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不良事件。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52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或单药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收集患者治疗期间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治疗情况;另筛选出同时期未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化疗的5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 52例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0.4%,其中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8%。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单药甲磺酸阿帕替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36.5%)等血液学毒性及手足综合征(38.5%)、恶心呕吐(34.6%)、高血压(32.7%)等非血液学毒性;两组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乏力以及转氨酶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高血压、蛋白尿以及手足皮肤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疾病控制率(57.7%)高于对照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疾病控制率(68.4%)高于单药甲磺酸阿帕替尼(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磺酸阿帕替尼临床应用中,根据适应证选择患者并注意监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可控,耐受性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阿帕替尼与姑息治疗方案治疗三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同时观察大剂量维生素B6联合阿帕替尼对于减轻阿帕替尼毒副反应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晚期NSCLC患者53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接受过2个方案以上的含铂化疗,患者EGFR基因检测为阴性,根据患者意愿分为阿帕替尼组(27例)和姑息治疗组(26例)。阿帕替尼组给予阿帕替尼500mg顿服,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660mg,3次/d(服用维生素B615例,未服用12例)。姑息治疗组给予最佳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毒副反应。结果阿帕替尼组卡氏评分改善率为74.1%,较姑息治疗组34.6%明显提高(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0.1%和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103.5±7.4)、(57.4±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Ⅲ~Ⅳ度黏膜炎、手足综合征、蛋白尿、高血压发生率阿帕替尼组均明显高于姑息治疗组(P<0.05),但大部分患者可耐受;阿帕替尼组患者服用维生素B6后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0.0%、26.7%,明显低于未服用者(50.0%、53.8%),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帕替尼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服用阿帕替尼期间增加大剂量维生素B6片,可减少口腔黏膜炎和手足综合征的发生,但仍需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阿帕替尼与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85例经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阿帕替尼组(43例)和替吉奥组(42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体力状况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组体力状况改善率高于替吉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组骨髓抑制、口腔炎及腹泻的发生率低于替吉奥组,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及出血的发生率高于替吉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帕替尼与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接近,但阿帕替尼骨髓抑制、口腔炎及腹泻发生率低于替吉奥,而发生率较高的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及出血,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可耐受,经短时间内对症处理后缓解。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104-108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埃克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筛选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45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及对照组23例,观察组予阿帕替尼联合埃克替尼治疗,对照组予埃克替尼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7.27%、65.2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5.45%、91.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3.7个月,长于对照组的9.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4级高血压和蛋白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1~4级消化道反应、皮疹、肝功能损害、乏力、手足综合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严重不良反应(3~4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埃克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安全性可接受,但尚需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与免疫调节剂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病理学诊断明确的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44例。其中22例(联合组)使用阿帕替尼联合免疫调节剂(注射用胸腺法新,商品名:日达仙)治疗,另22例(单药组)患者使用阿帕替尼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单药组(72.7%vs63.7%,P<0.05)。联合组患者手足综合征、乏力、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单药组(均P<0.05),蛋白尿、高血压、胃肠出血、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晚期胃癌可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替吉奥与阿帕替尼单药二线治疗晚期胃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标准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失败后的104例晚期胃癌伴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替吉奥组和阿帕替尼组,各52例,给予相应药物行二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实体瘤疗效、生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阿帕替尼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总生存时间均长于替吉奥组(均P<0.05)。治疗后阿帕替尼组VEGF、MMP-9水平均低于替吉奥组,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水平均高于替吉奥组(均P<0.05)。阿帕替尼组口腔炎发生率低于替吉奥组,但手足综合征和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替吉奥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替吉奥,阿帕替尼作为单药二线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伴肝转移,能够显著增加患者生存获益,这或与其下调MMP-9和VEGF表达有关;同时其可减轻骨髓抑制反应,并降低口腔炎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137-141
目的探讨生肌活血方外用治疗阿帕替尼引起手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因阿帕替尼治疗引发手足综合征的肿瘤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尿素霜涂抹患处进行治疗,给药剂量10 g/次。试验组患者则采用生肌活血方外用治疗。以治疗28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手足综合征分级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的变化,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FS分级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所好转(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HFS分级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49%,高于对照组的5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阿帕替尼引起手足综合征,采用生肌活血方外用治疗,能起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一线化疗方案在晚期胃癌转化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5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两组均行6疗程转化治疗后评价效果,并自治疗起随访1年。比较两组抗肿瘤疗效、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手术切除及1年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共脱落9例。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细胞增殖抗原(PCNA)、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期间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乏力、贫血、手足综合征、蛋白尿、口腔炎、血压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1年生存曲线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一线化疗方案用于晚期胃癌转化治疗可提高抗肿瘤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R0切除率及近期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Ⅲ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Ⅲ期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放疗同步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帕替尼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和手足皮肤反应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标准同步放化疗在不影响放化疗进程的同时可延长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OS,是治疗Ⅲ期不可切除的NSCLC的可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联合吉非替尼方案治疗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安徽省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驱动基因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研究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案联合吉非替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抗肿瘤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计算两组总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YFRA21-1、糖类抗原125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高血压、蛋白尿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阿帕替尼、吉非替尼片联合方案用于治疗驱动基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Apatinib)联合氟脲嘧啶类药物替吉奥(S-1)在胃癌晚期化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晚期患者90例,采取数字表随机分组方法分成三组,对照组一30例口服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二30例口服替吉奥治疗,观察组30例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比较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补阳还五汤防治希罗达相关性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口服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对照组常规化疗,观察两组手足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30.4%,对照组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6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防治希罗达相关性手足综合征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片联合奥沙利铂注射液和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晚期胃癌的7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35例,比较组采用静脉注射奥沙利铂和口服替吉奥胶囊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口服阿帕替尼片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生存期身体状况.结果:经持续2个周期的治疗后,比较组病情总缓解率为11.4%,病情总控制率为37.1%,研究组病情总缓解率为25.7%,病情总控制率为71.4%,研究组近期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比较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组与研究组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14.3%、17.1%,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8.6%、11.4%,腹泻的发生率均为2.9%,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5.8%、8.6%,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11.4%、14.3%,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2.9%、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存期生活质量、疼痛及情绪指数等身体状况指标均显著优于比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帕替尼片联合奥沙利铂注射液和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能有效缓解和控制患者的病情,安全性高,改善了患者生存期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汤联合刺血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用养血祛风汤,水煎口服,并取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穴刺血后拔罐;对照组46例,口服西替利嗪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4.62%,对照组显效率为67.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养血祛风汤联合刺血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吴培生  罗永香  陈斯欢 《广西医学》2020,(3):293-296+301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帕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观察Ⅰ组、观察Ⅱ组、对照组,各30例。3组均行TACE治疗,观察Ⅰ组、观察Ⅱ组术后分别口服阿帕替尼550 mg/次、300 mg/次治疗。比较3组患者在治疗后1、6、12个月的客观缓解率(ORR),以及无进展生存期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Ⅰ组及观察Ⅱ组治疗后第6、12个月的ORR均高于对照组,且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均P<0.05),但观察Ⅰ组及观察Ⅱ组的ORR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Ⅰ组及观察Ⅱ组的血压升高、手足反应、蛋白尿、腹泻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单纯TACE比较,TACE术后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可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远期疗效,但治疗效果与阿帕替尼剂量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3例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实施多西他赛单一治疗,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嗜中性粒细胞减少1~2级发生率以及乏力、血小板减少3~4级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与多西他赛联合治疗的近期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多为1~2级,具有可控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转移或复发性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50例晚期转移或复发性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替吉奥联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12个月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72.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贫血、手足综合征、血小板减少、腹泻、乏力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高血压、蛋白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生存率为44%,高于对照组的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转移或复发性胃癌疗效确切,药物不良反应可控,安全性较高,且能够延长患者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常规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近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我院61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1)和对照组(n=30)。对照组使用常规化疗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每日服用阿帕替尼。结果治疗后两周,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77.42%、53.33%,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6.77%、93.33%,两组患者客观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8)。并且加用阿帕替尼并没有出现患者不耐受的情况。结论阿帕替尼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化疗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单药对照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接受阿帕替尼单药和吉西他滨单药治疗卵巢癌患者各20例,参照RECIST 1.1版与NCI-CTC 4.0版标准,结合统计学处理结果对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阿帕替尼组和吉西他滨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22.2%、10.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2.2%和47.3%,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较吉西他滨提高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大部分患者症状较轻,均可耐受;吉西他滨组主要表现为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结论:对于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尤其是对那些体力评分低,不能耐受联合治疗的患者,阿帕替尼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因此阿帕替尼可作为上述患者的一种挽救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任超  凡治国 《黑龙江医学》2019,43(7):767-768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5年5月—2018年5月来安阳市肿瘤医院就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缓解率(50.00%)高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与对照组(3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治疗,可显著提高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