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桂华 《当代医学》2014,(17):17-18
目的总结放射介入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并探讨控制策略。方法调查参与放射介入工作的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危害因素,以及采取的相关防护措施。结果危害放射介入工作人员的因素包括多个方面,第1位是物理危害,其中X线损伤危害最为严重。所有从事此类工作的人员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症状。结论应提高对职业危害的认知,采取相应的防护、改善措施,加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工作,从而确保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逯蕾  韩华  刘晓红 《医学争鸣》2007,28(7):659-659
0 引言 宫颈管狭窄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也是阻碍妇科宫腔手术的难题.对于严重的宫颈管狭窄,我们在放射介入下应用同轴导丝系统,行宫颈管扩张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介入放射治疗的普及 ,介入放射工作者的防护问题日益引起重视 ,作者对介入放射工作者、普通放射工作者及一般人员的受照情况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对比观察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仪器 经省计量部门检定较准的 35 10型剂量仪 ,FJ 347A型X γ剂量仪。1.2 被监测设备 用于介入治疗的X射线机 16台 (Angio tar血管造影机 2台 ,LVC血管造影机 2台 ,EXQ型 5 0 0mAX射线机 3台 ,FAST型 5 0 0mAX射线机 5台 ,Aux FAST型5 0 0mAX射线机 4台 ) ,监测时取常规介入放射工作条件 ,管电压 70~ 95kV ,管电流 1.0~ 4 .5mA。1.…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广泛开展介入治疗工作,降低放射工作人员在介入操作中的受照剂量,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进行了防护改造.方法自制防护材料,重点对X线球管及介入导管床进行防护屏蔽.结果通过防护改造,屏蔽效果显著,使用防护装置后胸腹部屏蔽效率达80%以上,达到了较好的防护效果.结论自制防护装置是减少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放射肿瘤治疗以及放射肿瘤诊断是放射肿瘤医学的两个实体部分.就放射诊断设备而言,从普通的X线诊断机转变为当今较为发达的影像技术,是一种质的飞跃,而这些影像技术包括核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仪、计算机断层摄影和X线诊断机等,这对医学影像思维模式的转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逐步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创造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也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6.
赵原  陈加源  谢坪 《四川医学》2001,22(3):256-257
目的 探讨规范化在介入放射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1330例介入病例,其中规范前935例与规范后395例病进行对照,对未顺利完成例数及原因进行比较。结果 规范后较规范前顺利完成例数增加13%,经统计学卡方检验,有显著意义,结论 高质量的开展介入放射工作,解决规范化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是放射防护监测的重要内容,是检测和评价辐射防护水平以及辐射所致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也是发现和防范外照射事故的有效手段。现对全县医疗单位从事X线放射诊断和放射介入学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规范监测,同时与卫生执法监督、宣传教育等相结合,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4年我县综合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个体医院,从事医疗X线放射工作,按要求进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定期检测的60名放射人员。其中男47人,女13人;年龄22~56岁,中位年龄36岁;从事放射诊断的56人,介入放射学4人。1.2方法采用热释光计…  相似文献   

8.
放射诊断学已从单纯的X线诊断发展为包括X线诊断,CT,MRI和介入放射学的综合医学影像学,为了使放射诊断学教学适应学科的发展,改革教学方法,实施了放射诊断学的器官系统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器官系统教学有利于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徒有利于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9.
探讨肝癌患者进行放射介入治疗的观察和护理效果。通过对50例患者进行放射介入疗法,减少了静脉给药时化疗的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经效果评价放射介入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介入放射学由美国著名放射学家Margulis1967年首先提出,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新兴的边缘性学科,介入放射技术由于创伤小,并发症少和特有的诊断治疗价值,而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因而发展迅速。肿瘤病人行介入治疗是在X线监测下行股动脉穿刺插管。应用导管技术置管于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药及栓塞剂,直接栓塞肿瘤部位的动脉血管,  相似文献   

11.
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超声技术、介入放射技术以及微创化外科技术,成为了现代微创技术的基本内容[1].在5种技术中,不同的技术在不同疾病中心中的重要性不同,如消化、呼吸、泌尿、妇女系统疾病中,内镜、腔镜技术尤为重要,而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中,介入放射技术则最为重要;不同技术在不同疾病中心的发展水平和应用程度也参差不齐,如介入超声技术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远比在妇女疾病中应用水平为高,泌尿系统内镜和腹腔镜技术水平已经相当完善.因此,在每一个疾病中心,根据其疾病与解剖特点,系统、全面地发展每一种微创技术,则是全面提高各种微创技术在不同疾病中心的应用范围、提高微创技术的整体技术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放射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14例分析钱铭智王荣珠刘琴惠华*(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昆山215300)关键词不孕症;输卵管;放射介入法采用介入放射技术行输卵管再通术是1988年由澳大利亚Rosrh和Thurmord首次报告,以后我国也陆续有个案报道。我院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监视系统在X线机房放射防护中的应用价值,提高X线机房放射防护水平。方法在传统X线机房建设的基础上,去掉传统的观察窗,改用监视系统。结果控制室放射防护水平明显提高,放射工作人员对机房内情况观察更加清晰、全面。结论监视系统在X线机房放射防护中的应用中明显具有优越性,对放射防护工作有重要意义,是放射防护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深入开展.其检查、诊治项目日益增多,由此,医疗照射、化学毒物、血道传播等累积剂量所造成的潜在危险亦随之增加,那么,如何针对性地对从事介入放射学的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防护,是本文探讨的课题。 1.减少X线及傲在射线的侵袭 从所周知,散射线会严重损坏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尤其是生理器官的不可逆损伤。为此,1986年颁发了  相似文献   

15.
1999年7月28日,我院传染科与放射科介入室通力合作,首次利用放射介入技术成功地抢救1名肺结核大咯血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杨 《当代医学》2007,13(7):74-77
介入血管外科成立于2004年,最初由放射介入专业发展而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浅谈放射介入科实习医生的带教方法及带教效果.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2011级放射介入科的实习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学号将该组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5个批次接受放射介入科的实习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的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的专业知识理论、报告单书写、阅片分析能力、介入手术操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实习学习兴趣的满意度、教学参与度等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能够提高放射介入科实习医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且得到实习生的高度评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一.正文内容普通X线、CT、MRI、PET/CT、介入放射学、超声诊断学、分子影像学、放射学管理、质量控制及放射技术学等方面的论著、讲座、述评、综述、短篇报道、病例讨论等各类论文。  相似文献   

19.
王瑞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9):4084-4084
X线检查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诸多方便,但同时也对人体造成了很多损伤。我们应正确利用放射检查,注意防护,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20.
介入放射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并在20世纪70年代逐步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放射是在X射线等影像导向监视下进行的插管操作或穿刺技术,从事介入放射工作的大多数是内科、泌尿科、肿瘤科的医务人员,他们缺乏放射防护知识。同时介入放射操作在床边进行,工作人员长时间暴露于X射线下,防护困难,会受到较大剂量照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和对健康的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1],UNSCEAR 2000年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报告中指出,介入放射操作使工作人员和患者受到很大剂量的照射[2]。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问题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