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5例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13例,采取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12例,采取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征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钙。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共收治了46例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根据采用的治疗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n =23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患者(n =23例)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在生命体征指标、血气分析指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给予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增强疗效,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尿激酶分次应用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情况.方法 分析该院收治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42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1例和观察组(尿激酶分次应用联合序贯抗凝治疗组)21例.结果 观察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呼吸频率、心率、PaO2、PaCO2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激酶分次应用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70例,通过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通过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对照组采取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气指标和生命体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临床效果较佳,并且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7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组给予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81.6%,并发症发生率是13.2%;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是97.4%,并发症发生率是2.63%,研究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次大面积肺栓塞采用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次全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开展序贯抗凝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为该病最优化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2例次全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序贯抗凝治疗。记录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肺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及氧饱和度数值,并做好对比。结果二组治疗前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PaO2及PaCO2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次全大面积肺栓塞开展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序贯抗凝治疗能有效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并改善肺栓塞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采取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肺动脉压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肺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SpO_2、PaCO_2、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低分子肝素钙相比,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为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经过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后的疗效,比较其治疗前后肺动脉压、CTPA、氧分压、呼吸频率等差异.结果 (1)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明显好转;(2)血气分析提示氧分压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患者缺氧和过度通气状态得到改善;(3)肺动脉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4)25例患者中仅4例出现皮下出血,未出现严重出血症状.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是次大面积肺栓塞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欧永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7):897-898,901
目的:探讨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方法:108例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尿激酶加序贯普通肝素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行皮下注射抗凝治疗,观察两组的短期疗效。结果: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具有更明显的疗效(P<0.05),肺动脉压显著降低,栓子减少更明显。结论:统计分析显示,尿激酶加序贯抗凝于次大面积肺栓塞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更为明显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30)患者采用红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n=30)患者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观察组不良发生率为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研究小儿支原体肺炎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n=42)和参照组(n=42),参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组患儿在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消失、发热消退、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可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及体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165例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n=83)行序贯疗法,对照组(n=82)行标准三联疗法,比较Hp根除率、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序贯疗法疗程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于新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15)以及对照组(n=15);对照组患儿给予红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儿童进行序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尤以阿奇霉素序贯治疗临床效果最佳,且临床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张婷  米红艳  牛双燕  康哲 《当代医学》2021,27(15):130-133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利用尿激酶联合替罗非班序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3)与对照组(n=34).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序贯使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90 d改良Rankin量表(90 d 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等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4 d,治疗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90 d,治疗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激酶联合替罗非班序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利于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40例分成两组,给予A组实施抗菌药物的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给予B组实施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细菌清除率及治疗有效性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的有效性较高,安全性高,利于患者康复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和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上犹县妇幼保健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期间经确诊的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序贯疗法,观察组采用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4.0%与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的治疗效果优于序贯疗法,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抗肺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虞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2HREZ/4HR抗肺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2HREZ/4HR抗肺结核药物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症状发生率情况、肺部病灶吸收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痰菌转阴率、肺部病灶吸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肺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具有一定效果,然而在抗肺结核药物基础上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疗效更为显著,可进一步提高痰菌阴转率,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的联合方案治疗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肺栓塞患者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甲组采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联合治疗,乙组采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栓塞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计数;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乙组相较于甲组肺栓塞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乙组跟甲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计数相似,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均无严重副作用发生,耐受良好,P0.05。结论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三者联合方案治疗肺栓塞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患者耐受良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四联疗法与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疗效优劣。方法 170例HP阳性(14C-UBT≥100)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四联疗法组和序贯疗法组,每组85例,对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四联疗法组和序贯疗法组根除率分别为77.6%和8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HP根除率都可以达到80%左右,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不良反应轻微,可以作为老年人群HP根除治疗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