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NK细胞及其受体在造血干细咆移植(HSCT)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在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相关研究中发现,供受者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的配体不匹配可激活NK细胞,因而诱导移植物抗肿瘤效应,还可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降低移植排斥率。本文拟就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对all-HSCT中移植排斥、GVHD及移植物抗肿瘤效应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KIR配体不匹配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NK细胞及其受体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在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相关研究中发现,供受者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的配体不匹配可激活NK细胞,因而诱导移植物抗肿瘤效应,还可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降低移植排斥率。本文拟就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对all-HSCT中移植排斥、GVHD及移植物抗肿瘤效应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4.
<正>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是主要表达于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cell,NK)表面的一类糖蛋白受体,能够与细胞表面的HLA-Ⅰ类分子特异性结合,调控NK细胞的功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并发症,如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免疫排斥和移植后复发等,均是影响allo-HSCT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在allo-HSCT中,供者抗受者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供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和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型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后中的意义。26例患者接受单倍体相合HSCT,均未进行体外T细胞去除(TCD)。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分型技术对供、受者HLA和供者KIR基因型进行检测。根据供者KIR和受者HLA-Bw4组、-C1组、-C2组等位基因分析结果进行供受者KIR/HLA分组。对KIR/HLA不合与相合组、Bw4不合与相合组、C2不合与相合组、Bw4和C2均不合组与至少其一相合组在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无病生存(DFS)、移植后感染及移植相关死亡(TRM)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就供者活化型KIR对单倍体相合HSCT预后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组在造血重建、急性或慢性GVHD发生率、DFS、移植后感染及TRM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C2不合组发生严重GVHD4例。供者活化型KIR2DS5阳性组2年DFS明显优于阴性组,分别为(85.7±13.2)%、(31.2±12.8)%,p〈0.05〕。结论:供者KIR及受者HLA基因型对单倍体相合HSCT预后有影响,供者携带活化型KIR2DS5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DFS。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KIR2DS4等位基因分布及2DS4基因对无关供者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影响.方法 采用基因测序(Sequenee-based testing,SBT)和TOPO-TA 克隆相结合的方法 ,对接受HSCT的75对HLA-A、-B、-Cw、-DRB1、-DQB1高分辨全相合的供、受者进行KIR2DS4等位基因分型,150名供、受者均为中国南方汉族人群,75例受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9例,其他恶性血液病3例.结果 150名供、受者中139例(92.7%)存在KIR2DS4基因,对2DS4基因全长测序后发现4个2DS4等位基因:KIR2DS4*00101、*003、*004和*007;109例(78.4%)存在2DS4*00101;2DS4缺失型(具有1个或缺失2DS4*00101基因)与完整型(具有两个2DS4*00101基因)的存在比率为1:2;发现3个KIR2DS4新基因.当供者KIR分型为B/x(40例)时,移植后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供者为A/A组(35例)[RR=3.1(95%CI 1.1~8.6),P=0.007];当供者为完整型(36例)时,移植后总体生存率低于供者为缺失型(39例)(P=0.031);在A/A组中,当供者为完整型(14例)时,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供者为缺失型(21例)[RR=9.0(95%CI 1.2~66.9),P=0.010],并以Ⅲ~Ⅳ度aGVHD尤为明显(P=0.006).结论 SBT与TOPO-TA基因克隆的高分辨分型方法可用于研究KIR基因家族多态性,并且移植前在HLA分型的基础上对供受者进行KIR2DS4基因分型,可能对临床选择合适的供者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背景:对于无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的患者,采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面临移植物抗宿主病重、移植相关死亡率高的风险,但通过不同的移植模式,将有可能获取相近的疗效。目的:观察亲缘HLA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并与亲缘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较。方法:45例白血病患者分为2组。单倍体组移植方式为外周血或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改良白消安与环磷酰胺或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霉酚酸脂;全相合组移植方式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BuCY,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结果与结论:两组均获得造血重建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倍体及全相合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3%对52%(P>0.05);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56%对45%(P>0.05);移植相关死亡率分别为36%对17%(P>0.05);单倍体组无复发,全相合组复发2例;两组的预计3年累积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1%对60%(P>0.05)。结果提示,亲缘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总体疗效与亲缘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似,但中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较后者为高。 相似文献
8.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KIR)在GVHD和GVL 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KIR)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Ⅰ型跨膜蛋白分子,主要表达于人NK细胞和某些T淋巴细胞。它们的配体为HLA Ⅰ类分子。当KIR所识别的MHC配体缺失时,即表现为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所谓丢失自我“missing-self”机制)。已证实,)NK细胞和T细胞的KIR分子与靶细胞的MHC分子特异性的识别机制参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并且影响移植物抗白血病(GVL)作用。KIR的存在可能是免疫活性细胞不攻击自身组织的主要机制。KIR基因家族及其配体HLA-C分子均具有基因多态性,因此在HLA相合和不全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供受者KIR基因表达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移植效果。本文主要就KIR如何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和GVL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背景:对于无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的患者,采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面临移植物抗宿主病重、移植相关死亡率高的风险,但通过不同的移植模式,将有可能获取相近的疗效。目的:观察亲缘HLA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并与亲缘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较。方法:45例白血病患者分为2组。单倍体组移植方式为外周血或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改良白消安与环磷酰胺或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霉酚酸脂;全相合组移植方式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BuCY,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结果与结论:两组均获得造血重建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倍体及全相合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3%对52%(P〉0.05);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56%对45%(P〉0.05);移植相关死亡率分别为36%对17%(P〉0.05);单倍体组无复发,全相合组复发2例;两组的预计3年累积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1%对60%(P〉0.05)。结果提示,亲缘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总体疗效与亲缘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似,但中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较后者为高。 相似文献
10.
赵翔宇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0,33(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发展、治疗一直是移植领域不懈的研究目标.自从Ruggeri等人证实体外去除T细胞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式下同种反应性NK细胞可预防GVHD、发挥移植物抗自血病(GVL)、促进植入的特点,同种反应性NK细胞为GVHD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但杀伤免疫球蛋白受体(KIR)只是预测同种反应性NK细胞的一方面,并不代表同种反应性NK细胞的全部.随后关于KIR与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文章接踵而至,不同的移植中心结论不尽相同,分析原因可能与移植模式、移植物中T细胞参与、KIR重建规律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LA相合而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血胞移植中,为了避免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对骨髓、外周血或受者的处理和移植后输血的选择问题。方法:对本科23例ABO血型不合HLA相合的干细胞移植期间,受者及供者造血干细胞的处理情况及护理作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23例ABO血型不合而HLA相合的患者移植后无一例发生溶血反应,也不影响骨髓移植存活率。结论:提高护士对ABO血型不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溶血及贫血症状的观察及护理,是护理此类病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HLA不合的血缘关系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疗血液恶性和部分非恶性疾病有效乃至惟一根治手段。目前非血缘关系志愿供者库在世界各地得到建立。HSCT找到HLA—A、B、DR完全相合供者的概率随骨髓库、民族及受者HLA基因及其在人群分布频度而有差异,同时由于骨髓库不可能无限扩大,因此,不能为所有患者找到HLA—A、B、DR完全相合非血缘关系供者;另一方面,非血缘关系志愿供者查找平均需3~4个月,而有些患者病情又不允许等待,因此,限制了非血缘患者供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韵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0,33(6)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是自然杀伤(NK)细胞表达的重要受体.KIR与其配体HLA-Ⅰ类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NK细胞的杀伤作用及移植预后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对KIR、KIR与HLA相互关系以及对移植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王韵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0,33(4):532-535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是自然杀伤(NK)细胞表达的重要受体.KIR与其配体HLA-Ⅰ类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NK细胞的杀伤作用及移植预后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对KIR、KIR与HLA相互关系以及对移植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HLA-CW属于经典的HLA-I类基因.近年来HLA-Cw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特别是发现其作为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的配体可在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HLA-Cw抗原作为移植抗原在临床上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HLA-Cw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自然杀伤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资料表明 ,自然杀伤 (NK)细胞是机体抗御感染和防止细胞恶性转化的重要免疫调节细胞 ,它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关系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 ,2 ] 。 2 0 0 2年K rre[3 ] 对NK细胞在促进造血干细胞植入、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以及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 (GVL)效应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因此 ,深入探讨NK细胞与HSCT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1 N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NK细胞起源于CD3 4+造血细胞 ,并在骨髓微环境内发育成熟。NK细胞的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 ,在IL 1 5、flt 3配基和c kit配基等早期造血生长因子的… 相似文献
18.
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改良马利兰与环磷酰胺(BU/CY)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环孢素A、短程甲氨喋呤、霉酚酸酯和抗-CD25抗体。结果5例患者全部获得造血重建。1例因合并Ⅲ度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死亡,其余4例随访20~30月,目前均无病存活。结论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重建稳定,严重并发症少,可作为造血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9.
造血干细胞(hemapoietic stem cell,HSC)是最早被认识也是至今研究得最清楚的干细胞.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骨髓中只存在一种干细胞即造血干细胞,1867年Cohnheim提出了骨髓中可能存在另一类干细胞即非造血干细胞的观点,但直到1960年,Friedenstein[1]才证实了骨髓中非造血干细胞的存在,并称之为多能基质干细胞.此后,陆续有一系列的研究证实骨髓中确有非造血干细胞的存在,因为它们的形态呈成纤维样细胞外观,称它们为集落形成单位成纤维细胞、骨髓基质成纤维细胞等,目前这些名称已较少使用..1985年Owen[2]提出了基质系统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描述,认为骨髓基质是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骨髓造血具有重要意义.1994年Caplan[3]又将之命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目前,间充质干细胞已成为相关组织工程、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等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基因标记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李梁裴雪涛基因标记就是将细胞中不存在的某种中性基因如NeoR或LacZ等转染到靶细胞内并使之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这样标志基因就随着宿主细胞基因组的复制而复制并传给子代细胞。通过对标志基因的检测可以追踪观察被标记细胞的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