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极生太极",太极是先天四太产生的"无极之真,二五之精",是能够化生天地万物的"天地之专精",是"道之为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先天之精。太极以精为体,是天地万物之根源,根源以生生为本而主宰一切,主宰就是心,所以有"心为太极"之说。人体的太极是命门,命门藏先天之精而为生命之根,根就是心,故命门有"小心"之说。形似泥丸的间脑位于脑髓中央的泥丸宫,是脑中之脑,脑之核心,称之为"脑心"。脑心是"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的根本所在,是《内经》目睛命门所藏的先天之精,是"十二脏之化源"的"五脏之专精",是根源而主宰的心,是以生为本的"生物之心"。脑心命门以元精为体,以元神为用,神来自于精、来自于心,精神就是心神,所以脑心命门是"精神之所舍"而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脑心命门与血脉之心相比,就是"小心",但却是真精真心真君真主而为人体生命之本。  相似文献   

2.
道法自然。"道"应是源自于我们太阳系这个天体的发生之道、结构之道和运动之道。天以生为道,道生一,一就是根,根以生为本,心以生为性,"生"是根和心的本性,所以根就是心,心就是本,是为本心和道心,道心就是天心,都是根源的寓意,都是以"生"为其根本功能,所以用"道心"来解"道",道,可道,"道"是可以说清楚的,用"道心"来立"名",名,可名,心君之名是可以主宰天下的。  相似文献   

3.
《周易》的"天地之心"应是指天地的中心和核心,及或主宰天地万物创生的根源就是心。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系这个天地本体的心,这应是《周易》的"天地之心",称之为"天心"。天心是太阳系同心圆结构的中心和核心,是太阳系同心圆运动的动源和主宰,是以"生生"为本的心。天心生生不已是创生天地万物的根源,是根源而主宰的心,是《易经·复卦》周而复始"反复其道"的根,是老子同心圆运动"抱中守一""负阴而抱阳"的心,是天然的心、本来的心。天人一理,万物一体,人之心来自天之心,而心就是根源,就是生生之理、不息之机,天心、道心、人心都是一个理,都是根源而主宰的心,都是以"生"为本的心,所以抓住"心",就是抓住了根,天道人道无所不解。  相似文献   

4.
识神与督脉任脉、元神与足太阳足少阴关系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有元神、识神之分,脑髓有间脑、大脑之分。间脑位于脑髓的中心,称之为"脑芯",脑芯主导着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体现着元神的作用;大脑主导着躯体视听言行的心理活动,体现着识神的作用。督脉是传递大脑识神、主宰视听言行躯体运动信息的经脉,所以督脉与躯体运动神经皮质脊髓束、皮质脑干束密切相关;任脉与之相反相成,是向大脑反馈躯体感觉信息的经脉,所以任脉与躯体感觉神经脊髓丘脑束、薄束、楔束密切相关。足太阳经是传递脑芯元神、调控五脏六腑内脏运动信息的经脉,所以足太阳经与内脏运动神经交感干密切相关;足少阴经与之相反相成,是向脑芯反馈五脏六腑内脏感觉信息的经脉,所以足少阴经与内脏感觉神经丘脑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脑主感知与“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体感觉和知觉产生于脑所主宰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脑与目存在着密切联系 ,视觉由脑主宰 ,耳窍主于脑 ,有时耳的病变可以为脑病提供诊断参考依据 ,或者作为脑病的先兆 ;脑的功能正常时 ,鼻才能正确地辨别气味 ;舌能言语 ,辨别味觉的功能由脑所主宰 ;躯体感觉亦由脑髓的志意所调节。可见 ,《内经》“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的提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心为五脏之一,居于胸腔,五行属火,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称之为君主之官,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五行属水,为奇恒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称之为精明之府。祖国医学对“心”与“脑”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而且现代医学也认为心、脑关系密切,心脑血管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心脑同治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根据“心”与“脑”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肾藏精是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秉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还是由脾胃运化产生的后天之精,均封藏于人体肾中,通过气化作用,为一身之生理功能提供原动力。脑为元神之府,主宰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其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依赖于脑髓的充盛。肾与脑的精髓互化关系作为一种纽带将肾与脑密切联系起来。生理状态下,肾精化生脑髓,通过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上行灌注于脑,主宰人体的精神意识情感。若肾精亏虚,则会出现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或者表现与肾阴肾阳亏虚对应的症状。基于"肾藏精"理论和"脑的生理功能",结合现代研究,分析肾与脑之间的联系,可为临床肾脑疾病的诊治提供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8.
脑为髓海、精明之府,主宰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及感觉运动。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产生的水谷精微通过脾的升清作用充养脑髓。脾藏营舍意主思是脏腑情志理论的重要体现,说明脾胃与脑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脾胃的气机升降功能是脾脑相关的桥梁。脾与脑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脾藏营舍意主思与脾胃为枢的功能上,为防治脑部病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它由大脑、小脑、间脑、中脑、桥脑和延脊六部分组成。其中大脑是司令部的领导者,统帅着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延脊,桥脑、中脑合在一起,叫做脑干,脑干是脊髓和大脑、小脑之间的桥梁.它上  相似文献   

10.
"神"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神"文化源远流长,随着对生命活动的探索,"神"由宇宙万物的主宰"天神"引申到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人神"。"人神"又分广义之神和狭义之神,"神明"可概括为"神"的总体表现,从中医学和现代科学角度很好说明"神"作为生命活动的主宰的观点,即心"藏神",而脑主后天的"识神"。同时,探讨了"心藏神"的机理及生理作用,及其在指导临床治疗失眠、郁症疾病方面均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除此之外,对养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养生旨在养心,养心是为养性,儒家的仁爱精神及中和思想已经成为中医养生的指导思想,儒家思想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养生文化,亦进一步充实了中医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1.
“脑神”与“心神”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身之神可分为先天之神与后天之神 ,先天之神即元神 ,后天之神又可分为心理之神和生理之神。心与脑各主其神 :脑藏元神 ,元神由元精元气所化 ,脑为肾命之使 ;心主后天之神 ,统帅调控人之后天生命活动 (精神心理与生理活动 )。脑神激发心神的化生并为之本原动力 ,心神通过调节生命活动而充养脑神并反馈调节其作用。心神与脑神相辅为用 ,协同形成人身之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种温煦柔和的“火”,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有时也是疾病发生的根源。生命之火在人体内,确实存在着一种看不见的“火”,它并非自然界的火,但具有一些火的特性。它温煦、推动着人体的脏腑功能,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成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中医称之为“命门之火”,即人体生理之火。  相似文献   

13.
根据脑髓的形态解剖学和生理学探讨《内经》的目睛命门说和张景岳的脑心命门说,居于脑髓中央的间脑就是张景岳所说的脑心命门,脑心即脑芯。脑芯就是《内经》的目睛命门所藏的先天之精,是命门的本质所在。足太阳是起源于目睛命门脑芯的经脉,它运行脑芯元精化生的元气通过目系出于生命之门目,然后上额循顶下项入五脏六腑之俞以推动激发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并唯肾而络最后植入足少阴肾经的至阴穴,这也是命门为"五脏六腑之本"和"其气与肾通"的经络学证据。《内经》的命门及其足太阳经可以完整的诠释《难经》命门的所有功能。  相似文献   

14.
结合文献研究认为,脑为髓海,脑髓来源于肾中先天精气和后天脏腑精气,是脑主神明的物质基础,脑主神明体现于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活动、主感觉运动等功能方面,度从现代医学角度诠释有其结构和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西医学的认知,脑具有感觉、思维、记忆、调控躯体及内脏活动等功能,为人体神机之主。然而《黄帝内经》却明确提出"心主神明",现学界多认为其为哲学模式思维推演下的结果。本团队通过梳理相关内容,发现《黄帝内经》对脑的解剖位置、组织特征以及主司神明的功能已有清晰的认识,而部分篇章之所以将神归属于心,是源于古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认识到气血的充盈及通畅与否对脑功能影响较大,基于解剖学心主血脉的认识,即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对气血是否通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将神配属于心,心主血脉为心主神明的理论基础。客观阐释"心主神明"的临床内涵,对于治疗"神"的病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心主神明是以心所主的血气为物质基础的,是心主要功能特点的集中体现;心所主之神明,在五脏神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主宰着五脏神的整体调控功能;精气神学说也特别重视神的作用,认为神是精气与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还是对精神—神经—内分泌—靶器官这个机体最重要的调控网络的整体概括。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五脏相关的重要体现。心脑紧密相关,不仅为中医临床所证实,现代医学也正逐渐认识并揭示心脑相关疾病的内在奥秘,亟待从理论、临床和实验多方面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7.
失眠中医学称之为不寐,现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中医治疗失眠注重整体观,多从心论治,注重补心血,滋心阴,养心神,从而达到调理人体元神之府,使生理功能恢复正常的目的。文章根据脑心同源、脑心同病及脑心同治的理论,纵览汉代至今数千年间从心论治不寐的处方,以期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新的处方思路和依据,也从文献角度佐证脑心同治这一理论与治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失眠中医学称之为不寐,现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中医治疗失眠注重整体观,多从心论治,注重补心血,滋心阴,养心神,从而达到调理人体元神之府,使生理功能恢复正常的目的。文章根据脑心同源、脑心同病及脑心同治的理论,纵览汉代至今数千年间从心论治不寐的处方,以期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新的处方思路和依据,也从文献角度佐证脑心同治这一理论与治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心主神明是以心所主的血气为物质基础的,是心主要功能特点的集中体现;心所主之神明,在五脏神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主宰着五脏神的整体调控功能;精气神学说也特别重视神的作用,认为神是精气与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还是对精神-神经-内分泌-靶器官这个机体最重要的调控网络的整体概括。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五脏相关的重要体现。心脑紧密相关,不仅为中医临床所证实,现代医学也正逐渐认识并揭示心脑相关疾病的内在奥秘,亟待从理论、临床和实验多方面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认为“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全身各组织、器官以及思维意识活动的正常进行,都依赖于“心”的支持和保证。因此,中医学所说的“心”含有“中心”、主宰”、“主导”、“中枢”等意义。那么,中医学所说的“心”在形态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