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建立人工气道脱机患者应用不同主动气道湿化方法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建立人工气道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时间≥72 h的危重患者155例,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MR410湿化装置,B组采用MR850湿化装置,C组采用AIRVO2呼吸湿化治疗装置。分别测量各组患者72 h后呼吸频率、PaO2、SpO2、心率;采用气道分泌物评分评价痰液黏稠度;记录肺部感染控制的时间。结果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建立人工气道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评分、诊断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呼吸频率、PaO2、SpO2、心率、痰液黏稠度、湿化效果及肺部感染控制的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R410、MR850湿化装置比较,AIRVO2呼吸湿化治疗装置更适用于建立人工气道脱机患者,是更理想的气道湿化方法。  相似文献   

2.
总结分析3种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维持呼吸道的正常生理需求;对气道湿化的生理学和病理性改变。气道湿化的适应症和湿度、温度标准,气道湿化装置和方法等国内外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但是目前对于不同气道湿化方法临床效果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纤毛活动功能,患者痰液的粘稠度、VAP的发生率、血氧饱和度等领域的研究,缺乏气道上皮细胞结构、基底膜的结构、细胞浆和细胞核的变性、细胞脱屑等组织学改变的生理、病理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人工气道指的是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或者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而建立的气体通道, 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两种,用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及有效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1]. 人工气道建立后因为缺少上气道对吸入气体加温和加湿作用,容易引起呼吸道气管黏膜的干燥,分泌物黏稠而致痰栓的形成,阻塞气道.又因为呼吸道纤毛摆动功能受损,黏液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气道黏膜上皮发生炎性反应改变,从而致使肺部感染的发生,分泌物的黏稠又可阻塞小气道而致肺不张的发生. 撤去呼吸机后又不能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护理干预给以气道湿化可以起到稀释痰液、促进排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气道的湿润、改善患者憋闷感的作用,有效的排痰是预防肺部感染发生的重要方法. 现将其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悦 《大家健康》2016,(12):10-10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而气道湿化的效果直接影响着人工气道护理的质量,如分泌物的吸引、感染的预防等。因此做好气道的湿化就显得极其重要,现将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ICU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医院收治的ICU人工气道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2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两组均随访至出院.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气道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湿化液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并探究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收集建立人工气道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其中A组给予0.45%氯化钠注射液与沐舒坦混合溶液进行湿化;B组患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与沐舒坦混合溶液进行湿化。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湿化前、湿化24、72 h后的痰液黏稠度。结果:与湿化前比较,持续湿化24、72 h后两组痰标本的黏稠度测量值均有所下降,且均随湿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其中A组的下降幅度均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0.45%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沐舒坦混合溶液对建立人工气道辅助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更为有效,且湿化时间是此类患者痰液黏稠度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患者不同气道湿化方式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下称输液微泵组)和对照组(下称输液器组)各42例,分别采用上述两种不同气道湿化方式输液微泵湿化和输液器湿化,观察并发症(肺部感染,通气不足,肺不张)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输液微泵组患者并发症低于输液器组。结论采用两种气道湿化法后上述三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输液微泵法明显优于输液器法。  相似文献   

8.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使用,使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但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如护理不当易使人工气道形成痰痂[1]。随着医疗护理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广大临床护理工作者对人工气道的湿化做了大量的研究,现就人工气道湿化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上呼吸道是呼吸系统非特异性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保护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维持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促进正常的纤毛运动,清除吸入气体中的尘埃颗粒、微生物、有害物质及呼吸道分泌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肺部感染的生理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湿化的不同方法(包括雾化吸入法、人工鼻湿化法、微量泵持续泵入法、气管内间断滴入法)的效果差异性。方法选取60例需要气道湿化的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雾化吸入法、B组为人工鼻湿化法、C组为微量泵持续泵入法、D组为气管内间断滴入法),运用统计学分析法观察不同湿化方法的效果差异性。结果雾化吸入法满意率最高,为93%;人工鼻湿化法以及微量泵持续泵入法满意率次之,分别是60%及67%;气管内间断滴入法满意率最差,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雾化吸入法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为7%;人工鼻湿化法以及微量泵持续泵入法并发症发生率次之,均为40%;气管内间断滴入法并发症发生率为最高,为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法相对其他湿化法更能达到理想湿化效果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介绍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从湿化液的类型、温度、湿化量、湿化方式护理方面进行综述。强调护士在建立人工气道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做好湿化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上呼吸道是呼吸系统非特异性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保护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维持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促进正常的纤毛运动,清除吸入气体中的尘埃颗粒、微生物、有害物质及呼吸道分泌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肺部感染的生理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工气道能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有利于机械通气或加压给氧,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人工气道的建立,也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因此,气道的湿化管理一直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极大关注。笔者将近年来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人工气道是利用人为的方法建立气道,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和有效地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措施,主要用于呼吸道堵塞、梗阻等呼吸困难的患者.临床上常见的人工气道有:口咽、鼻咽通气管,经鼻或口插管及气管切开后插管.而人工气道湿化是以液态水或水蒸气的形式湿润气道粘膜,稀释痰液,保持粘膜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是人工气道管理的一个标准过程[1].气道湿化的目的在于稀释分泌物以利于吸引或分泌物咳出,防止分泌物结痂引起的气道堵塞,是提高人工气道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患者脱机后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1月金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神经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普通治疗与吸痰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微泵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治疗,观察组采用恒温湿化器进行2 h间歇湿化治疗。比较两组湿化良好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湿化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温湿化器2 h间歇湿化在神经重症脱机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治疗,可提高湿化效果,控制并发症发生,是理想的湿化方式。  相似文献   

16.
四种不同湿化液对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湿化液对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对60例建立人工气道且痰液粘稠患者,选择不同的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分别为A组用0.9%氯化钠,B组用0.45%氯化钠,C组用灭菌注射用水,D组用1.25%碳酸氢钠溶液,于每次吸痰前注入湿化液2~4ml。结果:①一般情况下,选用0.45%氯化钠溶液。②对于分泌物多且粘稠的患者,选用灭菌注射用水。③对于痰痂、血痂形成的患者,用1.25%碳酸氢钠溶液。结论:各种湿化液各有优缺点,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情况,尤其是其痰液性状,选用更安全有效的湿化液促进呼吸道湿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改良持续人工气道湿化技术在防止气道干燥、结痂引起呼吸困难中的效果。方法:根据痰液的黏稠度和性质配制湿化液,应用微量泵调节滴速持续气道内泵入。结果:改用持续人工气道湿化技术后,气道湿化效果好,无一例气道干燥结痂引发呼吸困难的发生。结论:微量泵持续湿化人工气道,使气道持续保持湿化状态,易于痰液稀释和排出,防止了人工气道的干燥结痂而引起的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8.
正常情况下呼吸道对吸人气体有加湿加温作用,主要依靠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的水分蒸发而得到湿化。每天的水分蒸发量约为8-10ml/kg,依靠呼吸道的丰富血液循环使吸入气体到达肺泡时基本接近体温水平。人工气道建立后,吸入气体必须全部由气管及其以下的呼吸道来加温和湿化,使气道内水分和热量丢失增加,分泌物排出障碍,加重呼吸道阻塞,影响气体交换,容易造成肺不张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湿化不足或过度关键在于湿化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人工气道的湿化对于维持呼吸道的正常功能和防止各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本文就湿化方法、湿化液种类、温度、量及速度等方面的最新护理进展进行分析,以为其临床应用和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持续加温式湿化器在脱机后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脱机后仍需保留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持续加温式湿化器湿化脱机后人工气道湿化法)和对照组(微量泵持续泵入无菌注射用水湿化法)各60例,观察2组气道湿化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加温式湿化器湿化脱机后人工气道湿化法效果优于微量泵持续泵入无菌注射用水湿化脱机后人工气道湿化法,具有有效减少并发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明显改善患者舒适度,并可减少护理工作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