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在需要反复进行化疗的肿瘤病人中广泛应用,安全、可靠,且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但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可能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形成116例的预防性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  宋洋  徐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6):6432-6433
目的:总结PICC置管术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干预措施.方法:对116例PICC置管术的癌症患者在置管前、中、后均采取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性措施.结果:116例中仅有1例患者带管回家期问堵管,溶栓失败而拔管,其他均属正常拔管,无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结论:PICC置管术后对其易发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和预见性评估、正确的操作技术、对患者的全面指导是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对策.方法 总结31例PICC并发静脉血栓的治疗护理方法,包括肢体制动抬高,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皮下注射抗凝药物8~30 d,抗凝期间严密观察有无出血、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表现,配合局部物理治疗,治疗结束后分2或3次拔管.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拔管,未发生断管、出血、血栓脱落.结论 掌握拔管时机可有效防止断管、栓塞;老年、卧床、意识不清患者是预防和观察的重点人群;部分患者发生血栓后无症状,因此对高龄、置管时间长的患者有必要定期行超声检查,所有患者拔管前应行超声检查,确保安全拔管.  相似文献   

4.
段文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502-7503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择合适的血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术后正确护理,防止静脉炎、穿刺点出血、辅料过敏、感染、导管堵塞、脱出或断裂。结果正确的操作及护理,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PICC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延长置管时间,避免了药液外渗、组织坏死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贵要静脉与头静脉行PICC置管的差别。方法将40例住院需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贵要静脉组22例和头静脉组18例,分别观察两组不同部位置管早期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不同部位置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头静脉PICC置管易致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 降低PICC导管堵管率、感染率等并发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方法 对80例PICC置管患者术后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 .结果 1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8.8%.包括静脉炎、导管堵塞、穿刺点有血液渗出、导管断裂、导管穿刺处感染、湿疹、过敏等.结论 要及早观察和研究置管后的各种可能症状,了解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可能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们2003—03-2006—10共行PICC置管155例。置管后并发症36例,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机械性静脉炎11例,导管末端异位9例,导管堵塞3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导管相关性感染4例,接触性皮炎8例。  相似文献   

8.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PICC),因其操作简单、安全、留置时间长,而被广泛使用[1]。置入后可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感染、血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但少见有心律失常的报道。我科于2009-11收治食管鳞癌1例,已行LFP方案化疗4周期,行放射治疗中,突发心律失常,经积极有效救护后好转,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科在2007—06/2008—03已行PICC置管166例,效果满意,广受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亲睐。但是在PICC的临床使用及维护中,出现一系列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两种方法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8例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采用氢化可的松外敷联合神灯照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实验组在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静脉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外敷联合神灯照射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显著。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其操作方法简单,疗效肯定,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现对我院各科室2003-08/2008—0385例PICC置管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3例,女32例,年龄19~75(平均47)岁。其中颅脑外伤24例,脑卒中17例,恶性肿瘤21例,心肌梗死17例,吸毒致血管破坏2例,肺炎4例。置管选择贵要静脉38例,正中静脉23例,头静脉12例,股静脉12例。置管时间8~230d,导管置入的深度42~52cm。  相似文献   

12.
丁俊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592-5592
目的探讨对PICC围置管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PICC置管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进行置管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围置管期护理干预。结果与常规组比较护理干预组PICC知识掌握较好,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中心静脉置管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条良好的静脉通道,对那些需长期输液的患者,特别是化疗患者极为重要。中心静脉置管术是医疗中较常见及重要的技术,不仅可避免反复穿刺引起外周血管损伤所致静脉炎,也可避免化疗药物渗漏引起组织坏死,减轻患者痛苦。现将本科10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7006-7007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插入且其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的限制,在无感染的情况下可保留1a,一般为3~6个月。PICC在肿瘤科的应用,消除了患者的反复穿刺,彻底杜绝和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损伤,保护了皮肤的  相似文献   

15.
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人,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该技术应用于老年重症患者,操作方便,能够安全的输注刺激性的药物。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的输液通道。但PICC仍然存在一些并发症,现就2003/2008年我科PICC时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体会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杜红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773-7774
目的探讨在PICC置管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有效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舒适护理模式为框架,对100例PICC置管患者给予心理、生理、社会护理干预,置管全程注重心理疏导、环境管理及宣教安抚工作。结果患者紧张恐惧程度较实施前明显减轻(P<0.05),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舒适护理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能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减轻不适感,有利于置管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PICC置管在应用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各个环节的规范操作,就有可能堵塞PICC置管,现将我院1例PICC置管后完全堵塞,给予尿激酶溶栓,成功开通静脉通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冯智超  张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325-6326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技术,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肠外营养的患者,尤其对于需要多次化疗的肿瘤患者更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虽然PICC具有诸多优点,但对于静脉血管毕竟是一种异物,如操作或使用不当会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其中  相似文献   

19.
彭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569-5570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1],广泛用于输液、输血、药物治  相似文献   

20.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PICC导管可在血管内长期留置,减少药物给血管带来的刺激和损伤,特别适宜肿瘤患者的化疗和营养支持治疗,减少了药物外渗引起的组织坏死和高浓度的营养液对血管造成的损伤,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9—05~2010-02共119例患者行PICC置管,现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及处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