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费用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终止早孕的镇痛方法,也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方法自愿参加该项工作,无相关禁忌证且孕周〈8周的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101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施行手术前30/min肌肉注射盐酸山莨菪碱5mg,施行手术时1.73%碳酸利多卡因宫颈注射;Ⅱ组:宫颈注射1.73%碳酸利多卡因;Ⅲ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Ⅰ组:镇痛效果Ⅰ组效果最佳,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Ⅱ组效果次之,与Ⅲ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宫颈松弛情况Ⅰ组效果最佳,Ⅱ组次之,Ⅰ组与Ⅱ、Ⅲ组比较P值均〈0.001。Ⅱ、Ⅲ组比较,P〈0.001,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AAS发生率Ⅰ组发生率最低,Ⅱ组其次。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Ⅱ、Ⅲ组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它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特点,在基层医院是一种较好的能够广泛应用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
碳酸利多卡因伍用盐酸山茛菪碱在人流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芝 《中国医药导报》2009,6(8):155-155,159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费用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终止早孕的镇痛方法。方法:自愿参加该项工作,无相关禁忌证且孕周〈8周的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101例。随机分为三组,对三组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及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镇痛效果I组效果最佳,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Ⅱ组效果次之,与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宫颈松弛情况I组效果最佳,Ⅱ组次之,I组与Ⅱ、Ⅲ组比较均P〈0.001;H、Ⅲ组比较,P〈0.001;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AS发生率I组发生率最低,Ⅱ组其次,I、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Ⅲ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利多卡因伍用盐酸山莨菪碱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特点,在基层医院是一种较好的能够广泛应用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费用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终止早孕的镇痛方法,也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方法 自愿参加该项工作,无相关禁忌证且孕周<8周的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128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施行手术前30min肌肉注射盐酸山莨菪碱5mg,施行手术时1.73%碳酸利多卡因宫颈注射,Ⅱ组:宫颈注射1.73%碳酸利多卡因,Ⅲ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 Ⅰ组:镇痛效果Ⅰ组效果最佳,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Ⅱ组效果次之,与Ⅲ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宫颈松弛情况Ⅰ组效果最佳,Ⅱ组次之,Ⅰ组与Ⅱ、Ⅲ组比较P值均<0.001.Ⅱ、Ⅲ组比较,P<0.001,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AAs发生率Ⅰ组发生率最低,Ⅱ组其次.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Ⅱ、Ⅲ组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它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特点,在基层医院是一种较好的能够广泛应用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宫颈注射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Ⅰ组50例孕6~10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初孕妇宫颈局部注射2%盐酸利多卡因5ml,2min后手术。Ⅱ组30例为对照组。即在同样条件下,采用传统扩宫法不用任何药物进行人工流产术。观察人流综合征(RAAS)的发生以及平均出血量。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Ⅰ组为84%,Ⅱ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宫颈口全部松弛者占96%,对照组无一例宫口完全松弛,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AS发生率:观察组1例,占2%,对照组5例,占1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利多卡因注射用于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和宫颈松弛效果确切且价格低廉,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是一种较好的人工流产的镇痛方法,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费用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终止早孕的镇痛方法,也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方法自愿参加该项工作,无相关禁忌证且孕周<8周的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483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施行手术前30min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片1片(0.2mg);Ⅱ组:宫颈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Ⅲ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Ⅰ组:镇痛效果Ⅰ组效果最佳,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Ⅱ组效果次之,与Ⅲ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宫颈松弛情况Ⅰ组效果最佳,Ⅱ组次之,Ⅰ组与Ⅱ、Ⅲ组比较P值均<0.001.Ⅱ、Ⅲ组比较,P<0.001,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AAS发生率Ⅰ组发生率最低,Ⅱ组其次.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Ⅱ、Ⅲ组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它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特点,在基层医院是一种较好的能够广泛应用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注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注射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Ⅰ组70例孕6~10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初孕妇宫颈局部注射2%盐酸利多卡因5mL+lmL阿托品(0.5mg)共6mL,2min后手术。Ⅱ组为对照组,即在同样条件下,采用传统扩宫法不用任何药物进行人工流产术,观察人流综合征的发生以及平均出血量。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Ⅰ组为84.3%,Ⅱ为46.7%,差异显著(P〈0.05);用药后宫口全部松弛者占97.4%,对照组无一例宫口完全松弛,两者差异显著(P〈0.05);RAAS发生率:观察组1例,占1.47%,对照组5例,占16.7%,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利多卡因+阿托品注射用于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和宫颈松弛效果是确切的且价格低廉,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是一种较好的人工流产的镇痛方法,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吲哚关辛栓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24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0例。Ⅰ组术前3h口服米索前列醇0.4mg,术前30min直肠内放置吲哚美辛栓100mg;Ⅱ组:术前30min口服米索前列醇0.4mg;Ⅲ组:术前2min宫颈注射l%利多卡因4ml。观察各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程度,出血量,人流综合征及药物副反应。结果 1组镇痛效果及宫颈扩张程度均优于Ⅱ、Ⅲ组(P〈0.01),比较术中出血量及药物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发生人流综合征。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吲哚关辛栓用于人工流产其扩宫和镇痛效果优于单纯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叶淑琴  唐中华  张天慧 《四川医学》2007,28(9):1042-1044
目的探讨多种无痛技术在妇产科门诊手术中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1年9月至2006年9月800例自愿要求应用各种无痛技术实施妇科门诊手术的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静脉麻醉(Ⅰ组)、宫颈注射(Ⅱ组)和宫颈表面浸润(Ⅲ组)等无痛技术,对照组无麻醉要求300例(Ⅳ组),观察各组临床镇痛效果、宫口松弛程度、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等情况。结果Ⅰ组镇痛效果显著,有效率100%,Ⅱ组镇痛效果良好,有效率77%,Ⅲ组镇痛有效率54%,Ⅳ组无镇痛效果,各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镇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周复查阴道出血量等与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Ⅲ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组镇痛效果显著,但对麻醉管理要求较高;Ⅱ组优于Ⅲ组,Ⅱ组和Ⅲ组镇痛效果满意,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宫术安栓、利多卡因、常规手术,在大月份(孕11-14周)人工流产钳刮术中软化宫颈的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1组宫术安栓组,Ⅱ组利多卡因组,Ⅲ组常规手术组各30例。I组术前30分钟肛门塞入宫术安栓0.4g;Ⅱ组术前于宫颈3、9点处注入1%利多卡因各3ml;Ⅲ组常规进行手术。观察宫颈软化、镇痛、出血量情况。结果:宫颈软化,I、Ⅱ组有显差异(P<0.01);I、Ⅲ组有极显差异(P<0.001)。镇痛I、Ⅱ无差异(P>0.05),I、Ⅱ组极显差异(P<0.001)。出血量三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宫术安栓在大月份人工流产钳刮术中的应用,能软化宫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术前分别采用米索前列醇与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对宫颈松弛程度、镇痛等临床效果。方法对240例早孕妇女分为2组,A组为米索前列醇组,在人工流产前2h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0.4mg。B组为利多卡因组,术前用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宫颈旁4、8点钟处各注射2.5ml,约5min后手术,观察术中宫颈松弛、镇痛等。结果术中宫颈松弛程度,A组与B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尤其在显效方面,2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与B组在镇痛效果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A组与B组均对宫颈松弛与镇痛起到满意效果,两组方法安全,简便,有效,适宜在基层单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采用,尤以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更受施术者及受术者接受,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服曲马多配伍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3-2004年在我院门诊要求行人工流产且无禁忌证的早孕妇女1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0例,观察组口服曲马多联合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对照组单用曲马多,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术中失血情况及术后离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中度以上疼痛少于对照组,而中度以下疼痛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松弛效果要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压、心率、出血量及离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曲马多配伍宫颈注射利多卡因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对术中出血无明显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旁注射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以选择最佳的人工流产方法。方法将170例早孕拟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随机分为A组(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B组(舌下舍服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旁注射)、C组(行常规人工流产术),观察三组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宫颈松弛程度、扩张宫颈的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B组镇痛有效率明显,与A、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宫颈松弛、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扩宫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好,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宫颈松弛,扩宫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自愿实行人工流产的健康妇女180例,分别随机分成丙泊酚静脉麻醉组60例(A组)、利多卡因组60例(B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对照组60例(C组),观察A、B两组镇痛效果以及三组的宫1:2松弛情况、出血量的情况。结果:A组镇痛效果明显,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宫颈松弛情况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用于无病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好,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安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方法将自愿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2%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注射,观察组用安定静脉注射联合2%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注射。对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宫口扩张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全身情况(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及人工流产综合征)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镇痛及扩宫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全身情况:观察组无一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对照组有2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结论安定静脉注射联合2%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注射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好,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碳酸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用于人工流产增强麻醉镇痛效果及减少丙泊酚用量的可行性。方法 130例ASAⅠ~Ⅱ级人工流产术孕妇,随机分为A组(仅静注丙泊酚)和B组(静注丙泊酚+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每组65例。术中监测Bp、HR、SpO2,观察麻醉镇痛效果、丙泊酚用药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宫口松弛情况。结果 麻醉镇痛效果及宫颈松弛度B组均优于A组(P〈0.01,P〈0.05);A组术中需追加用药者较B组多(P〈0.01),A组丙泊酚用量也较B组大(P〈0.05);苏醒时间B组短于A组(P〈0.05);两组的Bp、HR注药后5min及苏醒后都有所下降,但苏醒后B组较A组恢复快。结论 碳酸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有助于增强丙泊酚的麻醉镇痛效果,并可减少丙泊酚术中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异丙酚、氧化亚氮与利多卡因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人工流产妇女360例,随机分为4组,异丙酚组60例,氧化亚氮组、利多卡因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异丙酚组用异丙酚及芬太尼静脉推注给药:氧化亚氮组面罩吸入50%氧化亚氮和50%氧混合气体;利多卡因组用2%利多卡因2ml做宫颈喷淋麻醉,观察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人流综合征的发生及出血量。结果:镇痛效果前3组均优于对照组,异丙酚组优于氧化亚氮组和利多卡因组(P〈0.01),氧化亚氮组与利多卡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扩张前3组均优于对照组,利多卡因组优于氧化亚氮组和异丙酚组(P〈0.01),氧化亚氮组与异丙酚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丙酚组无1例发生人流综合征,与其余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优于氧与利多卡因,且无1例发生人流综合征,全身反应低,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土家族、苗族妇女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人工流产患者41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0例,对照组216例。实验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对照组用消毒棉签蘸取2%利多卡因2m1插入宫颈管约1min,观察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宫颈满意及受术者疼痛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呼吸循环系统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是一种镇痛作用快、麻醉效果确切、术中循环呼吸功能稳定、苏醒时间短、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碳酸利多卡因宫颈浸润麻醉联合复方萘普生栓直肠用药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忻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妊娠6~10周以内,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150例,分成3组,每组各50例。A组:术前复方萘普生栓直肠给药,联合碳酸利多卡因宫颈浸润麻醉;B组:单用碳酸利多卡因宫颈浸润麻醉;C组为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观察各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术中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A组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利多卡因宫颈浸润麻醉联合复方萘普生栓直肠用药施行人工流产术,方法简单,镇痛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局麻与全麻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5~2006年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组,对照组为宫颈旁注入利多卡因局麻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和术中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均为中度以下,无痛者占到983%,轻度疼痛为1.7%,而对照组中度疼痛、中度以下疼痛及中度以上疼痛分别为35%、30%和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宫颈松弛优良率为83.3%,对照组优良率为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安全、镇痛效果确切、起效迅速等优点,可减轻孕妇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及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可靠性及实用性。方法:观察组95例早期妊娠者(孕70天内)在高乌甲素及利多卡因镇痛下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101例在异丙酚静脉全麻下行人工流产术;比较两组术中镇痛效果、宫颈松驰程度、手术时问、术中出血、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及手术费用等情况。结果:二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宫颈松驰效果优于对照组(P〈0.001),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术中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01),而人流综合征发生率(5.2%)高于异丙酚组。结论:高乌甲素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明显,经济实用,但须注意预防人流综合征的发生,可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及计划生育服务站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