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对214例小儿癫痫的病因及类型进行分析,其中继发性癫痫88例,占41%,以高热惊厥为首,脑外伤,产伤,宫内感染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发作类型以大发作为主,占58.4%,坚持服药随诊病例控制发作率达95.5%,预后良好,其次为婴儿痉挛症,控制发作率50%,均留有不同程度智力及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100例婴儿痉挛症的临床与脑电图资料分析结果;发病高峰年龄为生后3~9个月。发作形式以屈曲型为主占66%,伴智体低下者占86%,高度失律型脑电图占72%。然婴儿痉挛症患者脑电图改变不一定都出现高度失律。  相似文献   

3.
微小痉挛发作是婴儿痉挛症的临床发作类型之一,在婴儿痉挛症中较常见。临床表现很细微,如轻微点头、肢体轻微的抖动、眼睛的凝视或斜视及动作突然停止等。因发作不明显容易被家长和医生忽视。对我院2012年3月至6月符合婴儿痉挛症诊断和有微小痉挛发作的9例患儿视频脑电图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结果为痉挛同步性全身运动的患儿合并婴儿痉挛症的临床特点及癫痫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010年10月-2013年3月于我院康复科诊治的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结果为痉挛同步性全身运动的患儿,其合并婴儿痉挛症的发生率、发病年龄、头颅cT、脑电图等方面的特点及抗癫痫治疗效果。结果38例痉挛同步性全身运动的患儿中有27例合并婴儿痉挛症,占71.1%,首次发病年龄多为5~7个月,仅4例首次发病年龄在7个月以上;其合并婴儿痉挛症患儿头颅CT异常率为100%;合并婴儿痉挛症患儿均需要2种或以上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16例(59.3%)得到有效控制,1例(3.7%)完全控制。结论具有痉挛同步性运动特征的高危儿其婴儿痉挛症的发生率较高,应定期进行动态脑电图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婴儿痉挛症的临床及脑电图改变。方法:记录41例婴儿痉挛症的脑电图。结果:41例脑电图全部异常,其中28例(68.3%)显示特有的高峰节律紊乱及变异性高峰失律。其余均出现较一致的慢波或棘波、局灶性棘波、多相棘波和其它类型异常脑电图。结论:婴儿痉挛症是由许多不同的发病因素引起的一种最严重的阵挛发作,治疗困难,对小儿健康影响很大,本组病例中85.3%智力落后于同龄儿。脑电图起到协助临床诊断指导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婴儿痉挛症是以点头发作和智力发育障碍为主的特殊类型的癫痫,首先由West于1841年报告,故又称之为West综合征。有的作者描述本征痉挛的特点有闪电、点头、鞠躬样三种形式。其发病率甚高,Vizioli在468例小儿癫痫分析中婴儿痉挛症占第二位,仅次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托吡酯添加治疗婴儿痉挛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首次确诊婴儿痉挛症的患儿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治疗组使用丙戊酸钠添加托吡酯治疗,对照组使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约69.6%(16/23),对照组显效率约43.5%(11/23),托吡酯添加对婴儿痉挛症发作控制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托吡酯添加能较好地控制婴儿痉挛症发作,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脑电图(EEG)观察婴儿痉挛症发作的脑电图特点,评价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断为婴儿痉挛症的2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儿中,发病年龄高峰在3~7个月,此期发病率占76.2%.符合高度失律15例(83.3%),非典型高度失律1例(5.5%),其他形式癫痫样放电2例(11.1%),正常3例(14.2%).结论 EEG对婴儿痉挛症发作类型和形式的确定及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对其判断预后也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41例婴儿痉挛症的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41例婴儿痉挛症患儿的临床与脑电图改变。方法该文采用日本光电4400型18导脑电图仪,按国际10-20系统安放盘状电极,滤波为35Hz,时间常数0.3ms,增益为10v/mm,走纸速度为30mm/s,常规单、双极导联描记41例婴儿痉挛症的脑电图。结果41例患儿脑电图均为异常,即显示特有的高峰节律紊乱及变异性高峰失律28例(68.3%),其余均出现较一致的慢波或棘波、局灶性棘波、多相棘波和其他异常脑电图。结论婴儿痉挛症是由许多不同的发病因素引起的一种最严重的阵孪发作,治疗困难,对小儿健康影响很大。除典型发作和智力障碍外(本组病例中85.3%智力落后于同龄儿),具有特异性脑电图改变(高度失律)是重要依据。脑电图起到协助诊断指导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与百白破疫苗(diphtheria-tetanus-pertussis,DTP)接种史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与DTP疫苗相关的婴儿痉挛症病例,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总结婴儿痉挛症发生的原因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IS患儿中65.8%(25例)存在明确癫痫病的致病因素,包括新生儿低血糖脑病、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FCD)、结节性硬化症(TSC)等.11例在首次接种DTP疫苗后出现IS发作,9例在第2次接种后发作,18例在第3次接种后发作.共27例患儿使用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MgSO4方案治疗,2例单用ACTH,疗程14d.其中14例(48.3%)使用ACTH后点头抱团样发作消失,12例(41.4%)发作减少,3例发作情况无明显改善,ACTH的总有效率为89.7%.结论 DTP疫苗接种是婴儿痉挛症潜在的触发因素而不是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11.
婴儿痉挛症是婴儿早期癫痫的一种特殊类型,以鞠躬、点头、闪电样痉挛为主要症状,多伴有精神智力发育迟缓、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及EEG改变。我院自1984年7月~1996年6月12年间对临床诊为婴儿痉挛症的21例患儿进行了EEG检查,现将临床和EEG资料进行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13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1.62∶1。初诊年龄4~36个月。发病年龄为生后24d~10个月。其中3~7个月发病者16例,占全部病例的80%。1.2 病因 21例中母孕期患病,服药保胎治疗的3例;有早产、难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108例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并加以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月-2005年2月收治的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108例。结果其搐搦发作有四种类型:①小婴儿多以面肌颤动,意识短暂丧失为特点:②10个月以上婴儿多表现为一过性肢体抽搐,伴二便失禁。发作时有短暂意识丧失;③幼儿多表现为手足搐搦,不伴意识丧失;③少数患儿以喉痉挛为首发症状入院抢救。对喉痉挛患儿我们采用迅速有效的抢救方法——将舌拉向口外进行人工呼吸,加压给氧。成功率达80%。低钙与低镁并存,本文有低镁者24例,占22%。结论喉痉挛是低钙惊厥最严重的并发症,低镁低钙血症常同时存在。提出了若并存低镁,必须及时补镁,否则只补钙不补镁将会加重惊厥。  相似文献   

13.
婴儿痉挛症的脑电图类型与临床关系南京市儿童医院(210008)苏志暖,吴学晋婴儿痉挛症(infantileSPasms,以下简写IS)是一种严重的、与年龄有关的隐原性或症状性全身性癫痫综合征[1].因发病年龄小、发作短促、症状特异,常不被早期诊断而延...  相似文献   

14.
婴儿痉挛症是婴儿早期癫痫的一种特殊类型.常在婴儿期起病,以鞠躬、点头、闪电样痉挛为主要症状[1],大多伴有智能的严重障碍和其他脑损害的体征.由于其发病早、发作短促、症状特殊,与婴儿缺钙引起的抽搐相似,经常不能及时确诊和治疗.通常认为,脑电图是诊断婴儿痉挛症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儿痉挛症经促皮质素治疗后的痉挛发作与脑电图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促皮质素治疗的74例婴儿痉挛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后患儿的临床发作与脑电图改变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痉挛发作控制率74.3%(55/74),脑电图高峰节律紊乱消失率63.5%(47/74);脑电图高峰节律紊乱消失及痉挛发作停止之间呈正相关,χ2为15.264,P<0.01,r值为0.44。结论痉挛发作控制情况不能完全反映脑电图高峰节律紊乱消失情况,脑电图的改变可作为婴儿痉挛症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128例婴儿痉挛症的脑电图分析王亚春,徐秋梅(包头医学院一附院脑电图室,包头014010)婴儿痉挛症以短暂、急剧和强烈的多发性肌强直或阵挛性收缩为主要表现,且以肢体屈曲内收,躯干折叠屈曲的“折刀式”或“点头样”发作为多见[1],常在婴儿期起病,是婴儿...  相似文献   

17.
婴儿痉挛症是婴儿癫痫的一种类型,发病率约为出生婴儿的1:3000-4000。常在婴儿期起病。其症状为成串出现点头拥抱式或鞠躬样或闪电式的发作。90%患儿伴有智能或精神方面严重障碍,其病因主要为产伤、脑炎、蒙被缺氧、外伤等。其中有约36-64%的患儿为原因不明的原发性婴儿痉挛症。我院临床治疗该症主要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的交替使用,并联合使用氯硝安定过渡到丙戊酸钠与氯硝安定联合使用。效果良好。现就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婴儿痉挛症是一种以惊厥、智能缺损和脑电图表现为高峰节律紊乱三大特征的综合征。兹将我院近10年来诊治的34例婴儿痉挛症脑电图表现结合临床作一分析。临床资料本组34例中男23例,女11例。首次惊厥年龄分布:3月以下5例,4~6月11例,7~12月12例,1~2岁2例,大于2岁1例,记录不详3例;以4~12月发病者最多共23例,占67.6%。发作型式:点头状7例,点头拥抱状21例,点头伸展状1例,拥抱状1例,四肢抽搐状4例。有2例发作前先剧哭,1例先惊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婴儿痉挛症治疗中促肾上腺皮质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作为首选和非首选治疗药物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10年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确诊为婴儿痉挛症的住院患者50例,其中ACTH首选组19例,非首选组31例。比较近期(8周内)痉挛无发作率,药物选择次序对无发作率的影响。结果首选组取得近期无痉挛发作疗效14例,占74%,非首选组近期无发作疗效14例,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9,P<0.05)。其中一种抗癫痫药物失败后用ACTH的15例,无发作8例(53%);2种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失败后用ACTH 10例,无发作4例(36%);3种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失败后用ACTH 5例,1例(20%)达到无发作效果。5种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失败后用ACTH 1例,也达到痉挛无发作效果。结论婴儿痉挛症治疗首选ACTH可以获得较高近期痉挛无发作率(74%),其抗癫痫药物失败后的患者,ACTH治疗获得无痉挛发作的机会较低(45%),但仍然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20.
妥泰治疗婴儿痉挛1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丽君 《现代医学》2003,31(1):56-57
目的 观察妥泰单药或添加治疗婴儿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例婴儿痉挛患儿予妥泰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对抽搐发作频率及脑电图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3个月后有8例抽搐发作频率明显减少,治疗总有效率为72.7%,脑电图明显改善者7例。占63.6%。结论 妥泰治疗婴儿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