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应用四君子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四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观察组复发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14.2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17.14%,差异比较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用于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减少复发,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92例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活血化瘀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8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5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中临床治疗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对具备脾胃虚证的中医内科疾病患者实施四君子汤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5年1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具备脾胃虚证的中医内科疾病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遵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次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36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实施消食健脾丸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四君子汤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具备脾胃虚证的中医内科疾病患者实施四君子汤药物治疗,相较实施消食健脾丸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改善患者在罹患中医内科疾病和接受临床治疗处置过程中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加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西医组)与中医内科治疗(中医组),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中医组患者的咳嗽与喘息消退时间分别为(5.13±0.82)天与(6.85±0.46)天,其住院时间为(7.01±0.41)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同西医组比较,均明显较优异,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可观,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今后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血瘀证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很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在中医内科活血化瘀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68例因患有淤血症而住院的患者作为分析探讨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患者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淤血治疗方法,即西医治疗方法。给予分析组患者行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分析探讨给予不同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疾病改善情况。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分析探讨结果显示,给予活血化瘀方法治疗的患者,其治疗情况明显好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患者。结论活血化瘀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与西医治疗相比较,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治疗安全性高,在中医内科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急性中风患者实施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相关临床效果指标的分析对比,探讨中医内科疗法的产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对象均为急性中风后来本院进行诊治的患者,此次研究中,对照组均选择了在本院实施西药常规治疗的患者41例;研究组则选择在本院中医内科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41例患者。所选患者均为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相关诊治;使用相关测评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进行积分评价,并进行组间指标数据的比较分析;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数据统计和对比。以数据差异P0.05表示指标对比结果有效。结果患者治疗前的FMA、MBI评分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项指标评分均有所降低,实验组指标改善情况更优;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大幅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内科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恢复患者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极大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相比传统的西医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更加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浅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86例中医内科患者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并纳入研究对象,参照区组随机设计原则划分本组患者为两组,即对参照组43例、研究组43例。前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后组患者采取活血化瘀方法进行治疗,统计整合两组与治疗的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时采用活血化瘀治疗方法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此治疗方法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随机的情况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则实施中医内科治疗,并进行辨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中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呼吸科收治的140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内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发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意义重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运用中医内科治疗模式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意在提高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之间该院接收治疗的6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接收西医治疗方案;实验组32例患者给予中医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5 W,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25%,经对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无任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中医内科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2例中医内科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活血化瘀中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应用于中医内科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报》2013,(9):1402-1403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血瘀证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或奥氮平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两组采用中医症状分级量表进行临床血瘀证候群疗效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血瘀证精神分裂症的血瘀证候群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中医内科医疗中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中医内科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活血化瘀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起效时间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5例,93.7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8例,79.1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察组的治疗起效时间为(8.3±2.64)d,对照组为(5.2±2.16)d,观察组的治疗起效时间较慢。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临床中采用活血化瘀疗法,虽然起效时间比较慢,但是近、远期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四君子汤对中医内科收治脾胃气虚证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干预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中医内科接受诊治并辨证确认脾胃气虚证患者为分析对象,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为准进行分组,前120例患者接受常规内科手段治疗并设为对照组,后120例患者常规内科治疗联合四君子汤并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疗程后评估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差异提示(P0.05);对患者进行平均3个月时间随访,观察组复发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差异提示(P0.05)。结论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能够让治疗方案更具针对性,提高病情的控制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以及相关的规律,为中医治疗高血压合并糖代谢患者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50例,设置为高血压组。同时需要收集50例高血压合并糖代谢患者50例,设置为高血压合并糖代谢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中医证候特点进行相应的收集以及分析,讨论高血压和高血压糖代谢患者的中医证型规律。结果气阴两虚伴血瘀证的证型在高血压糖代谢组患者中的概率明显较高。同时高血压糖代谢组患者中的湿热证、血瘀证、痰湿证的发病概率明显高于高血压组。高血压糖代谢组中邪气盛的征象极为显著,高血压组患者的实证发生率明显高于高血压合并糖代谢组,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中,有较多的患者为高血压合并糖代谢患者,同时在中医的证候方面,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均为气阴两虚,但阴虚的情况更多,常见的有血瘀的情况。同时患者在临床上也会伴有邪气盛的征象。因此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益气养阴并进行清热祛湿以及活血化瘀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在中医内科临床中应用活血化瘀方式治疗的效果,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患者,随机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进行活血化瘀方式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方案治疗,对比2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中涉及的数据资料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活血化瘀方案能够有效治疗较多疾病,临床效果明显,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改善和恢复,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内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94例作为本研究病例对象,所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两组,对照组47例,研究组47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研究组接受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疗效89.36%比对照组78.72%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38%比对照组17.02%明显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疾病可考虑首选中医内科治疗,此方式可明显提升治疗疗效,且安全可靠,临床应用推广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应用中医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本院消化科治疗的84例re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西医组与中医组,各42例患者。其中对西医组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式,对中医组的患者则使用中医治疗方式。观察统计两组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中医组患者在给予了中药方剂治疗后,其治疗有效率(92.86%)相较于西医组(83.33%)有了一定的提高,且中医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也好于西医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对re患者有着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且不易导致不良反应,患者预后好,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127-131
目的观察畲药活血降压通脉方治疗高血压血瘀证伴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6月我院高血压血瘀证伴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降压通脉方。观察两组在降压疗效、改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降低LDL-C水平、中医症状积分方面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降血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84.37%,治疗组的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LDL-C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改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为84.37%,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畲药活血降压通脉方治疗高血压血瘀证患者能够提高降压疗效,降低LDL-C水平,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改善中医症状,且副作用少,用药过程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