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与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及其对运动神经的影响。方法选择ASA1级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足月妊娠初产妇80人,分为布比卡因组和罗哌卡因组。比较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运动神经方面等情况。结果罗哌卡因组与布比卡因组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罗哌卡因组在对运动神经方面与布比卡因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确切,其与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比较对运动神经方面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世彪  陈刚 《江西医药》2006,41(12):1005-1007
目的 比较0.1%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与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输注用于分娩镇痛对胎儿及母体的影响。方法 选择10(3侧ASA为I.Ⅱ级足月妊娠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25μg/m1)组(RS)组;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2μg/ml)组(RF)组。两组均采用IGEA泵硬膜外腔自控输注。分别记录镇痛前、首剂后30min,1h、3h、子宫开全时及胎儿娩出时产妇的VAS评分、产程时间、生产方式、胎儿Apgar氏评分及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Bromage法)等。观察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瘙痒等情况。结果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均良好。两组间镇痛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F组的瘙痒明显多于RS组,产程时间、生产方式及胎儿Apgar氏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舒芬太尼配用0.1%罗哌卡因与芬太尼配用0.1%罗哌卡因同样适合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3.
卢宜民  林光燕  张勇 《中国医药》2009,4(9):703-70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腰椎与硬膜下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60例,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芬太尼组、对照组各20例,舒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罗哌卡因2.5mg+舒芬太尼4μg共2.5ml,硬膜外腔配置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至50ml行患者自控镇痛(PCA);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罗哌卡因2.5mg+芬太尼20μg共2.5ml,硬膜外腔配置0.1%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加生理盐水至50ml行PCA;对照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罗哌卡因2.5mg,硬膜外腔配置0.1%罗哌卡因2.5ml硬膜外腔配置0.1%罗哌卡因生理盐水至5Tnl行PCA。观察并记录镇痛前后产妇生命体征变化、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分娩方式、不良反应。结果镇痛前后3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蛛网膜下腔注药后的显效时间,舒芬太尼组[(2.1±1.1)min]和芬太尼组[(2.5±0.7)]优于对照组[(5.5±1.6)min];舒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药维持时间长于芬太尼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药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的罗哌卡因用药量均分别为(16.5±5.3)mg、(17.8±5.7)mg少于对照组(38.5±8.O)mg(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增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镇痛效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李松梅  徐海霞 《中国医药》2006,1(2):118-119
目的探讨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素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妊娠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组、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组和哌替啶肌肉注射镇痛(PMA)组。各40例。PCEA组选用左布比卡因经患者自控性硬膜外镇痛泵给药;PCIA组选用叮丙诺啡经患者自控性静脉镇痛泵给药。PMA组选用哌替啶。在患者疼痛时肌肉注射。3组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泌乳素浓度,采用伤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定镇痛效果。结果组间相比,PCEA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PCIA组和PMA组(分别为P〈0.05和P〈0.01);PCEA组血浆泌乳素水平明显高于PCIA组和PMA组(分别为P〈0.05和P〈0.01);PCEA组初次泌乳时间早于PCIA组(P〈0.05)和PMA组(P〈0.01)。结论左布比卡因用于剐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满意,可提高血浆泌乳素水平。增加乳腺分泌乳汁,有利于新生儿母乳喂养。同时其镇痛效果优于静脉镇痛。显著优于肌肉注射哌替啶。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0.08%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时,不同设置的镇痛效应、分娩结果及不良反应.方法:120例无产科及硬膜外腔阻滞禁忌证的单胎初产妇,以0.08%罗哌卡因和0.4μg·mL-1舒芬太尼的混合液进行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根据PCEA泵的不同设置随机分为3组,G0组:PCA 6 mL、锁定时间20 min;G3组:3 mL·h-1、PCA 5 mL、锁定时间20 min;G6组:6 mL·h-1、PCA 4 mL、锁定时间20 min.比较各组的VAS评分、运动神经阻滞、不良反应、局麻药用量、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镇痛满意度.结果:G6组第二产程的VAS评分低于G0组,PCEA按压次数和有效次数低于G0组和G3组,G6组PCEA每小时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用量高于G3组,G6组的产妇镇痛满意度高于G0组(P<0.05).三组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0.08%罗哌卡因混合0.4 μg·mL-1舒芬太尼硬膜外产妇自控镇痛分娩时,背景剂量6 mL·h-1结合必要时自控给药组优于无背景剂量和背景剂量3 mL·h-1结合自控给药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小剂量舒芬太尼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ASAⅠ~Ⅱ,头位,单胎,足月初产,取L2-3锥间隙穿刺。随机分为两组。A组:注入0.125%罗哌卡因与0.2μg.mL-1舒芬太尼,B组:注入0.125%罗哌卡因。记录两组产妇疼痛情况,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出血量等项目。结果 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产程,分娩方式,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0.125%罗哌卡因与0.2μg.mL-1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量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1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70例。镇痛组给予微量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采用腰-硬膜外麻醉法镇痛,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方式,按照常规产科检查处理。观察2组VAS评分、分娩方式、宫缩药物的使用率、产程时间、Apgar评分、出血量。结果镇痛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镇痛组镇痛后及第二、三产程VAS评分均低于镇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镇痛前后和第二、三产程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的宫缩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的第一、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盐酸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产程,明显减轻产妇的疼痛,保证母婴平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0例产妇平均分为三组,A、C组给予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B组单独给予罗哌卡因麻醉,对比分析A、B两组产妇术中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疼痛程度、腹肌松弛程度以及牵拉反应程度,在术后A、B、C三组分别给予舒芬太尼、芬太尼、吗啡联合地塞米松和布比卡因用于镇痛,观察术后8、16、24、36、48h各时间段三组产妇的疼痛、镇静、情绪、睡眠评分、镇痛药使用量及患者自控镇痛泵(PCA)的次数,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A组患者感觉阻滞以及牵拉反应程度较B组患者具有更显著的效果(P〈O.05),术后A组产妇在8、16h视觉模拟评分标准(VAS)评分显著低于B、C两组(F=42.16;P〈0.05),镇痛药使用量在16h明显低于B、C组(F=31.24;P〈0.05),同时实际PCA按压次数在16h也明显低于B、C组(F=22.16;P〈0.05),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7.5%明显高于A(10%)、B组(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镇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分为观察组(自受分娩镇痛者60例),对照组(无分娩镇痛者60例),进行分娩镇痛,观察镇痛效果及产程时间。结果镇痛有效率为96.0%。结论低浓度的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自控镇痛,增加缩宫素使用率,值得推广和实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分娩潜伏期镇痛应用中的可行性,并测定舒芬太尼的最适剂量。方法本院拟行无痛分娩的足月初产妇8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4组(n=20),每组产妇进入分娩潜伏期时(规律宫缩、宫口开大1cm),选择L2、3椎间隙穿刺成功后,A组给予舒芬太尼2μg;B组给予舒芬太尼4μg;C组给予舒芬太尼6μg;D组给予舒芬太尼8μg,每组产妇均将舒芬太尼采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到2.0ml后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而后向头端留置硬膜外导管,留置导管长度为3cm,同时连接硬膜外镇痛(PCEA)泵,镇痛药物采用0.1%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总量为100ml,首剂量设定为6ml,维持剂量为6ml,PCEA剂量为6ml,锁定时间为30min,PCEA维持至第一产程结束。观察各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PCEA首次给药时间及用药量、运动阻滞情况,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结果C、D组患者的镇痛起效时间快于A、B组(P〈0.05);C、D组患者镇痛持续时间长于A、B组(P〈0.05);B、D组PCEA给药量少于A组(P〈0.05);A组第一产程时间长于B、C组(P〈0.05);但D组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高于A、C组(P〈0.05);各组在运动阻滞情况、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选用4-6μg舒芬太尼,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产科分娩潜伏期镇痛,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合适浓度。方法足月妊娠初产妇40例,ASAⅠ~Ⅱ级,年龄22~32岁,根据舒芬太尼不同浓度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采用持续硬膜外镇痛,Ⅰ组配药方法:0.1%的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l舒芬太尼;Ⅱ组配药方法:0.15%的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分别记录PCEA前及后10、30、60min及宫口开全时和胎儿娩出时的VAS评分。记录产妇血氧饱和度,取脐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观察产程进展情况,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潜伏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活跃期、第二产程及总产程Ⅱ组与I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和Ⅱ组的罗哌卡因总需要量分别为(48±8)mg和(61±10)mg,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分娩开始后各时间点Ⅱ组的VAS评分与I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CEA前比较,两组PCEA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Ⅱ组产妇SpO2和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脐血pH值、PCO2及脐血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的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的舒芬太尼可达到较好镇痛效果,不影响产程进展,对产妇及新生儿影响小,是可行走式分娩镇痛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产程潜伏期蛛网膜下腔芬太尼注射联合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 80例初产妇,ASA I~Ⅱ级,随机分2组(n=40),潜伏期组(L组)于潜伏期行分娩镇痛,活跃期组(A组)于活跃期行分娩镇痛.经L2-3行脊椎硬膜外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抽取脑脊液混合芬太尼10 μg 2 ml注射后,硬膜外置管连接PCEA装置,镇痛泵内含0.1%左旋布比卡因混合芬太尼1 μg/ml,设定单次剂量5 ml,锁定时间10 min,无背景剂量.镇痛期间无创监测产妇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胎儿心率,记录镇痛情况、产程、催产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构成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镇痛期间循环、呼吸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与A组比较,L组镇痛时间长,L组的活跃期较短,潜伏期较长(P<0.01),芬太尼、左旋布比卡因的单位时间用量、VAS评分、产程、分娩方式构成比、催产素使用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产程潜伏期蛛网膜下腔注射芬太尼10 μg联合PCEA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住院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57例设为观察组,应用0.15%罗哌卡因1.0 mL复合舒芬太尼4μg连接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泵,自控给药剂量4 mL/次,输入量为35 mL/h,锁定时间15 min;另选择同期收住院的55例未加任何镇痛干预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设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产后失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完全不痛者37例(64.91%),轻微疼痛18例(31.58%),较为疼痛2例(3.51%),痛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为(110±3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10±4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2 h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l、5、10 min Apgar评分均大于8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临床效果好,对母婴影响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胎方位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单胎、足月f≥37周)、枕前位妊娠拟阴道产,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400例)为硬膜外分娩镇痛组(B组)。选择同期ASAⅠ~Ⅱ级,单胎、足月(≥37周)、枕前位妊娠拟阴道产,没有选择分娩镇痛的初产妇400例,为对照组(c组)。当产妇宫口开至3em时,开始行分娩镇痛。B组在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硬膜外给予舒芬太尼0.8μg/ml加0.1%罗哌卡因混合液实验剂量5ml,观察5分钟,确认导管位于硬膜外腔后,追加上述混合液5ml。B组30min后以0.1%盐酸罗哌卡因和0.3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100ml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娩镇痛组PCA剂量均为6ml,锁定时间均为15min。记录产妇分娩镇痛前、分娩结束时的胎方位。于镇痛前、镇痛5、15、30、60min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分娩方式、产程及缩宫素使用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B组不会增加胎方位不正的发生率和剖宫产率(14.75%VS11.75%,15.50%vs14.75%,P〉0.051。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不会增加胎方位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孙震涛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0):23-24,79
目的对比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ASAⅠ~Ⅱ级初产妇足月单胎150例随机分为3组: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R组)、0.125%布比卡因+舒芬太尼组(B组)和对照组(C组)。采取双盲法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产程时间、生产方式、胎儿心率(FHR)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运动神经阻滞MB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镇痛组第一产程时间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分娩作用效果优于布比卡因,能使产妇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是一种对母婴安全、不良反应小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0例ASAI一Ⅱ级、单胎头位、足月妊娠自愿要求无痛分娩且无禁忌症的行PCEA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将同期300例条件相仿但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方式的自然分娩初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开始施行PCEA,分别观察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胎心和宫缩强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新生)L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胎心和宫缩强度、下肢活动情况及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全产程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为(123±68)min,对照组为(205±831min,且分娩镇痛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P〈0.05)。结论PCEA行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低浓度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的效果及运动神经阻滞情况。方法选择160例健康、单胎、足月、无麻醉禁忌的初产妇为分娩镇痛组,随机分为2组,A组为0.125%罗哌卡因加2μg/ml芬太尼,B组为0.125%布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将未使用分娩镇痛药物进入产程的8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C组)。对分娩镇痛组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3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B2组分娩镇痛效果良好,无统计学意义(P〉0.05)。MBS评分A、B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第一、二产程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能缩短第一产程,延长第二产程。低浓度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均可产生可靠的镇痛效果,但罗哌卡因比布比卡因的运动神经阻滞轻,产妇可下床活动,是1种可行走的分娩镇痛,两者相比,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王伟  崔建中  李勇  方志兵  吴建 《安徽医药》2009,13(2):193-195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不同浓度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45例择期剖宫产术的病人,ASAⅠ~Ⅱ级,年龄22~35岁,体重60—88b。随机分为3组(n=15),A、B、C组术后分别用0.3、0.4、0.5mg·L。舒芬太尼混合0.15%罗哌卡因PCEA。分别于术后4、8、24、48h记录VAS评分、镇痛药液用量、PCA的按压次数、生命体征(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及平均动脉压)、镇静及副作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胸闷等),计算PCA按压次数比。结果术后48h之内,C组VAS评分低于A、B组(P〈0.05或P〈0.01),B组实际按压次数低于A组(P〈0.05),C组镇痛药液用量、实际PCA按压次数低于A、B组(P〈0.05),PCA按压次数比高于A组(P〈0.01)。术后生命体征平稳,镇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胸闷的发生率低。结论剖宫产术后0.5mg·L^-1舒芬太尼混合0.15%罗派卡因PCEA镇痛效果最好,不增加用药量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60例ASA Ⅰ-Ⅱ级行腹式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生理盐水1ml+1%罗哌卡因10m1)、Ⅱ组(舒芬太尼10μg/ml+1%罗哌卡因10ml)、Ⅲ组(舒芬太尼20μg+1%罗哌卡因10m1),每组均为20例。选择L1-2间隙硬膜外麻醉,试验量2%利多卡因3ml,各组分别追加研究剂量。记录麻醉的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和麻醉效果。结果Ⅱ、Ⅲ组起效时间及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较Ⅰ组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延长(P〈0.05),改良Bromage评分和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分别有2例和5例出现瘙痒,Ⅲ组有1例患者恶心呕吐,其余患者未观察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10μg)复合罗哌卡因可以增强硬膜外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