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在药房处方调剂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选择我院2018年上半年、下半年的药房处方各100份作为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前后的对比研究资料,分析药房处方调剂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药师干预后抗菌药物单独用药比例61.00%明显高于干预前,二联用药比例31.00%、三联及以上用药比例8.00%均明显低于干预前,患者对药房处方调剂的满意度评分(88.9±3.1)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在药房处方调剂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思考药师干预药房处方调剂对抗菌物使用合理性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未施行药师干预下药房处方调剂100张,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年,纳入干预前组;再抽取施行药师干预下药房处方调剂100张,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纳入干预后组,以此鉴别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结果干预后药方处方抗菌药合理使用率、联合使用率和处方合格率显著高于干预前,即各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药方处方治疗费用、治疗时间等指标较差于干预后,即各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药方处方调剂过程,药师干预措施的有序施行,能够合理保证抗菌物使用的合理性,还可为药房处方提供调剂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药师干预药房处方调剂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影响。方法:我院开始实施药师干预药房处方调剂制度,选取干预前后各148份含抗菌药物处方。比较干预前后处方抗菌药物的联用情况、选择合理性和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抗菌药物的联用频率和用药不当发生率明显降低,药物选择合理性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干预药房处方调剂有利于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药房处方的调剂过程中,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具体作用。方法在我院选择2016年以后的药房抗菌药物处方,将这些抗菌药物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分别抽取药师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抗菌药物处方各100份做对比分析。结果用药频率排序的情况在药师干预后有显著的改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干预前的状况,干预后的抗菌药物在使用上,如单独、二联、三联或以上的使用情况,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在干预前、干预后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重视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和保障病人健康,改善医患环境,值得在各大药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药房处方调剂当中药师对抗菌药物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自2014年后,药房处方抗菌药物调剂中开始有药师干预,分别抽取干预前和干预后药房抗菌药物相关处方各200份,将其作为本文分析的资料对象,回顾性分析后了解药房处方抗菌药物调剂中药师干预的作用。结果经过药师干预后,药房处方在用药频率排序方面有明显改善,前后情况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相对于干预前,干预后抗菌药物在单独使用、二联以及三联或者以上情况两者数据存在差异,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在对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干预前后两者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药房处方在进行调剂的过程中重视药师对于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对合理用药以及保障患者健康和预后质量有重要价值,有利于促进和谐医患环境,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在药房处方调剂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某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160例患者的抗菌药物处方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选择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80例。其中观察组无药师干预,治疗组有药师干预。研究结束后,对两组运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以及抗菌药物联用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显著优于观察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抗菌药物联用的情况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在药房调剂中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的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后,在本院药房处方抗菌调剂中药师干预的,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抗菌药物相关处方各150份,将这两组资料做分析对比,了解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结果。结果药师干预过后的药房处方,对用药频率排序方面有积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结论药师对药房处方药调剂过程中的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提高患者用药后的药物效果,在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在药房处方调剂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100例门诊处方作为研究样本,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50例门诊处方为对照组,该组无药师干预,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另50例门诊处方实施药师干预抗菌药物政策,此为观察组,统计分析药师干预前后的结果。结果对照组用药频次最多的为头孢西丁钠和注射用头孢替唑钠,其次为头孢克洛分散片和甲硝锉片,观察组使用频次最高是头孢特仑新戊酯片和注射用头孢他啶,其次为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咀嚼片和阿奇霉素颗粒。两组通过对比,观察组抗菌药物合理运用比对照组要显著(P0.05)。结论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在药房处方调剂中能够全面改善滥用现状,更注重合理用药,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研究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在药房处方调剂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的药房抗菌药物处方100例,100例中,药师干预50例,未干预50例,对处方信息以及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对两组即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以及药物联用情况。对两组药物使用的合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分析显示,干预组的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头孢地尼,其次为左氧沙星,而未干预组的药物使用最多的为左氧氟沙星,其次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预组药物联用情况优于未干预组,其中,干预组(单用28例、二联用21例、三联用及以上1例),相对于未干预组来说(单用15例、二联用23例、三联用及以上12例)连用情况更为合理。经过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干预组的用药合理性明显低于干预组,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对药房处方调剂进行干预后,可以有效降低药物滥用现象,提高用药合理性,减少药物联用情况,有利于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药师在门诊干预抗菌药物应用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分别选择我院实行干预前和干预后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各480份对比分析药物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门诊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92.5%,明显高于干预前的64.2%,P<0.05.结论:药师对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干预效果明显,有助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药师在门诊调剂过程干预抗菌药物应用的工作方法,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实施干预前(2007年6~12月)及干预后(2009年6~12月)门诊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处方各500份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干预前存在的主要不合理现象得到显著改善。结论:药师在门诊干预抗菌药物使用行之有效,对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探讨计算机信息化在医院药剂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药剂科实施计算机信息化后及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药剂科实施计算机信息化前药剂科工作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计算机信息化实施前后处方用药种类、抗菌药物使用、患者就诊时间、发药时间等指标。结果计算机信息化应用之后药品通用名应用率100.00%、基本药物应用比例49.75%明显高于应用前,且抗菌药物使用比例20.63%明显低于应用前,应用前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计算机信息化应用之后患者就诊时间(6.8±1.9)min、发药时间(2.6±1.1)min明显低于应用前,且药物标识完整率99.38%明显高于应用前,应用前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计算机信息化应用于医院药剂科可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缩短就诊时间及发药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姜彩娥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1):1181-1185
目的: 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对钻颅血肿外引流术、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两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出院的钻颅血肿外引流术、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手术病历共366例(干预前)和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出院的钻颅血肿外引流术、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手术病历共350例(干预后),针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参与钻颅血肿外引流术、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干预前、干预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比例分别为89.3%和32.3%(P<0.05),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不超过24h的比例分别为14.4%、86.8%(P<0.05),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分别为10.7%、67.7%(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能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率,降低药品费用,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病区药房药品调剂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方法随机收集病区药房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规范化管理中的相关资料,共抽取600份处方,其中326份处方是在2017年10月开始在病区药房开展规范化管理,评价并比较管理前与管理后的差错现象。结果差错现象包括电子处方、手写处方、处方调剂。管理后的差错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将规范化管理应用于病区药房药品调剂工作中,可规范药剂科医务人员的药品调剂工作,提高调剂质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调剂差错事件,确保了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分析药师干预前后眼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选取2017年7至12月眼科围手术期患者作为干预前群体,2018年1至3月为药师干预期,通过多种方法规范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再选取2018年4至6月围手术期患者分别作为干预后的研究群体。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药占比、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和疗程合理率。结果干预前眼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7.26,抗菌药物药占比为12.43%,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9.27%,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合理率为34.84%,预防用抗菌药物用药疗程合理率为46.77%;经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药占比分别降至2.84和7.16%;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降至25.66%,且干预前和干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合理率和疗程合理率分别提高至100.00%和98.28%,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药师干预可减少眼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时机合理率和疗程合理率,但还有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2017年1月,我院开始全面质量管理,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制定了管理制度和考核细则,通过对比医院质控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观察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干预前)和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干预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分别为179例、138例,比较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品种的选择适宜性,用药时机合理性,用药的疗程合理性。结果干预后,预防用药比例由62.6%降低到42.54%,用药品种选择趋于合理,术前0.5~1h给药控制率为90.8%,用药疗程术后24h停药控制率为87.5%。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干预后明显降低,自2017年8月降至小于30%,达到国家要求,医院质控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抗菌药物在临床内科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350例临床内科急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据。对比2014年1月~2017年9月抗菌药物的应用率以及临床内科急诊抗菌药物的用药频率及药物利用天数。结果:2017年组350份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应用率明显低于、2014年组、2015年组以及2016年组,2016年组350份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应用率明显低于2014年组、2015年组,2015年组350份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应用率明显低于2014年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抗菌药物所有抗菌药物DU小于1.0。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比较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并加强医护人员的用药培训和用药监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作用。方法选取临床药师干预前的2011年6-9月I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124份,干预后的2011年12月-2012年3月I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130份,对干预前后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选择、术前用药时间及术后24 h停药时间等指标,分别由干预前的87.10%、5.56%、5.56%、25.92%,提高到干预后的28.46%、94.59%、97.30%、81.08%(P〈0.0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干预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可提高围术期合理用药比例,促进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讨医院药房引入信息化技术强化管理的效果。方法我院药房于2018年5月实施全程信息化技术管理,对信息化管理前(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管理后(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的排药时间、调剂差错率等指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管理后,医院药房的排药时间、处方审核时间较管理前均显著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管理后,医院药房的调剂差错率由管理前的1.03%降至0.14%,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药房开展全程信息化技术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医院药房的管理工作质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开出2430份处方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我院实施处方点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对应病例为未实施处方点评对象,观察组对应病例为实施处方点评后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例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比其使用率、药物使用金额、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使用金额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方点评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合理用药,降低使用率和使用金额、强度的重要措施,更是提升医院药房管理水平及医疗水准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