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LC与EST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率95.0%,结石取净率100.0%,无并发症,平均住院7.5d结论LC与EST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下胆道探查与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一期联合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统计分析研究组(77例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即LCH- TD及4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一期联合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即LC- EST)与对照组(60例常规开腹胆总管探查即OCHTD)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120例中111例行微创手术取得成功,占92. 5%,与对照开腹探查组相比,术后恢复较好,住院时间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P<0 .05);研究组中运用LCH -TD的患者较LC EST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腹痛、恶心及住院天数差异有显著性(P<0. 05)。两者在胆总管内径及结石大小方面差异亦有显著性(P<0. 05)。结论:LCH -TD与LC -EST两种术式微创,安全且临床疗效可靠,能代替大部分开腹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法总体上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一期联合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法。胆总管直径>1 0cm者行LCH- TD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若胆总管内径<1cm,且胆总管结石<1 0cm,建议行LC- EST。  相似文献   

3.
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运用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 ,5 1例行开腹胆囊切除 +胆总管探查术 ,4 0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 (EST)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比较两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开腹组术中结石取净率为 88 2 % ,住院时间为2 1.9± 7.2d ,术后并发切口感染 1例。内镜组中有 2例取石失败 ,改行开腹 ,余均取石成功 ,取石成功率为95 % ,住院时间为 10 3± 4 5d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相比 ,EST +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患者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此种方法可代替大部分开腹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手术治疗残余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残余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或经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联合残余胆囊切除治疗残余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8年2月~2014年6月我院对15例残余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开腹胆囊切除术后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8例)采用腹腔镜下经残余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或经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联合腹腔镜残余胆囊切除。结果 14例(93.3%)完成腹腔镜下残余胆囊切除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其中7例经残余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7例经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1例(6.7%)因残余胆囊三角炎症严重中转开腹。结石取净率100%。1例术后T管脱出但未造成严重后果。15例随访6~70个月(中位数20个月),未发生术前症状复发、胆总管结石复发或胆总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经残余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或经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联合残余胆囊切除是治疗残余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二三镜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二三镜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回顾分析 37例胆囊胆总管结石二三镜联合治疗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治愈。二镜联合胆总管取石一次性成功率为 92 %(2 4 2 6 ) ,二次性取石成功率为 10 0 % (2 2 )。手术时间 35~ 80min。三镜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均获成功 ,手术时间为 5 0~ 110min。结论 :二三镜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是可行的 ,且为首选术式。如能用二镜解决的可不选用三镜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LC+LCBDE+PDC)与内镜下胆管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135例胆囊结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临床资料,76例行LC+LC...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5月25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切开胆总管,行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结果:256例手术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提高,临床上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处理越来越多地采用微创治疗.泰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及张家港澳洋医院普外科对90例临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BDE+LC)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endoscopic retrograde holan-giopancreatography+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la-paroscopic eholecystectomy,ERCP+EST+LC)两种术式治疗,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经胆囊管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和经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两种方法胆道镜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疗效,以评价经胆囊管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3月至2003年3月按胆道探查途径不同将28例胆石症患者分为胆囊管组(n=8)和胆总管切开组(n=20)。患者经B超和术中胆道造影或加内窥镜逆行胆管造影(ERC)确诊。观察两组病例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日、住院费用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全程跟踪随访。结果:胆总管切开组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日、住院费用明显长于或高于胆囊管组(P>0.05)。胆囊管组发生手术并发症1例(12.5%);胆总管切开组5例(25.0%),其中胆道并发症4例(20.0%),需要再次微创处理2例(10.0%),需再次手术治疗的严重并发症2例(10.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胆总管切开组明显高于胆囊管组(P<0.05)。随访两组患者均无胆管狭窄、急性胆管炎及急性胰腺炎发生和结石复发。结论:经胆囊管途径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充分体现了微创外科技术的优点,适于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其疗效优于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途径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6月~2006年6月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28例,采用经胆总管切开取石和经胆囊管取石两种术式,通过胆道镜置入取石网取石,术毕常规放置T管引流。结果本组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成功率96.4%(27/28),1例中转开腹;经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3例,经胆囊管切开取石4例,均获成功,3例术中探查胆总管未见结石。结论应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在严格病例选择的基础上是可以取得较好疗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在X线透视下经胆囊管胆总管网篮取石的可行性。方法:2002年6月至2006年10月85例患者术前均经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总管扩张、胆总管结石。术中于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造影,胆道镜取石网篮,在C臂机透视下用胆道镜网篮取石后经胆囊管取出。结果:85例患者经胆总管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26例,经胆囊管胆总管网篮取石成功21例。3例因胆总管损伤中转开腹。2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结论: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在X线透视下,正确掌握手术操作技巧,经胆囊管胆总管网篮取石可一次完成,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进行诊治的114例胆结石患者,运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开腹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胆道镜组采取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每组57例,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术中术后计量资料用(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胆道镜组的总有效率为54例(94.7%),开腹组的总有效率为47例(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6,P=0.040);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胆道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减少(P0.05);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4例(7.0%),明显低于开腹组12例(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3,P=0.031)。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较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术15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再切开胆总管,用特制的腹腔镜胆总管取石钳取石,胆道镜主要观察胆总管及肝内外胆管有无结石残余及是否通畅,必要时经胆道镜取石。结果:术后拔T管时出现胆漏3例,1例术后10d T管自胆总管脱出至腹腔,1例术后24h胆漏达400ml,6例中转开腹,余均痊愈出院,无残石及术后胆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具有安全可靠、患者损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管结石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纤胆镜)取石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比研究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治疗胆管结石30例,与同期开腹手术30例。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结石残留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出血量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管结石安全、有效,优于开腹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及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为10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行三镜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并对结果进行随访。结果:79例成功施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术后5~8 d拔除鼻胆管,患者治愈出院。19例放置T管,12~15 d后带管出院,6~8周经胆道造影检查无特殊发现,遂拔除T管;其中3例发现胆道残留结石,术后经T管胆道镜取石成功,患者治愈出院。2例合并胆管癌,1例中转开腹,1例植入金属支架。术后随访3~6个月,2例胆管癌患者均死亡,余者均无结石复发、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三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等特点,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残石率,技术较成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均获成功,其中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5例,一期缝合4例,胆总管受压纠正1例。治疗效果良好,全组无结石残留,胆漏1例、引流15d痊愈。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应用术中胆道造影术安全、可靠、避免了结石残留,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3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技巧及可行性.方法 总结分析本院2007年5月~2010年12月实施的3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常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胆石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2例分别因胆道出血和取石失败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05 ~ 210 min,术...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联合内镜技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技术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0-2005年应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和纤雏胆道镜治疗的11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0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和左肝管结石16例。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49例)、LC联合胆道镜胆道棵查术(62例)、LC联合腹腔镜下左肝叶切除和胆道镜胆管棵壶术(7例)。结果96例病人术后得到随访和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提示无残留结石。术后无严重并发症。4例接受LC结合胆道镜胆道棵查术的病人,中转开腹手术,其中2例由于存在离位胆管狭窄。1例由于肝门部严重粘连水肿,1例由于不易控制的动脉性出血。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安全、可行、疗效良好,应该在胆系结石病的治疗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37例肝外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联合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Ⅰ期缝合胆总管或胆总管T管引流。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该手术的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只要掌握适应证,就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有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