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我国生药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跟踪和预测生药学的发展趋势,为21世纪初我国生药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工作体会,对21世纪我国生药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剖析。结果与结论:21世纪我国生药学的研究模式将发生新的变革,研究战略重心将出现重大转移,道地药材、绿色药材及其生产规范化和质量标准化、中草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中药基本理论及其现代化等将成为21世纪初我国生药学研究的热点或前沿领域。同时包括生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将为重铸21世纪生药学辉煌提供强劲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略论21世纪的药用植物栽培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21世纪初药用植物栽培研究的趋势。方法 :在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对 21世纪初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几个前沿领域进行散点透视。结果与结论 :21世纪初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以获取优质药材为目标 ;②以获取药用植物有效成分为目的 ;③药用植物标记育种与药用植物品质定向调控。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生药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生药学研究的新领域,面临的新挑战。方法:简述目前我国生药学研究的现状,提出21世纪生药学研究的4个主要内容,重点介绍和阐明分子生物技术等其它学科技术和方法在生药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结果与讨论:以重组DNA、单克隆抗体技术为标志的生物技术将对21世纪的生药学研究起到重要作用;下一世纪的生药学研究特点将是多学科的紧密配合,主要目的是提高中药材(原料药)的质量和中药新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中药走马胎及其混淆品红马胎进行生药学对比研究。方法: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等方法进行比较;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三萜皂苷的含量。结果:走马胎和红马胎药材在性状特征、显微组织特征、显微粉末特征、薄层色谱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总三萜皂苷含量分别为走马胎122.90 mg/g,红马胎147.05 mg/g。结论:通过药材的生药学对比研究,为区别走马胎及其混淆品红马胎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深入开展两药材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生药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丹参作为传统中药在我国沿用已久,其药用品种复杂,资源丰富。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野生入药的丹参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全国许多省份均开始大量种植药材丹参,由此带来的药材质量的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丹参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开发。因此,对丹参进行生药学鉴定和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总结丹参药材在生药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为丹参的资源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9,(4)
目的:对库区民间药材雪药(毛花点草)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临床安全用药和综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按常规生药学方法对雪药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特征、横切面与粉末显微特征进行鉴别,并以图文形式记录结果。结果:雪药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和不同器官的显微组织构造鉴别特征明显。结论:首次报道了雪药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完善了雪药药材的生药学鉴别方法,该研究可为民间药材雪药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订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生药学和分子生药学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市场上一种威灵仙新伪品进行鉴别,为保障威灵仙药材的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威灵仙及其伪品进行性状、显微等生药学研究,描述威灵仙及其伪品的生药学鉴别特征。对威灵仙及其伪品的分子生药学研究,通过试剂盒提取样品的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及双向测序获得其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根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中已收录的ITS序列进行相似度分析及DNA条形码溯源。结果:威灵仙及伪品的生药学鉴别特征主要有外皮颜色以及有无茎节等;横切面显微特征区别主要为有无髓。分子生药学研究表明,该伪品的基原植物为紫金牛科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结论:该威灵仙伪品为紫金牛的茎及根茎,该伪品与威灵仙在成分、功能主治方面差别较大,在临床应用上应严格区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完善苎麻根药材的生药学鉴定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实验参考。方法: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及高效液相鉴别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苎麻根的原植物形态特征、药材性状特征、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特征及高效液相的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实验研究完善了苎麻根药材的生药学鉴定方法,为苎麻根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石斛混淆品伏生石豆兰[Bulbophyllumreptan(Lindl)Lindl.]的假鳞茎进行生药学初研,为石斛药材的鉴别及伏生石豆兰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等方法对伏生石豆兰进行生药学研究,并与石斛进行比较.结果:假鳞茎横切面主要特征为:①散生维管束多为有限外韧型.②木质部由4~5个导管构成.③薄壁细胞中常舍有草酸钙针晶束.粉末主要的特征为表皮细胞壁连珠状增厚,硅质块较多,结晶体较多.结论:伏生石豆兰与石斛在来源、性状及成分等方面存在差异,该研究为澄清石斛混淆品和深入开展伏生石豆兰的研究提供了生药学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高乌头及其伪品西伯利亚乌头从原植物、药材性状、显微构造及理化鉴定等方面进行了鉴定研究,为药材原料的质量控制及生药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陆英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开发利用陆英植物资源 ,为制订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生药学研究。结果与结论 :对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观察及理化鉴别 ,建立了方便有效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蒙药材草乌叶是蒙医常用药材,笔者对其同属植物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该药材的区分和进一步的开发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本采集整理、性状和显微鉴定的方法对多品种草乌叶药材进行生药学鉴定。结果:不同品种草乌叶在叶片的上下表面、花色、形状、非腺毛和叶主脉横切上存在较大的区别。结论:不同的草乌叶在生药学鉴定中存在很大差异,研究可为使用这种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唇形科植物迷迭香进行初步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组织横切面及粉末显微鉴别方法。结果:通过对迷迭香药材茎、叶的横切面显微鉴别,茎、叶、花的粉末的显微鉴别,详细描述了迷迭香的生药学特征,找出了迷迭香的详细鉴别特征。结论:可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利用药材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石凤丹与其两种常见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西南民间习用药石凤丹及其常见混淆品丫蕊花与光叶兔耳风的鉴别提供依据,以保证其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采用生药学的研究方法,对三种药材的性状、粉末特征及薄层色谱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三种药材在叶脉、根及根茎及其毛被、叶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的特征和针晶的有无,以及薄层色谱均存在明显区别,这些特征可区别它们。结论:提供了石凤丹与两种混淆品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金莲花茎叶横切片及粉末显微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药学的常规鉴定方法,进行组织切片和粉末特征观察。结果:茎表皮细胞壁呈微波状弯曲、木纤维细胞壁呈连珠状增厚;叶众多非腺毛、不定式气孔等为其主要显微鉴别特征。结论:通过对金莲花茎叶生药学研究,为鉴别金莲花茎叶药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广西壮药"鲫鱼胆"的两种来源:紫金牛科植物空心花与木犀科植物青藤仔进行生药学比较,探讨两者间的异同点,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粉末鉴别、薄层色谱鉴别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测定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种"鲫鱼胆"药材在粉末特征、薄层色谱特征、紫外光谱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结论通过药材的生药学对比研究,为识别这两种不同科属来源的"鲫鱼胆"药材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深入开展鲫鱼胆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生药学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大叶鳞毛蕨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基源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大叶鳞毛蕨的根状茎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药材表面呈瘤状分歧;根茎分体中柱21~28个,在其侧有较多的叶迹维管束;叶柄分体中柱4~6个,呈"U"字型排列;孢子表面瘤状、鸡冠状突起。结论:大叶鳞毛蕨具有显著的生药学特征,可为该药材鉴定、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人工栽培与野生伊犁贝母药材的生药学差异。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对栽培与野生伊犁贝母的生药学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浸出物测定法对栽培与野生伊犁贝母中醇浸出物含量进行了定性分析;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对二者总生物碱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人工栽培与野生伊犁贝母药材在性状及显微特征方面有明显的相似;薄层斑点数目、颜色及Rf值方面也明显相似;人工栽培与野生伊犁贝母药材总生物碱含量基本一致,但人工栽培伊犁贝母药材醇浸出物含量比野生的要高。结论:人工栽培与野生伊犁贝母药材生药学差异不显著,在临床上,为栽培伊犁贝母代替野生伊犁贝母药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蒲葵子进行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等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原植物形态鉴定、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别法进行研究。结果:蒲葵子粉末的石细胞、棕色块、油细胞均可作为鉴别特征。结论:本研究可为蒲葵的生药学鉴定提供生药学资料。  相似文献   

20.
骨碎补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疗伤止痛,补肾强骨等功效。骨碎补资源分布是影响其开发利用的关键因素。生药学特性是药材的质量评价及其与混伪品的鉴别的依据。骨碎补炮制工艺的优化能够提高饮片的质量。提取工艺的优化能为药材有效成分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此外,药物代谢动力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能为药材的临床应用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文章从骨碎补在资源调查、生药学鉴定、炮制工艺、提取工艺、药物代谢动力学和代谢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