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意义与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78例肺癌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对比,比较螺旋CT征象和病理诊断结果情况、病理与螺旋CT的检出率以及薄层扫描与CT重建图像显示肺癌征象的情况。结果螺旋CT征象和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检出率和病理检查接近,螺旋CT与术后病理检出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临床检出率较高,误诊率较低,在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变,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患者趋向年轻化。结合肺癌的组织学特点、影像学表现,将肺癌大体上分为中心型和周围型两大类。随着螺旋CT薄层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提高患者早期治疗效果及5a以上生存率,十分重要。影像学上,通常将直径小于3cm的肺癌,称为小肺癌。作者收集了近几年来15例周围型小肺癌螺旋CT薄层扫描影像资料,根据病灶的形态、边缘征象、病灶内部情况等CT征象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多层螺旋CT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特征进行探讨.方法 对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的临床及CT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癌CT表现为:肿块型25例,腔内型6例,厚壁型4例;胆囊癌肝浸润17例,肝内胆管扩张11例;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12例;肝内转移2例;胆总管周围及胰十二指肠上淋巴结转移7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胆囊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CT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SCLC病例临床及胸部CT资料,统计分析SCLC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164例中男性134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60.2±10.4)岁。病灶大小9-123mm,平均(46.0±18.3)mm。病灶密度均匀119例(72.6%),钙化3例(1.8%)。平扫CT平均值(37.4±5.1)Hu,增强后平均增加(18.8±5.6)Hu。出现淋巴结肿大144例(87.8%)。病灶单侧积液39例(23.8%),双侧胸腔积液2例(1.2%),心包积液17例(10.4%),心包并胸腔积液13例(7.9%)。中央型肺癌121例(73.8%),合并肺不张44例(36.4%),胸膜转移3例(2.5%)。周围型肺癌43例(26.2%),形状类圆形40例(93.0%),边缘光滑37例(86.0%),分叶征31例(72.1%),血管聚束征15例(34.9%),磨玻璃征11例(25.6%),毛刺征5例(11.6%),胸膜凹陷征3例(7.0%),空泡征2例(4.7%),胸膜转移14例(32.6%)。结论:肺内病灶早期出现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时要考虑SCLC的可能。密度均匀、边缘光滑、轻中度强化是周围型SCLC最主要影像学表现。最终确诊依赖临床病理。  相似文献   

6.
肺癌是最常见的胸部恶性肿瘤。近年由于螺旋CT的应用提高了对肺部肿瘤的诊断水平已成为肺癌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2]。现对我院自1996年6月至1999年2月经手术、纤维支气管镜或其他方法耿社病理证实的63例肺癌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1资料1.1一般资料男51例.女12例,年龄36~72岁、病理类型鳞癌27问.腺癌21冽.未分化癌13例,肺泡细胞癌2例1.2方法采用美国picker公司生产的pickerPQS螺旋CT扫描机.无需屏气,从肺尖至横膈扫描.不会因呼吸影响造成病灶遗漏,层厚10mm,部分病例采用5mm薄层扫描.无间隔扫描.平扫58例,平扫+增强5例。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与常规剂量螺旋CT影像学检查在早期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行影像学检查的164例体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82例采用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观察组82例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比分析各组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影像图像质量稍差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癌检出率、DLP、有效放射剂量、显示肺癌结节最小直径及细节情况均显著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影像图像质量稍差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但患者的接受剂量显著减少,可满足早期肺癌的临床诊断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其CT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8月间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100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CT影像学诊断结果,分析其主要特征,并将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多层螺旋CT扫描,共确诊肺癌患者86例,肺癌检出率为86.0%,包括52例周围性肺癌、31例中央型肺癌及5例弥漫型肺癌患者,其余14例为良性病变。经手术病理检查,共确诊肺癌78例,良性病变患者22例,二者的肺癌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不同重建方式诊断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进行观察,可见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是肺癌的主要征象,MPR重建和SSD重建对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的检出有一定优势,VR重建则对胸膜凹陷征的检出更有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肺癌的有效方法,对于患者的临床诊治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64层螺旋CT(MSCT)对卵巢肿瘤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2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检查。对患者MS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以病理检查为基准,对MSCT诊断正确率进行比较。结果MSCT对畸胎瘤、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粘液性腺癌、浆液性囊腺癌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7.14%、86.66%、91.66%、100%、100%,总正确率为94.44%,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患者MSCT图像肿瘤性质多为囊性,壁与间隔较薄且厚薄均一,增强扫描囊性者,壁及间隔均匀强化,轻强度化,病灶内密度不均匀。恶性肿瘤其可向周围组织侵犯,囊性者多见软组织成分,壁及间隔不规则增厚,增强扫描不均匀明显强化,常伴腹水。结论MSCT检查可清晰显示不同卵巢肿瘤病变形态、内部结构、周围组织关系以及转移情况,对卵巢肿瘤诊断正确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周围型肺癌(peripheral lung cancer,PLC)在多层螺旋CT(multisliecs helieal CT,MSCT)诊断中的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其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的一致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术前均行MSCT诊断,以术后病理学为"金标准",观察MSCT诊断PLC的结果与其一致性,总结PLC在MSCT诊断中的影像学表现。结果MSCT诊断PLC灵敏度86.67%,特异度84.85%,准确性85.90%,Kappa值0.71;MSCT诊断正确的39例PLC患者影像学表现为:12例(30.77%)不规则斑片阴影,27例(69.23%)圆形或者类圆形阴影;13例(33.33%)为实质高密度影,18例(46.15%)为低密度影,8例(20.51%)密度不均匀;16例(41.02%)呈现磨砂玻璃样结节,7例(17.95%)呈现蜂房样结节,9例(23.08%)空泡征样结节,7例(17.95%)呈现软组织密度结节;3例(7.69%)边缘光滑整齐,36例(92.31%)表现不光滑平整清晰(毛刺征、分叶征以及小泡征分别为13例、18例、5例);凹陷征与血管集束征分别为23例(58.97%)、16例(41.03%)。结论MSCT诊断PLC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掌握PLC MSCT影像学表现,可为PLC早期诊治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收治的45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接受CT扫描检查,观察比较两组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观察组肿块比例(64.44%)、分叶毛刺征比例(51.11%)、条索影比例(33.33%)、空洞比例(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难以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区分肺结核患者是否合并肺癌,CT影像学检查是其主要鉴别手段,能准确反映肺结核合并肺癌的特征,对临床疾病诊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表现,为其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合并肺内肿物的单纯肺结核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表现,记录CT检查时肺内肿物的形态、部位、肿物边界征象,分析两组CT影像特征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均以反复咳嗽、痰中带血、胸闷、气短、胸痛、消瘦、低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观察组未出现明显特异性表现;观察组CT影像以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并发肺不张、棘状突起、空洞、血管束聚集征、胸膜凹陷等为主要表现;影像学特征对比发现,观察组CT影像中肿块70.00%、分叶征60.00%、毛刺状结节32.50%、胸膜凹陷75.00%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7.50%、35.00%、10.00%、32.50%,观察组空洞比例12.50%低于对照组3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条索影比例5.00%、12.5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分叶征、毛刺征、棘状突起、空泡征并发肺不张、空洞、胸膜凹陷,临床应根据该特点并结合临床表现与病史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认识鼻咽间隙的CT影像学表现,并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正常CT组44例,均进行鼻咽部CT轴位扫描,部分病例加作冠状位扫描,然后对鼻咽部的间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鼻咽部间隙较多,部分间隙较大,在CT图像上可以看到;部分间隙较小,或者为潜在性间隙,CT图像上看不到,但所有间隙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鼻咽部的范围虽然不大,但是组织结构相当复杂,特别是存在多个间隙,这些间隙的存在既有一定的生理意义,又有一定的病理意义。因此正确的认识并了解这些间隙既有助于影像诊断,又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李勇  王成伟 《农垦医学》2005,27(5):380-382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据我国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统计,肺癌已跃居为恶性肿瘤死因第一位。因此,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肺癌病人5年生存率的关键。目前临床及各种影像学的综合评价仍是诊断肺癌的主要手段,CT又是肺癌诊断和术前评估最常用的影像手段之一,1989年单层螺旋机问世,应用于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2017年11月-2019年2月在本院经活检穿刺或手术病理确诊的108例纵隔型肺癌患者的CT、MRI影像学资料,观察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CT平扫均可见肺门结节状,边缘分叶状或毛刺状,部分欠规则,周围型可见棘状突起,肿瘤与非组织界面毛糙,局部肺纹理侵入肿块,肿块内缘紧贴中纵隔;可见支气管狭窄或闭塞病灶远端肺野出现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部分肿块内部可见脂肪线,增强扫描后病灶可见不均匀强化;周围型肺癌可见肿块内部可见明显钙化,呈中心性坏死;MRI平扫肺门区肿块边缘毛刺状或分叶状;T_1WI正信号,T_2WI高信号,肿块中央坏死区域明显高信号,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可见支气管狭窄或闭塞,有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等周围肺野改变,部分可见肿块侵犯胸膜、胸椎,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化,伴中央坏死区域低信号改变;周围型肺癌可见胸膜凹陷征,增强扫描均可见肿块内部坏死、液化。与病理结果对照,CT、MRI诊断纵隔型肺癌的准确率为92.59%(100/108)、94.44%(102/1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纵隔型肺癌的CT、MRI影像学表现具一定特征,两者用于诊断纵隔型肺癌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CT诊断肾结核的影像学临床表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肾结核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患者B超、静脉肾盂造影以及CT检查,对比肾结核在三种检测方式的影像学表现,从有无钙化、肾实质空洞、肾盂及输尿管壁增厚等角度对比三种检测方法的临床准确性.结果:经统计发现,经B超诊断肾结核患者35例,诊断正确率为58.33%,经IVP诊断肾结核患者39例,诊断正确率为65.00%,经CT诊断肾结核患者47例,诊断正确率达到78.33%.在肾结核诊断率方面,CT诊断明显优于B超和IVP诊断正确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实质空洞、肾盂及输尿管壁增厚以及钙化方面,CT诊断准确率同样显著高于B超和IVP诊断准确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用于肾结核的临床诊断,能够有效提高对肾结核病变范围、程度以及病灶定位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于提高肾结核的临床治疗与评价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经病理证实诊断的89例胸部疾患与CT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肺癌CT诊断的临床意义进行讨论。总结出:1.对肺癌CT诊断符合率高于普通X线检查;2.CT在病变的良恶性鉴别上有一定意义,但有局限性;3.CT术前TNM分期对临床有指导意义;4.CT可发现普通X线检查不易发现的病变;5.CT可用于临床诊断,治疗计划的制定和术后复查。  相似文献   

18.
2005年9月至2006年1月间我院行CT平扫诊断支气管肺癌患者86例,其中42例又行螺旋CT增强扫描,并均通过手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加以证实。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39~79岁,平均63.2岁。1.2临床症状胸闷气短30例,刺激性咳嗽7例,咯血痰6例,胸痛5例,体检时发现1例。1.3方法42例均常规扫描 增强扫描,CT扫描机SOMATION SIEMENS16层,层厚7·0mm,重建0·75mm,100mAs,120KV;造影剂为非离子型-碘海醇100m l(300mgI),经手背静注,注射速率为3m l/s。2结果2.1CT表现中心型肺癌15例,周围型肺癌27例…  相似文献   

19.
房爱华  董云侠 《吉林医学》2010,31(9):1242-1242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临床和病理证实的早期无症状肺癌40例,对其CT影像学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早期肺癌CT表现为斑片状、小结节状、轻度分叶状肿块,小毛刺、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大多直径在1~3cm。且临床症状不明显。结论:熟悉并掌握上述征象是提高小肺癌早期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肝血管瘤诊断方面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已经临床确诊为肝血管瘤的2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包括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及延时期增强)扫描资料,总结64层螺旋CT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优点及不足,便于在临床工作中更有效地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 64层螺旋CT平扫对肝血管瘤的检出率为92.10%,而MSCTA的检出率为100%.结论 MSCTA是肝血管瘤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