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了解门诊药房退药的原因及所退药品的类型,促进医生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门诊药房2005年1~6月退药记录1005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以过敏反应、胃肠道刺激反应等不良反应为主,占54.5%;所退药品的类型主要为抗菌药物。结论应加强门诊药房退药管理,制定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减少和规范门诊药房退药现象。方法对我院2013年1~6月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6个月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588978张,其中退药处方243张,占0.041%;退药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重复用药、医师开药过多或电脑输入错误以及患者依从性差等原因。结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效开展药学服务,提高患者依从性,完善医院退药制度,建立适当奖惩制度,规范医师行为,可减少门诊药房退药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门诊药房作为直接为患者服务的窗口,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药师的形象及医患关系;而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其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原则上药房的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实际工作中,为不损害患者经济利益,不浪费国家药品资源,在保证药品质量前提下, 相似文献
4.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减少退药事件的措施,为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调配处方72 856张、其中退药处方179张、退药率占0.25%。结论规范退药程序,加强退药管理,减少医院退药情况的发生、保证药品质量,达到安全有效用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退药情况,为减少门诊退药,提高处方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08年3月~8月的患者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主要为药物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以抗菌药物为主;急诊科发生退药情况较频繁。结论:为降低门诊药房退药率,需建立退药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门诊药房开展药学服务,制定奖惩制度以规范医务工作者的行为等。 相似文献
6.
韩星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4):173-173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三章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1]。”但在实际工作中,为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退药现象仍然时有发生。为了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减少医院的经济损失,为此对我院门诊药房2012年全年退药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找出原因,规范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门诊药房患者退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主要有药品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患者拒绝用药等6方面。结论医师处方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和药物过敏史,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对老年和幼儿患者选药要特别慎重。医院应制定专门制度,规范医师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8.
9.
陈坚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3)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的原因,并针对退药原因探讨相关应对措施,以减少门诊药房退药现象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门诊药房2013年1-12月期间219610张门诊处方中527张退药处方,分析其科室来源、退药原因,进而探讨其应对措施。自2014年1月起实施门诊药房退药应对措施,对比该措施实施前后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发生率,以检验该应对措施的效果。结果(1)退药处方科室构成比:527张退药处方中,内科253张(48.0%),儿科160张(30.4%),外科58张(11.0%),妇产科47张(8.9%),其他9张(1.7%)。(2)退药原因:527张退药处方中,因药物不良反应退药者318张(60.4%)。医师原因退药处方张173张(32.7%)。患者自身原因退药处方张27张(5.2%)。药师原因导致退药处方9张(1.7%)。(3)应对措施实施效果:经过上述措施的实施,门诊药房退药率从2013年的0.24%显著降低到目前的0.18%( P<0.01)。结论门诊药房退药在医疗机构中较为普遍,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药物疗效,仍应采取相关措施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门诊药房退药原因。方法收集门诊药房退药处方共100张,以《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为依据,从退药科室、退药原因、退药品种等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退药最多的科室为内科(45张,45%),其次为骨伤科(22张,22%),其余为外科(14张,14%)、呼吸科(8张,8%)、妇科(7张,7%)、皮肤科(6张,6%)、内分泌科(6张,6%)、消化科(4张,4%)、肛肠科(4张,4%)、神经科(3张,3%)、心血管科和风湿科(各2例,各2%)、针炙科和生殖科、肾内科(各1科,各1%);退药原因包括不良反应(37张,37%)、患者原因(44张,44%)、医生原因(16张,16%)、其他(3张,3%);所退药品以抗微生物类药物(25张,25.0%)、中成药(39张,39%)为主。结论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主要为药物不良反应,应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统计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我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分析,以减少门诊退药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探求减少患者退药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9年6—12月我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及分析原因。结果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主要为药物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以抗菌药物为主。结论为降低门诊药房退药率,需建立退药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减少和规范退药,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09年11月门诊西药房449份退药登记单进行统计,分析退药原因,探讨应对策略。结果:退药原因主要由医师(如医患缺少沟通,计算机操作错误)、患者(如医药知识不足而拒绝用药,入院、转院、死亡)、药房供应短缺、收费错误、其他(如药品不良反应,医保费用问题)等几方面原因引起。结论:退药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应完善各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努力避免退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本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门诊退药原因,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本院门诊药房2009-10~2010-09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的主要原因是医生处方错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和患者要求.退药品种主要是抗微生物药物、循环系统用药及中成药.结论 为降低门诊药房的退药率,需建立健全退药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门诊患者退药原因,探索减少退药现象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方法:对某院2011年1-6月门诊西药房的466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货原因主要有药品不良反应、医师、患者、药师、药品价格等方面的因素。结论:医院药房退药的现象客观存在,医院应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能,加强医患有效沟通,开展药学咨询服务,规范退药程序。 相似文献
15.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于2002年发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指出: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所有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药品不良反应、医师用药不合理等原因,不得不给患者退药,否则易导致医疗纠纷。退药现象存在诸多弊端,故分析退药原因,寻求减少退药的对策非常必要。对我院自2008年9月~2009年4月的170例门诊退药事件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优化医疗服务,保障用药安全。方法利用Excel分别就药物名称、类别、给药途径、退药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患者拒绝用药及医生处方欠妥是退药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建立严格的退药制度,重视医患沟通,以减少退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丁洪青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70-71
目的 加强门诊药房的退药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2011年1~12月门诊药房的退药记录进行统计分析,采取相应措施.结果 2011年1~12月共有退药记录1748条,主要因药品不良反应退药897次(51.32%).结论 通过规范的退药制度,加强医师的责任心,发挥药师的作用,可减少不必要的退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减少不合理退药,减少医患纠纷及经济损失,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统计我院2012年1~6月所有退药处方750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门诊药房的退药原因包括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病情变化以及患者方面和医生方面的原因。结论:通过采取预防措施,规范退药制度,以减少退药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本院门诊患者退药原因,保证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或避免患者退药现象。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本院门诊药房共计退药1701例,按退药原因和科室进行统计。结果:退药原因繁多,其中错误或不合理处方及不符合医保规定处方占总处方21.87%和21.63%。结论:应规范和完善门诊退药流程,医患双方均须加强医保政策的了解和彼此沟通,减少处方差错,以减少退药发生,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