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胸膜病变的CT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CT扫描在显示胸膜病变方面具有普通X线检查不能比拟的优越性。扫描时病人取仰卧位,暂停呼吸,用短时间(少于5秒),以避免呼吸影响。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肺底。根据病灶大小选择层厚,常用10mm,较小病灶可用薄层连续扫描。对特定层面变换体位重复扫描有助于确  相似文献   

2.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少见病,CT是有效的诊断方法之一,我们自1985年收集了25例胸膜间皮瘤,全部病理证实,本文重点讨论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3.
4.
5.
恶性胸膜间皮瘤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肺弥漫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影象诊断占有重要地位。自1985年以来,由于胸部高分辨力CT(HRCT)的应用,提高了CT 扫描所显示肺结构的空间分辨力,因此对肺弥漫性、播散性和间质性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方法。本文收集近年文献,作一综述。一、HRCT 的检查方法(一)扫描部位及技术条件常规胸部CT 扫描的基础上,对病变或病变敏感区补做HRCT 扫描,一般常选主动脉弓、支气管隆突及膈上2~5cm 层面。有人认为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胸膜间皮瘤是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及纤维细胞的原发性肿瘤。根据大体病理及影像学改变分为局限性及弥漫性,局限性胸膜间皮瘤多数为良性,但约有30%的局限性病变有恶性倾向;弥漫性胸膜间皮瘤均为恶性。本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比较困难。X线影像学诊断是一重要手段,螺旋CT明显优于普通平片。本文收集了我院2000年10月至2006年6月间,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0例胸膜间皮瘤进行综合分析,将螺旋CT征象与术中所见及病理表现作对照,探讨螺旋CT诊断胸膜间皮瘤的检查方法及区分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9.
10.
1.材料和方法本组9例病人中男4例,女5例,年龄24~76岁,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3例穿刺活检证实。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气短、呼吸困难、胸闷、低热和咳嗽。9例均无职业石绵接触史。本组应用的是西门子公司制造的SOMATOM,AR—  相似文献   

1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诊断(附40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急性脑外伤患者的CT片研究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征象,目的是为DAI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40例DAI患者的早期CT表现,结合文献提出DAI的CT诊断标准:脑白质内单发或多发无占位效应的小出血灶,中线结构无移位;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池内出血;脑室内出血;弥漫性脑肿胀。  相似文献   

12.
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病理证实的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影像,其中13例首次CT误诊,分别为炎症7例、结核3例、转移瘤3例。结果:CT表现可分为多发结节型5例、肿块型2例及肺炎样型16例。其中仅2例典型叶段分布者,3例叶段实变为主及4例蜂房样者提出了弥漫型肺泡癌的诊断,弥漫结节型、肿块型及散在斑片影均未能有效提示诊断。结论:弥漫型肺泡癌表现类型多样,典型叶段分布的多发结节、有血管造影征和支气管充气征的单/多叶段实变、蜂房状浅淡密度等较有特征性,可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13.
94例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疾病的CT诊断及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总结了94例肾上腺功能性疾病临床生化、B超、CT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61例(皮质腺瘤48例,皮质增生13例),皮质醇症33例(皮质腺瘤18例,皮质增生11例,腺癌4例)。用1.5 ̄3mm薄层扫描,醛固酮瘤CT定位准确率达93.3%;皮质腺增生(醛固酮症13例,皮质醇症11例)术前定位准确率83.3%。手术前91%CT可鉴别腺瘤或增生。本文讨论了皮质醇腺瘤和醛固酮腺瘤  相似文献   

14.
胸膜间皮瘤伴膈肌翻转造成CT误诊两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两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引起膈肌翻转误诊为腹内及胸膜联合病变的病例,通过误诊原因分析认为:如果膈肌附近病变不易判定其起源时,应想到膈肌翻转的可能性,采用矢状面重建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膈肌以及病变和膈肌的关系,如发生于左侧,还可通过胃底气钡双对比造影显示膈肌,从而判定病变的起源。  相似文献   

15.
结节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结节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表现,探讨与周围型小肺癌的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表现。结果:10例病灶邻近胸膜,其中8例合并相邻胸膜增厚粘连,6例位于各胸膜交界区。病灶边缘光整3例,毛糙9例,边缘有粗长毛刺征2例,细短毛刺征5例,分叶征3例,血管纠集征4例,棘状突起征2例;7例病灶内密度均匀,支气管空气征2例,空泡征1例,病灶内液化2例;强化明显6例,病灶明显强化率为54.5%;病灶周缘肺内渗出灶3例,卫星灶1例;病灶同侧少量胸腔积液3例。结论:NFOP的CT表现上除与胸膜关系密切外,其他表现常与SPLC相似,在长期密切随访观察病灶变化的基础上,行经皮肺穿刺活检以及创伤较小的电视胸腔镜下目标肺楔形切除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喉癌CT诊断(附26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26例喉癌患者的CT检查结合手术病理所见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就有关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同时对喉癌CT诊断价值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容积高分辨CT (VHRCT)对肺弥漫病变的显示能力,探讨VHRCT取代传统高分辨CT (CHRCT)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102例肺弥漫病变患者行VHRCT及CHRCT检查,比较二者的图像质量,包括图像的伪影、分辨能力及噪声水平:选择无明显呼吸伪影的层面,比较二者对于线状影及网状影、微结节影及树芽征、细支气管扩张、磨玻璃影、肺气肿5种肺弥漫病变征象的显示情况.结果 图像质量比较:VHRCT与CHRCT的图像分辨能力及噪声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17,P=0.091);CHRCT的呼吸伪影较VHRCT明显,二者伪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在无明显呼吸伪影的层面中,VHRCT与CHRCT对线状影及网状影、微结节影及树芽征、细支气管扩张、磨玻璃影、肺气肿显示情况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29,P=0.603,P=0.189,P=0.672,P=0.541).结论 VHRCT对于肺弥漫病变的显示能力与CHRCT接近,可以通过一次螺旋扫描得到全肺的高分辨率图像,其取代CHRCT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磨玻璃样改变的HRCT检查及其对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价肺部磨玻璃样改变的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病理基础以及它在弥漫性肺疾病(DPD)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一组连续的经病理学检查或临床综合其它各种检查而明确诊断的弥漫性肺疾病,经普通X线、CT和HRCT检查,HRCT采用层厚为1-1.5mm,间隔为10mm,高空间频率重建算法。有病理学结果者则与之对照。结果:本组DPD包括73例,HRCT显示磨玻璃样改变征象16例,分别为过敏性肺炎5例、淋巴瘤l例、皮肌炎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3例、类风湿性肺炎2例、放射性肺炎1例和肺水肿2例。普通X线仅显示9例(P<0.01)。病理学上磨玻璃样改变由肺泡腔内渗出、肺泡间隔增厚所致。结论:HRCT是显示肺部早期异常表现——磨玻璃样改变十分有效的方法,但对弥漫性肺疾病的鉴别诊断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肺弥漫病变(DLD)74例,对16种DLD的X线、CT及1.2mm薄层HRCT表现进行详细分析。X线平片影像重叠,对DL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限度。普通CT克服了平片的缺点,可发现平片不能显示的轻微改变、隐避部位病变及早期病变。HRCT可显示肺小叶及其微细结构,显示叶间胸膜,可对粟粒点及网状结构进行详细分析获得更多信息,为DL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CT征像并与甲状腺的良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54例甲状腺癌和3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均经CT检查和/或术后病理所证实。全部病变经胸部X线检查,其中62例和35例还分别经超声和放射性核素Ⅰ检查。结果:甲状腺癌的CT征像为:甲状腺边缘模糊不清,甲状腺内病变形态不规则,有的呈单纯性砂粒样钙化,甲状腺肿大绕气管蔓延入气管后间隙,颈淋巴结多发性肿大且呈周边强化和中心液化。甲状腺良性病变的CT征像:1.甲状腺腺瘤——在肿大的甲状腺内呈边缘清楚的低密度区,甲状腺边缘清楚锐利;2.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呈不规则形弥漫性增大,密度均匀减低;3.甲状腺炎——多为双侧增大,密度均匀减低,但形态无改变。结论:由于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良性病变的CT征像有很大差别,因此,CT技术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