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在PICC导管堵塞溶栓治疗中使用尿激酶的经验。方法:选择22例PICC导管堵塞病例,对溶栓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22例中4例使用肝素钠溶栓后再通,18例使用肝素钠无效后改用尿激酶加用三通管溶栓后再通。结论:应用尿激酶溶栓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的PICC导管堵塞后处理,保证化疗全过程PICC管通畅.方法回顾2008年8月-2011年8月86例接受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对发生导管堵塞的20例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再通的观察分析.结果20例患者堵塞中,有18例疏通,2例未完全疏通,疏通率达90%,再通时间25+8.5MIN.结论加强PICC导管的护理与观察,及早溶栓,溶栓后注意观察出血、栓塞等情况,规范使用和维护PICC导管,降低并发症,成功使用PICC,减少患者的痛苦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r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插管和颈内静脉插管具有避免反复穿刺、保护静脉、减少患者痛苦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1],两者皆为成熟的中心静脉插管技术,为需要长期输液及静脉高营养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同时,伴随着不同原因引起的导管管路的堵塞,增加了护理工作的不便与难度。 相似文献
4.
理想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首要条件,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少,使用时间长,是多数临床实践指南推荐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但是随着患者透析龄及生存时间的延长,糖尿病、高血压、周围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患者由于血管条件差而无条件行动静脉内瘘手术。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带涤纶套导管成为重要的血管通路选择,也被称之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深静脉导管堵塞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6例深静脉导管堵塞的肿瘤患者采用5000U/ml的尿激酶间歇注入溶栓法实现导管再通。结果:16例均成功疏通,成功率100%,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延长了导管使用时间,且比常规使用的三通法操作简单,并减少了感染机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金凤英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1):47-47
静脉化疗是白血病病人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为了减少全过程大剂量、强刺激的静脉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目前临床上采用了比较简单安全的PICC的输液途径,但PICC后,导管堵塞是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现将临床上导管堵塞的预防和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锁骨下静脉通路发生导管堵塞时,通过溶栓治疗实现导管再通。方法:锁骨下静脉通路导管堵塞,可用肝素钠或尿激酶溶栓治疗,实现导管再通,使导管在有效期内正常使用。结果:本组48例,导管堵塞6例。溶栓治疗后,5例成功疏通,1例失败拔除导管,成功率8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锁骨下静脉通路导管堵塞时采用溶栓治疗,再通率达85%,时间短、见效快且经济有效。有效地保证了导管的通畅使用,延长了导管留置的时间,极大方便临床治疗,同时又减少病人痛苦与经济负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精细化管理在预防PICC导管堵塞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堵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间,某医院呼吸内科监护室实施PICC穿刺的971例患者临床资料,将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的530例共计3 780使用日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41例共计3 991使用日作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后的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PICC导管堵塞、堵塞后再通失败致非计划拔管及其他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后,患者PICC完全堵管率( ?字2=4.522,P=0.038)、不完全堵管率( ?字2=5.897,P=0.020)、因堵塞致非计划拔管率( ?字2=13.749,P=0.000)、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字2=6.869,P=0.011)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PICC导管堵塞、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少PICC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的疗效。方法:对10例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堵塞的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注射行溶栓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10例患者共行10次溶栓治疗,成功8例次。8例患者无一例发生严重出血及栓塞并发症,成功率为80%。结论:尿激酶溶解透析通路血栓操作简单,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于血栓较为陈旧及存在血栓性静脉炎等情况疗效可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防治血栓及纤维鞘形成PICC导管堵塞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患者中并静脉导管功能不良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血栓、纤维鞘形成采取相应的干预护理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栓、纤维鞘形成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栓、纤维鞘首次形成率(30.56%)和再形成率(13.89%)与对照组首次形成率(63.89%)和再形成率(52.78%)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患者行防治血栓、纤维鞘形成的针对性干预护理可降低血栓、纤维鞘形成率,可有效防治PICC导管堵塞,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亦有积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稳定有效的血管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前提.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路(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血液透析充分的重要条件.血管通路堵塞是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的并发症之一.而这些堵塞绝大部分是由于局部血栓形成引起的,发病率为透析患者的14%~36%[1] ,以往的治疗多采用动静脉内瘘切开取栓术、再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虽疗效明确但对血管损伤大、废弃血管多,存在操作复杂、创伤大、费用高等缺点.我科应用尿激酶在透析患者置管堵塞溶栓效果明显,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52)
目的通过外周中心静脉留置管(PICC)在临床使用中可能发生堵塞这一现象,探寻导管堵塞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一例骨髓移植患者导管堵塞采用再通方法。结果能有效再通。结论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PICC的维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增强防范意识,提高PICC临床使用价值,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再次穿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杨松涛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5,4(4):69-70
血液净化是现代。肾脏病替代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对于维持性血透患者尤为重要。自Seldinger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中心静脉置管与自体动静脉内瘘、人造血管内瘘并成为目前血液透析常用的三大血管通路。中心静脉导管分为临时性导管及带Cuff的半永久性导管。中心静脉可以选择颈内静脉、股静脉及锁骨下静脉,其中首选右侧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防性尿激酶定期、交替溶栓在血液透析长期导管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血液净化中心使用长期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留置时间均大于3个月,并且发生不同程度的导管血栓形成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按常规封管方法护理,观察组常规封管护理的同时每月尿激酶持续微泵溶栓1次,于透析前1 d进行,尿激酶溶栓每2周进行1次,交替进行,连续观察6个月。每个月月末测定两组尿素的清除指数(Kt/V)、记录两组患者透析时平均血流速度(QB)、泵前平均动脉压(PA)、静脉压(PV)、上机前导管完全堵塞或不完全堵塞的发生例次、透析过程中流量不佳需要干预的例次、置管口渗血发生例次及滤器凝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尿素清除指数、平均血液流速、泵前动脉压、静脉压、患者上机前导管发生完全都塞、不完全都塞、治疗过程中需要护理干预的发生例次、滤器发生凝血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置管口渗血的发生例次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溶栓后无诉不适。结论预防性尿激酶定期、交替溶栓治疗可以有效地维持永久性双腔透析导管功能,延长导管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尿激酶疏通恶性肿瘤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2012年5月深静脉导管部分和完全堵塞的肿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200万U尿激酶加入500ml生理盐水(浓度为4000U/ml)进行疏通导管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浓度为2000U/ml的尿激酶进行疏管,观察两组的导管再通率和再通时间。结果 88例导管堵塞患者尿激酶疏通治疗后,共有80例导管再通,观察组总再通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通时间为14.6±3.1min,与对照组13.2±2.9min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堵塞的恶性肿瘤深静脉导管,采用4000U/ml的尿激酶可有效安全疏通导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血液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法(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具有使用安全、操作方便、保留时间长[1]等特点,使其在血液肿瘤病人临床治疗过程中广泛使用,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也较为常见,有研究报道[2],PICC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可达21.3%,因导管堵塞而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案例在临床上也时有发生[3]。 相似文献
17.
魏筱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0,(3)
尿激酶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能直接激活体内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的激活剂,使血栓溶解,达到冠脉再通的治疗目的。通过国内外各家医院溶栓治疗的报道及我科应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情况,谈一下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8.
19.
预防PICC留置导管堵塞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在静脉输液中的广泛应用,发生导管堵塞是并发症中机率最高的,可达21.3%[1].因此,预防PICC留置导管堵塞是护理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