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 胆酸与胆红素 肝脏是合成胆汁酸的唯一器官。胆汁酸是由胆固醇在肝细胞微粒上经过多个酶的转化而成,在血清中主要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在甘胆酸经胆管排入胆囊贮存。餐后,胆囊收缩随同胆汁排入小肠,参与脂肪消化吸收。正常情况下,肝脏能有效地摄取门脉中的甘胆酸。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郁滞时,肝细胞不能有效地摄取甘胆酸,致血中的胆酸增高。 胆红素则是由衰老的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肝脏中形成的结合水溶性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可排至毛细胆管而成为胆汁的一种成分。由于血管中结合  相似文献   

2.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甘胆酸与其肝组织炎症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如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2):1380-1381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甘胆酸(GA)与其肝组织炎症病理分度(G)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100例慢性肝炎患者,抽静脉血检测其血清甘胆酸,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越高,血清甘胆酸升高愈明显,G_1与G_2,_2与G_3,G_3与G_4之间比较,呈现显著差异(P<0.05),G与血清GA两者有相关性(r=0.892)。结论:血清甘胆酸是观察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变化的较敏感而准确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者血清甘胆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甘胆酸(CG)是胆汁酸的主要成分,在肝细胞7-α羟化酶的作用下,由胆固醇转化而成,其代谢是肝脏的重要功能之一.正常情况下,血中胆汁酸含量甚微,当肝细胞受损时,血中甘胆酸升高[1].为了探索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与肝细胞损害的关系,我们对131例乙型肝炎患者和105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进行了血清甘胆酸的放射免疫测定,现将测定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cholyglycine,CG)检测在HBV感染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乙肝病毒感染患者250例,包括急性肝炎50例,慢性肝炎100例,肝细胞癌50例,肝纤维化50例,HBsAg携带者50例以及既往乙肝感染患者50例;以同期100例正常体检人群作为对照。采用均相免疫方法检测各组血清肝胆酸水平,分析甘胆酸水平在乙型肝炎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正常受检人群血清甘胆酸含量为0.48~2.32 μmol/L,平均1.48±1.03 μmol/L。血清甘胆酸含量肝纤维化患者(25.6±5.23 μmol/L)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甘胆酸含量急性肝炎(13.12±3.36 μmol/L)、慢性肝炎(8.95±2.05 μmol/L)、肝细胞癌(7.49±1.98 μmol/L)患者高于正常受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甘胆酸含量HBsAg携带者(1.65±0.89 μmol/L)和既往肝炎感染者(1.2±0.65 μmol/L)与正常受检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甘胆酸水平可以反映肝细胞的受损程度以及肝脏损害的动态过程,为乙型肝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甘胆酸是人体的主要胆质酸之一 ,由胆内合成并储存于胆。当肝细胞受损伤或胆汁淤滞时 ,可引起肝胆酸代谢和循环紊乱 ,使血清中肝胆酸含量增高。透明质酸主要由肝内皮细胞摄取分解 ,少量小分子经肾小球滤过。当肝、肾功能受损时 ,血清中透明质酸升高 ,且随病变加剧升高的幅度增大。选择疾病组 160例及正常人群 50例作对照 ,测定血清中甘胆酸、透明质酸含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疾病组 :确诊肝癌 4 0例 ,肝硬化 4 0例 ,迁肝4 0例 ,无黄疸胆囊炎 4 0例 ,共计 160例。正常对照组 :健康体检正常人员 ,男 2 6例 ,女 2 4例 ,年龄 2 0…  相似文献   

6.
<正> 甘胆酸(简称CG)是主要胆酸之一,是肝脏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胆酸再与甘氨酸结合而成。它在人血清中主要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甘胆酸正常代谢为甘胆酸肠肝循环。肝内合成、由胆囊贮存,在肠内被吸收,经门静脉极大部分被肝摄取,被溢流进入体循环总量小于1%。肝细胞受损或肝有疾病、胆汁淤滞时,就引起甘胆酸代谢和循环紊乱,血中甘胆酸增加。根据这一现象,我院于1986年起,对94例轻、重肝脏病人、48例正常人和27例非肝疾患者进行甘胆酸放射免疫测定,现将测定结果以及临床意义分析如下: 一、方法:采用FJ—2003/018、~(125)I免疫测量仪和北京原子能研究院出产的甘胆酸放射免疫分析药盒测试而成。具体步骤: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检测血清总胆汁酸和各种胆酸含量是反映肝细胞机能状况的有效指标。作者于1981年建立了血甘-胆酸(CG)的放射免疫分析法,并证实比目前常用的肝功能试验灵敏、可靠。为进一步探讨胆汁酸代谢和肝胆疾病的关系,我们最近又建立了甘-硫化石胆酸(SLCG)放射免疫分析法。现将方法和国人正常值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抗血清的制备:1.免疫原的合成:取甘-硫化石胆酸钠  相似文献   

8.
甘胆酸(Cholylglycine Acid 简称 CG)是主要的胆汁酸之一。胆汁的主要成份胆汁酸(Bile Acid)是由胆固醇经肝细胞合成。胆汁酸的主要成份有四种:胆酸(Cholic Acid),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及石胆酸(Lichocholic)。胆汁酸的合成,摄取和清除均在肝脏内完成,贮存在胆囊中,餐后胆囊收缩胆汁中的胆汁酸随之排入小肠,对脂肪消化吸收起重要作用。95%的胆汁酸在回肠末端吸收,经门静脉输送到肝脏,由肝细胞摄取再输送到胆囊  相似文献   

9.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77例肝胆疾病的空腹血清甘胆酸的含量,并与常规肝功能试验比较,探讨甘胆酸放射免疫分析的临床价值。结果表明血清甘胆酸测定,在检出肝细胞损伤方面比谷丙转氨酶(GPT)、麝香草酚浊度(TTT)等常规肝功能试验更为敏感,但不能鉴别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以及肝内、外胆汁郁滞。  相似文献   

10.
以放免法测定血清甘胆酸,与正常人和肝胆疾病患者的肝功能和常规肝功能比较其诊断价值,发现血清甘胆酸测定是一项敏感的肝功能指标。急性肝炎恢复期,部份病人GPT降至正常,但血清甘胆酸仍高于正常。对肝硬化、肝癌、胆道疾病的肝功能检测优于其他肝功能检查,肝内、外阻塞的病例,其血清甘胆酸含量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肝炎、肝硬变患者检测血清甘胆酸的临床意义陈翔敏(△仪征市人民医院传染科,仪征211400)关键词慢性肝炎;肝硬变;血清甘胆酸甘胆酸(cholyglycine,CG)是胆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的结合胆酸。其生成和代谢与肝脏有十分密切关系,血清中CG水平...  相似文献   

12.
张华 《辽宁医学杂志》1996,10(6):309-310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甘胆酸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江苏省江都市江苏油田职工医院(225261)张华血清甘胆酸含量的测定可作为判断肝脏病变程度的较灵敏指标。本文作者观察了31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AIH)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血清甘胆酸(SCG)含量的...  相似文献   

13.
肝炎病人胆汁酸酶法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俊 《广州医药》2001,32(4):64-65
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代谢的产物,其在胆汁中含量达60%以上,随胆汁在回肠和结肠被重吸收人肝脏,肝细胞则立即摄取这些胆酸,重新合成结合胆汁酸。所以当肝功能正常时,外周血胆汁酸含量正常,而当肝功能降低时,胆汁酸重吸收和清除胆汁能力下降,表现为外周血中胆汁酸水平显著升高。过往化学法检测操作复杂,需特殊设备,且不能自动化检测,而且由于胆汁酸在血清中含量很低,化学法检测结果漂移严重,重复性及准确性均很难达到要求。而新方法是血清酶法,由于是用酶作为反应底物,因此酶的反应量可控制,反应的重复性及准确性都极…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放免法检测1244例慢性肝病患者的空腹血清甘胆酸,结果表明血清甘胆酸是反映肝功能的灵敏指标,能提高慢性肝病的检出率,有利于隐匿性肝病的发现,对肝硬化尤有价值。无黄疸慢性肝病甘胆酸显著增高时应考虑肝硬化可能。甘胆酸水平与病变程度有一定关系,可作为慢性肝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检测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意义,并比较分析甘胆酸相对于常规肝功能指标总胆汁酸的优越性。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48例肝病患者、200例健康体检者甘胆酸以及总胆汁酸水平。结果肝病患者甘胆酸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慢性肝病患者应及时检测甘胆酸,可为肝脏功能的临床判断提供相应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康维  乔梁 《宁夏医学杂志》1991,13(4):241-241,195
血清结合胆酸(SCG)和铁蛋白(SF)系由肝细胞合成,贮存于肝细胞并由胆道排泄。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排泄障碍时,SCG和SF含量就升高。SCG和SF含量的测定,已被认为是肝功能检测的敏感指标,而常用的肝功检测方法,对慢性肝病诊断阳性率不高。近来我们对51例肝病患者进行了二者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和甘胆酸、透明质酸在肝病中的诊断、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测定 155例肝病患者和 52例健康者甲状腺激素和甘胆酸、透明质酸含量水平 ,所获数据经方差分析和t检验处理。结果 各种肝病时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降低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 <0 .0 5) ,而甘胆酸和透明质酸则明显升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 <0 .0 1)。结论 血清甲状腺激素和甘胆酸、透明质酸测定可作为各类肝病的诊断、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体检人群微量血清中胆汁酸亚组分含量差异,并探讨其在肝硬化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2016—2017年在上海第十人民医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和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定量检测两组人群血清胆汁酸组分含量,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数据进行代谢轮廓识别,并采用Mann-Whitney检验方法对定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检测体系中,两组人群血清样本共检测得到5种游离胆汁酸(BAs)、5种牛磺结合型胆汁酸(T-BAs)和5种甘氨结合型胆汁酸(G-BAs)。相比于健康对照组,肝硬化组血清中12个代谢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包括在肝脏内合成的所有初级胆汁酸和在肠道中合成的部分次级胆汁酸(脱氧胆酸、甘氨石胆酸和牛磺石胆酸),其中以牛磺胆酸和甘氨胆酸升高幅度较大,而石胆酸、甘氨脱氧胆酸和牛磺脱氧胆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结果显示两组人群在PC1区区分较大。结论所建立的在微量血清中同时检测15种胆汁酸组分的LC-MS/MS方法稳定可靠,可满足临床定量检测需求;利用该方法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初步发现胆汁酸代谢谱异常,提示胆汁酸组分的改变与肝脏合成代谢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为研究胆汁酸在肝硬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CG)与血清铜蓝蛋白(CER)联合测定对于肝病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8例健康体检儿童及228例肝病患儿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甘胆酸(GC)含量,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血清铜蓝蛋白(CER)含量。结果急性肝炎(有黄疸)组甘胆酸(GC)含量检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CG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肝炎(无黄疸)组CG同样升高,但与有黄疸组相比,升高不明显(P〈0.05),慢性肝炎组CG升高明显(P〈0.01);血清铜蓝蛋白(CER)含量检测:急性肝炎(有黄疸/无黄疸)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ER轻微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CER差异明显(P〈0.01)。结论血清甘胆酸(CG)与铜蓝蛋白(CER)阳性率高,对儿童肝功能的检测有很大的价值,尤其对于不同肝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更加重大,两项联合测定,确实可反映肝脏损害的程度,并且极大的提高检测可信度及确诊率,可作为肝病患儿肝脏功能测定的常用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血清甘胆酸检测的临床评价苏子学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15500血清甘胆酸(CG)是一项较灵敏的肝功能指标,它在反映肝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以及判定慢性肝炎的活动程度等方面均有较好的价值[1]。作者报道84例肝胆疾病血清甘胆酸测定结果,并进一步评估甘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