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95-98+102
目的 分析麻风病患者的用药情况及趋势。方法 选取我院麻风病院药房2015年1月~2017年1月用于治疗麻风病患者药物处方单1278份,共涉及826例次患者。分析研究对象并发症相关疾病的诊断情况、抗菌(单一使用和联合用药)和抗炎药物(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情况以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临床诊断发病较多的为麻风溃疡、上呼吸道感染及神经痛,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共826例次,其中使用单一药物治疗占抗菌药物治疗的79.30%,联合用药占20.70%;使用抗炎镇痛药物较多的为麻风溃疡(55.21%)、关节损伤(32.43%)及麻风眼病(12.36%);共有92例次患者出现用药不合理情况,占总数的11.13%,其中用药剂量不合理情况最多。结论 麻风病院患者的用药主要集中于麻风溃疡、上呼吸道感染和疼痛等疾病,应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合理调整药物的剂量,增强用药的合理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麻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讨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以及感染管理过程中药剂科所发挥的作用。方法:抽取于2017年4月-2018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10例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抓阄结果划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各155例;参照组患者正常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接受药剂科提供的抗菌药物使用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给药方法合理性、用药时机合理性、用药剂量合理性、联合用药合理性以及用药种类合理性方面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十分巨大,即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在对患者行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提升药剂科的服务管理能力,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在儿科治疗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上呼吸到感染704例患者,对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进行用药数据统计结果分析。结果:所选取的704例患儿,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患儿占687例,使用联合抗菌药物占213例,则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占97.59%,联合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0.26%。结论:根据本院的研究结果,针对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上主要有给药频次错误、病原学送检率较低、联合用药指征不明确等一些严重的不合理情况,需要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规范,以达到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 0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 000例患者中1 174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占58.7%;手术科室使用率为65.7%,非手术科室使用率为41.8%,治疗性用药率为37.6%,预防性用药率62.4%。1 174例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232例为不合理用药,占19.8%;942例患者为合理用药,占80.2%;438例患者为联合用药,占37.3%;232例患者为不合理用药,占17.8%。442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262例患者送检,其送检率为59.3%,其中146例送检标本呈阳性,其阳性率为55.7%。结论: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使用率,且存在有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医院必须加强对抗菌药物管理的重视,尽可能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在临床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00例,对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入选的300例患儿中,有172例患儿在临床治疗中使用了抗菌药物,占比为57.33%,使用方法多为注射用药,其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如不合理联用、用药频繁等,使得对患儿的临床用药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结论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使用较多,但是其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增加了患儿的用药风险。为了提升患儿的临床治疗安全,需要加强对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7月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患者153例,汇总一般资料、抗菌药物品种、用法用量、联用抗菌药物、微生物标本送检等资料,并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153例患者以男性居多,老年患者占比>50%,呼吸内科、血液内科、普外科用量大。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和替考拉宁使用频率高,分别占29.17%、20.83%、12.50%,用药频度分别为646.25、573.25、305.50。微生物送检率为61.47%,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是检出较多的菌株。联合用药占76.47%,其中二联用药占67.97%,三联用药占8.5%。联合用药不合理14例(9.15%)。结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以碳青霉烯类使用量较大,联合用药频率高,微生物送检率较低,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仍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呼吸内科主要病原菌耐药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7年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所送标本中分离的全部病原菌及药敏实验结果,同时对送检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与本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对照。结果:我院呼吸内科标本送检率高。其中送检标本类型主要为痰液,主要检出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除鲍曼不动杆菌外,其余主要检出菌对目前主要使用的治疗药物均敏感。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与主要使用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相关性,与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强相关,与美罗培南相关。抽查取得药敏结果病例240例,除24例因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未调整用药外,其余均为药敏与用药相符或按药敏调整用药。结论:我院呼吸内科目前能结合药敏指导临床用药,但标本送检的规范性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并需不断根据细菌耐药情况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制定对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抗菌药物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不良反应资料,分类统计患者年龄、药品品种分类、ADR临床表现、ADR严重程度、ADR发生时间,并对比分析相关资料。结果0-10岁儿童占50%,比例较多,头孢菌素类占65.22%,皮肤系统反应占73.87%,速发型不良反应57.61%,输液中及输液后1小时内发生例数为53例,占比57.61%,发生时间1-7 d例数为35例,占比38.04%,发生时间 7 d例数为4例,占4.35%。结论抗菌药物以速发型反应为主且以皮肤系统、胃肠道反应多见,注意开始使用时尽量慢滴,儿童和老人要严密监测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感冒患者处方常见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状。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开的280张感冒患者抗生素治疗处方为研究样本,对处方进行分析和整理,以了解不合理抗生用药的情况分类。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280例感冒患者处方中,存在抗生素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共计19例,总计占6.79%。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的类型分布主要为剂量不当、给药间隔不当、用药时间不合理、重复用药、溶剂选择不当、无用药指征等,各项之间所占比例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感冒患者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当加强督导工作,以确保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在传染病专科医院使用的状况,为合理使用抗箘药物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在2006年9月~2007年6月对1401例住院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结果1401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638例,使用率45.53%;其中单用一种抗菌药物患者占64.73,二联用药29.62%,三联用药5.51%;预防用药占28.6%,治疗用药71.4%,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适应症过宽、疗程长、频繁更换等。结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需要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肾脏内科住院患者在抗菌药物使用上所具有的的特点。方法:择取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肾脏内科治疗肾脏疾病的80例住院患者,回顾其基本资料,对其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抗菌药物使用特点。结果:80例肾脏内科住院患者中共有23例(28﹒75%)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主要类型为头孢类(38﹒75%,31/80)、青霉素类(32﹒50%,26/80)以及氟喹诺酮类(28﹒75%,23/80)。在所有使用的抗菌药物中,主要有治疗性用药和预防性用药两种,22例(27﹒50%)患者为预防性用药,58例(72﹒50%)患者为治疗性用药。在药物的使用中,合理用药占比88﹒75%(71/80),不合理用药占比11﹒25%(9/80)。结论:肾脏内科主要使用氟喹诺酮类、青霉素类以及头孢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性用药,其用药合理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临床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12月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住院病历400份,对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400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者256例,其使用率为64.00%;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者219例,合理使用率为85.55%;其中单纯预防性用药106例,占41.41%;单纯治疗性用药70例,占27.34%;预防合并治疗性用药78例,占30.47%;用药指征不明确2例,占0.78%;单联用药占52.34%,二联占43.75%,三联占3.13%,四联占0.78%;抗菌药物使用前三位依次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结论临床中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现象,应加大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用药知识的培训,控制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病原微生物检测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状况。方法采用现患率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例调查相结合,调查本院1天的医院感染率,病原微生物检测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状况。结果调查住院病例833例,发生医院感染27例,患病率为3.24%;例次感染30例,例次患病率3.60%。感染部位构成:下呼吸道感染21例,占70%;泌尿道感染5例,占16.7%;皮肤及软组织感染2例,占6.7%;表浅切口感染1例,占3.3%;其他感染1例,占3.3%。使用抗菌药物例数305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6.6%,其中治疗用药229例,占75.1%,预防用药69例,占22.6%,治疗+预防用药7例,占2.3%。医院感染共检出病原菌12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各1株。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分析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后期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本院的1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诊疗过程,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用药合理性。结果治疗期间,有1211例使用一种及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0.73%;青霉素类、硝咪唑类、氨基糖苷类、头孢类及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在医院中应用频率较高,各类药物均有较高的使用合理性。结论加强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根据细菌检验及药敏试验结果针对性用药,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避免耐药菌生成,保证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精神病专科医院感染现状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策。方法收集2012年度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终结病案共4824份中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病历。对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合1年来的感染病例报告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分析、评估。结果根据病案分析940例抗菌药物中属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有291例,所占比例为30.9%,其中抗生素选择不合理36例,占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的12.4%;联合用药不合理29例,占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的9.9%;用药时间不合理51例,占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的17.5%;用法用量不合理18例,占抗菌药物使用的6.2%;经验用药169例,占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的58.0%;无指征用药136例,占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的46.7%。结论精神病专科医师抗生素使用需加强规范化培训,提高病原微生物检测和药敏检测,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指导医师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抗茵药物在传染病专科医院使用的状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 在2006年9月~2007年6月对1401例住院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结果 1401例患者中使用抗茵药物638例,使用率45.53%;其中单用一种抗菌药物患者占64.73,二联用药29.62%,三联用药5.51%;预防用药占28.6%,治疗用药71.4%,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适应症过宽、疗程长、频繁更换等.结论 抗茵药物使用不合理,需要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王蓓  苏梅  杨环  陆晨 《医学综述》2014,(16):3055-3057
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的发生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3年5月2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学监测信息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3088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4例(125例次);重症监护病房和血液科是医院感染率较高的科室;呼吸道、手术部位和泌尿道为医院感染常见部位;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34%,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占74.20%,联合用药以一联为主,占90.44%;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73.42%。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居前三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在科室系统划分、是否入住监护病房、是否手术、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用药目的、联合用药及是否送检标本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如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科)及高危人群(外科术后患者)呼吸道及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目标性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我院2010年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防范抗菌药物滥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 083份出院病例,按照"手术病例用药合理性评价意见表"及"非手术病例用药合理性评价意见表"逐项填写,对抗菌药物用法用量、药物选择、品种更换等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另对所用抗菌药物的日用药金额(DDC)、用药频数(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64.6%,其中预防性用药占55.6%,治疗用药占44.4%;住院患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66例,不合理使用率为24.6%;手术患者与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单联使用分别占71.7%和77.1%;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前10位中8位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且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存在的问题应制订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该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现状.方法随机抽取2003年6月~7月外科出院手术患者病例422份进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422例手术患者中,405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95.97%;预防性用药305例,占75.31%,治疗性用药138例,占34.07%,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的有103例,占25.43%;抗菌药物使用八大类共36种,使用率前三类的是:头孢类,硝基咪唑类,青霉素类.结论围手术期的用药存在较多的问题,亟待规范和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强化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作为干预前,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作为干预后,并选择干预前后本院5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本院实施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数下降、预防性用药例数增加、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缩短,同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1.40%,明显低于干预前4.40%的不合理使用率(P0.05)。结论针对住院患者,临床医师需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干预,通过合理用药干预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降低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