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n,DCIS)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诊治的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64例为观察组,以同期诊治的Ⅰ、Ⅱ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64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保乳手术加放化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6.25%,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为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刺型DCIS复发3例,复发率15.0%,非粉刺型复发1例,复发率为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治疗其总体预后好于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粉刺型乳腺导管原位癌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复发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乳腺X线检查中浸润性导管癌(IDC)与导管原位癌(DCIS)钙化表现的特点,探讨两者乳腺癌钙化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参照BIRADS标准及WHO关于乳腺癌的分类、分级标准,回顾性分析乳腺X线检查中有钙化表现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3例IDC及70例DCIS的X线表现。结果 (1)单纯性钙化与钙化合并肿块在两者乳腺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形不均质与线样分支状钙化在两者乳腺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钙化呈区域性、成簇及腺叶区段性分布在两者乳腺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4)IDC合并的DCIS所处病灶的位置在病理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仔细分析乳腺X线检查中钙化灶的形态、分布特点,对提高乳腺癌的X线诊断水平、推断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及评估预后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MRI-DWI对单纯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经医院伦理学会批准随机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乳腺癌患者80例,其中IDC患者42例,DCIS患者38例.先进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再进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观察比较DCIS和IDC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的超声影像特征,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该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DCIS及DCISM患者120例,分别纳为DCIS组(n=62)与DCISM组(n=58),比较二组临床病理特征与超声影像特征。另外根据微钙化检出情况进一步将其分为微钙化组与无钙化组,并分析微钙化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DCISM组患者病理分级为高级别、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率、Ki-67高表达、肿块大小以及微钙化检出率高于DCIS组(P<0.05),ER阳性率低于DCIS组(P<0.05)。微钙化组患者病理分级为高级别、Her-2阳性率、Ki-67高表达比例高于无钙化组(P<0.05),且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低于无钙化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钙化检出率与病理分级、Her-2阳性率及Ki-67指数呈正相关,与ER阳性率、PR阳性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与DCIS患者相比,DCI...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接受诊疗的15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后,其中81例IDC患者,69例单纯DCIS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I,分析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结果。结果 DCIS患者非肿块样强化发生率明显高于IDC患者而肿块样强化发生率明显低于IDC患者(P<0.05)。MRI显示,非肿块样强化DCIS与IDC患者病灶分布与内部强化特征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块样强化DCIS与IDC患者病灶边缘情况与内部强化特征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检查可较为清渐地区别DCIS与IDC患者的病灶特征,在DCIS与IDC的临床鉴别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表现,分析其病理学基础,以提高乳腺癌手术前的诊断水平。方法:23例住院病例,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结合其病理学基础与生物学特性,回顾分析术前乳腺钼靶X线表现特点。结果:23例浸润性导管癌中,钼钯X线表现:约70%为边缘模糊肿块,70%有毛刺状边缘,而同时出现2~5个间接恶性征象者有20例,占87%。结论:乳腺钼靶X线成像是目前诊断乳腺癌有效的手段。正确识别各种乳腺癌钼靶X线的直接与间接征象是诊断的前提,同时结合临床体查,特别是触诊——对肿块的手感,对提高乳腺癌手术前的正确诊断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8.
寇俊丽 《中外医疗》2012,31(24):173-173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钼靶X线表现,并分析其与病理亚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30例,观察患者钼靶X线的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分型、分级的对照。结果颗粒点状钙化容易出现在非粉刺型低核级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钼靶X线的表现有一定的特征,与病理的分型和分级密切相关,可以为选择临床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建  张宏英 《河北医学》2006,12(12):1286-1287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逐渐上升,现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约见45%左右.在乳腺癌的诸多检查方法中,钼靶X线检查被公认为是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中[2].  相似文献   

10.
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situ,DCIS)又称导管内癌,是非侵袭性乳腺癌的一种形式,有约30%-50%DCIS可发展为浸润癌.而通过适当的治疗,DCIS又能获得很高的生存率,因此,DCIS的早期确诊是非常重要的.DCIS以恶性钙化为最常见X线征象[1] ,而关于恶性钙化以外的表现报道很少.本文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初步探讨不同于单纯恶性微钙化的钼靶X线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征象,研究各类征象的X线诊断价值,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水平。方法:乳腺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8例浸润性导管癌,回顾性研究术前乳腺钼靶X线征象。结果:4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肿块41例,伴有毛刺32例,恶性钙化灶29例,局部结构扭曲11例,局部血运增加13例,局部皮肤增厚12例,乳头凹陷5例,腋下淋巴结肿大13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钯X线表现特征 ,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将 2 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性导管癌钼钯X线征象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 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 ,肿块伴毛刺 16例 ,分叶 11例 ,边缘模糊16例 ,恶性钙化灶 10例 ,伴水肿环 11例 ,非对称性致密影 4例。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钯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1-4],而在乳腺癌的病理学种类中,浸润型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45%左右[5],其中54.64%是由乳腺X线钼靶检查发现的[6],但浸润性导管癌预后较差[7].因此,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仍以钼靶X线检查为最有效、最广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钼靶X线征象和病理分型之间的相互关联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9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常规进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比较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分型、分级之间的关联性.结果:经过研究发现,本组患者中簇状微钙化、钙化斑块影、单纯软组织影、乳头内陷伴乳头后大导管增粗、钼靶阴性例数分别为20例、3例、4例、1例和1例.23例钙化患者呈V型、圆形、不规则形、小簇钙化状例数分别为7例、8例、5例、3例.乳腺导管原位癌粉刺型高核级以线样分枝状钙化为主,非粉刺型低核级以颗粒点状钙化为主,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钼靶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和分子生物改变为基础的病理分型、分级存在紧密联系,能够为临床选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的临床病理超声影像特点。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DC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胸腺X线恶性钙化情况将其分为恶性组(即有恶性钙化患者, n=42)和良性组(即无恶性钙化患者, n=38),分析超声声像图表现、超声声像图特征、病理分级情况、病理生物标记物情况。结果 80例DCIS患者的超声声像图整体表现以肿块型(51.25%)、片状等/低回声区(23.75%)为主,且恶性组和良性组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均以肿块型为主;超声声像图以不规则形态(70.00%)、不清楚边界(72.50%)、不均匀内部回声(83.75%)、后方回声不衰减(77.50%)、腋下淋巴结回声正常(86.25%)、血流信号<2级(62.50%)为主;病理分级以高级别(46.25%)、不合并中心粉刺样坏死(58.75%)为主;病理生物标记物以雌激素受体(ER)阳性(66.25%)、孕激素受体(PR)阳性(60.00%)、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阳性(57.50%)、 Ki-67阳性(70.00%)为主。结论 DCIS患者的超...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索钼靶X线及超声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150例疑似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钼靶X线及超声检查.结果:钼靶X线检查单方面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灵敏性(分别为60.91%、50.00%、60.91%)和超声检查单方面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灵敏性(分别为64.55%、52.50%、64.55%)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存在差异性(P<0.05),而将两种检查方式联合实施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灵敏性(分别为98.18%、97.50%、98.18%)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钼靶X线联合超声检查在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中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其早期浸润在数字乳腺X线摄影中的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临床触诊阴性DCIS及其早期浸润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对钙化病灶的形态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X线表现均为钙化.DCIS者钙化分布以成簇钙化为主(76.2%,16/21),其钙化形态以碎石样为主(42.86%,9/21); 而DCIS伴早期浸润钙化分布以段样为主(55.56%,5/9),钙化形态以杆状钙化为主(66.67%,6/9).结论 DCIS 及其早期浸润的钙化有一定特征,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中的表现,以提高两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择六安市中医院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术前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ILC、IDC的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患者的X线表现特点。结果 ILC患者6例,表现为结构紊乱扭曲、不对称性致密影4例(66. 67%),肿块伴有毛刺、边缘浸润2例(33. 33%)。IDC患者37例,表现为肿块伴有毛刺、边缘浸润者17例(45. 95%),肿块边界清晰者3例(8. 10%),肿块伴有钙化者13例(35. 13%),单纯钙化者2例(5. 40%),不对称性致密影1例(2. 70%),误诊为可疑结节者1例(2. 70%)。LIC与IDC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637,P=0. 007)。结论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提高ILC与ID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