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讨利奈唑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结核病合并糖尿病科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间10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四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利奈唑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含量、Ig的水平及用药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指标水平更低,IgA、IgG、IgM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能够有效激活机体免疫应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3.
<正>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1]MDR-TB)为难治性结核病,临床应用利奈唑胺联合其他药物治疗MDR-TB及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取得较好疗效[2],但对其用于耐多药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少见报道。笔者临床采用利奈唑胺治疗MDR-TB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并在耐多药方案化疗过程中出现病情恶化患者1例,现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利奈唑胺多药联合对患者肝功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利奈唑胺与其他抗感染药物联合治疗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利奈唑胺应用起点及终点时间为主要筛选标准,筛选应用利奈唑胺时间7d的肺部感染患者共79例,其中包括单独应用利奈唑胺或联合应用其他抗感染药物,与应用其他抗感染药物但未应用利奈唑胺的54例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各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随用药时间延长无显著性差异;A组ALT与其余各组在用药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用药过程中,A组与其余各组在不同时间有显著性差异,AST各组未见明显差异,二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未见明显增高。结论利奈唑胺应用过程中,多药联合对患者肝功能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4)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诊的50例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用药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34例患者给予利奈唑胺进行1个月的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给予异烟肼进行1个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 12%)明显高于对照组(68. 75%),不良反应发生率(2. 94%)明显低于对照组(12. 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利奈唑胺可明显提高肺结核合并重度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90)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病人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利奈唑胺治疗)及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病人进行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仅6.06%,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利奈唑胺对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病人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升其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医务工作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致严重贫血病例1例,结合文献对利奈唑胺对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贫血等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防治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因治疗耐药结核病服用利奈唑胺0.6 g, 1天2次,用药58天后出现严重贫血,血红蛋白48 g/L。停药,给予输注悬浮红细胞8U对症支持治疗,血红蛋白升高至108 g/L,利奈唑胺减量至0.3 g, 1天1次,继续抗结核治疗。随访患者2个多月,复查血红蛋白131 g/L,利奈唑胺调整至0.6 g, 1天1次,继续随访患者2个多月,患者血红蛋白122 g/L,结核病情控制稳定。结论 耐药结核病需要长疗程使用利奈唑胺,利奈唑胺所致贫血是血液系统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应及时监测血常规调整剂量,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利奈唑胺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气指标、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重症肺炎治疗的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乙酰半胱氨酸组(n=30)、利奈唑胺组(n=30)、联合组(n=31)。乙酰半胱氨酸组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利奈唑胺组给予利奈唑胺治疗;联合组给予利奈唑胺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肺功能测定仪检测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啰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情况;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乙酰半胱氨酸组、利奈唑胺组比较,联合组啰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PaCO2、IL-6、TNF-α、PCT水平降低(P<0.05);MMF、FEV1/FVC、SaO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利奈唑胺对肺结核并重症肺炎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血常规、血清IL-1β、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92例PT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抗结核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万古霉素,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因子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的98例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在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利奈唑胺治疗,随访28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细胞因子水平、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80% vs.73.47%,P=0.037);观察组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79.59% vs.57.14%,P=0.017);2组患者CD4+、CD8+、CD4+/CD8+、Ig A及Ig G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HR=0.360,95%CI:0.153~0.849,P=0.027);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4% vs.10.20%,P=0.749)。 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增强免疫功能,降低细胞因子并提高生存率,且安全性有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对耐青霉素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4例耐青霉素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10~21 d,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的变化,以及相应的副反应情况.结果 4例患者在应用利奈唑胺后,不同时问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均出现明显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利奈唑胺用于治疗葡萄球菌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6,(8):958-959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用于治疗继发于肺结核的肺部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肺结核继发肺部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患者73例。所有患者在明确诊断后予静脉滴注利奈唑胺,同时根据病情给予必要的对症治疗。疗程结束后计算病原学阴转率、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降钙素原(PCT)的变化。结果:致病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经利奈唑胺治疗后,病原菌转阴率为80.8%,临床有效率为87.1%;WBC、CRP、ESR、PCT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出现6例恶心、呕吐,4例周围神经炎或视力改变,1例一过性血红蛋白下降,经对症治疗均好转。结论:采用利奈唑胺治疗继发于肺结核的肺部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及确切临床疗效,总体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14.
孔莹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317-318
<正>广泛耐药肺结核病(XDR2TB)是临床常见疾病类型,即患者对异烟肼、利福平、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而治疗上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利奈唑胺属唑烷酮类抗菌药物,有较好的抗结核分枝杆菌功效,对耐药菌株有较高的抗菌活性。本文探讨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肺结核的疗效,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XDR2TB患者84例,痰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均为阳性,无用药禁忌,已排除精神和意识障碍者、心肝肾系统疾病者、 相似文献
15.
16.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47)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采取利奈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取2013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150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用药类型分为常规组(n=75)和干预组(n=75),对所有常规组患者采取万古霉素治疗,对所有干预组患者采取利奈唑胺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干预组患者治疗后体温恢复时间、痰液颜色改善时间及肺部炎症吸收50%时间、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传统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重症肺炎采取利奈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分别采取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就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1%)较之对照组(80.0%)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5.7%)较之对照组(22.9%)更低,两组对比P 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疑难病杂志》2019,(2)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治疗肺部MRSA感染效果及其对炎性因子、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全科医疗科确诊为肺部MRSA感染患者80例的病例资料,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加强营养、化痰、止咳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应用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炎性指标和内皮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vs.77.5%,χ~2=3.529,P=0.020);治疗14 d后,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1β、IL-6、CRP均降低(t_(对照组)=4.188、4.860、4.634、2.656,P均=0.001;t_(观察组)=6.948、8.794、8.591、18.244,P均=0.000),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t=3.500、3. 303、4. 661、4. 914,P均=0. 000);治疗14 d后,2组患者的ET、NO均有显著降低(t_(对照组)=7. 778、8.234,P均=0.000;t_(观察组)=10.000、17.033,P均=0.000),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5.263、9.616,P均=0.000)。结论使用利奈唑胺治疗肺部MRSA感染,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炎性指标和血管内皮指标,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A4)
目的探讨在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中利奈唑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医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7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35例,乙组35例。乙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甲组加利奈唑胺治疗,总结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 0.05。甲组的肺啰音消失时间少于乙组,差异显著,P 0.05。甲组的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时间少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痰液颜色改变时间少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少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中,利奈唑胺可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并促进患儿的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79)
目的利奈唑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两组患者同时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医护人员给对照组患者加用万古霉素;给观察组患者加用利奈唑胺。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治疗改善的时间长短。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7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68%,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从表2中,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观察组患者临床改善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结论利奈唑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