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宁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作2组,对照组50例予以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50例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神经节苷脂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神经行为、智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住院HIE患儿51例,均采用三维持、三对症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25例加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1%,显著高于对照组;NABA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生后2d内评分无明显差异,生后10天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1联合mNGF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可促进受损神经细胞功能修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0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使用数字抽取法将其平均分成各有100例患儿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7.00%)明显优于对照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患儿意识的恢复,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HIE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结果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儿NBNA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治疗中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具有确切疗效,可大幅改善患儿行为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于我院进行确诊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干预治疗,治疗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并分别于治疗第14天、6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与智力发育指数(MDI)状况评分。结果实验组患儿有12例症状有效改善,48例显性缓解,而NBBA评分为(36.23±3.12)分,MDI评分为(82.41±3.45)分,PDI评分为(82.56±6.87)分,各组统计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及早期干预治疗方式可以明显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不良症状,且术后各项功能恢复更优,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可适当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于本院出生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推注苯巴比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注神经节苷脂。根据两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综合对比苯巴比妥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症状缓解时间:观察组患儿意识、反射及肌张力恢复时间分别为(3.1±0.4)d、(2.9±0.3)d、(1.2±0.3)d,对照组相应症状恢复时间分别为(5.4±0.7)d、(4.9±0.6)d、(2.7±0.5)d,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巴比妥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神经节苷脂及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7d-10d NBNA评分(≥35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方法选择通许县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6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数字抽取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第5、10天,研究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明显,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患儿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极少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给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纳洛酮,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颜鹏飞  付钦啸 《安徽医学》2011,(9):1297-1298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9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同时使用参附注射液及神经节苷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2%。治疗组显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秦毓霖  刘钊 《中国医疗前沿》2011,(23):42+38-42,38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和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NAB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儿预后,且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2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70例患儿纳洛酮治疗,给予观察组72例患儿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2组比较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惊厥消失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原始反应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脑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9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同时使用参附注射液及神经节苷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独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脑部CT异常4例,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儿脑部CT异常9例,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10.50,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治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治疗,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神经节苷脂;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原始反射、张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实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在温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予以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TNF-α、IL-1β及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予以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对降低患儿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神经系统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32%)明显好于对照组的(77.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患者康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长远效应和现实社会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2):53-55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纳入的6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采取神经节苷脂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两组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儿的NBN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NBNA评分≥35分为正常的比率达8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神经细胞损害,促进受损神经细胞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唐爱群 《吉林医学》2011,(33):7039-7040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方法:将8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纳洛酮0.1 mg/(kg.d)及神经节苷脂20 mg加入10%葡萄糖液静脉输入,1次/d,7~10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骆爱群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139-140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4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使用神经节苷脂及复方丹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4%。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