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科手术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主要方法,国内学者多采用经左胸食管癌根治手术及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传统的手术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2004年10月~2008年9月我院应用经上腹、右胸两切口(lvor—Lewis术式)行36侧中段食管癌根治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加颈部吻合术对中上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右侧开胸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观察组接受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加颈部吻合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以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颈、右胸、上腹三切口治疗胸上段食管癌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回顾性总结此类手术患者 80例的手术经验和教训。从术前评估、淋巴结的清扫、喉返神经的保护、胃排空障碍的预防、颈部吻合口的缝合技术、空肠营养管的应用方面探讨了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果 :术后 1 6例发生并发症 ,77例痊愈出院 ,3例死亡。结论 :通过周密的术前评估和仔细的手术操作可以提高手术疗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胸段食管癌运用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联合放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4月间于我院就诊的18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患者运用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联合放疗进行治疗,对照组90例患者运用传统的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肺部并发症、胸腔引流量以及术后卧床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以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胸腔引流量均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段食管癌运用小切口根治术联合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胸中下段食管癌经左胸切口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年2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4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左胸微创小切口术治疗,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记录好其各项指征。结果:134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发生,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治疗,手术时间在160-300分钟之间,平均(215.20±35.25)分钟,术中失血量(240.36±26.31)毫升,平均清扫淋巴结36枚。术后3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占总病例人数的23.9%,其中14例心律失常患者,18例肺不张、肺炎患者,4例胸腔积液,4例胸胃排空障碍。结论:胸中下段食管癌经患者采用左胸切口根治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治疗期间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1993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科经左颈、右胸、上腹三切口切除中上段食管癌4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食管吻合器在右胸、上腹二切口手术治疗中段食管癌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右胸、上腹二切口手术治疗中段食管癌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总结此类手术患者67例的手术经验。从术前评估、淋巴结的清扫、吻合口的缝合技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面探讨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67例中1例术后24h发生ARDS,经呼吸机辅助呼吸等辅助治疗后治愈。无吻合口瘘,1例出现术后吻合口狭窄,经食管扩张术后缓解。结论:吻合器应用于右胸、上腹二切口手术治疗中段食管癌,具有吻合可靠、并发症少、淋巴结清扫彻底、缩短手术时间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经右胸及上腹两切口实施食管癌根治术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3月~200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右胸及上腹两条切口为其实施食管癌根治术,调查统计这些患者的手术切除率、死亡人数、胸部切口感染率、腹部切口感染率、吻合口瘘率、术后5年生存率、术后胸引管的保留时间及术毕至经口进食的时间,并将统计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经统计,在这100例患者中,手术成功的患者有95例,手术的切除率为95%,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发生胸部切口感染的患者有3例,胸部切口的感染率为3%。术后发生腹部切口感染的患者有3例,腹部切口的感染率为3%。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有3例,吻合口瘘率为3%。所有患者术后胸引管的保留时间为(9.91±5.3)d,术毕至经口进食的时间为(10.36±3.4)d。经过为期5年的随访,生存的患者有75例,死亡的患者有25例,术后5年生存率为75%。结论:经右胸及上腹两切口实施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显著,此方法不仅切除率较高,能彻底清扫病灶周围的淋巴结,还能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淋巴结切除数目、切缘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淋巴结切除数目、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胃排空障碍、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与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效果相当,术中失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6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与对照组(常规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各3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χ2=1.78,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2.56%,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25,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0.47,11.33,13.20;P<0.05)。结论:应用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效果确切,减轻患者的手术损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2000年1~4月,我们对食管癌需经胸根治的患者应用抑肽酶,并对术中及术后的失血量和输血量做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探究术前放疗合并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2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1例。对照组给予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试验组在采用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前给予术前放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吻合口瘘、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6.13%和9.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94%和35.48%(P0.05)。结论对于胸段食管癌的患者采用术前放疗合并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中上段食管癌选择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3月在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3),观察组行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行左胸切口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83.72%)治疗后1年的存活率(48.83%)、治疗后3年的存活率(34.8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存活率(53.49%)治疗后1年的存活率(30.23%)、治疗后3年的存活率(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选择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后,患者存活率高,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7):66-68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食管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治疗的6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研究组),余30例行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治疗后对比两组各项手术观察指标及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留置胸导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VC及FEV1/FVC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VC及FEV1/FVC水平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较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对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更好,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36例食管癌经腹右经胸根治术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腹右经胸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情况。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上腹右胸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1例死于心脏并发症,其余均顺利出院,无吻合口瘘、重度吻合口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右经胸食管癌根治术是治疗胸段食管癌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安全、可靠,对淋巴结的清扫较彻底,符合对恶性肿瘤的根治原则,值得推荐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台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2018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32例实施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观察组,28例实施开放性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参数指标、并发症、创伤应激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263.58±42.76)min,长于对照组(219.36±38.61)min,切口长度(7.53±1.26)cm、出血量(218.53±36.56)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63±0.43)d、引流时间(4.28±0.73)d、卧床时间(5.43±1.18)d、住院时间(5.43±1.18)d,均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32.68±3.74)cm、出血量(448.81±41.73)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4.18±0.71)d、引流时间(6.51±1.03)d、卧床时间(8.08±1.24)d、住院时间(17.93±2.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24,22.787,17.064,9.766,8.475,3.679,P<... 相似文献
17.
胸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2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食管次全切除并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8年2月于我科行食管次全切除,颈、纵隔、腹腔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的21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其中男170例,女47例,年龄36—78岁,平均(56.7±7.2)岁;上段食管癌55例,中段食管癌111例,下段食管癌51例;病变长度〈3.0cm者52例,3.1—5.0cm者98例,5.0cm以上者67例;术后病理报告:鳞状细胞癌205例,鳞腺癌7例,腺癌5例。结果202例(93.09%)患者获根治性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62/217),但经及时处理均顺利恢复。本组病例中颈部、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6.13%、22.58%。食管切缘均无肿瘤残留。随访6个月至5年,死亡23例,其中26例已经存活5年。吻合口肿瘤复发3例。结论采用三野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是必要的、可行的,可提高肿瘤根治率,减少肿瘤复发,有利于转移淋巴结的清扫,特别适合食管中上段癌,颈部、上纵隔淋巴结有转移的病例。通过防治,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腔镜和开放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55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腔镜手术79例(腔镜组)和开放三切口手术76例(开放性手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常见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与开放性手术组相比,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166.71±17.53)mL比(190.71±11.66)mL]、术后24小时胸腔引流量少[(285.14±13.86)mL比(310.01±18.51)mL]、术后住院时间短[(10.71±1.6)天比(13.14±1.07)天](P均<0.05),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开放性手术组(P <0.05)。两组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声带麻痹、乳糜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腔镜组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性手术组(19.0%比39.5%)(P<0.05)。结论 相对于开放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创伤小,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夏文超许冰吴相稳张新华张明星李小兵师晓天 《中国民康医学》2018,(3):18-19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和开放颈胸腹三切口(Mckeown)术式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200例,分为胸腹腔镜组和开放组各100例,比较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等,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结果:胸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放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组(P<0.05),术后吗啡用量少于开放组(P<0.05),两组胸管留置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血象、淋巴结清扫个数、住院费用、术后出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Mckeown术式和开放颈胸腹三切口Mckeown术式在食管癌手术中各有长处,总体上胸腹腔镜Mckeown术式优于开放颈胸腹三切口Mckeown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左后外侧切口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同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3例冠心病合并可切除食管癌病变患者,经左后外侧切口同期行OPCABG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总结术中操作及围手术期管理要点?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无重大并发症,无手术死亡;其中1例术后30 d严重感染院内死亡?2例术后再次气管插管,经积极治疗后顺利出院?术后并发症包括房颤?肺不张?肺部感染?平均手术时间(424.07 ± 91.68)min,术中失血(569.23 ± 343.10)mL,术后住院时间(20.00 ± 7.21)d?术后随访4~40个月,1例术后第37个月死于肿瘤复发;2例分别于术后第9?14个月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余患者随访期间生存良好,无明显心肌缺血症状,无明显进食不适症状?结论:经左后外侧切口同期行OPCABG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