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椎生理曲度与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属于常见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X线主要表现为颈椎退行性变化,有些患者可有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笔者在随机抽查80例颈椎病患者中,颈椎生理曲度消失,椎体顺列变直有36例占45%,现将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36例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5岁,≤40岁5例,41~49岁13例,≥50岁18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颈、肩、背部疼痛,酸沉及不适感,上肢麻木、乏力,颈椎压痛等症状. 2.方法摄颈椎正侧位片,在侧位片上采用了Bobor氏法测量从齿状突后上缘与颈7椎体后下缘的直线,到椎体后缘的最大垂线,正常时为11.8±5mm,如在排除生理因素与投照姿势的影响后,小于7mm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即弧度消失顺列变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一种颈椎测量的新方法及颈椎退变的放射学特征。方法 :设计应用X线指数法分析 5 2例颈椎病、5 7例颈部症状和 49例正常人的颈椎动态侧位片上 ,分析颈椎的生理曲度和最大屈伸活动度。结果 :颈椎病组和症状组的颈椎前曲均减小 ,但前者更明显 ;颈椎病组的颈椎最大活动度显著减小。结论 :X线指数法能有效评估颈椎生理曲度、活动度 ,颈椎退变过程中症状出现、生理曲度和最大活动度的改变具有一定顺序。  相似文献   

3.
目的认识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改变的X线平片评定与颈椎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77例无明显骨质退变或骨质退变轻微的颈椎病患者的早期X线平片影像学资料,并与临床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77例X线均有颈椎生理性曲度改变,其中曲度变直71例(40.11%),曲度反弓53例(29.94%),生理前突减小27例(15.25%),生理前突加大2例(1.13%),成角6例(3.39%),阶梯状错位16例(9.04%),颈曲变直或变小中伴有弧顶上移或下移34例(19.21%)。结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反弓及弧顶点移位为生理性曲度异常改变的主要X线平片表现,临床具有隐匿性,对诊断早期颈椎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单纯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颈椎病的早期X线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单纯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35例病例均摄颈椎正侧位、双斜位,部分患者加摄过伸过屈侧位(摄标准侧位片时患者立位的头颈部体位为听鼻线平行于水平面),在颈椎侧位片上测量椎体前缘序列弧线的弧弦距和应力线。结果:初诊时发现颈椎生理曲度轻度变直26例,明显变直或消失9例,经过几年再次复诊时发现均见明显的颈椎病X线征象。结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X线表现,在排除外伤等其他因素后,可提示为颈椎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刘静 《中国医药导报》2007,4(3X):109-109,112
目的:分析单纯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35例病例均摄颈椎正侧位、双斜位,部分患者加摄过伸过屈侧位(摄标准侧位片时患者立位的头颈部体位为听鼻线平行于水平面),在颈椎侧位片上测量椎体前缘序列弧线的弧弦距和应力线。结果:初诊时发现颈椎生理曲度轻度变直26例,明显变直或消失9例,经过几年再次复诊时发现均见明显的颈椎病X线征象。结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X线表现,在排除外伤等其他因素后,可提示为颈椎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颈椎病2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艺  应萍 《河北医学》2000,6(7):619-620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7例,男性11例,女性16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年龄23岁;其中12~15岁(少年)8例,16~23岁(青年)19例。1.2 临床表现:本组27例患者中22列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昏,时伴恶心,劳累及学习紧张后症状加重;5例为颈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项酸痛、僵硬,伴有单侧或双侧肩前痛。1.3 影像学检查27例均拍摄颈椎正侧位和45度左侧及右侧斜位X光片,其中20例颈椎生理孤度变直或消失,5例颈椎前凸消失并有反弓现象。颈4、颈5、颈。后缘轻度骨质增生2例,3例X光片显示生理孤度正常。全部病例椎间孔、椎间隙均无明…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本组排除其它疾病而确诊为神经根型及颈型颈椎病 2 30例 ,男性 110例 ,女性 12 0例 ,年龄 31~ 73岁 ,全部病例均有颈椎正侧、左、右斜位片。这组病例临床上均有颈肩部痛和神经压迫症状。神经根型临床症状 :颈痛伴单侧上肢麻木等症状73例 ,男性 42例 ,女性为 31例 ,最大年龄 73岁 ,最小年龄 31岁。颈痛伴双上肢麻木症状 80例 ,男性 41例 ,女性 39例 ,最大年龄 6 9岁 ,最小年龄 33岁。X线表现 :颈部生理曲度改变 ,钩突关节增生变尖 ,椎体前后缘增生 ,椎间孔变窄。椎体滑移及不稳 ,出现裂隙征 ,项韧带钙化。双侧上肢有症状者多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变化所致颈椎不稳与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对3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和30例随机抽样正常健康者颈椎的X线表现做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不稳者为23例(76.6%),颈椎间盘退变7例(23.4%);不稳定节段为1个者6例,2个者13例,3个者4例。颈椎不稳主要发生在C3-C4、C4-C5、C5-C6,偶见于C6-C7,且多为中度以上。对照组颈椎生理曲度不稳者为7例(23.4%),且多为轻度;颈椎间盘退变占21例(70%)。结论颈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变化所致的颈椎失稳是交感型颈椎病的重要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143例颈椎病 X 线平片,主要表现为生理曲度变直,椎周韧带钙化,颈椎骨质增生及移位。颈椎局限性变直有重要诊断意义。单有典型 X 线征而无临床症状者不宜诊为颈椎病或“隐性颈椎病”,而诊为退行性变较恰当。  相似文献   

10.
张伟 《中外医疗》2011,30(16):174-174
目的 探讨大学生颈椎病X线平片征象特点.方法 将我院2004年至2009年经临床确诊的168例大学生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进行分析.结果 168例大学生颈椎病患者X线平片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144例(生理曲度变直116例,成角或反凸24例,生理前凸增大或减小2例,侧弯或"S"型改变2例;)颈椎失稳10例;椎间孔变形8例;推体缘,小关节等处骨质增生4例;前后纵韧带,项韧带钙化2例.结论 近些年颈椎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其X线平片表现主要为颈椎生理曲度变改变,且X线平片具有经济、便捷等特点,在高校医院中对诊断颈椎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们采用颈段硬膜外注药治疗颈椎病,并辅于理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9~60岁,病程15~25年。40例均经X线颈椎正侧位片或颈椎CT显示颈椎前后缘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6例伴有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临床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椎的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发病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颈椎病患者与200例正常人员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两组人员均行X线颈椎侧位片摄片,研究观察两组人员在X线颈椎侧位片下颈椎曲度的形态。结果:有颈椎病的患者出现颈椎曲度异常187例,占93.50%,正常13例,占6.50%;对照组颈椎曲度异常77例,占38.50%,正常123例,占61.50%。结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病患者中普遍存在颈椎生理曲度异常,这对颈椎病的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年颈椎病的颈曲异常X线征象.方法 对颈椎侧位片均采用Borden氏测量法.结果 测量56例患者颈椎侧位片上C线的长度得出如下结果 8mm≤C线<12mm的17例,占30.36%;4mm≤C线<8mm的21例,占37.5%;0mm≤C线<4mm的12例,占21.43%;C线呈负值的6例,占10.71%.结论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通常先于其它异常X线表现,为颈椎病的早期表现,发现颈曲异常时务必细致精确地进行测量分析,密切结合临床表现,作出合理结论.  相似文献   

14.
颈椎椎间盘与椎体高度比值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吕宏  李家顺  贾连顺  谭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9):873-873,883,893
颈椎间盘退变是颈椎病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而颈椎病明显的形态学改变是颈椎间盘高度的降低。鉴于下颈椎椎体的高度基本恒定不变 ,为充分显示颈椎间盘高度降低的程度 ,作者引入了颈椎椎间盘与椎体高度比值这个指标 (颈椎间盘 -椎体高度比 :高度 C2~ 3+C3~ 4+C4~ 5 +C5~ 6 +C6~ 7/高度 C3+C4+C5 +C6 +C7)。本研究试图探讨该指标在正常成人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间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 5 0例为颈椎病组 ,男性 ,年龄 5 0~ 6 0岁 ,平均 5 7.8岁。所有患者均术前摄颈椎正、侧位片 ,…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讨论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方法:以200例颈椎病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椎生理曲度改变190例、椎体增生140例、椎间盘突出50例、钩椎关节增生110例、黄韧带肥厚60例、后纵韧带骨化30例、项韧带钙化50例。结论:颈椎病系一退行性变性疾病,影像学主要表现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偏侧性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及周围结缔组织退行性改变,临床上引起一系列神经、血管受压症状,影像学分析必须颈椎平片CT检查相结合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讨论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以200例颈椎病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颈椎生理曲度改变190例、椎体增生140例、椎间盘突出50例、钩椎关节增生110例、黄韧带肥厚60例、后纵韧带骨化30例、项韧带钙化50例.结论 颈椎病系一退行性变性疾病,影像学主要表现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偏侧性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及周围结缔组织退行性改变,临床上引起一系列神经、血管受压症状,影像学分析必须与颈椎平片CT检查相结合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颈椎体“裂隙”征的临床与X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体的“裂隙”征是指颈椎X线平片上显示的一种特殊X线征象 ,为颈椎钩椎关节退行性变的直接征象。表现为颈椎体的中部或下部有一条横行透亮影 ,酷似骨折线改变 ,若认识不足易误诊为骨折。本文报导 8例 ,并对其临床与X线上的关系进行讨论与分析。临床资料本文 8例男性 6例 ,女性 2例 ,年龄为 45~ 89岁 ,平均6 2岁 ,6 0岁以上占 6例 ,颈、肩部疼痛伴活动障碍 6例 ,上肢麻木 5例 ,眩晕及颈部转动时头晕者 4例。本文病例均有脊神经或椎动脉受压等刺激症状 ,临床上诊断为颈椎病。X线表现侧位片上颈椎体中下部可见类似骨折线样透亮影 ,宽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融合节段的曲度变化,探讨其与颈神经根麻痹症状的关系。方法随访91例颈椎病后路手术患者,所有患者拍摄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测量颈椎整体曲度,及CCI指数。根据是否存在神经根麻痹症状,对患者分成两组进行观察、分类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的患者生理曲度较术前减少,同生理曲度好转或无变化的患者相比,术后生理曲度变直的患者颈椎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较高,按CCI指数的变化评价,CCI指数变化率增大,发生神经根麻痹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结论研究表明颈椎后路术后生理弧度的变化,是引起C5神经根麻痹的可能原因之一,CCI指数的变化对于预测颈椎神经根麻痹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58例,病变部位均在第5颈椎以下,均以臂丛神经受刺激的临床症状为主。男35例,女23例,年龄23~70岁,病程3个月~2年。临床均表现为颈肩部疼痛及单侧上肢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疼痛和手指麻木感。临床检查: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压缩试验(+)、颈拔伸试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腱反射减弱。X线平片检查可以发现大多数患者在正位片上有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增生等。侧位片示颈椎变直、生理前凸变直或呈轻度角反张,椎体排列异常,相邻两椎体前、后缘骨刺形成等。斜位片示椎体后缘及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增生,有唇形…  相似文献   

20.
陈敬锋 《吉林医学》2012,33(20):4346-4347
目的:探讨青年单纯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与早期颈椎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新的颈椎测量法,选取符合标准的颈椎侧位片结合临床诊疗资料合并分析。结果:接近半数单纯颈椎曲度异常的青年患者可诊断为早期颈椎病。结论:青年单纯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与早期颈椎病的相关度较大,建议及早、有效进行治疗,防止颈椎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