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外感多实,实有六淫、疫疠之分,亦有体质素虚或因病致虚者之异,临床所见往往错综复杂,标本难明,虚实互见,必须分主次,辨缓急。一般病轻可标本兼治,应据情有所侧重,或治本而兼治标,或治标而兼治本;病重,则应择标本、先后分治。薛伯寿教授认为,治疗外感热病重视标本缓急以确定正确治则,实为治病救人的要妙之一;另外胃为卫之本,卫气来源于中焦,胃气强者卫气始固,故外感热病治疗当始终护胃气存津液。  相似文献   

2.
早在《内经》中就有结合人的肤色、体形、禀性、态度及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能力等特征,归纳出木、土、火、金、水五种体质类型的记载。体质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中医关于体质有异与治疗有别积累了丰富经验,如体丰者多痰湿盛,治疗时宜重视化痰利湿;体清瘦者多火多燥,治疗时宜适当清润等。文章以儿童及老年人体质特点,用药养生食疗有别为例,说明细察体质之不同,因人制宜方可达治病求本。最后对系列的七篇文章进行归纳,总结薛师治疗外感热病尊经典、重节候、融寒温、理邪正、明标本、护胃气、察体质的系统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3.
《内经》的基本思想,就是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变化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而自然界的变化又影响到人的生理病理变化,中医学天人系统观产生于古人对人体和天文的同步观察研究。薛伯寿教授重视《内经》天人相应观,认为岁气、四季、六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有密切的关系。掌握应用五运六气,结合临床就要"必先岁气,毋伐天和",四季热病亦各有特点,选方用药应不同。治疗外感热病必须掌握岁气、四季、六气对诊疗的影响,有时内伤杂病亦要注意气候影响因素,方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薛伯寿教授认为《伤寒论》一书的临床运用,因发知受理最正,审证求因大法彰,为首部外感热病专书。理解六经辨证实为八卦学说之活用、八纲辨证的典范、脏腑辨证的先导;六经病受病传变学说符合临床;理法方药一致,开创中医基本治疗八法,从而可知仲景论辨证求本,阴阳六经统之;论治病之法,八法赅之,然法中有法,当圆机活法应用。提出伤寒三阴三阳为融天道、人道、地道之复杂立体恒动思维。懂得《伤寒论》实为伤邪论,伤于六淫、疫疠之邪,内涵温病、温疫之病,为其临床治疗外感热病融汇贯通伤寒、温病、温疫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仲景继承发展《素问.热论》以六经分证,创立《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叶天士创温病之卫气营血辨证;吴又可著《温疫论》创温疫学说;喻嘉言倡温疫分三焦施治等不断丰富扩充了外感热病辨证论治内容。薛伯寿教授融合伤寒、温病学说,又博采温疫诸家之长,对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尤为推崇,认为伤寒、温病皆外邪致病,邪自外入,自应因势利导达邪外出,相对而言伤寒宜辛温解表;温病宜辛凉透达。临床不可拘泥伤寒、温病方,需根据病情,寒温并用、表里分消,或融会贯通,如此珠联璧合,择优而施,能扩大其功用主治,方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历代名医家不断发展创新了外感热病治疗经验。蒲辅周老中医以善治热病而驰名,薛伯寿教授追随蒲氏十三载,全面继承其擅长治疗外感热病经验的同时有所发挥,认为"外感热病是中医宝库中最为可贵的部分,中医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关键在外感热病证治过程,脱离外感热病,只治内伤杂病,难以铸就高水平的中医。"近年外感疾病依赖西医已成普遍现象,抗生素滥用等致国民体质下降。然中医治疗外感热病优势仍是西药无法取代,提高外感病辨证论治实为振兴中医之迫切要务。据继承心悟,系统整理总结导师薛伯寿教授外感热病治疗精髓,该篇主要论述薛伯寿教授对外感热病在中医医疗学术体系中地位重要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刘惠民先生从医近60载,精于各科病证的辨治,对外感热病的治疗颇有见地。刘老研读大量经典医籍,尊古不泥,善于突破,如对酸枣仁的运用,既主张用量宜大,又强调生熟并用。临证时重视整体观念,审证精准,在处方用药方面注重药物的品种、产地、炮制、煎法,并根据药物的药性及患者的证候,对证选择合理剂型。同时,重视药后调护,对患者要护理得法。刘老对感冒、流感等外感热病的治疗强调以太阳经病为主,善用发汗峻猛之剂,主张外感病早期要解表清里两施,善用重用生石膏,同时重视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感疾病中关于中医学“正胜邪退”的机制,以期发现病人由急性期向痊愈期转变时人体“邪正发病”、"正胜邪退"与微生态及免疫平衡相关性的某些规律。方法:选择急性上感风热型患者30例,对同一病例均进行急性期与痊愈期两次上呼吸道拭物标本和唾液标本采集,检测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以及黏膜免疫球蛋白SIgA。并设健康对照组30例。结果:患者在急性期口咽部菌群密集度、优势菌种类构成、黏膜免疫球蛋白SIgA含量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菌群多样性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痊愈期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外感疾病由急性期至痊愈期的过程,是“正胜邪退”的过程,也是人体微生态与免疫由非平衡恢复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徐川 《甘肃医药》2012,(1):59-61
1概述原发性性支气管肺癌是指原发于支气管粘膜和肺泡壁的恶性肿瘤。近50年来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急剧上升趋势。根据我国居民死因调查的结果,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减荆防败毒散对风寒型外感热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风寒型外感热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应用加减荆防败毒散治疗,观察2组患者退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改变及疗效;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健康组,测量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及健康组血清TNF-α、IL-1β含量。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1β含量均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血清TNF-α、IL-1β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荆防败毒散可能影响外感热病(风寒证)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而发挥抗炎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