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贾耿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7):1139-1140
命门脑调控脏腑的顺序基本上是胚胎器官先后发生的顺序 ,这也就充分证实了命门脑先生为主是有现代科学依据的。  相似文献   

2.
脑是命门先天物质与本能的实质所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先天之精凝聚变化而成的脑是命门先天物质与机能的实质所在。脑是集元精元气元神于一体的先天之脏器,禀先天之精主司五脏构形及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所以脑先天就具有统帅五脏的功能,是凌驾于五脏之上的命门。五脏六腑之精气通过“诸脉”“宗脉”皆上汇聚集于目睛命门脑,以充养先天之精构筑的脑;脑之元精化生的元气元神通过起源于目睛命门脑的足太阳经入十二脏之俞而发布于全身各处,以温煦推动和主导协调五脏六腑的一切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3.
脑为命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锋 《光明中医》2008,23(8):1063-1065
命门学说是中医藏象学中争议较大且又比较重要的学说之一,至今尚无定论,为了探明命门学说的准确内涵,发挥命门学说对临床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古代命门学说的渊源、命门的位置、生理功能和命门为先天的相关探讨,对照脑(脑髓)的位置、生理功能和脑是人体最早形成的器官,可以看出二者极其相似,故提出了脑就是中医藏象学中的命门,是人体的主宰。  相似文献   

4.
试论命门与人体生命调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医学角度探究命门之源流 ,提出生命的调控中心不在心而在命门 ,认为人体十二官的功能活动受命门调控 ;五脏乃至全身阴阳受控于命门的阴阳 ;命门之火是人体生命动力系统 ;命门调节理论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探究命门对人体生命的发育与遗传的调控 ;命门理论亦指导临床各系统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从命门学说的发生学原理论《内经》《难经》命门的统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道家思想及养生实践对命门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的“玄牝学说”肇始于春秋《老子》,而医家的命门学说则脱胎于道家的“玄牝学说”。《内经》“眼目命门说”反映了道家及《内经》重视心神的思想;《难经》“肾元三焦命门说”则集中反映了先秦道家及《内经》、《难经》“天人同构”、“阴阳一体”的思想。从命门学说的发生学原理来看,《内经》“眼目命门说”与《难经》“肾元三焦命门说”是密切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命门脑元神与心识神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自从明·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后 ,10 0多年来中医界围绕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一直争论不休 ,近十几年来又日趋激烈。如陈士奎强烈呼吁“再不能继续维系错误的心主神明说” ,认为“心主神明说的实质是脑主神明” ,并坚决主张“变革心主神明为脑主神明” ,认为“这是中医脑科学理性发展的前提条件 ,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的科学意义”[1] 。张挺、李其忠则直言“神明孰主之争毫无继续进行的必要”[2 ] ,坚持传统的心主神明论。许振国和张继东则相继提出“心脑共主神明论”[3、4] ,试图缓解上述两种观点的矛盾。争论的焦点 ,不外乎是孰主…  相似文献   

7.
论中医学说脑与五脏,命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中医学说脑与五脏、命门的关系郑雅琴(辽阳石油化纤公司职工医院111003)1以脑为脏学派的历史从中国古代医学流派形成的源远流长中,中医各家学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各家学说各有不同,对于中医阴阳、脑、五脏论、命门这些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8.
“脑-肾轴”为命门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命门作为人体生命的门户,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但历代关于此问题的认识又多有不同,争议颇多.争论的焦点只是在于命门部位的确定上,而在其功能方面的认识上则几乎是一致的.根据历代医家的论述,并结合中医的现代研究成果,提出"脑-肾轴"为命门说,认为命门是一个与大脑及肾密切相关的功能器官,而非实质脏器.  相似文献   

9.
毕鸿雁  孙广仁 《中医药学刊》2006,24(8):1521-1522
从发生学观点而论,命门概念产生于人类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求索过程。从现象到本质,从有形到无形,依次演生出有形命门说、无形命门说、命门演化原则。命门,在形态上是演化生命的基因,在功能上是基因表达出的生命活动,在信息上是生命产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道家思想及养生实践对命门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的"玄牝学说"肇始于春秋《老子》,而医家的命门学说则脱胎于道家的"玄牝学说".《内经》"眼目命门说"反映了道家及《内经》重视心神的思想;《难经》"肾元三焦命门说"则集中反映了先秦道家及《内经》、《难经》"天人同构"、"阴阳一体"的思想.从命门学说的发生学原理来看,《内经》"眼目命门说"与《难经》"肾元三焦命门说"是密切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11.
从发生学观点而论,命门概念产生于人类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求索过程。从现象到本质,从有形到无形,依次演生出有形命门说、无形命门说、命门演化原则。命门,在形态上是演化生命的基因,在功能上是基因表达出的生命活动,在信息上是生命产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养命门法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温养命门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眩晕严重程度评分、血脂水平、经颅多普勒超声、颈动脉血管彩超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眩晕严重程度评分,血脂水平,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养命门法可以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脑部的血液循环,纠正大脑的缺氧缺血状态,从而使眩晕症状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3.
人体经络的实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谢浩然 《中国针灸》2000,20(10):603-605
为阐明经络实质,根据古代经络文献的有关论述。结合现代经络研究的有关成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经络结构是三个层次的间隙结构。气血运行是卫气营血的物质运行,气血通道是卫气营血的两种通道。结论:经络实质是间隙结构的液气通道。人体经络可分为狭义广义两种。狭义经络是循经感传的卫气通道。广义经络是卫气营血的气血通道。  相似文献   

14.
论《内经》"命门者,目也"的理论蕴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命门一词始见于<内经>,其中<灵枢>两篇提出"命门者,目也",明确目就是命门.认真研究<内经>脏腑经络与目的关系,就不难看出目具有生命之门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出发,运用医用远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探讨传统养生功法易筋经单式练习对人体命门和生命之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提供可视化、科学化证据。选取80名大学生志愿者习练健身气功易筋经单式3个月,检测易筋经锻炼前后对印堂、膻中、神阙、命门穴的红外热成像特征,从红外的角度阐释易筋经对人体命门的影响。结果发现易筋经锻炼对命门的影响是通过调整三焦筋膜系统来调整人体之气的运行,易筋经的单式练习也可以对人体命门产生影响,以对下命门影响最为明显,对意识调控的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6.
卵巢癌的发病机制一直是卵巢恶性肿瘤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发病因素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体系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中医在治疗卵巢癌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对病因病机也有独到见解。目前,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肾阳不足相关。中医基础理论提出命门与肾的关系密不可分,具有“藏精系胞”的生理功能。七七之年,肾气衰、天癸竭乃女子正常的生理规律。研究发现,卵巢癌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其发生与患者绝经时间有关。故本文基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命门学说”阐述卵巢癌的病因病机,提出“命门-肾阳-天癸”的病机框架,希望通过资料分析与理论探讨为中医解释卵巢癌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贾耿 《中医药学刊》2005,23(4):609-610
调控是神的特性。所以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调控特性的器官应是神的实质所在。现代医学证明,脑髓(中枢神经系统)调控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所以神的实质应是脑髓。  相似文献   

18.
<正>1营卫实质探讨1.1营卫的含义在古汉语中,营卫均有环周、环行之义,常常互释和通用。在中医学中营卫出自《黄帝内经》,仍体现了环周、运行的本义。《灵枢·营卫生会》指出: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表明无论是营还是卫,均以血脉为中心循环全身。  相似文献   

19.
《内经》中关于肾藏精、主生殖生理功能的认识,是由于作者在尸体解剖时发生了观察错误进而推论发生错误导致的。《难经》提出右肾为命门,或是因为作者与《内经》作者犯了同样的错误,或是玩数字游戏所致。  相似文献   

20.
人体气机圆运动是以"肾水升、心火降"为根本,肝脾助肾水以温升,上济心阴,肺胃助心火以凉降,下温肾阳,中焦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肝脾相关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为脑-肠轴失衡。脑-肠轴是以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为核心,在这个网络中多种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以及免疫因子所介导的相互作用与调节,保持着该网络在整体水平上构成和维持机体内环境及生理功能的平衡和稳定。由此推测中医学的"气"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功能有关,气机紊乱的实质即该网络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