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祥裴  付庆 《四川医学》2011,32(6):909-910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血液透析室2007~2009年收治的4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于动静脉内瘘术(AVF)前后进行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对比分析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及右心室内径(RVd)指标的变化。结果 AVF术后LAd、RVd、LVESd、LVEDd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而EF水平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SV有所增加,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VF可引起终末期肾病患者左心房、心室腔的扩大,左心室的收缩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
低血压对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霞  林勇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395-396
低血压是透析中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0%-40%。引起低血压与透析相关的因素有:透析过程中除水过多、过快;低钠透析液;醋酸透析液;残留消毒剂;体外循环量过多。在透析中恶心、呕吐比较多见,约为10%-15%,常是低血压的早期症状。动静脉内瘘(IAVF)是指动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的血管通道。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最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具有使用时间长、感染率低、日常生活方便的特点。IAVF是慢性肾衰透析患者的重要“生命线”,因此对内瘘的呵护其实是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的珍惜。近年来。我们发现低血压是造成IAVF闭塞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取小组责任制对所管初次做动静脉内瘘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指导,演示,发放动静脉内瘘护理常规等.结果 通过规范的健康教育,动静脉内瘘患者并发症明显减少,依从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规范的健康教育可以减少动脉内瘘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浅谈康复功能锻炼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丽  霍新  李蕊  白凤芝 《吉林医学》2009,30(14):1429-1430
目的:做好康复功能锻炼,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建立动静脉内瘘的6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未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指导,实验组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指导。结果:实验组的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延长,而对照组的内瘘使用时间明显没有对照组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功能锻炼对动静脉内瘘的形成和使用时间的延长都有很大的影响,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AVFB)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65例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内瘘术后1个月开始使用内瘘时(观察前)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所测得的AVFB,将患者分为A组21例(AVFB>600 mL/min)、B组24例(AVFB 400~600 mL/min)、C组20例(AVFB<400 mL/min).每组患者观察前和观察结束时(观察后)行心脏CDFI检查,了解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动静脉AVFB,分析3组不同AVFB对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高危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内瘘失功能数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组患者观察后CO、CI值比观察前增高,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F观察前、后变化不明显;与C组比较,A组观察后CO和CI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适当的AVFB对于减小动静脉内瘘对心功能的影响、提高动静脉内瘘通畅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最常使用的血管通路,也是患者的生命线。提供充足血流量的内瘘是保证透析充分性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先决条件。随着透析龄的增长和内瘘的反复穿刺,引起内膜增生,继而出现狭窄及血栓形成,最后导致内瘘功能障碍。研究表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长期的炎症反应和内瘘局部的钙化是导致内瘘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1]。远红外线照射能提高内瘘血流量和功能,且能促进新内瘘的成熟,已应用于临床[2],但确切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拟观察远红外线照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动静脉内瘘对糖尿病肾病非透析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动静脉内瘘对糖尿病肾病非透析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肾病伴慢性肾功能不全、在6个月内不采取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动静脉内瘘组及非内瘘组.在患者进入慢性肾脏疾病(CKD)4期以及行或不行动静脉内瘘术后2个月和4个月时,采用超声多谱勒检测心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2组患者心脏LVEDD及LVEF在2个月时与观察起始无明显变化;在4个月时,内瘘组LVEDD较起始明显增加(54.2±6.7与48.3±5.7,P<0.05),LVEF则明显下降(41.3±5.3与46.7±5.1,P<0.05);非内瘘组4个月时LVEDD较起始变化不明显,LVEF则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VF可以导致糖尿病肾病非透析患者左心室扩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  相似文献   

8.
动静脉内瘘为长期血液透析 (HD)病人创造了有利条件 ,真正解决了慢性肾衰病人的永久性 HD问题 ,至今仍是国内外维持性血透病人的主要血管通道。作者通过对 12例内瘘的护理、统计本组血管内瘘使用期限超过 2年 7例 ,超过 1年 5例 ,血流量达 2 0 0~ 2 40 m l/ min,无任何并发症发生。1 临床资料  本组 12例内瘘患者 ,男 8例 ,女 4例 ,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7例 ,多囊肾 3例 ,梗阻性肾病 1例 ,高血压性肾病 1例。2 动静脉内瘘的术后护理2 .1 内瘘术后经常用听诊器听有无血管杂音、用于触摸静脉侧有震颤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2 .2 …  相似文献   

9.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最常用的血管通路,内瘘的通畅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和长期存活率,因此做好内瘘的护理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将我院自1999年1月-2006年6月的68例内瘘病人的护理体会作一汇报。  相似文献   

10.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肖艾萍(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血透室桂林市541001)关键词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护理动静脉内瘘(以下简称内瘘)是将人体自身的动静脉血管,直接或通过移植的血管间接吻合成动静脉分流的方法。吻合后的静脉血管,由于血流量增多,压力增高,血管逐...  相似文献   

11.
经莉 《中外健康文摘》2012,(49):354-355
目的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通过对内瘘术前、术后和透析后护理,正确掌握内瘘使用时间,掌握正确穿刺方法和科学的健康宣教,预防内瘘阻塞.结果对透析患者内瘘有效的健康护理,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达到了理想的透析效果.结论理想的动静脉内瘘,需要医患配合,以保证有效血液透析,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和维持一个有功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我们认为利用患者自身的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 ,仍是目前最佳方案。动静脉内瘘就是通过手术将动脉与邻近的静脉在皮下吻合 ,术后该静脉逐渐扩张 ,肥厚 (静脉动脉化 )可以穿刺 ,得到足够的血流量 ,成为永久性的血液通路。但如果动静脉内瘘使用不当 ,就很容易引起血管壁的损伤、出血、假性动脉瘤、血管狭窄 ,易形成血栓等并发症。因此 ,笔者对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如下。1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①首先力争做到穿刺 1次成功 ,因为失败将导致血管壁损伤 ,可能出现血肿。②穿刺部位不要固定在一…  相似文献   

13.
动静脉内瘘视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但由于种种原因引起动静脉内瘘堵塞,直接影响透析效率和患者生存质量,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所以内瘘通畅至关重要.本文回顾2010年-2011年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55人,其中有5人发生动静脉堵塞,现将动静脉堵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穿刺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的影响,探讨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分组研究的方法,按随机分组原则设试验组和对照组,对60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结果:60例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影响较大,应选择最恰当的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6.
前臂动静脉内瘘对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前臂动静脉内瘘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999~2004年间已行前臂桡动脉与头静脉的端侧吻合内瘘术进行血透的患者60例,动静脉内瘘前、内瘘术后半年行心脏彩超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以及内瘘吻合口直径(AVFD)、内瘘血流量(AVFB)的变化.结果 术后CO和CI检测值较术前升高(P〈0.05),内瘘口径>5 mm较内瘘口径≤5 mm AVFB、△CO、△CI增大(P<0.05),EF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内瘘影响血透病人的血流动力学,且缓慢持续存在,其影响与内瘘口径大小及血流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式穿刺方式对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使用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动脉采用顺血流方向针尖斜面向下改良式穿刺方式,对照组为传统穿刺方式,动脉采用逆血流针尖斜面向上的穿刺方法.结果 改良式穿刺方式组患者假性血管瘤、内瘘狭窄、闭塞、内瘘周围皮下血肿发生率均较传统式穿刺方法明显减少;穿刺成功率较传统法穿刺明显提高.结论 改良式穿刺方式能明显降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体会做好动静脉内瘘护理对血液透析充分性,透析效果的重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病人最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最重要的必要条件,而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出血量少、穿刺部位多、感染发生率低、可长久使用的特点,常被誉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对内瘘正确的维护及患者的自身防护可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效果。方法通过对1例患者在我院行左上肢动静脉内瘘手术前、手术后,内瘘成熟期、内瘘使用时及内瘘使用后的护理,观察并记录内瘘的充盈度、血流量等状态来评估护理效果。结果及结论在对该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长期正确的护理后,该患者自身动静脉内瘘充盈度良好、血流供应充足、内瘘血管搏动明显,患者透析充分、透析效果良好,各项指标达到了充分透析的标准:血压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收缩压小于等于140 mm Hg,舒张压小于等于90 mm Hg;身体的液体负荷明显降低,小于体重的3%。患者自述透析充分后感觉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8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有15例内瘘发生血栓形成。分析病因、性别、年龄、血压、血脂对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在内瘘使用的早期(三年内)易发生血栓,内瘘血栓发生率为18.52%。老年、男性、糖尿病、血压低、血脂高的患内瘘易发生血栓.结论:定时监测血管通路,适量使用促红索,缓慢提高血红蛋白,恰当地应用抗凝治疗;减慢透析超滤速度,防止透后低血压;采取阶梯式穿刺法,透析后采取点状压迫,防止力量过大,压迫时问过长和对患及家属进行保护内瘘的宣教均是预防内瘘发生血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提前使用的可行性。方法:观察332例动静脉内瘘在术后1~4d内提前使用情况。结果:提前使用率为75.8%,一次穿刺成功率91.0%,血流量可达150~200ml/min,各种并发症为5.7%,1年通畅率96.0%。结论:动静脉内瘘可以提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