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人体丙种球蛋白 (IVIG)对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 (SVE)预后的影响。②方法 将 5 6例SVE病儿随机分为常规组 (n =2 2 ,给予抗病毒、降颅压、止惊、冬眠疗法、加压氧和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 )和IVIG组 (n =34,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尽量在 7d内给予IVIG ,剂量为每天 4 0 0~ 6 0 0mg/kg体质量 ,共2~ 3d) ,比较两组病儿治疗后的近期和远期预后 ,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 6 (IL 6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③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 ,IVIG组治疗过程中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 (χ2 =6 .5 10~ 13.86 0 ,P <0 .0 5 ,0 .0 1) ;病后遗留脑性瘫痪者明显减少 (χ2 =4 .0 2 7,P <0 .0 5 ) ;病后 3,6 ,12个月IVIG组除瘫痪外 ,癫痫、脑影像学损害、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者均明显减少 (χ2 =6 .4 5 1~ 4 5 .5 81,P <0 .0 5 ,0 .0 1) ;病后 6 ,12个月IVIG组的言语智商和总智商较常规组明显高 (t =2 .0 81~ 3.4 13,P <0 .0 5 ,0 .0 1)。IVIG组在病后 3,6个月时血浆IL 6 (15 .1,7.5ng/L)和TNF α(2 0 .4 ,11.8ng/L)水平较对照组 (4.2 ,8.5ng/L)明显升高 (z =- 3.337~ - 3.899,P <0 .0 1) ,但病后 12个月时血浆IL 6和TNF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SVE)患儿的预后因素,为改善患儿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淮南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 SVE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1~4级患儿作为预后不良组,将第5级患儿作为预后良好组。记录所有患儿入院时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SVE患儿临床常表现出意识障碍、惊厥持续状态、呕吐、头痛、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预后良好组的GOS评分、发热、脑电图、头颅MRI、脑损伤部位、呼吸衰竭惊厥持续状态、合并脏器功能损伤及应激性高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病毒感染、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GOS评分[OlR?=1.071(95% CI:1.001,1.245)]、是否存在惊厥持续状态[OlR?=1.010(95% CI:1.008,2.341)]、合并脏器功能损伤[OlR?=2.348(95% CI:1.024,4.357)]及应激性高血糖[OlR?=1.101(95% CI: 1.028,3.647)]是SVE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GOS评分、惊厥持续状态、呼吸衰竭、合并脏器功能损伤及应激性高血糖是影响SVE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上对出现上述症状的SVE患儿应积极采取相应对症治疗,从而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接收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n=62)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31,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n=31,实施常规护理),对62例患儿护理满意度、康复效果、伤残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伤残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价值显著,既可提高康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又可降低伤残情况。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各种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按预后的结果将15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分为预后好组(A组)和预后差组(B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组病程进展速度较A组快、意识障碍程度即Glasgow评分较A组低,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发热时间、惊厥持续时间较A组长,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者比例较A组高,脑干颅神经损害比例较A组高,脑电图重度异常、MRI异常的比例均高于A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差的相关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应引起足够重视,进行积极有序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l例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惠儿的临床表现、特异性检验、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21例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发热21例,抽搐21例,昏迷19例,烦燥2例,面神经受累2例,展神经受累1例,继发癫痫7例。MRI或CT检查19例,14例异常,EEG检查18例,异常17例,BAEP检查13例,8例异常。应用酶链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HSV-Ⅰ型IgM阳性21例。抗病毒(首选无环鸟苷,辅以干扰素、丙种球蛋白)、静脉用地塞米松、脱水、抗癫痫、营养神经等治疗,治愈12例,好转7例,2例自动出院。结论 儿童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情重,预后差。在头颅CT未出现异常之前,EEG和BAEP可辅助了解脑部病变情况。无环鸟苷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康复训练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改善效果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4-2015年所收治的14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按照患儿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意识体征恢复时间对比:实验组患儿在治疗之后,患儿意识障碍、惊厥、肢体功能障碍、颅神经障碍等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1年后伤残率发生情况对比:实验组患儿在治疗后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肢体功能障碍、行为异常等情况发生例数(所占比例)分别为4例(5.41%)、5例(6.76%)、2例(2.70%)、3例(4.05%);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后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肢体功能障碍、行为异常等情况发生例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4例(18.92%)、20例(27.03%)、15例(20.27%)、10例(13.51%),两组患儿伤残率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改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地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意识体征恢复时间,降低患儿伤残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3例重症病毒性脑炎在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主要对精神症状、意识障碍、高颅压、高热、癫痫持续状态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痊愈9例,遗留后遗症3例,死亡1例。结论护理是重症病毒性脑炎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法和护理内容。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救治内容以及护理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积极的降颅压、解痉、吸氧、降温等支持治疗,并且对患者进行并发症防治,10例患者进行人工辅助呼吸,5例患者进行气管切开。68例患者完全治愈,12例患者存活,另外5例患者死亡,其中3例患者死于持续的癫痫发作,2例患者死于脑疝病症。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的病症发病均较为急骤,其主要病症为意识障碍、高热、呕吐、疼痛以及抽搐和精神障碍,患者在病症出现时其危险系数较高,因此要对患者进行病情的密切观察,同时开展各种基础护理、神经内科的专门护理以及重症护理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结论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病情状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降低患者治疗后遗症的同时提升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应用康复护理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护理病毒性重症患儿资料93例,分别设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8例),前者以常规护理,后者以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惊厥、肢体障碍、神经障碍和意识障碍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其残疾率8.33%较对照组24.44%低(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小儿病毒性重症脑炎护理效果良好,能快速改善患儿症状反应,减少残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二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时间、生存状态和一年后伤残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护理后二组患者生存状态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后观察组患儿伤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提升其生存质量,减少各类并发症,值得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康复护理效果与施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52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运动功能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运动功能评分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实施康复护理有利于其临床症状的改善和运动功能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分析病毒性脑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对303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脑脊液和脑电图及CT检查阳性率高。303例中,治愈102例,好转20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准确诊断后及时对症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陈春婵 《基层医学论坛》2016,(31):4456-4457
目的:探析个体化护理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评价并比较2组患儿的Fugl-Meyer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总分为(153.45±4.64)分,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的Fugl-Meyer评分总分为(87.54±3.39)分,护理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个体化护理应用于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平衡能力,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流行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180例,分别行利巴韦林10mg.kg-1.d-1静滴抗病毒治疗;青霉素或头孢类抗感染;甘露醇0.5~1g.kg-1.d-1,每4~8h 1次降颅压;甲泼尼龙20mg.kg-1.d-1激素治疗,分2~5天静注免疫球蛋白2g.kg-1;神经节苷酯20mg.kg-1.d-1静滴,果糖二磷酸钠100mg.kg-1.d-1降心肌酶;酚妥拉明降压;美能、阿拓莫兰保肝治疗。结果:所有患儿均达到临床治愈,肺出血1例予机械通气、抗休克治疗后生命体征恢复平稳。住院天数7~20天,平均住院11.2天,出院时或出院后4周内随访,无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结论:早诊断、早期发现重症迹象,干预重症病例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主要累及大脑实质,严重可造成癫痫、智力障碍等后遗症,甚至生命危险。脑电图(EEG)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在儿童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评估等方面有重要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0例均为在我院住院并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患者,其中男性125例,女性75例,年龄3个月至13  相似文献   

17.
许美娟 《中外医疗》2022,(16):176-180
目的 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应用康复护理,分析其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情况改善时间、生存质量、护理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意识障碍、肢体功能异常、颅内神经障碍、惊厥症状的改善时间分别为(1.61±0.60)、(10.29±3.02)、(8.35±2.67)、(1.89±0.80)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73、7.239、12.331、11.451,P<0.05)。研究组患儿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41.60±3.76)分、(8.95±1.41)分、(5.75±1.22)分、(6.35±1.29)分、(15.90±5.27)分、(19.78±3.38)分、(4.43±0.54)分、(18.95±2.36)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4、3.299、2.385、2.394、2.081、5...  相似文献   

18.
刘军  涂惠娇 《河北医学》1999,5(5):58-59
重症肝炎发病机理复杂,病死率高,为提高其治疗存活率及早判定病情及预后,特对我人民医院1983年以来收治的83例重症肝炎病例,根据其预后情况对其入院时症状体征并发症及实验室检查作如下对照分析。1调查材料和方法1.1资料情况:重症肝炎83例,其诊断按符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促进康复,防止并发症。方法:采用了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及出院指导方法。结果:系统的统合护理措施可控制并发症的发生,避免脑部受到继发性损害,对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有效地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会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危害儿童健康。近年来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轻度降低体温对脑损害有保护作用,又可避免深度低温的副作用。目前亚低温治疗重型脑外伤已广泛用于临床,且疗效肯定[1]。我们于2005年4月~2007年4月,对5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了亚低温治疗,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