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早产儿存活率增长,早产儿相关疾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其中多数疾病需外科手术治疗。由于早产儿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手术及麻醉风险均较高,早产儿非心脏手术(NCSP)围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亦均较高,因此早产儿的麻醉管理,对降低其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快速康复,降低其围术期死亡率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拟就NCSP围术期麻醉管理中关于麻醉方式选择,全身麻醉诱导与维持,以及围术期体温、血压、血糖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改善NCSP围术期麻醉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和分析在胸腹部手术中,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同采用单纯气管插管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胸腹部手术患者200例,对他们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各100例。对对照组采用单纯气管插管全麻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对观察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统计。结果经过分析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腹部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降低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更好的确保手术治疗的顺利和成功。 相似文献
3.
笔者实施硬膜外阻滞加全麻气管插管,有效地降低了病人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镇痛完善,有利于手术中循环呼吸功能的管理调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1995年~1997年共施行胆道手术389例,其中老年患者108例,占27.8%。现根据胆道手术的特点以及老年患者的特殊病理生理改变,将有关问题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6例,女72例,年龄60岁~81岁。其中合并慢支、肺气肿28例,高血压10例,冠心病7例,有心电图异常改变者34例,肝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腹部手术后感染情况及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1月行腹部手术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麻醉方式的不同分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试验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于麻醉前(T0)、术后2h(T1)及术后1d(T2)时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3+、CD4+、CD4+/CD8+、皮质醇、血糖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感染状况。结果对照组T1、T2时和试验组T1时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T0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组T1、T2时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低(P0.05);与T0比较,对照组T1、T2时和试验组T1时血清CD3+、CD4+、CD4+/CD8+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组T1、T2时血清CD3+、CD4+、CD4+/CD8+水平较高(P0.05);与T0比,对照组T1、T2时和试验组T1时血清皮质醇、血糖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组T1、T2时血清皮质醇、血糖较低(P0.05);对照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15.89±6.52)min和(22.14±8.96)min高于试验组(9.57±5.67)min、(14.62±7.75)min(P0.05)。对照组术后感染率25.00%高于试验组9.62%(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能降低腹部手术患者感染发生率,可能与降低术后炎症因子、应激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相关,且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0)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案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休克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采取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呼吸(R)等指标及肺部感染率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和麻醉后自主恢复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及疼痛程度(VAS)评分等指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MAP、SBP、DBP、SpO_2、HR、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MAP、SBP、DBP、SpO_2均高于对照组,HR、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1例,感染率为2.38%,对照组肺部感染4例,感染率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培养病原菌1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株占54.55%,以鲍氏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株占36.3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观察组自主恢复时间、睁眼时间、VAS评分分别为(6.72±1.03)min、(7.33±0.42)min、(4.23±0.7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0.18±0.92)min、(12.07±0.56)min、(5.12±0.62)分(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相较于单纯气管插管全麻能改善循环功能,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报告29例老年人胆道疾患围手术期存在的不同程度营养不良,术前高危因素和术后严重并发症,在手术前、后实施PN或(和)EN的阶段性营养支持,以达到纠正负氮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增加体重和促进伤口愈合.本组手术治愈率89.4%(26/29).结合老年人生理特点,急性应激期改变和肝肾功能障碍等问题,就胆道围手术期的代谢支持(MS)、PN和EN的具体应用作了较为详尽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9.
本头颅固定架能够在气管内插管全麻的储卧位手术中良好的固定头颅,使用时根据病人头颅大小,适当调节颧骨支架间距,眉弓一下颌间距,双颞部固定防止头的晃动,应用此架便于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10.
鄢水旺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4):67-68
在急救与全身麻醉中,气管插管是一项关键步骤,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抢救成功率和全身麻醉的成败。但患者气道解剖的异常会造成气管内插管困难,据统计,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为2%~3%。我院为18例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用胆道镜引导行气管内插管,均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丽丽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8)
目的 :分析喉罩全麻通气在妇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6月收治的5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妇科手术患者在手术麻醉中行气管内插管,观察组妇科手术患者在手术麻醉中应用喉罩全麻通气,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有13例应用喉罩全麻通气3号,12例应用喉罩全麻通气4号.其中9例借助咽喉镜放置喉罩全麻通气,16例采用盲弹置入,1次放置成功者24例,占96%;超过1次成功者1例,占4%;无失败案例,成功率为100%.两组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麻醉中应用喉罩全麻通气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在操作上更加方便,可以提高放置成功率,还能够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也更容易接受,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年化,老年胆道疾病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自1998年1月到2003年6月我科共收冶60岁以上胆道手术病人76例,占同期胆道手术病人的37.6%(76/202)。现将其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宏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6,8(4):197-199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医学的许多禁区已经开放,高龄不再是手术麻醉的禁忌。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接受了各种复杂的手术,据区域性资料统计,老年手术患者约占总手术患者30%左右,其中胸腹部、泌尿及骨科手术居多。而老年患者合并症多,尤其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高,手术风险亦随之增加。因此,在围手术期建立全程评估、平衡调节、权衡利弊、综合处置的管理理念,对预防和减少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麻醉安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胆道闭锁是指肝内或肝外胆管中断、纤维、狭窄或闭锁呈条索状,因而胆汁排出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重,尿色深黄、大便陶土色,新生儿和婴儿最常见的是阻塞性黄疸 .胆道闭锁治疗原则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最晚不能超过90 d ;若治疗不及时,不可避免会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7.
于秋颖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7,(4):50-50
剖胸手术用静脉复合麻醉加硬膜外阻滞,可缓解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减少全麻用药量,有利于患者迅速苏醒。加之硬膜外术后镇痛,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有利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龙发源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24,(5):136-138
目的 分析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实施神经阻滞麻醉联合气管插管全麻的临床效果,为确保临床麻醉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松滋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68例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麻醉前(T0)、切皮时(T1)、切皮后30 min(T2)、拔管时(T3)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术后2、4、12、24 h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苏醒、拔管、术后留观、下床活动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T0时比,T1~T3时两组患者心率(HR)均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趋势,平均动脉压(MAP)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较术后2 h,两组患者术后4~24 h VAS疼痛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