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7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取大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38例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存活33例,死亡5倒(13%),随访存活患者,按ADL评分:Ⅱ级10例(26%),Ⅲ级15例(39%),Ⅳ级5例(13%),Ⅴ级3例(8%)。结论对早期自发性脑出血量〉30ml并发脑疝患者应尽早行大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于出血量〈30ml或形状不规则破入脑室应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24h后取小骨窗微创手术清除血肿,可降低死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维东  徐亮  袁宝超 《安徽医学》2011,32(8):1146-114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42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别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微创颅骨钻孔血肿外引流术3种手术方式,并结合脑室置管尿激酶灌注溶解血肿治疗。结果常规组病死率最高;小骨窗组(55%)和钻孔组(50%)近期疗效优良率高于常规组(40%),尿激酶灌注能促进血肿清除。结论个体化的微创血肿清除手术结合纤溶药物的应用是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最佳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术式的个性化选择,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方法回顾分析11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或颞顶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颞顶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骨瓣复位术、后正中入路幕下血肿清除后颅窝减压术、微创穿刺置软管血肿引流术,血肿破入脑室者配合脑室外引流等术式,探讨不同手术方法适应症。结果 90d后骨瓣开颅并减压组32例ADL I~3级17例,优良率53.1%;小骨窗开颅组23例,ADL I~3级15例,优良率65.2%;骨瓣开颅并复位组8例,ADL I~3级8例,优良率100%;后颅窝减压组6例,ADL I~3级,4例,优良率66.7%;微创穿刺组45例,ADL I~III级,39例,优良率86.7%。结论不同手术方式有不同适应症,术前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多参数评估,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法,利用显微镜和微创神经外科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致残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11名床疗效及方法,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微创理念。方法根据44例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传统开颅去骨瓣入路或直切口微骨窗入路行血肿清除术。结果采用ADL分级法:Ⅰ级13例,Ⅱ级17例,Ⅲ级5例,Ⅳ级2例,Ⅴ级1例,死亡6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入路应个性化,并要重视清除血肿过程中的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5.
罗清泉 《广西医学》2010,32(12):1571-1573
目的初步探讨小骨窗开颅行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对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显微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并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血肿全部清除29例,血肿大部分清除9例,无术后再出血病例。住院期间死亡4例(占10.5%)。术后随访3~6个月,按ADL评分Ⅰ~Ⅲ级27例,占79.4%。结论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创伤小、疗效确切且病死率低,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詹结民 《安徽医学》2011,32(3):322-323
目的探讨早期超早期额颞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幕上大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幕上大量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超早期行额颞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病例资料、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 17例患者均手术顺利,血肿全部清除10例,大部分清除7例。术后3个月,患者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2例(11.8%)、Ⅱ级4例(23.5%)、Ⅲ级6例(35.3%)、Ⅳ级3例(17.6%)、Ⅴ级2例(11.8%)。结论早期额颞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幕上大量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病死率和致残率低。  相似文献   

7.
高扬 《中外医疗》2014,(13):73+75-73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式适应症。方法该科自2006年8月—2012年12月对18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实行了三种手术治疗方式(额颞顶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结果额颞顶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相比而言,死亡率、致残率均高结论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根据具体患者年龄、身体状况、意识障碍程度、颅内出血量、出血部位等多方面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应用脑室镜辅助微创开颅与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对25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采用脑室镜辅助微创开颅手术方法清除血肿,将以往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人2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种手术的操作优缺点和术后疗效。结果 25例应用脑室镜微创开颅清除血肿的患者中术后死亡3例,病死率12.0%;术后6月ADL评分:Ⅰ级4例,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3例,Ⅴ级4例;术后2天血肿清除率和术后3天脑室通畅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脑室镜辅助的手术方法具有脑组织再损伤小,血肿清除彻底,术中视野清晰,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在发病超早期行改良小骨窗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改良小骨窗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清除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中,血肿全部清除62例,大部分清除16例;术后再出血4例,其中2次手术2例。术后死亡11例。67例随访1年,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级,Ⅰ级11例,Ⅱ级29例,Ⅲ级19例,Ⅳ级5例,Ⅴ级3例。结论超早期改良小骨窗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时间短,易操作,适用于大部分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能改善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小骨窗早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以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病死率。方法:对37例重型高血压脑出血行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在头颅CT定位指导下小骨窗开颅,骨窗约3 cm×3~3.5 cm,直视下清除血肿。分析病人救治经过,并与同期36例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作对照,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后生存质量按日常生活能力评级(ADL):小骨窗组Ⅰ、Ⅱ级26例(70.3%),Ⅲ、Ⅳ级6例(16.1%),Ⅴ级1例,死亡4例。大骨瓣组Ⅰ~Ⅱ级19例(52.8%),Ⅲ、Ⅳ级12例(33.3%),Ⅴ级3例,死亡2例。出血量为30~80 ml时小骨窗开颅手术疗效好于骨瓣开颅。结论:小骨窗早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简便快捷直接、微创和有效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措施。术中操作得当,术后有效控制高血压等综合治疗,能明显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及CT结果,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而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10-2012年间在该院根据病情和头颅CT表现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包括:单侧/双侧脑室前角置管外引流8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5例,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或加去骨瓣减压术20例,单侧/双侧脑室外引流+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5例,单侧/双侧脑室外引流+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2例.血肿清除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的预后采用ADL分级法: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9例,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20例,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走)20例,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3例,V级(植物生存状态)3例,死亡5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其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微创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例经头颅CT扫描确诊的脑出血患者进行显微手术清除血肿,行颞侧直切口小骨窗开颅,微小皮切口、皮质切开,手术显微镜直视下清除血肿。结果手术一个月后生存质量按日常生活能力评级(ADL):Ⅰ,Ⅱ级150例,Ⅲ,Ⅳ级40例,Ⅴ级6例,死亡4例。结论小骨窗微创显微手术能降低脑出血患者的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经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7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按ADL分级:Ⅰ级10例、Ⅱ级20例、Ⅲ级26例、Ⅳ级12例、Ⅴ级2例.死亡8例.结论 早期或超早期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意义。方法:对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于发病7h内行超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19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7例,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6例。结果:死亡8例,病死率约15.4%。术后6个月随访,按ADL分级,I级6例,级10例,级14例,级11例,V级3例。结论: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时机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组男46例,女34例。采用(1)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2)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3)骨瓣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4)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5)单纯脑室外引流术。结果8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死亡23例(占28.75%),存活57例(占71.2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尽早争取手术时间,早期手术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术后患者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脑疝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患者38例,床旁采用YL-1型针穿刺抽吸部分血肿,缓解高颅压症状,后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经侧裂入路显微镜下清除残余血肿。术后早期采用亚低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本组38例,无一例出现术后再出血,死亡5例,病死率13%。术后随访3~12个月,根据ADL分级法判定疗效,I级2例,Ⅱ级10例,Ⅲ级14例,Ⅳ级4例,Ⅴ级3例。结论 YL-1型针穿刺引流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经侧裂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期亚低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可提高手术疗效,有效地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蒋彦钧  陈勇 《基层医学论坛》2013,(19):2462-2464
目的探讨高血压大量基底节区脑出血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高血压大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术后90 d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Ⅱ级7例(21.9%),Ⅲ级13例(40.6%),Ⅳ级9例(28.1%),死亡3例(9.4%)。结论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在早期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实验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后病死率、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死率、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例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出血少、术式简单、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低,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对比分析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传统开颅手术及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20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80例(微创组),传统开颅手术78例(开颅组),内科保守治疗47例(保守组)。结果微创组术后意识水平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均较另两组有所改善,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较其他两组有所减少;微创组总病死率与开颅组无明显差异,但两组均显著低于保守组;微创组重残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微创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1~3级率、语言恢复优良率及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提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在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重残率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优于传统开颅手术和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小骨窗显微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探讨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93例,以翼点为圆心半圆形头皮切口,小骨窗开颅,脑皮质造瘘进入血肿腔,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术后控制血压水平,保持术区引流管通.。术后第2天复查头颅CT评价手术效果。结果血肿清除>80%者167例(86.5%),残留血肿>20%者26例(13.5%)。26例经引流后血肿消失25例,形成慢性脑内血肿1例。术腔再出血10例(5.1%),行二次开颅手术6例。结论小骨窗显微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较小,手术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