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9月经手术治疗的256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斜视度数与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 斜视度≤25△的56例患者行单眼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85.71%;斜视度30~55△的138例患者行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90.58%;斜视度≥60△的62例患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单眼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88.71%.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视近、视远斜视度及视近和视远斜视度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术前双眼视功能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应根据斜视角度的大小选择内直肌缩短术,或同时联合外直肌后徙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儿童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探讨影响术后效果的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斜视矫正手术的378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病历资料,记录比较手术前后患儿的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情况,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378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中有302例斜视度在25△~55△,术式为双眼外直肌后徙或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后正位率为91.06%,两种术式手术效果无统计学差异;76例患儿斜视度≥60△,手术方式选择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单眼内直肌截除术,术后正位率为85.53%。患儿手术前后的视近、视远斜视度以及其差值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双眼视功能亦较术前有明显提升。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或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均为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22例连续性病例的病历资料。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量患儿,经1 h诊断性遮盖前后注视6 m及33 cm调节性视标第一眼位的斜视度。检查患儿的融合功能和立体视锐度。依据诊断性遮盖后测量的最大看远斜视度,行双眼外直肌对称性定量后徙术。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患儿的斜视度和双眼视功能。疗效评价标准为斜视度≤±8 PD为正位。结果22例诊断性遮盖前看远与看近斜视度的差值为(17.3±7.9)PD,诊断性遮盖后看远与看近斜视度的差值为(0.5±3.3)PD。双眼外直肌后徙量(7.2±1.2)mm。术后平均随访(8.6±5.4)月。末次随访的正位率为81.8%(18/22)、过矫率为4.5%(1/22)、欠矫率为13.6%(3/22)。手术前后融合和立体视锐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诊断性遮盖后测量的最大看远斜视度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可有效的矫正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  相似文献   

4.
一般资料本组97例,男性54例,女性43例,年龄3~18岁,单眼48例,双眼49例。 手术原则根据单眼、双眼斜视度大小。 交替性内斜视患者,小于250内斜视,常规量双内直肌徙后,大于250的内斜视,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徙后7mm,残留的斜度,与非注视眼的外直肌上截除。 单眼内斜视患者,小于250内斜视,以双眼内直肌常量后徙,大于250的内斜视,以双内直肌超常量徙后7mm,残留斜度做斜视眼外直肌的截除。 临床疗效97例患者均保持术前视力;90例均矫正正位,7例欠矫小于50,未发生过矫。本组病例眼球运动内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影响远期效果的因素.方法 选择基本型间歇性外斜患者76例,男43例,女33例;年龄4~26岁,随访时间1~2年.观察患者年龄、术前三棱镜度数、视功能状态、手术方式、集合近点及术后早期的眼位等因素对术后远期正位率的影响.结果 正位41例,欠矫26例,过矫9例.其中患者年龄、术前远立体视、术前集合近点及术后近期眼位对术后远期正位率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前斜视度数和手术方式的术后远期正位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手术、术前良好的视功能、正常的集合近点及术后早期的眼位正位,均有利于保持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远期的正位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术式对Ⅴ型外斜视的临床疗效及其远期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Ⅴ型外斜视患者2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不同检查结果实施不同手术方式。同时需按照AC/A值大小,在矫正水平斜视时取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和或内直肌缩短术,当存在较大的水平斜视度,则需联合实施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结果:230例患者中,实施水平肌的斜行重叠的6例,是单纯行单眼水平肌手术,无下斜肌亢进患者;实施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的30例,是下斜肌亢进为(+)的患者,V征度数术前为8△~10△,实施单侧下斜肌切断术联合水平直肌加强减弱术105例,是下斜肌亢进为(++)的患者;V征度数是10△~25△,实施双侧下斜肌切断术联合直肌移位术的89例,是下斜肌亢进为(+++)患者,V征相差分别为25△~45△。术后1年复查,对手术效果满意者占190例(82.61%),双眼上中下注视均位正;2例(0.09%)过矫,5例V征(+),依旧存在高低眼位;欠矫者占5例(2.17%),水平位依旧有外斜视。此组患者中,术前存在立体视者45例(19.57%),双眼视者64例(27.82%);术后经随访发现,存在立体视者92例(40.00%),双眼视者130例(56.52%),20例自发产生双眼单视功能,未经任何训练,其中10例6岁,5例8岁。结论:针对V型外斜视患者,下斜肌亢进是主要的发病原因,按照亢进程度不同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并加以增强双眼视功能训练,从而获得双眼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下斜肌减弱术对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手术疗效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接受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治疗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参照组(60例)以及实验组(60例),参照组接受单纯外斜视矫正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行下斜肌减弱术进行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儿术后近期疗效以及术后6个月时的临床效果,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儿组间对比正位0~±8PD、过矫+8PD、欠矫-8PD情况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接受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治疗的儿童,是否联合下斜肌减弱术进行治疗不会对水平斜视度产生影响,其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效果相同,因此,在考虑儿童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时,不需要考虑下斜肌减弱术是否会对水平斜视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和手术量的设计.方法观察3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手术后5 d、6月、12月的术后眼位.结果术后5 d正位率87.5%,轻度欠矫3.12%,轻度过矫9.37%,无明显欠矫及过矫.术后6月正位率78.12%,较度欠矫12.5%,轻度过矫6.25%,明显欠矫3.12%,无明显过矫.术后12月,正位率71.87%,轻度欠矫18.75%,轻度过矫患者全部转为正位眼,明显欠矫9.37%,无明显过矫.结论 年龄过小(低于4岁)及术后欠矫的患者容易出现回退,术后适度过矫的患者远期正位率高,合理的手术时机,详细的术前检查及精心的手术设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单眼内直肌缩短术与外直肌后徙术两种方法应用于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效果予以评价与分析。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00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予以双眼内直肌缩短术;观察组(52例)给予单眼内直肌缩短术联合外直肌后徙术,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矫正效果、远近斜视度、安全性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40,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视远、视近斜视度分别为(5.62±1.43)、(6.24±1.4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4±2.33)与(15.22±3.20);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视远、视近斜视度分别为(9.13±2.15)、(9.96±2.3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1±3.76)、(18.39±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2种术式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68例,因术式不同随机分为2组,A组36例,行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B组32例,行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截除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年,分别比较2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手术矫正后在眼位正位率、斜视度回退量、近立体视功能恢复率方面的差异。结果:A、B组术后1周眼位正位率无统计学意义(χ2=0.051,P=0.822);术后1年B组斜视度回退明显,A组眼位正位率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32);A、B组术后1年近立体视功能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8,P=0.700)。结论: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术后1周正位率无差异;术后1年单眼一退一截手术方式患者斜视回退明显,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临床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1.
张晓慧  李恒  严丽英  王宁  刘全坤  解宸  陶依凡   《四川医学》2023,44(2):169-173
目的 观察直肌侧切后退联合拮抗肌缩短及止端前移治疗超大度数水平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9年7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眼科接受手术矫正、斜视度≥80的水平斜视患者102例,所有病例斜视度80~140,平均(102.28±10.52)。按照眼位偏斜方向分为内斜视、外斜视两组;按不同斜视度分成3组:A组(≥80且䥺Symbol|@@100),B组(≥100且䥺Symbol|@@120),C组(≥120且<140)。内斜视手术方式:双眼内直肌侧切+后退,同时联合一条或两条外直肌缩短+肌止端前移;外斜视手术方式:双眼外直肌侧切+后退,同时联合一条或两条内直肌缩短+肌止端前移。对其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周眼位进行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内斜视62例、术后正位58例、总正位率93.55%...  相似文献   

12.
自 1990年以来 ,我们对 4 9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以超常量外直肌徙后术进行了尝试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4 9例均为 1990年以来住院手术治疗患者 ,最小年龄 10岁 ,最大 4 7岁。手术前后均采用角膜映光法 ,视野弓法检查视远、视远的斜视角 ,以视野弓法测得的结果为统计依据 ,手术量以视远斜视角的大小为准确定。为了观察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对眼球外转功能的影响 ,手术前后应用视野计测量术眼的外侧视野。1 2 手术矫正效果评定标准。手术成功 :术后正位 ,术后存留欠矫或过矫≤ 5°者。手术不成功 :术后过矫或欠矫 >5°者。1 3…  相似文献   

13.
外斜V征伴下斜肌功能过强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外科V征伴下斜肌功能过强的治疗。方法 水平外斜视矫正术并发下斜肌切断及部分切除术治疗外科V征伴下斜肌功能过强 12例。结果 术后第一眼位正位 (≤ 10 △)V征矫正 9例 ,欠矫 3例。下斜肌功能过强改善 ,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一次施行双眼多条肌肉手术矫正外科V征伴下斜肌功能过强是完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比较两组矫正效果,手术前后斜视度、融合功能恢复率和立体视功能恢复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正矫率高于对照组,欠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视近度、视远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融合功能恢复率和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可提高正矫率、融合功能恢复率和立体视恢复率,降低欠矫率、斜视度和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任孝伟  易军晖 《吉林医学》2010,31(16):2458-2459
目的:分析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及其与融合功能的关系。方法:观察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患者78例,并对其术后眼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同性外斜视近期正位71例,正位率91.02%,欠矫6例(7.69%),过矫1例(1.28%)。远期有随访记录者56例,正位48例,正位率85.71%。术后复视1例,所有患者眼球运动功能良好,无外转受限。结论: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效果与诸多因素有关,术前、术中和术后都要充分考虑融合功能的作用,应根据患者的融合功能强弱灵活掌握手术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在知觉性外斜视手术中的远期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的知觉性外斜视病例12例.外斜视度数均>50△,患眼固视功能差.在斜视眼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缝合于原肌止点后12.0 mm)联合内直肌缩短术(4.0~7.0 mm),观察术后眼位、眼球运动、眼面外观及视功能远期疗效.结果 随访13 ~ 27个月后,12例患者术后眼位正位,眼球外转稍有受限;眼面外观良好;均获得较稳定的患眼固视能力,但未建立明确的双眼视功能.结论 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稳定了后徙外直肌的位置,减少了手术肌肉条数,具有安全可行、远期疗效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共同性外斜视二次手术的疗效,探讨手术难点及对策。方法:55例共同性外斜视二次手术患者中,斜视≤24°(低度组)33例,≥25°(高度组)22例,视局部结膜瘢痕情况设计结膜切口,根据外斜视种类与眼球运动情况设计手术方案,行相应外直肌后徙术及内直肌加强术。结果:术后6周低度组患者正位30例、欠矫2例、过矫1例,高度组分别为13、7和2例,两组欠矫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同性外斜视二次手术疗效较好。术后导致手术效果差的最常见原因是欠矫,手术量设计以适当过矫为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及不同手术方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间歇性外斜视病人按照斜视类型分为基本型(29例)、集合不足型(80例)、分开过强型(11例),对3种类型病人术后正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进行比较.集合不足型80例病人根据手术方式是单或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还是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缩短术分为A、B两组,比较两组术后正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及残余性外斜视、连续性内斜视发生率.结果 3种类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正位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集合不足型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与其他两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3.86~6.47,P<0.05),而基本型和分开过强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B两组术后正位率、术后融合功能恢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残余性外斜视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75~6.70,P<0.05),而连续性内斜视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差,手术应主要缩短内直肌以加强集合能力,一般选择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截除术,以达到术后较高的正位率和恢复一定双眼视功能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直肌联结术治疗眼外肌麻痹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从1989年12月至今,采用直肌联结术联合同侧内直肌或外直肌后退与外直肌或内直肌缩短。矫正14例近完全或完全性水平直肌麻痹的手术效果。结果:一次手术后眼正位9例,二次手术后眼正位3例。术后过矫1例。外转与内转功能部分恢复。未发现眼前节缺血并发症。结论:直肌联结术治疗麻痹性斜视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采用直肌联结手术治疗外直肌麻痹的手术效果(15例15眼).方法 回顾分析从2006年1月-2010年7月行直肌联结术联合同侧内直肌后徙,分步矫正外直肌麻痹的手术效果,效果较为满意.结论 二次手术后正位12例,有两例欠矫<10°一例欠矫>15°,外观上效果较理想术后,第一眼位正位,外转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