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胃泌素和胃动素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类激素,能促进肠胃运动和消化液分泌[1],测定其含量对诊断肿瘤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2,3]。供人类肿瘤异种移植的动物多选BALB/c裸小鼠,为此作者测定了BALB/c裸小鼠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含量,以供有关动物实验参考。1.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 BALB/c裸小鼠(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实验动物室生产)20只,6~8周龄,体重20g左右,雌雄各半,动物饲养与实验在SPF级动物实验室内进行。(2)测定方法 清晨空腹心脏采血2ml,注入干燥管内,1h内4℃环境下250…  相似文献   

2.
24只BALB/c小鼠中,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16只荷瘤后,随机分为两组,E.coli DNA治疗组和TES对照组。荷瘤后第4d予DNA治疗组、TES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E.coli DNA(100μg/ml)或TES(0.1mol/L)0.3ml/只,隔日1次,共5次,荷瘤后21d,摘眼球取血,制备血清,测定TNF-α含量。结果显示:E.coli DNA可调节荷瘤机体的TNF-α、NO水平,防  相似文献   

3.
烫伤对大鼠下丘脑视上核内皮素1mRNA的影响蒋应明向正华△袁文俊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80~320g,随机分为烫伤后15min、1,3h及对照组,每组6只。经20%乌拉坦腹腔麻醉(5ml/kg)后,各烫伤组鼠用沸水烫背部7s,造成占体表面积20%...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葡萄球菌肠毒素A的细胞增殖诱导能力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MTT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结果:纯化SEA在10^-12 ̄10^-15g/ml浓度范围对体外培养的BALB/C鼠脾细胞表现了细胞增殖诱导能力,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中10^-7 ̄10^05g/mlSEA的作用强于最适量(25μg/ml)PHA。在E/T为5 ̄20:1条件下,10^-5g/mlSEA活化48小时的BALB/C鼠脾细胞对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NK细胞,但SEA未能增强BALB/C鼠脾细胞对B16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葡萄球菌肠毒素A具有较强的细胞增殖诱导能力,据此超抗原特性可应用于肿瘤的生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分别对河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开放饲养的昆明小鼠、BALB/c小鼠、NIH小鼠、C57BL小鼠、DBA小鼠以及Wistar大鼠、SD大鼠共7个品系的实验动物进行了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抗体的检测。70只被检动物血清中LCMV抗体均为阴性。结果证实,该中心所饲养的七个品系的实验大、小鼠均未受到LCM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分别对河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开放饲养的昆明小鼠、BALB/c小鼠、NIH小鼠、C57BL小鼠、DBA小鼠以及Wistar大鼠、SD大鼠共7个品系的实验动物进行了淋巴细胞性脉络脑膜炎病毒(LCMV)抗体的检测。70只被检动物血清中LCMV抗体均为阴性。结果证实,该中心所饲养的七个品系的实验大、小鼠均未受到LCM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7.
免疫抑制诱发大鼠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饮水中加入地塞米松(1.5mg/L),2周后每只鼠灌胃接种2×103个结肠小袋纤毛虫的包囊和/或滋养体,并继续给予地塞米松。对照组与实验组同时以同剂量接种虫体。结果:实验组10只大鼠全部发病,第2周即有6只大鼠出现腹泻及粘液便。第3周,8只大鼠腹泻加剧,糊肛,体瘦毛焦,有3只大鼠死亡。而对照组鼠无发病。  相似文献   

8.
腮腺淋巴上皮瘤样癌中EB病毒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0例腮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组织中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s)、潜伏感染膜蛋白(LMPl)、溶解感染期立即早期基因编码蛋白ZEBRA、早期基因编码蛋白EA-D、晚期基因编码蛋白VCA和MA。结果EBERs阳性率为100%(20/20),LMPl阳性率为85%(17/20),ZE-BRA均为阴性,EA-D阳性率85%(17/20),VCA阳性率60%(12/20),MA阳性率为0.5%(1/20)。阳性信号限于癌细胞。癌周正常组织和间质细胞均阴性。说明在我国南方鼻咽癌高发区,腮腺LELC的发生发展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本文还对EB病毒基因的腮腺LELC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Shi L  Wang J  Chen Y 《中华医学杂志》2000,80(11):811-815
目的 评价幽门螺杆菌(Hp)基因重组尿素酶A、B亚单位(rUreA、rUreB)的免疫预防作用。方法 将BALB/C小鼠分为如下7组:阴性对照组(10只)、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对照组(10只)、rUreA对照组(10只)、rUreB对照组(10只)、rUreA+CTB实验组(30只)、rUreB+CTB实验组(30只)、Hp超声粉碎物+CTB实验组(30只),胃内分别接种如下物质:150ml  相似文献   

10.
重度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的繁育及其应用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带过滤罩的透明鼠在层流柜内繁育T和B淋巴细胞缺失的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获得成功,1993年5月至1994年4月,共繁育scid小鼠221只,寿命均超过12个月。平均每窝产仔数为5.5只,显著低于对照组BALB/c小鼠,不育率为14.9%,离乳率为88.2%,与BALB/c小鼠相比均无明显差异。scid小鼠4~10周龄的体重与同龄BALB/c小鼠相比无明显差异,微生物学检测均符合SP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建中汤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小鼠胃黏膜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给BABL/c小鼠连续5d灌胃Hp悉尼菌株(SS1Hp)菌液造成Hp感染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4周给小鼠灌胃小建中汤水提组分,给药结束7d后通过胃黏膜直接涂片、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胃黏膜组织细菌培养检查小鼠Hp根除情况,并对胃窦部黏膜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小建中汤水提组分高、中、低剂量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5%、65%、45%,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0.01),同时胃窦部黏膜炎症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小建中汤水提组分具有较好的抗Hp感染和抗胃黏膜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Ji KY  Hu FJ  Li AD  Li J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9):726-730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 (Hp)与吲哚美辛分别或同时作用的情况下 ,对Balb/c小鼠胃粘膜损伤的程度有无差异 ,并探讨两者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方法 将 5 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 ,用HpNCTC116 37和吲哚美辛分别或共同处置Balb/c小鼠 ,造成急性胃粘膜损伤。A组 ,实验前2周隔日给予吲哚美辛 2 5mg·kg-1·d-1腹腔内注射 ,共 6次 ,第 7日开始隔日给予浓度为 1× 10 8~ 1×10 9CFU/ml的HpNCTC116 37菌液灌胃 ,共 3次。B组 ,实验第 1、3、5日分别给予浓度为 1× 10 8~ 1×10 9CFU/ml的HpNCTC116 37菌液灌胃 ,第 7日开始隔日给予吲哚美辛 2 5mg·kg-1·d-1腹腔注射 ,共 6次。C组 ,实验第 1、3、5日分别给予 0 2ml生理盐水灌胃 ,第 7日开始隔日给予吲哚美辛 2 5mg·kg-1·d-1腹腔内注射 ,共 6次。D组 ,实验第 1、3、5日分别给予浓度为 1× 10 8~ 1× 10 9CFU/ml的HpNCTC116 37菌液灌胃 ,第 7日开始隔日给予生理盐水 0 2ml腹腔内注射 ,共 6次。E组 ,实验第 1、3、5日给予生理盐水 0 2ml灌胃 ,第 7日开始隔日给予生理盐水 0 2ml腹腔内注射 ,共 6次。实验第 4周断颈处死小鼠 ,从胃窦取材做HE染色检测炎症反应 ,银染及尿素酶检测Hp感染。由一位病理学家做诊断评估。胃粘膜炎症分级积分参照Rauws分级标准。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高危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与胃炎活动性的关系。方法:对胃癌高发区成年人群(533人)做内镜、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胃粘膜活检组织学检查,Hp以组织学WS染色检查为标准,数据结果均做χ2检验。结果:(1)人群Hp的检出率为64.54%,活动性胃炎的检出率为69.42%。(2)活动性胃炎中Hp的检出率为92.43%。(3)Hp阳性组活动性胃炎的检出率为99.42%,明显高于Hp阴性组。(4)胃窦部及体小弯活动性胃炎的检出率高于胃底部;胃窦部高于体小弯。(5)Hp阳性者各活检部位的活动性胃炎组织中Hp的检出率均高。(6)Hp根除后活动性胃炎的检出率明显下降(5.77%),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1)Hp与胃炎活动性密切相关。(2)Hp的检出提示胃内有活动性炎症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董书琪  毛雅琴  程浩  姚云斌  高敏 《浙江医学》2015,37(22):1846-1848
目的建立国内幽门螺杆菌(Hp)流行株的动物模型,研究Hp流行株感染小鼠的胃黏膜改变,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更好的动物模型。方法60只SPF级C57BL/6小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30只。模型组经口灌服VacAs1、CagA、iceA阳性的临床分离株,距末次灌胃后5、10、15、20、25、30周分6批处死,取标本行快速尿素酶试验,Giemsa染色法观察Hp在胃黏膜上的定植情况,HE染色观察小鼠胃黏膜的病理变化。结果正常组小鼠的胃窦、胃体及十二指肠黏膜的尿素酶试验,Giemsa染色结果均阴性,模型组在距末次灌胃后5、10、15、20、25、30周Hp定植率分别为60%、80%、100%、100%、100%、100%。至30周模型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胃癌发生率分别为100%、60%、0%、0%、0%。结论成功建立了HpVacAs1、CagA、iceA阳性的国内流行株感染C57BL/6小鼠的模型,并明确了其感染小鼠后各阶段的胃黏膜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通过气雾攻击产生气溶胶的感染方式对三个品系的小鼠分别进行感染,比较三个品系小鼠在感染过程中的感染差异,从而对三个品系小鼠流感模型的特点进行分析,为流感发病机制的研究及疫苗和药物的开发选择合适的感染模型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A/Puerto Rico/8/34(H1N1)病毒株,采用气雾攻击的方法感染近交系C57BL/6、BALB/c和远交群 ICR三个品系的小鼠,每日称小鼠体重,肉眼观察小鼠状态,分别于感染后3d,7d,14d处死小鼠,取肺脏称其湿重,进行肺脏的病毒测定及病理观察。结果 三个品系小鼠均可感染,其中C57BL/6小鼠的存活率低于其他两个品系,3d 的肺指数和病毒载量均明显高于ICR小鼠(P<0.05),镜下病理结果显示较其他两个品系也更明显。BALB/c小鼠与其他两个品系小鼠相比,体重在后期的恢复最慢,存活率比 C57BL/6高但比ICR低;肺指数和病毒载量与其他两个品系相比没有显著差异;镜下病理改变相似,但弱于C57BL/6强于ICR。ICR小鼠的发病进程与其他两个品系小鼠基本相似,但体重、存活率、肺指数、病毒载量及镜下病理改变等指标均弱于其他两个品系。结论 三个品系小鼠均可建立流感气溶胶模型,但感染后的三个模型各有特点,在实验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来选用合适的小鼠品系建立模型。  相似文献   

16.
二种纯系小鼠动物模型应用于布鲁氏菌病传染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细菌学、血清学、细胞免疫学及病理组织学等方法,较系统地应用牛、羊和猪布鲁氏菌毒种建立二个纯系小鼠(BALB/c及C57/BL)布鲁氏菌病动物模型。发现BALB/c感染布鲁氏菌的过程较明显,尤其用牛种544A皮下感染时更为明显,表明BALB/c小鼠可作为慢性感染动物模型。抗体形成细胞(PFC)的动态观察表明,三种布鲁氏菌对小鼠PFC的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羊种布鲁氏菌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用布氏菌素进行皮内变态反应的观察发现,BALB/c小鼠对布氏菌素的皮内变态反应不敏感;而C57/BL小鼠则较为敏感,但在感染后第45天左右有一免疫抑制阶段。本研究为国内外广泛利用纯系小鼠作为布鲁氏菌传染免疫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更好地研究肺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OB)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治疗策略,建立一种稳定的小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模型的方法.方法 20~ 25 g清洁级的C57BL/6,雄性,25只;BALB/c雄性,5只,按体质量配对分为两组,实验组A:BALB/c(n=5)→C57BL/6(n=10);对照组B:C57BL/6(n =5)→C57BL/6(n=10),进行气管原位移植.使用H-E染色,对比观察同种异体气管移植、同系气管移植和未进行气管移植小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小鼠模型建立过程中病死率0% (0/20),术后4周病死率5%(1/20).病理显示实验组小鼠气管内皮受损,黏膜下层有大量炎症细浸润,纤维组织增生,模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生率为100%.而对照组均未发生OB,移植气管形态接近正常,无管腔狭窄.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模拟肺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小鼠原位气管模型,为研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感染泡球蚴的小鼠皮肤移植后免疫系统的变化对移植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尾部皮肤移植建立小鼠皮肤移植模型。将64只C57BL/6小鼠及64只BALB/c小鼠各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6对小鼠,其中16只C57BL/6小鼠为供体,16只BALB/c小鼠为受体。A组:空白对照组(非同系移植不予以任何干预);B组:实验组1,以健康C57BL/6小鼠尾部皮肤移植至BALB/c小鼠(感染泡球蚴1个月后);C组:药物对照组,采用非同系移植加药物[西罗莫司(商品名:雷铂霉素)]干预,皮肤移植术后5d每日给予西罗莫司1.5mg/kg干预;D组:实验组2,以健康C57BL/6小鼠尾部皮肤移植至BALB/c小鼠(感染泡球蚴3个月后)。术后观察BALB/c小鼠尾部移植皮肤生长情况。每组留8只用于观察BALB/c小鼠术后尾部移植皮肤生存期,每组于术后3、5、7、9d4个时间点各取2只小鼠尾部移植皮片,用于观察小鼠尾部移植皮肤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A、B、C、D组移植皮肤存活时间平均为(6.00±0.76)、(7.50±0.93)、(13.25±1.04)、(11.5±0.93)d。C组小鼠移植皮片存活时间较D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移植皮肤存活时间较A、B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A、B组移植皮片均在术后1周左右发生明显的逐渐加重的急性免疫排斥反应,C、D组移植皮片的免疫排斥反应较A、B组轻。结论小鼠感染泡状棘球蚴后有利于同种异体移植皮片的存活,可以延长移植皮片的生存时间。该模型为研究感染泡球的免疫实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为进一步研究泡球蚴感染后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BALB/c和C57BL/6小鼠间的创伤反应差异现象.方法以BALB/c和C57BL/6两近交系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冲击波所致全身冲击伤模型,观察伤后即刻、1、6、24、72 h的动物死亡率和肺损伤严重度的病理形态学.结果在相同的冲击伤条件下,BALB/c和C57BL/6小鼠伤后72 h内的死亡率和肺损伤严重度的病理形态学有明显差异,BALB/c和C57BL/6小鼠的死亡率主要发生在伤后1 h内,但在同系动物内雌雄之间的死亡率和肺损伤程度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BALB/c和C57BL/6两系小鼠间存在对冲击伤的创伤反应差异现象,这当中异质性可能与两系小鼠在遗传背景上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0.
BALB/c、C57BL/6小鼠糖皮质激素效应差异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BALB/c和C57BL/6两株小鼠的糖皮质激素(Gc)效应差异,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采用放免测定、Western blot和EMSA方法检测两株小鼠即时应激前后血清皮质醇浓度、脑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和脑组织GRE结合效率。结果 BALB/c和C57BL/6小鼠存在Gc-GR信号通路效应差异,C57BL/6小鼠应激前、后GRE结合效率(P<0.01)和GR胞核/胞装比值(P<0.01)均高于BALB/c小鼠,但两株小鼠应激前后血清皮质醇浓度(P>0.05)和胞装内GR含量(P>0.05)相差不显著。结论 GR核转位量导致的GRE结合差异在两株小鼠Gc—GR效应差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