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研制抗感口服液,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方法:确定抗感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制定质量标准.对方中的黄芩、黄连、牛蒡子、连翘、大青叶进行薄层鉴别.结果:采用本法制备,质量稳定,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合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强肝Ⅱ号口服液并建立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应用水提醇法制备强肝Ⅱ号口服液,与其它抗脂肪肝、早期肝硬化药物临床对照应用。结果:我院生产的强肝Ⅱ号口服液有效率达90%以上。优于其它其它抗脂肪肝、早期肝硬化药物。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我院强肝Ⅱ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合理,疗效可靠,是很好的治疗脂肪肝、早期肝硬化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孙丹  杨德庆 《中医药学刊》2006,24(6):1145-1145
目的:研制胃康口服液,用于治疗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方法:确定胃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制定质量标准。对方中的木香、延胡索、佛手进行薄层鉴别。结果:采用本法制备,质量稳定。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4.
抗感口服液澄清工艺探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求抗感口服液最佳澄清工艺。方法:比较自然沉淀法、醇沉法、明胶丹宁法、甲壳素法等几种澄清工艺所得的抗感口服液在色泽、口感、澄清度、总固体物、总多糖、总有机酸等方面的情况。结果:甲壳素法较其他方法的有效成分损失少,澄清度好,口感佳。结论:抗感口服液生产中用甲壳素吸附澄清法为最佳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消脂益肝口服液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建立消脂益肝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等方法,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消脂益肝口服液制备工艺可靠,质量可靠,临床总有效率92.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本制剂组方科学,工艺合理,质量稳定,临床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感灵舍剂的制备工艺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抗感灵合剂治疗782例患者疗效观察。结果:临床治愈率92.2%,显效率7.2%,总有效率99.4%。结论:该制剂组方合理,质量稳定,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乳块消口服液,并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植物药用水提浓缩成稠膏,动物药用醇提,两者合并即得;用TLC进行定性鉴别,并对处方中的君药橘叶中的橙皮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该产品各项技术参数稳定,质量符合要求。结论:乳块消口服液制备工艺合理科学、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鼽口服液的制备工艺.证实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蒸馏法、煎煮法提取精制,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该制剂工艺可行.临床疗效可靠。结论:鼻鼽口服液制备合理,服用方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复方羌活口服液进行解热抗炎的药效学研究。方法:以灌胃法给药,观察复方羌活口服液对静脉注射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的家兔体温和足跖注射鸡蛋清注射液的大白鼠足跖厚度的影响。结果:复方羌活口服液与原剂型煎剂在解热、抗炎方面效果基表一致。结论:将复方羌活煎剂改制成口服液是可行的,制备工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孙灌宁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1):760-761
目的:探索胃肠舒通口服液的组方设计、提取制备工艺、质量检测标准。方法:根据中医药理论,用辨证施治的方法,进行了组方设计。采用了有机溶剂浸渍与水提酒沉相结合的提取方法制备复方内服口服液。同时采用化学鉴别法、薄层层析法和规格检验法制定质检标准。结果:pH值应为4.0~6.0,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2,规格检查项下装量检查、微生物限度应符合规定。结论:处方合理、制备工艺规范、质量检验方法重现性好,制品稳定、安全、有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沈烨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8):44-44,43
目的:制备消风口服液,制定质量标准并观察其疗效。方法:确定处方组成,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口服消风口服液,10ml/次,tid,共治疗皮肤瘙痒症150例。结果:该制剂工艺和质控标准可行,治疗皮肤瘙痒症有效率达88%。结论:该口服液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于各种急慢性咽炎。方法:多种中药采用合理的制备工艺制成中药口服液。结果:清热利咽口服液可缓解和解除咽部不适、干燥或疼痛及咽部粘膜增生等。结论:清热利咽口服液对各种急慢性咽炎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抗感滴丸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进行处方设计和工艺优化。结果:抗感滴丸的处方为提取物—&PEG400030:70;最佳工艺为:冷却剂为液体石蜡;滴头直径为3.5cm;滴速50~55滴/分钟;冷却温度13~14℃;滴距3cm。结论:抗感滴丸的成型工艺处方合理,工艺简单,操作容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制胃康口服液,用于治疗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方法:确定胃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制定质量标准。对方中的木香、延胡索、佛手进行薄层鉴别。结果:采用本法制备,质量稳定,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5.
不同工艺制备通脉口服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袁小红  周艳 《中成药》2001,23(12):867-869
目的:研究通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方法:比较超滤法、水醇法、滑石粉法、离心法、制备的通脉口服液,以除杂质效率、澄明度、总皂甙含量作为质量考察的标准。结果:水醇法(醇沉浓度为75%)制备的通脉口服液,澄明度和稳定性优于其他方法,且总皂甙的含量最高。结论:采用水醇法制备的通脉口服液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渴消灵口服液,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芪、黄精和何首乌3味药材。结果黄芪、黄精和何首乌的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重现性好。结论渴消灵口服液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叙述消炎利胆汤经剂型改革制成利胆口服液的方法和质量控制过程。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利胆口服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合剂项下规定及运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中药的方法,控制利胆口服液的质量。结果利胆口服液制备工艺设计合理,质量可控。结论利胆口服液质量稳定,携带方便,避免了汤剂煎药麻烦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参附口服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参附口服液(中药制剂)提供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拟定制备工艺,采用TLC对人参、附子的成分进行色谱鉴别。结果:鉴别样品都能检出相应的斑点。结论:制备工艺可行,该制剂质量标准鉴别方法简便可行,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及解热镇痛抗炎实验对银青抗感口服液进行质量控制及药效学评估。方法:采用SunfireTM-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327、245、202 nm,建立银青抗感口服液的指纹图谱并确定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相对保留时间及紫外光谱吸收进行色谱峰对应化合物的指认,确定共有峰的归属;观察银青抗感口服液对干酵母致热大鼠、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的影响,进行药效学评估。结果:建立了银青抗感口服液的HPLC特征图谱,共标定了16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品指认了其中的10个成分,各批次样品的相似度均> 0.9。与模型组相比,发热大鼠给药组体温明显下降(P <0.01),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明显下降(P <0.01);给药组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 <0.01),小鼠耳组织纤维排列紊乱、水肿及充血的情况有所改善,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 <0.01)。结论:银青抗感口服液能有效发挥解热镇痛抗炎的药效作用。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方法灵敏,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全面有效地评价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培元抗感口服液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半数致死量( LD50)及抗炎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培元抗感口服液(培元抗感口服液原液,0.41 g/mL)20.5 g/kg,给药容积0.5 mL 10 g体质量,每日给药2次,间隔2 h。连续14 d,观察用药后小鼠的反应及死亡率。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药,观察培元抗感口服液对急性炎症的影响。结果培元抗感口服液的小鼠最大耐受浓度(MTD)﹥20.5 g/kg(相当推荐临床用量的100倍)。培元抗感口服液8.2 g/kg组小鼠耳廓肿胀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 P <0.05)。结论培元抗感口服液的MTD﹥20.5 g/kg;对二甲苯所致的急性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