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动康复训练联合3D矫形鞋垫对足外翻足底肌膜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将100例高弓足的足底肌膜炎所致高弓足病例,其中50例佩戴矫形鞋垫,同时配合运动康复训练,另外50例以手法治疗为主,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及6个月检测足底筋膜厚度、单脚支撑相及踝关节位置。结果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单脚支撑相及踝关节位置距在运动康复训练联合3D矫形鞋垫后12个月较治疗前有差异(P0.05),100例患者足底筋膜厚度治疗1个月和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56%和80%。结论运动康复训练联合3D矫形鞋垫对足外翻引起的足底肌膜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部矫形鞋垫在跟骨骨折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2例跟骨骨折后遗留有足跟疼痛、步态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训练及配置合适的足部矫形鞋垫治疗,观察两组的训练后的步态、步行能力及疼痛评分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步态、步行能力、疼痛减轻明显优于对照组(t,均〈0.05);治疗组疗效步态基本矫正,优20例,良3例,差1例,总有效率95.8%,而对照组为5例,7例,6例,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χ^2=5.36,P=0.023)。结论足部矫形鞋垫在跟骨骨折后康复中的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增加步行能力,减短住院康复时间,减少康复费用的支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矫形鞋垫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53例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成 联合组(n=51)、冲击波组(n=53)和矫形组(n=49)。联合组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矫形鞋垫治疗,冲击波组采用体外冲 击波治疗,矫形组采用矫形鞋垫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持续行走时间、疗效及足底筋膜厚度。结果:3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周时 冲击波组高于矫形组,2周和3个月时联合组低于矫形组(P<0.05);1个月、3个月时矫形组与联合组均低于冲击波组 (P<0.05);3组治疗后行走时间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足底筋膜明显变薄(P<0.05);联合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其它两组,矫形组的治愈率高于冲击波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矫形鞋垫治疗足底筋膜炎疗效确切,值得 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深层肌肉刺激仪结合穿戴矫形鞋垫的治疗方式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中短期疗效,探讨这种康复治疗手段的价值.方法 选取60例符合诊断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肌肉刺激仪结合矫形鞋垫介入治疗.评测指标包括治疗前、治疗后1、6、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量表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及Oswestry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1、6、12个月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1、6、12个月Oswestry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6、12个月的VAS评分及Oswestry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层肌肉刺激仪结合矫形鞋垫通过纠正下肢足底压力改变,调整下肢生物力学,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有中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结合早期垫棉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垫棉组、常规垫棉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40例。早期垫棉组、常规垫棉组手术采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常规垫棉组在术后10~14 d开始垫棉压迫,而早期垫棉组术后当日开始垫棉压迫。对照组采用复杂性肛瘘切开术。观察3组患者的治愈时间、治愈率、随访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评价3组患者的肛门功能。结果 3组患者均全部治愈,随访6个月无复发,治愈率及复发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垫棉组皮桥粘连愈合时间为8.8 d,与常规垫棉组(13.4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垫棉组治愈时间较常规垫棉组、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P0.01);早期垫棉组、常规垫棉组患者术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结合早期垫棉法治疗复杂性肛瘘可加快皮桥粘连,缩短治愈时间,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中医快速康复外科(CMERAS)指导下,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3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2组患者术侧骨折愈合时间,并比较2组患者3个月内骨折愈合率。【结果】(1)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HS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骨折愈合率为56.67%(17/30),对照组为30.00%(9/30)。观察组骨折愈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TX-A)联合自家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和经济学价值;初步探索步态分析仪在小儿脑瘫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4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65例),另选30例运动正常非脑瘫患儿作为正常组。治疗组自家康复训练辅以痉挛肌肉注射BTX-A,对照组由康复医师进行康复,观察2组患儿运动评价量表(physician rating scale,PRS)得分和所需医疗费用的变化。采用步态分析试验平台,对从治疗组中随机选择的30例患儿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疗效评价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所需费用,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治疗组PR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步态分析仪统计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膝、踝关节运动角度和步速改善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治疗联合BTX-A局部注射,较单纯康复治疗疗效好;费用较专业康复明显降低,简单易行;采用步态分析仪评价疗效,客观性强,结果可靠、准确。  相似文献   

8.
徐纬  孙丹  陈娜  张大同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2):2141-2144
目的 观察揿针埋针镇痛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以及功能障碍的疗效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016年1—6月于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埋针镇痛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康复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初次治疗结束时、治疗1个月及随访3个月时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定膝关节疼痛、僵硬和关节功能程度,分数记录时使用视觉模糊评分法(VAS);同时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采用普通量角器测量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ROM),并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然后作疗效评定。 结果 初次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WOM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1个月的治疗,2组患者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同项目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WOMAC评分同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时,2组WOMAC评分较治疗1个月后时有所上升,与治疗前同项目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WOMAC评分同项目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揿针埋针镇痛治疗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地改善膝关节炎疼痛以及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胫骨前肌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功能和偏瘫步态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2例急性脑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症状、体征不再进展48 h后开始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胫骨前肌训练。结果训练2周后,2组的肌力、踝关节活动度、步行速度和步幅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早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胫骨前肌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功能和步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开窗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后予以常规干预措施,包括病情观察、心理安慰和术前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训练,干预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生活质量恢复情况及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ODI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两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上升幅度更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能更好的改善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运用髁突轨迹描记仪来阐述咀嚼肌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与咬合垫治疗伴有磨牙症TMD患者的髁突运动轨迹特征。方法 3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BTX-A组进行双侧咬肌肌内注射BTX-A,咬合垫组进行咬合垫治疗,对照组进行双侧咬肌肌内注射安慰剂,对研究对象应用ARCUS digmaⅡ进行髁突轨迹描记,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分别记录每组双侧髁突的轨迹参数,运用SAS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下颌侧方运动过程中,BTX-A组患者的髁突运动轨迹在3个月时出现显著改变(P<0.05),咬合垫组在1个月时发生改变(P<0.05),但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前伸运动中,BTX-A组在治疗前后下颌运动明显改善(P<0.05),同时与其他两组相比效果显著(P<0.05),咬合垫组及安慰剂对照组在治疗1个月时,髁突运动也出现显著变化(P<0.05),但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三组在治疗过程中均可改变髁突运动情况,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术(MIPPO)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ORIF治疗,研究组采用MIPP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的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活动度(被动膝关节外旋角度、被动膝关节屈曲角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CRP、IL-1β、IL-8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而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EQ-5D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被动膝关节外旋角度、被动膝关节屈曲角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大(P0.05),且研究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内,研究组患者切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术区组织水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缩短围手术期时间,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膝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四海之腧取穴法结合康复训练应用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6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取穴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四海之腧取穴法结合康复训练,观察两组3个月后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足内翻积分和Brunnstrom下肢功能分期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足内翻积分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Brunnstrom下肢功能分期均较治疗前显著恢复(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中风后足内翻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四海之腧取穴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ICB矫形鞋垫在治疗糖尿病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4例患者,一组观察组是应用ICB矫形鞋垫干预治疗,另一组对照组是常规治疗,收集样本量,统计并处理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44例患者中,治疗显效3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44例患者中,治疗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足部生物力学原理,在精准的评估下,使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佩戴个体化的ICB矫形鞋垫,达到改善足底压力及稳定性、使足部生物力学重新恢复平衡的目的,使症状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108-111
目的探讨系统性康复锻炼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效果评估。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拟行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康复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康复锻炼,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并比较干预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胫骨平台后倾角(PA)恢复情况。结果康复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康复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优良率(90.48%)高于对照组(73.81%)(χ~2=3.98,P0.05);同时两组患者PA均较干预前明显恢复(P0.05或P0.01),且康复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康复锻炼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不仅有利于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促进骨折愈合,而且可更有效矫正PA,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基于脑—肾—督脉轴理论的督脉穴位埋线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埋线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发育学疗法(Bobath疗法)和Vojta疗法(又称Vojta诱导疗法)相结合为主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针刺组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督脉针刺治疗,埋线组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督脉穴位埋线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3组患儿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及下肢肌肉痉挛程度的改良Tardieu量表(MTS)评估,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治疗后,3组患儿的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后,3组患儿内收角、腘窝角及足背屈角的MTS关节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针刺组和埋线组内收角、腘窝角及足背屈角的MTS关节角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针刺组与埋线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患儿均未出现晕针、局部感染以及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脏器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基于脑—肾—督脉轴理论的督脉穴位埋线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儿下肢肌肉痉挛,改善关节活动度,降低肌张力,对提高粗大运动功能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8):98-101
目的 探讨持续被动运动(CPM)机辅助功能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创伤骨科收住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2例,采用抛银币法分为CPM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行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后患肢主动运动训练,CPM组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CPM机辅助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及胫骨平台后倾角(PA)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ROM、膝关节Harris评分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CPM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A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CPM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M机辅助功能锻炼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疗效确切,能增加患者关节活动度,能有效矫正PA,改善膝关节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独立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将步态分析系统运用到Bobath联合中药烫熨康复治疗前后,观察其对脑卒中后偏瘫步态患者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呈偏瘫步态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规范基础神经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以Bobath康复治疗;实验组给以中药烫熨联合Bobath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运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评定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时空参数步态分析。所有数据资料用Excel 2010和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组间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显著性差异水平定在P0.05,P0.01表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果:(1)临床康复量表评估结果:2组患者的FMA-L运动功能评分、平衡量表(BBS)评分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L运动功能评分、平衡量表(BBS)评分均有提升,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组内有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评分更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步态分析测试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步长、步宽、步速、双足支撑相、患侧单支撑相、步行周期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步长、步宽、步速、患侧单支撑相(%)较治疗前提升,双足支撑相(%)、步行周期减少,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步长、步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治疗后两组的时空参数均较前改善,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步长、步宽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Bobath联合中药烫熨康复治疗,经过2个月的干预,其FMA-L下肢运动功能评分、BBS平衡功能评分和步态分析时空参数改善明显,提示Bobath联合中药烫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步态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均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0例,参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予以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针刺联合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将4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氯雷他定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拔罐治疗,4周后将两组间及组内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相比较,并在3个月后对治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之间治疗前症状积分相比较、治疗后症状积分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同组内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积分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两组治愈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与口服氯雷他定在短期减轻症状等方面疗效相当,但针刺联合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远期疗效好,可优先选择此法治疗慢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