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红光照射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的愈合时间(10.12±1.26)天,对照组患者切口的愈合时间(15.98±1.7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36,P0.05);在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红光照射方法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进行治疗的效果十分明显,应得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药物联合物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再次缝合率。结果观察组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住院时间、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再次缝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物理治疗对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效果显著,其可有效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时间,降低再次缝合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王璎  荆红珊 《河北医学》2012,18(4):484-486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进行妇产科腹部手术出现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73例患者,其中35例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治疗方法作为对照组,38例患者采取微波治疗法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7.32±8.24d,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分别为10.84±13.34d,总有效率为74.29%,两组数据P<0.05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相对于常规治疗方法,微波疗法可以降低切口脂肪液化的愈合时间,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王倩 《中国医药导刊》2012,(12):2078+2080
目的:探讨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妇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分为传统治疗组(对照组)和红光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11.4 1.4)d,低于对照组的(16.7 2.5)d;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2%,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采用红光治疗能够有效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加快切口愈合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于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进行治疗,本研究提供两种治疗方法,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妇产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共计98例作为研究对象,为了便于比较,将全部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实施红光照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情况,研究组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临床有效率情况,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妇产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应用红光照射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这种方法要比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佳,值得在临床中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优化临床治疗方案;调查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伤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52例妇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用红光照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有效率.选取100例发生腹部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结果 实验组脂肪液化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肥胖、手术时间长、ASA分级严重.结论 红光治疗法对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为肥胖、手术时间长和ASA分级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采用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治疗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微波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为(9.12±2.35)d,短于对照组的(11.44±3.27)d(P〈0.01)。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采用微波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加快切口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临床统计了48例妇产科剖宫产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行大黄、芒硝合并美宝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碘伏消毒后加用l%依沙吖啶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及愈合率,统计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74.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黄、芒硝合并美宝外敷有利于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愈合,有助于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波疗法治疗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法,观察组给予新型微波治疗.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与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新型的微波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的脂肪液化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临床研究妇产科手术中出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分析。总结妇产科腹部手术中较为常见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妇产科收治的86例腹部手术切口液化患者,随机把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治疗概率为96.03%,对照组患者有效治疗概率为82.5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改良方法具备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曹爱武 《大家健康》2014,(1):150-150
目的:为了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采用中药联合微波的疗效。方法:总结在我院治疗的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45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单纯选用微波理疗治疗的2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治疗的2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治疗后按照文中统计指标进行统计,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3.1±0.4)天,切口痊愈者23例(100%),切口裂开者0例(0%),统计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结果(P0.05)。结论:中药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方法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具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张秀平 《吉林医学》2014,(15):146-3343
目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优化临床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52例妇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用红光照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平均(12.1±0.9)d,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平均(15.8±3.1)d;治疗5 d后,试验组伤口愈合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4%;两项指标试验组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光治疗法对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本院收治的86例妇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43例,采用红光照射方法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红光照射治疗妇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时,可促进患者伤口愈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脂肪液化发生率,为以后的治疗和保健工作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治疗及预防措施,观察对比两组的切口愈合率、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手术切口脂肪化的主要原因分别为肥胖、妊娠期高血压、营养不良、糖尿病、使用高频电刀等因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妇产科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对策,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治疗时间,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大黄混合芒硝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酒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治愈率100%,切口愈合时间(3.5±0.8)d。对照组显效16例,占53.3%;有效13例,占43.3%;无效1例,占3.3%,总有效率96.7%;切口愈合时间(7.2±1.3)d。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黄混合芒硝外敷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琴秀 《中外医疗》2012,31(22):65-66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采取微波治疗,就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45例中,显效40例,占88.9%;有效4例,占8.9%;无效1例,占2.2%;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45例中,显效10例,占22.2%;有效21例,占46.7%;无效14例,占31.1%,总有效率为68.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及切口在术后愈合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采用微波的方法进行治疗,可加快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并降低治疗费用,明显提高了临床有效率及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蜂蜜外抹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组在常规换药后期予以蜂蜜涂抹创腔。结果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蜂蜜应用于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能明显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术后脂肪液化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处理,对比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行妇产科手术出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进行治疗,探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妇产科收治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大黄与芒硝治疗,治疗方式为外敷,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酒精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3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3.4±0.6)天;对照组患者显效16例,治疗显效率为53.3%,有效13例,治疗有效率为43.3%,无效1例,治疗无效率为3.3%,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7.3±1.1)天;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要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妇产科手术出现腹部脂肪液化的患者可给予大黄与芒硝的混合物进行外敷,此种方式临床效果显著,能够赢得女性患者的青睐,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微波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我院所收治的48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患,分为对照组24例(采取常规治疗)和观察组24例(采取微波治疗)两组,观察比较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患,且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时间及切口在术后愈合的时间都少于对照组病患,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具有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病患显著的改善症状,可加快切口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利于病患的身体快速恢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普及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