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贫血儿童血清铁、锌、铜等微量元素的水平。方法:对437名5-7岁儿童进行了血红蛋白、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测定。结果:该组儿童中贫血的发生率为23.79%;贫血组儿童血清铁、锌、铜浓度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血清铁、锌、铜缺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量元素缺乏在贫血儿童中较为严重,应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学龄前儿童的贫血及微量元素的缺乏。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洁  郭秀凤  陈柳英  李庆萱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347-1348,1359
目的了解海南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按照中国铁缺乏症防治指导中心的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寒,对海南省海口、三亚等8市县2620名婴幼儿进行了血红蛋白(Hb)和锌原卟啉值(HP)的测定,经u检验并对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海南省婴幼儿红细胞生成缺铁率达31.7%,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20.8%,婴儿组贫血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3%)。各年龄组之间、黎族与汉族、城市与农村比较有差异非常显著性(P〈0.01)和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南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加大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科学育儿,及时发现铁缺乏的婴幼儿,补充铁剂,防止铁缺乏症对儿童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寿光地区儿童体内锌和铁的含量、分布状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儿童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09年10月来我院健康体检的353名儿童,按年龄分成婴儿期(0-)、幼儿期(1岁-)、学龄前期(3岁-)、学龄期(7—12岁)4组,采集空腹静脉血置于肝素钠抗凝管中,使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中锌、铁的含量。计算各年龄段儿童铁、锌元素分布情况,同时进行各年龄段性别间微量元素的差异比较。结果寿光地区儿童锌的缺乏率为28.05%,铁的缺乏率为29.18%,性别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婴儿期组锌、铁缺乏率均较高,幼儿期组与学龄前期组锌的缺乏率高于铁,学龄期组铁缺乏率明显高于锌且铁缺乏率有性别差异(P〈0.05);铁的缺乏在各年龄段有显著性差异(P〈O.05),而锌的缺乏在各年龄段间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寿光地区儿童铁、锌的缺乏均比较严重,尤其是婴幼儿时期更容易缺乏,年龄、性别不同微量元素含量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1 383例儿童锌铁铜镁钙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红梅  赵文利  张雪  何念海  孔祥英 《重庆医学》2006,35(22):2021-2023
目的了解门诊中儿童体内锌、铁,铜、镁、钙的含量,探讨其缺乏或过多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儿科门诊体检的1383例0~10岁儿童为检测对象,用原子光谱仪测量,微机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儿童的血铁、锌、钙、镁、铜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的钙、镁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儿童的铁、锌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锌与血铜和血铁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分别为r=0.315,P〈0.01;r=0.235,P〈0.01),血铁与血铜呈明显正相关(r=0.378,P〈0.01)。1岁以内儿童锌缺乏最为显著,达60.2%,其余依次为缺铁19.6%,缺铜5.4%,缺钙3.2%,无1例镁缺乏。结论婴幼儿为生长发育最快时期,易缺乏锌、铁元素,且年龄越小,越易缺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郑州市某地区950名学龄前儿童血样分析,探讨该地区婴幼儿血中铜、锌、钙、镁、铁含量的正常水平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郑州某地区0~7岁学龄前儿童血液中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的含量,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铁、锌在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铜、钙、镁在各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铁、钙、镁的含量随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均在正常水平。结论既往儿童普遍存在的钙缺乏现象已得到纠正,各年龄组儿童锌、铁缺乏常见,儿童膳食中锌、铁的补充亦应得到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6.
王洁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645-1646
目的 通过海府地区儿童指血铁、钙、锌、铅四种元素含量的测定,了解该地区婴幼儿体内微量元素水平,为儿童的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铁、钙、锌、铅。结果缺铁在4个年龄组中均居第1位(24.8%)。缺锌居第2位(18.9%),其次为缺钙(18%)。4种元素水平男女儿童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锌、钙、铁三种元素缺乏率与各年龄段之间没有明显关系,7岁前锌、铁二种元素缺乏率男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均为女童高于男童,锌和铅元素水平随年龄增高有明显递增倾向(P〈0.05)。结论 婴幼儿补充铁、锌、钙、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宜盲目补充;进入青春期女童更应注意铁元素的补充;而铅元素则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应引起各级政府和保健机构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强调饮食合理,营养平衡。各级保健机构要建立监测网点,做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预防铅过量给儿童带来精神神经等方面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平项山市儿童锌、铁、钙、铅体内含量现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营养补剂和排铅品。方法对幼儿园与学校健康体检的238名儿童进行血锌、铁、钙、铅4种元素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238名儿童中锌、铁、钙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标人群,其中锌低标人群比例最高,占73.1%,P〈0.05,铁和钙低标儿童仅有16.0%和22.7%。锌和铁的低标人群均以7岁以下年龄组较高,P〈0.05,铁有15.1%的人群超标;钙低标人群以0-3岁组比例较高,P〈0.05;铅中毒儿童占46.2%;铅中毒与锌缺乏率有明显相关性,与铁和钙缺乏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我区儿童锌、铁、钙均有不同程度低标人群,锌缺乏和铅中毒的流行率较高,服用锌、铁、钙补充品应参照膳食结构和体内元素含量,不可盲目补充,同时应防治铅中毒。  相似文献   

8.
马雅静  刘旻 《农垦医学》2009,31(5):413-414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检测对孕妇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和营养保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查阅及检测592例孕妇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检测血清铁蛋白(Fn)、锌原卟啉(ZPP)、血红蛋白(Hb),依评价标准,分为铁正常、贮存铁减少(IDS)、红细胞生成缺铁(IDE)与缺铁性贫血(IDA)四组,检测部分孕妇可溶性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IR)。结果:妊娠期孕妇贫血总发生率为33.1%。贫血孕妇的铁储备低,IDS、IDE、IDA各期sTfR水平随铁缺乏程度显著增加。健康组与贫血组妇女sTfR、Fn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检测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有利于孕妇贫血的早期诊断和营养保健,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9.
林明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170-170
目的:了解玉溪市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小学生血清铁蛋白水平差异。方法:随机抽样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调查玉溪市小学生血清铁蛋白含量。结果:城市男女儿童平均血清铁蛋白含量分别为44.02±18.27μg/L及47.54±18.24μg/L,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分别为4.26%和4.5%;周边地区男女儿童平均血清铁蛋白含量分别为36.96±17.63μg/L及37.23±17.05μg/L,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分别为4.50%和2.29%。统计分析证明:城市儿童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儿童(P〈0.001),而城市及周边地区男女儿童各组之间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并不存在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周边地区小学生平均血清铁蛋白水平低于城市而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无差异。农村学生应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合理膳食提高其血清铁蛋白水平,但男女学生没有分别对待的必要;城市学生应克服挑食的习惯,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头发锌、铁、铬、铜含量与视力低下的相关性.方法:调查298名小学生的标准对数视力,双眼裸视力≥1.0者为正常,双眼裸视力〈1.0者为视力低下.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头发锌、铁、铬、铜的含量.结果:市区重点小学学生视力低下率明显高于郊区普通小学学生(P〈0.001).视力低下组锌、铁、铬含量低于正常组,分别为P〈0.001、P〈0.05、P〈0.001,其中,重点小学学生视力低下组锌、铬含量低于正常组(均P〈0.05);普通小学生视力低下组锌、铁、铬低于正常组(均P〈0.05).结论:头发锌、铁、铬含量与儿童视力低下可能相关.提示应关注儿童视力健康与微量元素等均衡营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昆明城区及大理农村 7月~ 7岁儿童目前的铁缺乏水平 ,进一步展开对儿童铁缺乏症的防治 ,降低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 .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两地 7月~ 7岁儿童共 96 9名进行血清铁蛋白 (SF)、锌原卟啉 (ZPP)、血红蛋白 (Hb)实验室检查 .结果 :7月~ 7岁儿童的总铁缺乏检出率为 2 5 1% ,铁减少检出率为 19 0 % ,贫血患病率为 6 1% ;男女童患病率在 1岁以前差别较大 ,1岁以后差别不明显 ;各年龄组患病率以 7月~ 1岁组最高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童患病率相对较高 ;铁缺乏的儿童营养不良的患病率高于正常儿童 .结论 :儿童缺铁性贫血仍要引起重视 .在防治中要抓重点人群 ,除改变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 ,对目标人群要适当补充铁剂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小儿感染性疾病红细胞内锌原卟啉(ZPP)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1例小儿感染性疾病进行ZPP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的测定,以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结果:感染组儿童ZP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b、MCV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BC值差异无显性(P>0.05)。不同性别之间ZPP、Hb、RBC、MCV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炎、肺结核、肠炎的ZPP值较上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患儿高,败血症患儿ZPP值最高,Hb、RBC、MCV值较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感染性疾病存在在铁代谢紊乱。应用ZPP筛查铁缺乏症时,应避免感染因素的干扰,ZPP也可作为儿童感染及感染严重程度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3.
小儿缺铁性贫血与全血微量元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与全血微量元素关系。方法:12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抽血检测全血微量元素含量;并以80例健康小儿为对照。结果:12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全血标本显示铜、锌、钙等微量元素均降低,而铅、镉等元素含量显著升高。结论:小儿缺铁性贫血与全血微量元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宁珂  李晖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9):1266-1267,1270
目的:观察维生素A与铁同时补充对学龄前儿童临床维生素A(VA)缺乏状态缺铁时,机体清转铁蛋白受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VA缺乏状态的缺铁性贫血的住院患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每日口服相当于30mg元素铁的硫酸亚铁,连续8周)和实验组(口服VA胶丸12 500IU/次,2次/周,连续8周;口服铁量同对照组,连续8周),分别进行干预。干预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与白介素-2(IL-2),进行两组间比较,并与干预前比较。结果:实施VA+铁联合干预后,血清转铁蛋白受体、IgA、IgG及白介素-2(IL-2)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单纯补铁组(P<0.05);血清IgM明显低于补充前(P<0.05)。结论:对存在临床VA缺乏状态的缺铁儿童实施一定剂量的VA+铁联合干预,对改善机体铁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慢性胃炎伴缺铁性贫血69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慢性胃炎伴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方法 136例慢性胃炎伴ID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9例采用抗Hp+铁剂治疗,对照组67例单用铁剂治疗,2组均治疗12周。于治疗开始后每2周复查血红蛋白(Hb),第8、12周复查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8、1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Hb、SI和SF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2周后,观察组Hb、SI和SF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82.6%)高于对照组(53.7%)(P<0.05)。结论根除Hp治疗可加快Hb上升,增加铁贮存量,是治愈IDA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用血液荧光仪测定小儿血中锌原卟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跃杰  张国成 《医学争鸣》1993,14(2):124-12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8例早产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用rh-EPO每周750IU/kg,隔日1次,皮下注射共6周,加常规治疗,必要时输血,对照组仅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两组早产儿出生后血红蛋白(HB)均逐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缓慢,治疗结束后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1);血清铁(SI)水平在治疗期间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后差异缩小(P<0.05);治疗组输血率(11.76%)较对照组(38.23%)明显减少(P<0.05)。观察期末治疗组体重增长的速率较对照组高。结论:rh-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社区0~2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和追踪指导后,降低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方法连续3年对石围塘街社区本地户口0~2岁健康儿童进行缺铁性贫血筛查,有针对性的对贫血患儿进行治疗,以及为所有研究对象作膳食营养的追踪指导。结果连续3年的防治和追踪指导后,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显示与第一年的基数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通过积极的防治和追踪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社区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合肥市农村地区6个月~7岁儿童的贫血及铁缺乏情况及干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95名6个月~7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血红蛋白,对贫血和(或)铁缺乏的儿童进行干预。结果2095名研究对象中,正常儿童1764名,检出贫血患儿331例,检出率为15.80%。其中铁缺乏检出114人,检出率为5.44%,贫血患儿中铁缺乏检出率为34.44%。在接受干预的281名儿童中有218名血红蛋白恢复到正常水平,即干预后正常儿童为1982名,占96.92%;轻度、中度贫血检出率均明显下降。结论合肥市农村地区儿童贫血及铁缺乏干预效果显著。加强儿童贫血相关健康教育,科学合理的喂养方法及早期正确的喂养行为可以有效防治婴幼儿贫血及铁缺乏。  相似文献   

20.
肝血虚证病人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对辨证属肝血虚证的18例缺铁性贫血和9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分别进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肝血虚证病人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差异,有极显著性和显著性意义(P<0.01;P<0.05)。表明肝血虚证病人具有外周交感—肾上腺髓质机能减退的病理生化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