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术前穿刺活检及术中冰冻病理技术用于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诊断价值,并分析疾病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6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术前穿刺活检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两种方式诊断效能,并比较两种疾病临床特点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分布状态。结果:术后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62例患者中,38例为单纯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24例为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患者;术前穿刺活检诊断敏感性为91.67%、特异性为84.21%、准确性为87.10%、阳性预测值为78.57%、阴性预测值为94.12%,高于术中冰冻病理的58.33%、55.26%、56.45%、45.16%和5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7.544、14.370、6.904、7.494,P<0.05);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病灶直径为(3.21±0.54) cm,可触及肿块概率为95.83%,增殖细胞抗原(ki67)高表达概率为66.67%,高分化概率为70.83%,高于乳腺导管原位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为17.86%...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4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分为导管原位癌(DCIS组)58例与DCIS-Mi组8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外周血液学指标、治疗方案及病理学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DCIS-Mi发生的因素.结果 DCIS-Mi组可触及肿块者、绝经者及无人工流产史者比例、PLT计数、PLT/淋巴细胞比值、高分化者比例、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阴性率、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高表达者比例均高于DCIS组(P<0.05),DCIS-Mi组多采用乳癌改良根治术及化疗,而DCIS组则以单纯乳房切除、内分泌治疗为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绝经、组织学分级是影响DCIS-Mi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绝经及中、高级组织学分级可能是DCIS-Mi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I)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7例乳腺导管内癌(DCIS)和64例DCIS-MI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机抽取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73例做对照研究。结果在组织学分级和腋淋巴结转移特征中,DCIS-MI组明显高于DCIS组而显著低于I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 B-2)阳性表达情况方面,DCIS-MI、DCIS和IDC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Ki-67增殖方面,DCIS组中Ki-67≥14%所占比例明显低于DCIS-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CIS-MI组与IDC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IS-MI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别于DCIS,而与IDC较为相似,对于确诊的DCIS-MI患者,应遵循IDC的诊疗指南予以诊治。  相似文献   

6.
乳腺导管原位癌合并微小浸润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  李光虎  刘国津 《吉林医学》2007,28(10):1161-1163
随着乳腺钼靶摄影普查的普及,早期乳腺癌,特别是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in Situ, DCIS)的发现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并发微小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方法:确诊为DCIS-Mi 28例,对标本做连续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回顾性研究,用目镜测微尺测量微小浸润灶的最大径,并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28例患者中26例(92.9%)有钼靶摄影片的变化,22例(78.6%)存在微小钙化。浸润灶多呈现孤立癌细胞或者细胞团,平均浸润灶数量为3个,平均最大径为0.6 mm。高核分级和粉刺型原位癌分别为57.1%和46.4%,24例(85.7%)有粉刺型坏死。71.5%和78.6%的病例合并有导管周围间质反应和淋巴细胞浸润。26例行淋巴结切除术,平均每例切除12枚淋巴结,常规HE染色检查未发现淋巴结转移。 结论:高核分级和粉刺型DCIS更具有侵袭性,更易合并微小浸润。微小浸润多呈多灶性,微小浸润癌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的超声影像特征,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该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DCIS及DCISM患者120例,分别纳为DCIS组(n=62)与DCISM组(n=58),比较二组临床病理特征与超声影像特征。另外根据微钙化检出情况进一步将其分为微钙化组与无钙化组,并分析微钙化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DCISM组患者病理分级为高级别、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率、Ki-67高表达、肿块大小以及微钙化检出率高于DCIS组(P<0.05),ER阳性率低于DCIS组(P<0.05)。微钙化组患者病理分级为高级别、Her-2阳性率、Ki-67高表达比例高于无钙化组(P<0.05),且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低于无钙化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钙化检出率与病理分级、Her-2阳性率及Ki-67指数呈正相关,与ER阳性率、PR阳性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与DCIS患者相比,DCI...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及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3年1月~2020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8例D...  相似文献   

10.
胡军  张福明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3):1516-1517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及整形处理在乳腺原位癌伴微小浸润治疗中的合理性.方法:总结回顾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32位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随访资料.结果:乳腺原位癌伴微小浸润保乳治疗,中位时间为32个月,无一例发生复发和转移. 结论:乳腺原位癌伴微小浸润保乳治疗,可以达到与传统根治术相当的治疗结果.且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传统的根治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breast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 DCISM)患者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状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5年1月~2020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M患者93例,术前均常规行乳腺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超声检查,术后腋窝淋巴结送病检,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ALN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对超声所显示的两组淋巴结声像图特征等行对比分析,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本组93例DCISM患者, 共有9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ALNM),淋巴结转移率为9.68%;术前超声共检出53例淋巴结肿大,ALN的超声检出率为57.0%。超声诊断DCISM患者ALNM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误诊率及漏诊率分别为66.7%、90.9%、86.8%、9.1%和33.3%。本研究中淋巴结转移组的淋巴结横径及纵横比的均值分别为1.08(0.53~2.15)与1.53(1.29~1.64),与淋巴结未转移组的0.59(0.38~0.88)与2.01(1.17~3.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在皮质是否增厚、淋巴门是否消失及血流信号丰富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取淋巴结横径≥0.76cm诊断ALNM的敏感度为88.9%,特异性为95.5%;取淋巴结纵横比≤1.65诊断ALNM的敏感度达100%,特异性为61.5%。结论 DCISM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低,术前超声诊断DCISM患者ALNM的准确度较高,可以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病理特点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4月至2012年8月期间接受手术且经病理确诊的所有乳腺导管原位癌及乳腺微浸润癌病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乳腺微小浸润癌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与局部复发或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DCIS患者中多发病灶的存在与肿瘤间质微浸润的发生有关(P=0.005<0.05),肿瘤最大直径<3.5 cm的DCIS-Mi患者生存率高于直径≥3.5 cm患者(χ2=11.88,P=0.003<0.05)。结论具有多发可疑病灶的DCIS伴或不伴可疑浸润的患者存在微浸润的可能性大。肿瘤最大直径<3.5 cm的患者可能有更高的生存率,但未发现其与DCIS-Mi局部复发或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和超声诊断乳腺原位癌伴早期浸润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本研究所选40例乳腺原位癌伴早期浸润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所收治,全部患者分别给予乳腺钼靶检查和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诊断符合率方面,乳腺钼靶检查显著高于超声检查(P0.05),在诊断不符合率、漏诊率方面,乳腺钼靶检查显著低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在诊断乳腺原位癌伴早期浸润患者时,和超声诊断相比,乳腺钼靶诊断的符合率更高,联合应用乳腺钼靶检查和超声检查,能让临床漏诊率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4.
1982年,Lagios等首次提出了“微浸润乳腺癌”的概念,是指在病理上乳腺癌细胞突破基底膜进入邻近组织,其浸润最大直径不超过1mm^[1]。尽管这一概念已提出多年,但并未被广泛采用。关于“微浸润”还有很多定义,比如:伴间质浸润的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的临床病理超声影像特点。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DC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胸腺X线恶性钙化情况将其分为恶性组(即有恶性钙化患者, n=42)和良性组(即无恶性钙化患者, n=38),分析超声声像图表现、超声声像图特征、病理分级情况、病理生物标记物情况。结果 80例DCIS患者的超声声像图整体表现以肿块型(51.25%)、片状等/低回声区(23.75%)为主,且恶性组和良性组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均以肿块型为主;超声声像图以不规则形态(70.00%)、不清楚边界(72.50%)、不均匀内部回声(83.75%)、后方回声不衰减(77.50%)、腋下淋巴结回声正常(86.25%)、血流信号<2级(62.50%)为主;病理分级以高级别(46.25%)、不合并中心粉刺样坏死(58.75%)为主;病理生物标记物以雌激素受体(ER)阳性(66.25%)、孕激素受体(PR)阳性(60.00%)、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阳性(57.50%)、 Ki-67阳性(70.00%)为主。结论 DCIS患者的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并总结乳腺肿物术中冰冻切片病理的诊断。方法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共计收治乳腺肿瘤患者12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后采用术中冰冻切片法和常规石蜡切片进行检查。将常规石蜡切片结果作为金标准,查看患者的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128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结果显示确诊患者123例(96.09%),延迟诊断患者4例(3.13%),误诊患者1例(0.78%),误诊患者诊断结果均为假阴性,虽然存在延迟诊断和误诊的情况,但是诊断效果仍较好。结论目前临床乳腺肿物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能够有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可靠、准确、快速的检查,对于保证治疗的效果和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延迟诊断和误诊的情况,因此在临床中必须取片、诊断等相关环节的内容,以保证诊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角结膜原位癌伴微浸润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早期诊断、确切治疗方法.方法 对1例已收治的角结膜原位癌伴微浸润的住院病例的临床特征、诊断、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果 手术切除肿瘤及其边缘外2 mm范围组织,并以新鲜角膜板层覆盖移植治疗,经随访2年,手术疗效好,未见复发.结论 提高早期诊断率,对于改善角结膜原位癌伴微浸润的预后,预防复发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角结膜原位癌伴微浸润患者,首选扩大手术切除肿瘤(≥肿瘤边缘2 mm),并定期随访,必要时辅以化疗或抗代谢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癌患者中微浸润癌细胞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可手术治疗的微浸润乳腺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微浸润癌细胞作为观察对象,同一导管内其它癌细胞作为对照,采用双重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侵袭指标、抑制凋亡因子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各指标的相关性,并描述细胞病理形态。结果:观察组TIMP-1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4/60)和11.7%(7/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0%(42/60)和63.3%(38/60),p16的阳性表达率13.3%(8/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3%(44/60),Bcl-2的阳性表达率6.7%(10/60)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7%(40/60),而cerb-B2的阳性表达率71.7%(43/60)显著高于对照组36.7%(22/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浸润癌细胞中TIMP-1和MMP-9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23,MMP-9和Bcl-2无相关性,Bcl-2和p16也无正相关;微浸润癌细胞多数呈深染浓缩的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并以舌形或锥形侵入基底。结论:微浸润癌细胞多处于分化程度低的幼稚甚至原始细胞状态,具有潜在浸润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对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DCISM患者100例,均实施磁共振扫描,以病理检测结果 为“金标准”将DCISM患者分为ALN转移组(30例)和ALN无转移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MRI表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CISM患者ALN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受试工作者特征曲线(ROC)和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ROC曲线评价DWI、ADC指标对DCISM患者ALN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100例DCISM患者中ALN转移30例,无ALN转移7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 DWI(OR=2.258,95%CI:1.645~3.221)、短径(O R=1.856,95%CI:1.524-2.203)和ADC值(O R=0.569, 95%CI:0.123~0.85 5)是影响DCSIM患者A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