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深化医院改革的必然,后勤社会化是国务院体改办的决定。医院推行全方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可以有效地节约开支,降低后勤管理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后勤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效率。然而,分析医院后勤社会化为什么不能得到深入的原因是因为体制陈旧、观念落后、机制老化及缺乏有效监管等。要想使这种状况得到改善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据医院自身情况,量身定夺,先易后难,逐步过渡,多办实事,可参照国内外后勤社会化的成功模式进行最终的“两权分离”。用微观实践和宏观调控两种手段,使改革更加符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步骤地稳步推进医院后勤彻底社会化,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树立企业法人形象,办出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实行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重要性及现实意义,介绍了当前医院后勤改革的主要思路及模式,结合本院医院后勤社会化工作实践,阐述和分析了现实环境下推进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医院后勤社会化过程中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院推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必然涉及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且人事制度改革是否正确有效,直接影响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和成败。现就医院当前推行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后勤人员人事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医院后勤社会化过程中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后勤职工对人事关系转由企业管理有疑虑:医院把后勤服务的经营权和后勤职工的人事权转由“独立核算、  相似文献   

4.
毫无疑问,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医院后勤管理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实施后勤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加以推动与促进。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对如何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步伐,还有待于进一步加以探讨。本文试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高度和医院后勤改革实践的角度对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推进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必须实事求是,遵循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适应当地整个社会后勤服务市场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医院后勤社会化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后勤服务质量,而且可以明显提高医院主体业务的水平,对我国医院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国际上也是医院发展的主流方向。本文综述了医院后勤社会化的意义,国内外发展情况,就国内国内外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出了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医院后勤社会化的必要性入手,介绍了当前医院后勤改革的两种主要模式,结合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情况,对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医院后勤社会化有利于提高后勤人员的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后勤服务水平,更好地促进医院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院后勤服务保障社会化已成为城市大医院后勤改革的发展趋势。应用核心竞争力理论阐述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理论基础,如果某一业务不能或者很难为竞争优势做贡献,那么就可以考虑外包(社会化),后勤服务保障社会化的前提条件是某项业务存在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供应市场,目前医院支持性业务中的餐饮服务、人员服务和非技术性的建筑及设施服务完全具备成熟的市场化前提条件。适宜后勤服务保障社会化,技术性的建筑及设施服务只宜部分后勤服务保障社会化。而患者服务在我国尚不具备供应商市场,不宜社会化。此外,当医院的后勤服务保障社会化购买成本、后勤服务保障社会化管理成本、医院资源的机会成本之和小于内部化的生产和管理成本时,就应寻求社会化服务。作者结合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实践,探索如何构建与社会化服务保障相适应的监管体系、以及社会化保障工作的思路、方法、体会。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后勤服务的矛盾与不适应愈显突出,以怎样的战略思维指导后勤社会化改革,不仅关系到后勤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快推进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步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医疗卫生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医院要抓住机遇,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后勤社会化改革应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北京市此项改革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各医院完成“医院后勤综合目标责任制”改革;第二阶段各医院完成后勤管理体制,资产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第三阶段要组建跨医院的、规模化经营的后勤服务集团。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有良好的组织保证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浅谈医院后勤经营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院后勤由供给福利型管理转向经营管理,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保证改革发展方向的必由之路。计划经济体制下滞后的医院后勤封闭式供给福利服务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医院的改革与发展。在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市场竞争中,医院后勤经营管理模式可根据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生产力发展水平、全社会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和医院后勤工作状况,采取社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多种实现形式。①院内社会化:实行全面经济承包;成立经济实体;成立经营(企业)实体。②过渡社会化:社会逐步接办后勤部分服务项目;实施“准社会化工程”;创建涉医的集约化、集团化公司;建立生产经营联合体。③社会化:让社会服务行业基本承办医院后勤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2.
我院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尝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医院后勤社会化是医院深化改革的必然,如何推行后勤社会化每家医院都有自己的做法。笔者结合单位的实际介绍了做法:①确定率先推向社会的服务内容;②选择协作单位;③明确各自工作职责,拟订工作标准;④健全规章制度;⑤加强组织与管理。通过近半年多的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优化了临时工队伍,解除了医院的后顾之忧;二是促进职工转变观念,增强了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三是提高了后勤服务质量;四是节约了经费。  相似文献   

13.
再论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前,经济高速发展,服务体系和水准相对滞后,加上管理者素质的提高,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以及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为医院后勤工作向社会分离提供了条件,也为推进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提供了机遇。但规范卫生服务市场体系是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保障,故要建立:卫生物质流通、后勤人才流动、经济信息市场及卫生建设筹资机构。在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时尚需解决:①支持条件;②实施集团联盟;③注意经营定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近年来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服务的主要做法及探索实践,建议在医共体建设中,应进一步整合资源,将医疗重心下沉,坚持以强基层为重点、需求为导向,建立完善"全科+专科、院区+总院"家庭医生协同服务机制,重塑家庭医生服务品质,促进分级诊疗制度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实践的角度对医院后勤社会化服务的基本形式、物业管理公司运用特点、医院营房管理小组的功能、工程招标和项目审查以及制度建立等方面介绍了具体的做法。此外,还认为医院后勤服务实现社会化有赖于上级的政策,业已形成的成熟的物业管理市场,专业化管理队伍以及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管理方法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院作为改制后的民营医院,在医院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创建爱康医院家的文化,树立爱康价值观,构建和谐的医院工作环境;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实施管办分离,成立了支持系统和运营系统,通过先进的管理方法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在回报社会方面,通过积极救助弱势群体、积极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热心慈善等,付出真诚的爱心,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organization culture building of a private hospital, in creating the Aikang hospital as your home culture and Aikang values for building a harmonious workplace for the hospital. The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features the separation between regulations and management,building of the supporting system and operating system, for better quality of care with advanced management practice. The social rewards feature great efforts in supporting the disadvantageous population, and undertaking public health service and charity activities. These care and love to the community help the hospital to fulfill its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相似文献   

17.
从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管理制度改革,经营模式改革以及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保证监督体系,医德医风建设体系,保证改革措施落实等方面介绍了唐山工人医院深化改革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铁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铁路医院病床工作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铁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铁路医院经营以及医疗工作的影响.方法运用质量控制图,对铁路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前后,某铁路中心医院病床工作效率指标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2月铁路医疗保障制度启动,病人选择性就医的自由度加大,病人的卫生服务有效需求发生了转移,一部分铁路医保病人流向了有较强竞争力的其他医院,使得医院病床工作效率值骤然下降,低于病床工作效率控制下限;此后,铁路系统内病人外流造成的床位"空缺"逐渐被医院服务半径内的其他病人占用,医院病床工作效率逐渐缓慢回升,至2005年5月已接近医改前病床工作效率值平均水平.结论医保付费模式对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铁路医院要在医疗制度改革的激烈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规范医疗行为,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同时,定期考核医保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实施医疗费用公示,开展循证医学实践,主动适应并积极应对医疗市场的竞争,才能在改革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争先创优活动对医院管理的作用。医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以落实医改任务、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医德医风,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落脚点,找准实践载体,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突出医疗服务特色,从而全面促进医院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