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显著的心动过缓是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之一,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窦房结动脉供血不足所致。1984年1~10月,我们运用阳和汤加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40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根据北京地区协作组对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诊断参考标准进行病例选择。40例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40~50岁者10例,51~60岁者12例,61~70岁者17例,71岁以上者1例;心率35~40次/分者25例,41~50次/分者8  相似文献   

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目前除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外,尚无特效药物。我们自1993~1996年4年应用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SSS2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北京地区协作组1977年制订的SSS诊断标准。选择无严重症状(如晕厥、阿一斯氏综合征、心绞痛等)或虽有上述症状因故不能植人心脏起搏器的SSS。患者入院后随机分组。治疗组23例,其中男性8例,余为女性;年龄45~65岁,中位数58岁;病程1~5年,平均3.3年;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最慢为38次/min,最快为46次/min,平均42次/min,经食道…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附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3~198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疗效满意。特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本组19例均经省市级医院确诊,并经过“窦房结活动激发试验”,符合1977年北京地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参考标准。性别与年龄:男16例,女3例;30~39岁2例,40~49岁5例,50~59岁7例,60~69  相似文献   

4.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为心内科常见病,以60~70岁老年人多见。自2003年3月~2006年4月,笔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50例本病轻症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10例;年龄58~80岁,平均66岁;病程3~5年45例,6~8年4例,10年以上1例;一过性黑蒙发作3例,有短暂晕厥史2例。全部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和心电图阿托品试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第11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基本方剂:炙麻黄6g,制附片10g(先煎30min),细辛3g,人参30g,生黄芪24g,桂枝3g,生地黄12g,淫羊藿12g,炙甘草6g。…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本组3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9.2±11.53岁。治疗前心率<50次/分12例,50~59次/分16例,≥60次/分2例,平均心率51.63±7.15次/分。治疗前28例作过2mg 阿托品试验,均为阳性(注射后最大心率<90次/分)。有6例进行经食管左心房调搏,测定窦房结功能。6例的平均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为1536.67±132.90ms(正常≤1400ms),平均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为593.33±142.96ms(正常≤525ms),  相似文献   

6.
仙黄丹参饮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04-1998-12笔者采用自拟仙黄 丹参饮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9例,取得满 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89例中男48例,女41例;年龄最 小23岁,最大68岁.病程1年以内9例,1~5年39例,6~10年16例,11~15年17例.15年以上8例;原发病为冠心病29例.各类心肌炎35例.心肌病14例,原因不明11例;心率最慢者42次/min,最快者56次/min。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依据1977年《北京地区病态窦房结合征诊断标准》[1]。中医辩证参照1983年修订的中医虚证参考…  相似文献   

7.
炙甘草汤加附子治疗心动过缓2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动过缓是病态性窦房结综合征的主要体征,病因与冠心病、心肌病等有关,西医治疗多用阿托品、异丙基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但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应用经方炙甘草汤加附子等,治疗此症2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整理小结如下,乞请同道指正。1临床资料22例患者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15岁,平均50岁;病程最长达15年以上,最短在1年以上。平均心律<50次/分,其中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3例;心肌劳损5例;早搏8例,其他6例。2诊断经心电图检查,心律<50次/分,或经阿托品试验不能恢复正常,并伴有心悸胸闷,眩晕,…  相似文献   

8.
心宝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4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心宝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sinussgndrome简称sss)24例,疗效满意。1一般资料本组24例,为住院治疗病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2~65岁。原发病情况:冠心病15例,原因未明6例,心肌炎2例,风心病1例。均表现有头昏。眩晕、心悸、胸闷乏力及发作性心前区痛,晕厥8例。心电图类型:单纯显著窦性心动过缓14例,其中心率<50次/分11例,35次/分2例,29次/分1例;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房阻滞和窦性停搏4例;窦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房阻滞2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简称慢──快综合征)3例;交界性逸搏心律1例。…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疗稳定型心绞痛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1997年5月~1998年11月采用血府逐瘀汤并温胆汤加减,配合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5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入选标准:符合WHO规定的诊断标准;年龄40~75岁。剔除标准:(1)3个月内患急性心肌梗塞或不稳定型心绞痛;(2)血压<90/60mmHg或>180/110mmHg(1mmHg=0.133kPa);(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心率<60次/min,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4)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明显的肝肾功能障碍;(5)周围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0.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临床以心悸及眩晕为主症,属祖国医学“心悸”、“眩晕”范畴。笔者自1990年起采用自拟加味参附桂甘汤治疗本病5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小结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56例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36~69岁,平均48岁;由冠心病所致者36例,病毒性心肌炎所致者16例,其它原因所引起者4例,伴昏厥者2例。1.2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1995年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拟定:()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停顿间期>2秒),明显的长时间的窦性心动过缓(心…  相似文献   

11.
病例,孙××,男性,49岁,病历号22632。患者自述心慌、胸闷、心跳慢反复发作三年,加重伴阵发性左胸痛5个月。经本单位检查心率36~60次/分,ECG 有室性早搏,阿托品试验阳性。经用潘生丁、硝酸甘油、能量合剂、菖蒲片及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率增至45~65次/分,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后又经某医院诊为心肌炎、心动过缓,曾予口服强的松、阿托品等药治疗40天,症状略轻,但心率仍仅  相似文献   

12.
四逆汤合生脉散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治疗较为棘手。笔者采用四逆汤合生脉散治疗37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37例均为我院2002~2005年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20~68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3周。心律失常类型:窦性心动过缓2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9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病因:病毒性心肌炎26例,冠心病6例,风心病5例;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夜间心率最低为34次/分,白天心率最高为55次/分。均未使用过其他中西药物。  相似文献   

13.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笔者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取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来自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住院病例。符合西医学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4h内平均心率<55次/m in,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者)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4.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疾病,笔者自1995年以来,运用自拟温阳通脉汤治疗3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共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2~63岁,病程最长者9年,最短者5个月,平均4.6年。心率最慢者41次/min,最快者52次/min。均作过心电图检查及阿托品试验。其中冠心病25例,心肌炎3例,原因不明者2例。全部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反应迟钝,心悸怔忡、胸闷心痛等症状。均符合1977年6月北京《中华内科杂志》邀请有关专家研究制定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李文宝主任医师业医36载,学验俱丰,遣方用药独具匠心,擅治急危重症,且疗效甚佳。笔者有幸跟师多年,受益匪浅。兹录典型病案两则,以飨同道。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王某,男性,50岁,干部,2001年2月5日初诊。患者近3个月来时感头晕胸闷,气短乏力,在本单位医务室检查,心率40次/min,给予阿托品等药物口服后心率可达50次/min,但因出现口干等副作用不能耐受,而来我院治疗。入院后作Holter监测示心率最慢35次/min,最快49次/min,平均41次/min;Ⅱ度2型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3~5次/min。阿托品试验阳性,窦性心率、最快70次/min。入院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疑难病验案2则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唐山063000)喇万英关键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验案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李某,男,46岁,1995年2月23日初诊。经常胸闷、乏力。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逸搏,心率44次/分,阿托品试验为阳性。...  相似文献   

17.
缓慢型心律失常临床上经常遇到,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笔者选用四逆汤加生脉散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至一般资料:17例病人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0~68岁。心律失常类型:病态窦房结4例,窦性心动过缓8例,且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病因:病毒性心肌类6例,冠心病5例,风心病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食管癌术后1例。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夜间心率最低为34次/分,白天最高为55次/分。病程最长5年,最短3天,均用过其他中西药物。1.2处方及用法:甘草129、干姜gg、制附子gg、红参gg、麦冬gg、五味子gg。每日1剂,水…  相似文献   

18.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也有人称它为心动过速——过缓综合征,这种病的基本原因是由于窦房结冲动形成或传导障碍所引起。笔者从1973年开始共治疗本病十余例,今举病例一则,将治疗体会讨论于后,请同志们指正。病历摘要患者:张××,男性,43岁,建筑公司水泥工。1973年8月22日初诊。自1972年6月开始,反复发作头晕、憋气、心悸、心前区不舒及停跳现象,平时心率40~50次/分。上述症状发作时心率35~40次/分,伴有停跳5~8次/分。自1973年5月起发作频繁,每次患病持续2~3小时。经××医院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住院两个月。经用阿托品、异丙基肾上腺素、706代血浆等各种西药治疗,效果不好。每星期仍发作1~2次,表现为头晕、憋气及停跳现象,心率40次以下/分。最后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动员患者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考虑安装起搏器后,对今后劳动不方便,故不同意安装,来我院门诊要求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经方新用     
杨震  李密峰 《新中医》1993,25(11):51-51
1 当归四逆汤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王××,男,47岁,干部,1992年3月12日急诊。患者有心动过缓病史10年余,心率常在40~46次/分,近2年稍劳即昏厥,1分钟后自行苏醒,一如常人,患者多次做心脏激发试验,结果阿托品试验与异丙基肾上腺素试验均呈阳性,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窦房结及周围组织因缺血或炎症使自律起搏或传导障碍,从而产生一系列心律失常,主要是窦性心动过缓的一组综合征。目前本病有不断增加趋势。我科自1989年至今用保苓丹对该病进行观察治疗,取得了治愈好转率达90%的疗效。一般资料20例均为住院患者,根据1987年4月《临床疾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22岁~70岁;平均38.95岁。病程最短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