点及中焦虚寒证候演变规律,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医文献中,湿热既指病因,又指病症。薛生自在《湿热病篇》中将“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作为湿热病提纲。《温病条辨》云:“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自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日湿温”。叶天士首次系统地总结了湿热病的治则与治法,提出湿热为患,首当祛其湿。叶氏在《温热论》中指出:“渗湿于热下,不与热搏,势必孤矣”,并对湿热的治疗提出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时,分别采用开上、宣中、导下之法,并举出分消三焦湿热而用的杏、朴、苓三味药。吴鞠通认为,湿热之邪多犯上焦脾胃,治疗须遵循“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原则,提出“惟以三仁汤清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化。”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说:“湿伏中焦,宜藿梗、蔻仁、杏仁、  相似文献   

12.
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撰著的《温病条辨》有三香汤一方。原文曰:“湿热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三香汤主之”。其药味组成为:栝蒌皮9克桔梗9克黑山栀6克枳壳6克郁金6克香豉6克降香末9克。(《温病条辨·中焦篇·湿温》),笔者一般均用15克,本方为吴氏用以治疗湿热遏阻中焦的方剂。笔者  相似文献   

13.
中焦湿热证治三、湿困中焦【证候】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欲吐,口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大便溏泄,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病机】本证为湿浊中阻、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所致。中焦脾胃之湿浊,可因湿热直中,也可由膜原传归。湿中蕴热,故身热不扬。湿困于脾,气机失展,则见脘痞腹胀。脾胃升降失职,浊气上逆而见呕心欲吐。湿阻于内,故口不渴。若湿阻清阳,津液失布,则口渴,但多渴不欲饮或喜热饮。湿邪下趋则大便溏泄,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均为湿邪偏重之象。  相似文献   

14.
治温说化湿     
化湿法,临床首辨邪之部位浅深、湿热孰轻孰重以及湿热之分解。不论病在上焦、中焦、下焦,都应在宣畅三焦的基础上,根据湿阻的部位,重用相应的药物。湿阻于上,芳香宣化,开上为主,并加运中渗下之品;湿阻于中,除运中之外,另加开上渗下之味;湿阻于下,在重用渗利之品外,并注意宣上、运中。  相似文献   

15.
脾胃湿热理论在肾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肾脏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与湿热有着密切的关系。湿热的产生是以水湿为基础的。水湿可以自外而入,亦可以由内伤而生;水湿蕴蓄不化,日久化热,热与湿合,而成湿热之证。脾胃功能在三焦水液代谢中所起的作用最为明显。从肾脏病形成来看,由内伤脾胃而致脾胃湿热者为多,大多数慢性肾病患者多见有中焦湿热之象;在肾功能损害以至肾衰竭的发展过程中,多因湿热之邪留于三焦,影响脾胃的运化、腐熟功能,而逐渐产生以脾胃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的症状。调理脾胃是肾病非常重要的治疗法则之一。  相似文献   

16.
认为脾胃肠湿热是中风湿热证发病率升高的始动因素。基于“脑-脾胃-肠”轴理论,提出中风湿热证病位在脑,但与脾胃、大肠密切相关。湿热致中,易于蒙上,困遏清阳,阻滞气机;湿与热结,易犯中焦;湿热氤氲,易于流下。防治中风,应树立脾胃、大肠脏腑发病观,治以祛湿清热、通腑开窍,方用藿朴夏苓汤、三仁汤、菖蒲郁金汤等。  相似文献   

17.
"中气"肇始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多认为"中气"为中焦脾胃之气,即包含脾气和胃气,又有认为"中气除脾胃之气外,还包含肝胆之气"者。笔者认为,"中气",位居中焦,乃气按分布部位所划分,具有吸收水谷精微、化生气血的功能;主气机之升降出入,有承上启下之功。"中气"斡旋则五脏安和。  相似文献   

18.
湿温病由湿热外袭,或脾湿不运,内外相引所致,往往上焦肺卫、中焦脾胃同时发病.小儿肺常不足,难耐外邪;脾常不足,水湿难运.湿温在儿科疾病中广泛存在.湿温之热与小儿纯阳之火相合,热象突出,而湿性隐匿,不易察觉,若忽略湿邪而概用寒凉药,则湿热冰伏于里,尤难治疗.儿科湿温之难治,难在辨证之细节、湿邪之缠绵、误治之乱局.湿温首重...  相似文献   

19.
半夏泻心汤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夏泻心汤原治寒热错杂痞满等症。笔者根据“异病同治”之治则,对寒湿阻中郁而化热而湿热阻中等所致中焦升降失司的多种疾病,动用本方治疗取效甚捷,从而扩大了经方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理中丸是《伤寒论》的经典方剂,为调理中焦之虚寒之证,功效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中焦虚寒实为中气虚,则气机升降失衡。中气足,则中轴有足够的驱动能量,轴转轮行,使中焦脾胃升降气机遵循圆的作用轨道,其本质蕴含着深刻的"圆运动"的思想。"圆运动"是宇宙与人体都有内在本质的圆运动结构[1],同时也是维持气机运动的枢轴,对人体的作用举足轻重。理中丸具有调理中焦气机,调节体内圆运动,对论治中焦脾胃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为此阐述理中丸的圆运动机理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