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肠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肠镜下行结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对113例患者在内镜直视下经高频电切电凝息肉切除,在术前进行有效饮食指导、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与出院指导。结果2例并发浆膜炎,余111例患者顺利完成息肉摘除,成功率为98.23%。结论内镜下息肉摘除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法。护士应掌握内镜下息肉摘除的特点,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护理、饮食指导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道息肉患者内镜下经高频电凝电切的中西医护理效果。方法:10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内镜下经高频电凝电切术,应用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中剂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息肉切除成功率达100%,无出血、穿孔及其他并发症。结论:胃肠道息肉患者内镜下经高频电凝电切的中西医护理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赵丽娟 《中医药导报》2008,14(10):58-58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治疗消化道巨大息肉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1例消化道巨大息肉行尼龙绳圈套结扎息内的蒂部,息肉血运被阻断后再进行分片电切切除或任息肉自行坏死脱落,并在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21例消化道巨大息肉均顺利切除,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护士应根据内镜下治疗的特点,在手术前后与医生密切配合,进行针对性护理是内镜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化道息肉内镜下进行了电凝电切治疗的方法及护理配合护理支持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36例息肉患者进行了电凝电切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支持、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指导患者定期复查。结果:236例患者均在内镜下顺利切除息肉,无1例穿孔、大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得到及时治疗。结论:术前充分准备及术中正确有力的护理配合,术后健康的护理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苑树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172-172
目的:探讨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28例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息肉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全部患者术中经过顺利,无并发症.结论:内镜下对消化道息肉治疗是一种微创、痛苦小、疗效好、可靠安全、费用低的治疗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默契的术中配合、术后的精心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是保证内镜治疗成功的关健.  相似文献   

6.
张涛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3):146-147
目的:探讨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年01月-2011年09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声带息肉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6例声带息肉患者在全麻支撑喉镜下行息肉摘除,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患者声嘶症状缓解,无复发,效果满意。结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全麻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起重要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镜下息肉治疗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0年8月.2011年1月间,我院经胃镜下息肉氩气刀凝固术及电凝电切术治疗128例胃息肉患者的手术配合和护理情况。结果对胃镜下治疗息肉的方法进行总结,128例病人中,123例未发生并发症,占96.2%;4例发生切除后切缘出血,占3.1%,均于手术时采取氩气刀凝固或注射方法成功止血;发生胃粘膜穿孔1例,占0.7%;未发生死亡病例。所有病例经过内镜下治疗及术后护理后均得到治愈。结论胃肠道息肉的胃镜下治疗中,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胃镜下胃息肉的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1年余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护理配合。结果:本组63例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目前已成为大肠巨大息肉的首选安全治疗方法。内镜护士在治疗中默契配合及切除后的病情观察和照料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6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行内镜下息肉电切并护理。结果:86例行息肉电切术患者术程顺利,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良好的电切术、术中密切配合和严密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镜下尼龙绳套扎治疗上消化道大息肉的护理体会。方法:总结49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在胃镜下行尼龙绳套扎治疗上消化道大息肉的术中配合及围手术期护理。结果:49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胃镜下尼龙绳套扎治疗上消化道大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其成功的关键与周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术后精心的护理及正确的健康指导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1.
赵斐斐 《环球中医药》2013,(Z2):209-210
目的探讨对鼻内镜下经鼻腔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有效护理措施以保证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方法对32例经鼻内镜下鼻腔入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病人术前及术后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鼻腔及伤口护理,以及生命体征观察和并发症观察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32例鼻内镜下腔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患者全部治愈,一次手术治愈30例,2次手术治愈2例,手术成功率100%。结论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的观察及脑脊液鼻漏的护理是提高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对我科55例行ERCP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的分析。结果:ERCP术是一项比较安全、可靠的诊断及治疗胆胰疾病的有效手段,而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是使ERCP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结论:ERCP术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ERCP术成功率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高频电息肉摘除术是治疗消化道息肉最普及和成熟的方法之一,医护人员在操作中一定要动作轻稳,术后要告知患者生活起居方面、饮食宜忌等注意事项,以免发生意外,现将我们在临床20例患者息肉摘除术前后的一些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20例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在20~68岁,其中结直肠息肉16例,胃十二指肠息肉4例,所有患者均行高频电息肉摘除术,患者术前准备良好,术中积极配合,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原发部位未发现异常。1术前准备护理人员首先详细了解该疗法的操作程序及原理,掌握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并配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支撑喉内镜电视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3例声带息肉患者进行支撑喉内镜下手术治疗,对比术前术后息肉发生部位的检查所见及患者声嘶改善的程度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本组治愈114例,好转9例。术后1周及3个月复查,未见息肉残留,声音嘶哑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采用经支撑喉内镜电视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肠息肉的护理要点。方法188例结肠息肉患者在内镜直视下经高频电圈套法切除息肉前后的治疗护理。结果188例病人顺利完成息肉切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及术中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熟练的操作技巧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的疗效。方法:蛄肠息肉患者156例经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病理检查后对息肉进行高频电凝切除。结果:本组结肠息肉摘除有效率100%。术中轻度出血3例,无穿孔病例出现。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法,对减少大肠癌的发生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28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入院健康宣教、术前指导、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使患者消除术前恐惧心理,更加配合手术。结果:28例均能主动配合手术,手术顺利,并发症少,均痊愈出院,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良好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胃息肉电凝切除术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5000例胃镜检查患者中,胃窦息肉101例,胃体息肉59例;息肉直径在0.5—2cm115例患者均内镜下1次切除,息肉直径〉2cm45例采取多步切除法。结果:157例患者进行进行电凝切除术后效果良好,结论:胃息肉未发生癌变前均主张采取胃镜高频电凝息肉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1年余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护理配合。结果:本组63例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目前已成为大肠巨大息肉的首选安全治疗方法。内镜护士在治疗中默契配合及切除后的病情观察和照料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肾穿刺活检术(以下简称肾穿刺术)后患者症状,明确肾脏病变的性质,提出有效的指导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总结31例肾穿刺术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31例患者肾穿刺手术成功率100%.结论: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对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