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150例,根据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6例,重度组114例,将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轻度组吸烟、口腔卫生差、口腔pH≤7.0、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较重度组低(P<0.05);吸烟、口腔卫生差、口腔pH≤7.0、未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是鼻咽癌放疗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吸烟、口腔卫生差、口腔pH≤7.0、未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是鼻咽癌放疗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通过勤漱口、清淡饮食、忌烟、保持口腔清洁度和pH、合理使用黏膜保护剂及抗生素类药物来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初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的毒副反应,比较分析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差异。方法临床观察从2003年12月~2005年12月86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出现的毒副反应,主要观察急性口腔粘膜反应、急性皮肤反应、血液毒性反应、张口受限、口干症。结果调强组患者的急性皮肤反应、口干、张口受限的症状明显低于常规组,有显著差异;口腔粘膜急性反应、血液毒性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调强放疗可明显降低常规放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早期急性不良反应情况。方法:45例Ⅰ~Ⅲ期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25例)和常规放疗组(20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锁骨上野及耳前野+后颈电子线野,靶区剂量2Gy/次;调强放疗设定7~9个适形野,靶区剂量2.2Gy/次。研究调强放疗和常规面颈联合野放疗病人的皮肤反应、口干反应和口腔咽部黏膜反应。结果:所有病人放疗后鼻咽及周围病灶明显消退。调强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多为Ⅰ级,口干反应多为Ⅰ、Ⅱ级,口腔黏膜和咽部反应为Ⅱ级。而常规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和口干反应多为Ⅲ级,口腔黏膜和咽部反应为Ⅲ级。适形调强放疗的轻度急性反应(Ⅰ级)要明显多于常规放疗,调强放疗组中重度急性副反应(Ⅲ、Ⅳ级)明显少于常规放疗组。结论:采用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可明显减轻鼻咽癌病人放疗的口干、口腔咽部溃疡、咽痛、吞咽困难和皮肤反应等早期放疗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接受放疗/化疗的10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联合化疗,观察组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血液毒性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胃肠道反应较少,虽然血液毒性和口腔黏膜反应稍大,但可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探究鼻咽癌实施常规放疗和调强放疗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5年间诊治过的鼻咽癌患者150例,将其分作观察、对照两组,各75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放疗,观察组施行调强放疗,探究两组疗效及不适反应情况。结果放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7.33%,对照组总有效率是81.33%,两组比较,组间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不适反应的出现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鼻咽癌实施调强化疗,可取得较好疗效,且能够降低不适反应的出现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后生活质量与自我管理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 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活质量量表、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179例鼻咽癌放疗后3个月 内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的5个功能领域得分最高的是认知功能,最低的是社会功 能,相关症状为(22.21±10.24)分,总体生活质量为(52.46±17.96)分;自我管理效能感为(62.14±14.50)分;社会支持为 (56.03±7.63)分。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自我管理效能感与生活质量中的5个功能领域和总体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1), 与相关症状呈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中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1),与 相关症状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自我管理效能感是患者生活质量中5个功能领域、相关症状和总 体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社会支持是患者生活质量中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自我管理效能 感和社会支持可影响其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注重提高出院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引导其积极寻求或获得社会支 持,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口腔反应.方法 62例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30例和常规放疗组32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下颈前切野放疗,缩野后改用面颈缩野及上颈部电子线放疗,放疗量:鼻咽部DT 70 Gy/2 Gy/35 F,颈部治疗量DT 70 Gy,预防量DT 50 Gy~60 Gy;调强放疗组鼻咽及上颈部采用全程IMRT技术照射,下颈部和锁骨上靶区采用颈前切野常规技术照射,治疗剂量95%PTV/60 Gy/2 Gy/30 F,95%GTV/70 Gy/2.12 Gy/33 F,腮腺受量V50%<35 Gy,下颈前切野放疗至DT 50 Gy~60 Gy.结果 调强放疗组的口干反应多为1级、2级,口腔黏膜反应多为1级、2级,无3级反应,而放疗组的口干反应多为2级、3级,口腔黏膜反应为2级、3级.调强放疗组的口干、黏膜反应明显轻于放疗组(P<0.05).结论 调强放疗可明显减轻鼻咽癌病人放疗的口干及口腔黏膜反应,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IMRT)所致急性粘膜反应的综合护理。方法选取首次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295例,放疗前后采用综合护理,于放疗前后不同时期观察口咽粘膜反应。结果本组295例病例在放疗的不同时期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口咽粘膜反应,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后,全部完成预期放疗。结论对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前后采用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口咽粘膜反应,提高放疗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鼻咽癌放疗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进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统计护理后的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率,同时根据其有无发生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将其分为两组,采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其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的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为79.00%,护理满意率为71.00%。性别、文化水平以及饮酒与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无明显关系(P>0.05),年龄、口腔卫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吸烟以及口腔pH值和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口腔卫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吸烟以及口腔pH值(P<0.05)。结论:口腔卫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吸烟以及口腔pH值与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有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加强患者口腔卫生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以及合理应...  相似文献   

10.
李新 《中外医疗》2009,28(28):40-40
目的观察早期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的毒副反应,以比较两者此方面差异。方法将33例早期鼻咽癌(Ⅰ—Ⅱ期)患者随机分为调强放疗组(17例)和常规放疗组(13例)观察放疗后2组副反应如口干、粘膜反应及皮肤反应。结果调强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及口干反应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调强放疗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常规放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调强适形放疗技术在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行调强放疗的初诊鼻咽癌患者,按1∶1配对选择同期行常规放疗的84例初诊鼻咽癌患者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后副反应.结果 调强放疗组患者的急性皮肤反应、颈部纤维化、张口困难、口干均明显轻于常规放疗组(P<0.05);两组的急性黏膜反应、骨髓抑制、听力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疗能减轻患者的放疗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调强放疗同期化疗患者消化道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确诊为鼻咽癌行调强放疗同期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放化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恶心呕吐的预防、口腔护理、饮食指导和便秘预防等。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对症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经统计学处理,消化道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或减轻鼻咽癌调强放疗同期化疗患者的消化道反应。  相似文献   

13.
王瑛 《中国医学创新》2013,(27):147-14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患者放疗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49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结合临床资料对放疗期间的鼻咽癌患者进行鼻咽冲洗和健康教育,观察患者的皮肤反应,口腔反应和鼻腔分泌物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结果通过健康教育的指导和干预,有效地减轻鼻咽癌患者在放疗中鼻咽的不适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所有患者无鼻咽出血感染、呼吸困难和其他并发症。结论:在放疗期间经过鼻咽冲洗和健康教育的鼻咽癌患者鼻腔分泌物明显减少或者消失,健康教育致力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应用于鼻咽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远期并发症和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1月我院诊治鼻咽癌患者67例进行观察,根据放疗方案分为常规组(常规放疗,32例)和干预组(调强放疗,35例),比较两组患者5年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结果:常规组患者口腔黏膜炎、中耳炎、听力损伤、张口困难、口干发生率均高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患者转移率、死亡率均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实施调强放疗,能显著降低患者放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危鼻咽癌单纯调强放疗对比顺铂同期放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初治的40例中危鼻咽癌(T1-2N1/T2-3N0)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RT组,n=20)、同期放化疗组(CCRT组,n=20),放疗方式均为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生活质量及治疗后1年的生存状况。结果:两组患者鼻咽部及淋巴结肿瘤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T组口咽黏膜反应、白细胞反应、胃肠道反应、脱发反应等毒性反应明显高于RT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疲倦、疼痛等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另外,CCRT组治疗后在情绪功能、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不振等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后LRRFS、OS、PFS、DR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危鼻咽癌(Ⅱ期及T3N0)患者调强放疗加入化疗无明显疗效优势,但急性毒性反应大,患者依从性低,生活质量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33例鼻咽癌调强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脑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总结患者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33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为单纯颞叶病变,3例患者为单纯脑干病变,1例患者为颞叶与脑干均发生病变,有9例患者为t3期,24例患者为t4期,30例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药物治疗,其中有15例患者病情稳定,13例患者病情好转,2例患者病情未控制;另有3例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后,病情稳定。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与放疗照射剂量相关,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进行应对处理,大部分患者的病情能够稳定或者好转。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两种方案用于治疗鼻咽癌患者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1例鼻咽癌患者作为对象,依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调强组和常规组。调强组患者30例,采用调强放疗,常规组患者51例,采用常规放疗。从急性放射反应、晚期放射反应两方面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在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调强组患者的0~2级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3~4级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在晚期放射反应方面,调强组患者的0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1~4级反应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以调强放疗方案为鼻咽癌患者施治,可有效降低较高等级放射反应的发生率,提升病患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2):1630-1631
目的:比较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近期疗效、毒副反应。方法:分别采用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治疗45例鼻咽癌患者,观察并比较两种疗法的近期疗效以及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结果:经调强放疗治疗与经常规放疗的患者相比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与64.00%,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生口干症、皮肤反应以及张口受限等放疗毒副作用几率分别为16.00%和5.00%、24.00%和5.00%、16.00%和0.00%,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近期效果良好,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的规范化护理及其疗效。方法:将90例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规范化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规范化护理组在放疗前后由高年资护士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社会家庭支持、健康指导等方面实施全程肿瘤规范化的护理。放疗结束3个月后通过临床观察,血清学检测和随访等评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疗效。结果:规范化护理组的皮肤、口腔黏膜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进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倩  许妍 《黑龙江医学》2021,45(10):1069-1071
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护能力及放疗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8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均完整,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0例)和观察组(常规护理+Orem自护理论,40例).对比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及放疗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技能、知识水平、自我概念、护理责任感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炎疼痛程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em自护理论应用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减轻口腔黏膜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